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生产线用智能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0114发布日期:2021-11-10 01:4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印刷生产线用智能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印刷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生产线用智能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2.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将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的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
3.公共号为cn2087043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纸板绿色印刷用环保印刷烘干装置,包括烘干装置本体,所述烘干装置本体包括传送架、烘干箱、进气口、加热板、导风板、冷风机、隔风板、吸风口和集尘箱,烘干箱固定安装在传送架的一端上侧,进气口固定安装在烘干箱的上端一侧,加热板位于近气口的下方。该纸板绿色印刷用环保印刷烘干装置,一方面加热板可以将进气口吹入的空气加热,热气对打印好的纸板进行烘干,另一方面导风板可以引导热风对纸板均匀的烘干,其次导风板内导风口有两层,在使热风均匀吹到下端时还可以减缓风速防止风速过高,此外冷风机可以将烘干过后的纸张进行吹晾,防止烘干过后的纸张温度过高。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烘干装置直接对纸张进行烘干,由于纸张在烘干过程中,纸张的纸质纤维水分会发生流失,纸张容易变脆,若后续需要折叠纸张时,纸张表面容易发生爆裂,降低了纸张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对纸张烘干时纸张的水分会发生流失而影响了纸张成品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刷生产线用智能加湿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印刷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印刷生产线用智能加湿装置,包括烘箱本体,还包括安装在烘箱本体顶部的雾化器、与雾化器的出雾口相连的多通管、分别与多通管的每个支管相连的软管,所述烘箱本体的内部两侧内壁均设有雾汽分散件,所述软管远离多通管的一端伸入烘箱本体内并与雾汽分散件相连,所述烘箱本体内设有用于支撑雾汽分散件的支架,所述烘箱本体内设有用于驱动雾汽分散件转动的角度调节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纸张进入烘箱本体内时,启动雾化器,通过多通管和软管将雾汽送入雾汽分散件内,利用雾汽分散件将雾汽分散,实现了对纸张表面的喷雾,同时利用角度调节组件驱动雾汽分散组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增大了喷雾范围,进而实现了对纸张烘干过程中,对纸张喷雾,降低了纸张发生水分流失的现象,提高了对纸张的印刷质量,提高了纸张成品率。
9.可选的,所述雾汽分散件包括沿烘箱本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加湿管、均布设置在加湿管侧壁上的若干喷头,所述加湿管的长度方向与烘箱本体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软管与加湿管相连通,两所述加湿管之间预留有纸张传输空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软管将雾汽送入加湿管内,通过若干喷头可将雾汽
喷出,实现了对纸张表面的喷雾,由于两个加湿管之间预留有纸张传输空间,进而在对纸张烘干过程中,通过若干喷头,可分别对纸张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喷雾,提高了对纸张的印刷质量。
11.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沿加湿管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立杆、与立杆一端相连的弧形箍,所述加湿管转动连接在弧形箍内,所述立杆远离弧形箍的一端与烘箱本体的内顶壁或内底壁相连。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杆和弧形箍组合形成的支架,对加湿管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通过弧形箍对加湿管支撑,便于驱动加湿管转动。
