用于SE叠瓦电池丝网印刷的印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5343发布日期:2021-10-16 10:2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用于SE叠瓦电池丝网印刷的印刷系统的制作方法
用于se叠瓦电池丝网印刷的印刷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电极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se叠瓦电池丝网印刷的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片采用金属焊带连接,其容易发生断裂和腐蚀,且焊带占用组件的受光面积;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率。较先进的技术是采用叠瓦的形式进行连接,通过改变电池片间的焊接方式(采用导电胶粘结),相同的组件面积有效增加了电池片的数量,从而提升了组件的功率。
3.对于se电池而言,由于其副栅电极需要印刷至激光槽中,对于印刷精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往往采用双重对位的方式进行对位;其中,第一重对位是指利用硅片表面的激光mark点进行对位,第二重对位则是利用设置在网版的印刷特征点进行对位。常规se电池将印刷特征点隐藏在主栅中,相应的,丝网相机也设置在常规se电池的主栅附近。然而,当采用se电池制作叠瓦电池串时,往往需要对常规se电池的主栅的位置进行移动。因此,如果要将印刷特征点隐藏于主栅当中则需要移动印刷台相机的位置,其难度较高,且需要耗费大量工时,影响产能。若不挪动印刷特征点位置,则特征点会显现在电极图形当中,影响太阳能电池外观。此外,为了提升印刷精度,往往在硅片表面设置多个激光mark点(≥4个),也会降低se叠瓦电池的外观质量,提升其隐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se叠瓦电池丝网印刷的印刷系统,其便于丝网相机抓取定位,成品外观良好,切割隐裂率低。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se叠瓦电池丝网印刷的印刷系统,包括工作台、设于工作台上方的印刷装置和丝网相机,所述印刷装置包括支撑台和设于所述支撑台上的网版,所述工作台上放置待印刷的硅片;所述硅片表面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副栅激光槽三个mark点,三个所述mark 点呈三角形分布三个激光mark点;
6.所述网版包括网框和网布,所述网布包括印刷区和浆料支撑区,所述印刷区内设有主栅线孔、副栅线孔和防断栅线孔,所述防断栅线孔设于相邻副栅线孔之间且与所述主栅线孔垂直;所述防断栅线孔包括用于丝网相机识别的第一防断栅线孔和第二防断栅线孔,所述第一防断栅线孔靠近所述印刷区的边缘设置。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三个所述mark点呈直角三角形分布,且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所述硅片边缘平行。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三个所述mark点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布。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防断栅线孔与印刷区边缘之间的距离:所述印刷区的宽度=1:(10~20)。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所述印刷区最外侧的主栅线孔与所述印刷区边缘
之间的距离:所述印刷区的宽度=1:(4~10)。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防断栅线孔与印刷区边缘之间的距离:印刷区的宽度=1:15;
12.位于所述印刷区最外侧的主栅线孔与印刷区边缘之间的距离:所述印刷区的宽度=1:5。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防断栅线孔的宽度为20~40μm,所述第二防断栅线孔的宽度为20~40μm。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防断栅线孔的宽度为35~40μm,所述第二防断栅线孔的宽度为25~30μm。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副栅线孔的宽度为20~40μm;所述主栅线孔的宽度0.5~3mm。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印刷区内设有四个所述第一防断栅线孔。
17.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se叠瓦电池丝网印刷的印刷系统,其通过将靠近网版印刷区边缘的第一防断栅线孔作为丝网相机识别的特征点,不仅不影响后期丝网相机抓取定位,便于丝网印刷电极结构,同时也避免了印刷特征点外露,提升了成品电池的外观质量。此外,这种结构使得常规电池和se叠瓦电池转产时,无需挪动丝网相机,不影响产能。