13.可选的,所述弧形箍的内弧壁设有弧形槽,所述加湿管的侧壁设有在弧形槽内滑移的滑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槽和滑块的配合,实现了加湿管与弧形箍之间的转动连接,进而方便调节加湿管的角度。
15.可选的,所述立杆为螺纹杆,所述立杆与弧形箍的外弧壁转动连接,所述烘箱本体的顶壁和底壁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立杆远离弧形箍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并连接有转轴,所述烘箱本体的侧壁设有用于固定转轴的定位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轴时,带动立杆旋转升降,实现了对加湿管的高度调节,以便将喷头调节至合适高度,以实现对纸张表面的喷雾,将加湿管调节至合适高度后,利用定位件将转轴固定,实现了对立杆的定位,以便将加湿管保持稳定。
17.可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转动环、均布设置在转动环内环壁上的若干连接杆、设置在转动环外环壁上的锯齿环、与锯齿环啮合的锯齿弧板、与锯齿弧板的外弧壁相连的支杆、套设在支杆上的弹簧,所述连接杆远离转动环的一端与转轴的侧壁相连,所述烘箱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侧壁设有通孔,所述支杆远离锯齿弧板的一端穿过通孔并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锯齿弧板的外弧壁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锯齿弧板的内弧壁相连。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限位板,使得锯齿弧板向远离锯齿环方向移动,此时人员可转动转轴,以实现对加湿管的高度调节,将加湿管调节至合适高度后,放开限位板,利用弹簧的弹性复位力,使得锯齿弧板向锯齿环方向滑移,直至锯齿弧板与锯齿环相互啮合时,实现了对转动环的固定,避免转轴转动,进而可将加湿管保持稳定。
19.可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分别套设在两加湿管侧壁上的调节齿环、滑移设置在烘箱本体侧壁上的齿条,两所述调节齿环均与齿条啮合,所述烘箱本体内设有用于驱动齿条升降的往复驱动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往复驱动件驱动齿条往复升降,进而可带动两个调节齿环同步转动,实现了对加湿管的角度调节,增大了对纸张表面的喷雾面积,提高了纸张印刷质量。
21.可选的,所述往复驱动件包括电机、与电机的驱动轴相连的驱动盘、设置在驱动盘侧壁偏心处的偏心轴、与偏心轴转动连接的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远离偏心轴的一端与齿条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烘箱本体的内侧壁且沿竖直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齿条的侧壁设有在导向槽内滑移的导向块。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驱动驱动盘转动,带动偏心轴同步转动,随着
偏心轴的转动,带动联动杆摆动,进而带动齿条往复升降,实现了对加湿管的角度调节,增大了喷雾面积,提高了对纸张的印刷质量。
23.可选的,所述烘箱本体的顶部设有排雾管,所述排雾管内设有电控阀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电控阀门,通过排雾管可将烘箱本体内的雾汽排出,避免烘箱本体内雾汽过多,且通过电控阀门,控制雾汽的排出量,延长了雾汽在烘箱本体内的时间,以便对纸张烘干过程中,能够对纸张表面喷雾,避免纸张的水分流失。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利用雾汽分散件将雾汽分散,实现了对纸张表面的喷雾,同时利用角度调节组件驱动雾汽分散组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增大了喷雾范围,进而对纸张烘干过程中,对纸张表面喷雾,降低了纸张发生水分流失的现象,提高了对纸张的印刷质量,提高了纸张成品率;
27.2.两个加湿管之间预留有纸张传输空间,进而在对纸张烘干过程中,通过若干喷头,可分别对纸张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喷雾,提高了对纸张的印刷质量;