19.2.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se叠瓦电池丝网印刷的印刷系统,在待印刷的硅片表面仅设置三个激光mark点,降低了对硅片的损伤,防止后期切片隐裂;同时通过特定的设置位置,有效保障了硅片印刷前的对位,不影响印刷精度;此外,减少激光mark点也提升了se叠瓦电池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用于se叠瓦电池丝网印刷的印刷系统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硅片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网版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5.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se叠瓦电池丝网印刷的印刷系统,其包括工作台、印刷装置和丝网相机,印刷装置和丝网相机依次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待印刷的硅片1放置在工作台上;印刷装置包括支撑台和设于支撑台上的网版2。印刷时,先将硅片1加载至工作台,然后通过丝网相机获取硅片1的实际位置,并对工作台进行对位,再通过丝网相机获取网版2的实际位置,并对支撑台进行对位,然后进行印刷。
26.具体的,参考图2,待印刷的硅片1的正面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副栅激光槽 11和三个激光mark点12;其中,三个mark点呈三角形分布,这种分布形式可有效确定待印刷的硅片1与预定印刷位置的偏移,为调整待印刷的硅片1 的放置角度提供数据基础,确保印刷精
度;同时也降低了se叠瓦电池片的损伤,降低后期切片过程中硅片隐裂的几率。此外,减少激光mark点也可提升se 叠瓦电池的外观质量,还可缩短激光雕刻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27.进一步的,三个mark点呈直角三角形分布,且其直角边与硅片的边缘平行,这种分布方式可大幅度简化印刷位置偏移的计算,同时保证印刷对位精度。
28.更进一步的,三个激光mark点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布,且激光mark 点设置在靠近待印刷的硅片1的边缘设置,这种设置方式更加便于偏移位置的计算。
29.具体的,参考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网版包括网框和网布,网布上设有浆料支撑区和印刷区;印刷区内设有主栅线孔21、副栅线孔22和防断栅线孔 23。其中,主栅线孔21与副栅线孔22垂直,与防断栅线孔23平行。防断栅线孔23设于相邻副栅线孔22之间,防断栅线孔23包括第一防断栅线孔231和第二防断栅线孔232。其中,第一防断栅线孔231用于丝网相机识别。通过将第一防断栅孔231作为印刷特征点,一者确保了后续丝网印刷过程的顺利进行;二者避免了印刷特征点外露影响电池成品外观。此外,当普通se电池和se叠瓦电池转产时,无需移动印刷台相机,不影响产能。
30.具体的,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断栅线孔231与印刷区边缘之间的距离(l1、l2):印刷区的宽度(d)=1:(10~20),此位置的第一防断栅线孔231可确保丝网相机准确识别。优选的,l1:d=1:(14~18),l2:d=1: (12~16);进一步优选的,l1:d=1:15,l2:d=1:15。
3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最外侧的主栅线孔21与印刷区边缘之间的距离(l3):印刷区的宽度(d)=1:(4~10),l3>l1和l2。这是由叠瓦电池的主栅电极、副栅电极、防断栅的布置所决定的。优选的,l3:d=1:5,但不限于此。
32.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第一防断栅线孔231被丝网相机识别,在本实施例中,靠近第一防断栅线孔231的副栅线孔22之间不设置第二防断栅线孔232。
33.此外,为了方便识别,在印刷区设置四个第一防断栅线孔231,其靠近印刷相机的边缘设置,以方便丝网相机抓取。
34.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第一防断栅线孔231被丝网相机识别,在本实施例之中,将第一防断栅线孔231的宽度设置为30~40μm;当其宽度<30μm时,难以被丝网相机识别,当其宽度>40μm时,消耗电极浆料过多。优选的,第一防断栅线孔231的宽度为35~40μm;示例性的如35μm、36μm、38μm、39μm,但不限于此。
35.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断栅线孔232的宽度为20~40μm。优选的,第二防断栅线孔232的宽度为25~30μm。
36.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主栅线孔21的宽度为0.5~3mm,副栅线孔22的宽度为20~40μm;优选的,主栅线孔21的宽度为0.5~2mm,副栅线孔22的宽度为20~30μm。
37.综上,基于本实施例用于se叠瓦电池丝网印刷的印刷系统,一方面通过将靠近网版印刷区边缘的第一防断栅线孔作为丝网相机识别的特征点,不仅不影响后期丝网相机抓取定位,便于丝网印刷电极结构,同时也避免了印刷特征点外露,提升了成品电池的外观质量。此外,这种结构使得常规电池和se叠瓦电池转产时,无需挪动丝网相机,不影响产能。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的印刷系统,在待印刷的硅片表面仅设置三个激光mark点,降低了对硅片的损伤,防止后期切片隐裂;同时通过特定的设置位置,有效保障了硅片印刷前的对位,不影响印刷精度;此外,减少激光mark点也提升了se叠瓦电池的外观质量。
38.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