28.3.启动电机,驱动驱动盘转动,带动偏心轴同步转动,随着偏心轴的转动,带动联动杆摆动,进而带动齿条往复升降,最终实现了对加湿管的角度调节,增大了喷雾面积,提高了对纸张的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印刷生产线用智能加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
31.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32.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33.图5是沿图1中b

b线的剖视图。
34.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烘箱本体;101、开口;2、雾化器;3、多通管;4、软管;5、雾汽分散件;51、加湿管;52、喷头;6、支架;61、立杆;62、弧形箍;63、弧形槽;64、滑块;7、螺纹孔;8、转轴;9、定位件;91、转动环;92、连接杆、93、锯齿环;94、锯齿弧板;95、支杆;96、弹簧;97、支板;98、通孔;99、限位板;10、角度调节组件;101、调节齿环;102、齿条;103、电机;104、驱动盘;105、偏心轴;106、联动杆;107、导向槽;108、导向块;11、排雾管;12、电控阀门;13、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印刷生产线用智能加湿装置。参照图1,智能加湿装置包括烘箱本体1,烘箱本体1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立柱13,立柱13用于支设在地面,通过立柱13对烘箱本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烘箱本体1的长度方向与纸张的输送方向同向,烘箱本体1的两侧端壁均设有供纸张穿过的开口101,当纸张进入烘箱本体1内时,可对纸张进行干燥。
38.参照图1和图2,为提高了纸张印刷质量,烘箱本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雾化器2,雾化器2的出雾口连接有多通管3,多通管3可以为五通管,多通管3的主管与雾化器2的出雾口相
连,多通管3的四个支管均连接有软管4,软管4远离多通管3的一端伸入烘箱本体1的内部,烘箱本体1内部的两侧内壁均设有雾汽分散件5,烘箱本体1内部设有用于支撑雾汽分散件5的支架6,位于烘箱本体1内部的其中两个软管4与其中一个雾汽分散件5相连,另外两个软管4与另一个雾汽分散件5相连;当纸张进入烘箱本体1内时,启动雾化器2,雾化器2产生雾汽,通过多通管3将雾汽送入雾汽分散件5,利用雾汽分散件5对雾汽进行分散,使得对纸张干燥的同时,对纸张喷雾,烘箱本体1内设有用于驱动雾汽分散件5转动的角度调节组件,利用角度调节组件10驱动雾汽分散件5转动,增大了对纸张表面的喷雾范围,增加了纸张的湿度,减小了对纸张烘干过程中,纸张的纸质纤维水分发生流失的概率,提高了纸张的印刷质量,提高了纸张印刷的成品率。
39.参照图1,烘箱本体1的顶壁设有排雾管11,排雾管11内设有电控阀门12,开启电控阀门12,通过排雾管11可将烘箱本体1内的雾汽排出,避免烘箱本体1内雾汽过多,同时通过电控阀门12可控制雾汽排出量,使得烘箱本体1内有足够的雾汽,以实现对纸张的喷雾,避免纸张水分流失。
40.参照图2,雾汽分散件5有两组,并分别设置在烘箱本体1的两侧内壁,其中一组雾汽分散件5包括两个加湿管51,两个加湿管51分别沿烘箱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加湿管51的长度方向与烘箱本体1的长度方向同向,加湿管51朝向烘箱本体1内部的侧壁上等间距排列设有若干喷头52,软管4位于烘箱本体1内的一端与加湿管51相连通,通过软管4为加湿管51提供输送雾汽,进而通过喷头52可对烘箱本体1体喷出雾汽,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加湿管51位于位于纸张的上方,另一个加湿管51位于纸张的下方,两个加湿管51之间预留有纸张传输空间,以便纸张经过,通过设置两个加湿管51,可分别对纸张的上、下表面同时喷雾,以便纸张能够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小了纸张表面发生水分流失的概率,提高了对纸张的印刷质量。
41.参照图2,支架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架6分别与四个加湿管51一一对应,其中一个支架6包括两个立杆61,两个立杆61沿加湿管5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立杆61的顶端固定在烘箱本体1的内顶壁,立杆61的底端连接有弧形箍62,弧形箍62的弧度为优弧,以便对加湿管51稳定承托,弧形箍62的内弧壁设有弧形槽63,位于上方的加湿管51的管壁上设有在弧形槽63内滑移的滑块64,滑块64和弧形槽63的配合,实现了加湿管51与弧形箍62之间的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立杆61和弧形箍62,对加湿管51起到支撑作用。
42.用于支撑下方的加湿管51的支架6包括立杆61和弧形箍62,弧形箍62的外弧壁固定在立杆61的顶端,立杆61的底端固定在烘箱本体1的内底壁。
43.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立杆61与弧形箍62的外弧壁转动内连接,立杆61为螺纹杆,烘箱本体1的顶壁和底壁均设有螺纹孔7,立杆61螺纹连接在螺纹孔7内,立杆61远离弧形箍62的一端穿过螺纹孔7并连接有转轴8,转动转轴8,带动立杆61转动,由于立杆61与弧形箍62转动连接,进而通过弧形箍62可带动加湿管51升降,以便将加湿管51调节至合适高度。
44.参照图2和图3,烘箱本体1的侧壁设有用于固定转轴8的定位件9,将加湿管51调节至合适高度后,利用定位件9将转轴8固定,进而可将加湿管51保持稳定。
45.定位件9包括转动环91,转动环91的直径尺寸大于转轴8的直径,将转动环91套在转轴8上,转动环91的内环壁且沿自身周向阵列设有若干连接杆92,连接杆92远离转动环91
的一端与转轴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转动环91的外环壁固定套设连接有锯齿环93,烘箱本体1的侧壁且位于转动环91的一侧设有支板97,支板97竖直设置,支板97和转动环91之间设有锯齿弧板94,锯齿弧板94与锯齿环93相互啮合,锯齿弧板94的外弧壁连接有支杆95,支板97的侧壁设有通孔98,支杆95远离锯齿弧板94的一端穿过通孔98并连接有限位板99,限位板99的纵截面呈圆形设置,限位板99的直径尺寸大于通孔98的孔径。
46.支杆95上套设有弹簧96,弹簧96的一端与锯齿弧板94的外弧壁相连,弹簧96的另一端与支板97的侧壁相连,弹簧96用于为锯齿弧板94提供向锯齿环93方向滑移的力,本实施例中,锯齿弧板94的高度尺寸大于锯齿环93的高度尺寸,使得锯齿环93移动不同的高度时,利用弹簧96的弹力,推动锯齿弧板94提供向锯齿环93方向滑移,直至锯齿弧板94与锯齿环93相互啮合时,实现了对转动环91的定位,避免转轴8转动,从而可将立杆61保持稳定。
47.参照图4和图5,角度调节组件10包括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加湿管51侧壁上的调节齿环101,烘箱本体1的内侧壁且沿高度方向滑移设有齿条102,两个调节齿环101均与齿条102啮合,齿条102的高度方向与烘箱本体1的高度方向同向,齿条102的侧壁设有导向块108,烘箱本体1的内侧壁且沿高度方向设有供导向块108滑移的导向槽107,导向块108和导向槽107的配合,实现了齿条102与烘箱本体1内侧壁之间的滑移连接。
48.参照图5和图6,烘箱本体1的内侧壁设有用于驱动齿条102升降的往复驱动件,利用往复驱动件驱动齿条102往复升降,进而可带动两个调节齿环101同步转动,实现了对加湿管51的角度调节,增大了对纸张表面的喷雾面积,提高了纸张印刷质量。
49.往复驱动件包括安装在烘箱本体1内底壁的电机103,电机103的驱动轴连接有驱动盘104,驱动盘104的侧壁偏心处设有偏心轴105,偏心轴105上转动连接有联动杆106,联动杆106倾斜设置,联动杆106的较低一端与偏心轴105转动连接,联动杆106的较高一端与齿条102的底部侧壁铰接;启动电机103,驱动驱动盘104转动,带动偏心轴105同步转动,随着偏心轴105的转动,带动联动杆106摆动,进而带动齿条102往复升降,最终实现了对加湿管51的角度调节,增大了喷雾面积。
5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印刷生产线用智能加湿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首先,两名人员分别拉动沿烘箱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限位板99,使得锯齿弧板94向远离锯齿环93方向滑移,同时弹簧96被压缩,此时两个人员可同时旋转两个转轴8,带动两个立杆61同步升降,实现了对加湿管51的高度调节,将加湿管51调节至合适高度后,人员放开限位板99,利用弹簧96的弹性复位力,使得锯齿弧板94向锯齿环93方向滑移,直至锯齿弧板94与锯齿环93啮合时,可将加湿管51固定在合适高度。
51.当纸张进入烘箱本体1内时,在对纸张烘干的同时,启动雾化器2,通过多通管3和软管4为加湿管51提供雾汽,进而通过若干喷头52可对纸张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喷雾,同时启动电机103,驱动驱动盘104转动,带动偏心轴105转动,随着偏心轴105的转动,带动联动杆106摆动,进而驱动齿条102往复升降,从而带动调节齿环10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实现了对加湿管51的角度调节,增大了喷头52的喷雾面积,提高了对纸张的印刷质量。
5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