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制造印刷品用抚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01761发布日期:2021-09-18 02:5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抚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制造印刷品用抚平装置。


背景技术:

2.印刷品,指的是印刷技术生产的各种成品的总称,包括印刷成的书报﹑图片灯,由于印刷品普遍是纸质的,因此容易在各项操作中将其表面弄皱,如此不仅可能使得印刷品破损,也十分影响消费者的观感,因此需要对其表面抚平处理。
3.现有的印刷品用抚平技术,一般是通过手动在印刷品表面滚动抚平滚筒,来消除褶皱,然而此种方法,首先消耗人力,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大批量的印刷品抚平,其次在抚平过程中,印刷品未固定,印刷品可能会随意移动,再然后,在放置印刷品时,使用者由于没有定位的部件,容易将其放歪,最终抚平滚筒的移动路线,由于没有导向,也容易走歪,影响到印刷品的抚平。
4.因此,设计一种自动按压移动抚平滚筒抚平印刷品,自动压紧固定印刷品,辅助使用者摆正印刷品的位置,为抚平滚筒移动提供导向的智能制造印刷品用抚平装置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按压移动抚平滚筒抚平印刷品,自动压紧固定印刷品,辅助使用者摆正印刷品的位置,为抚平滚筒移动提供导向的智能制造印刷品用抚平装置。
6.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第一方面,一种智能制造印刷品用抚平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上部两侧均连接有放置台;固定座,底座上部对称连接有固定座;安装机构,底座上部一侧设有安装机构;抚平滚筒,安装机构上对称转动式设有抚平滚筒;抚平机构,固定座上部一侧设有抚平机构。
7.进一步地,安装机构包括有:固定板,底座上部一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板;滑动杆,固定板上部均对称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杆;连接杆,滑动杆上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杆;第一弹簧,连接杆与固定板之间均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在滑动杆上;导轨,滑动杆下侧之间连接有导轨;导向杆,导轨外侧两侧之间均连接有导向杆;滑块,导向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抚平滚筒对称转动式连接在两侧滑块之间;第二弹簧,滑块与导轨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导向杆上。
8.进一步地,抚平机构包括有:轴承座,固定座上部一侧均连接有轴承座;转轴,轴承座上部均连接有转轴;齿轮,转轴外侧均连接有齿轮;收线轮,转轴内侧均连接有收线轮;第一绕线轮,导轨一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绕线轮;拉绳,滑块与同侧收线轮之间均连接有拉绳,拉绳绕过第一绕线轮;安装架,固定座上部一侧均连接有安装架;齿条,安装架上下两侧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互配合;第三弹簧,齿条与安装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一导杆,固定座上部中间均连接有第一导杆;滑动块,第一导杆上均滑动式连接
有滑动块,滑动块与连接杆和齿条相互配合。
9.进一步地,还包括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有:x形架,底座上部一侧中间连接有x形架;异形架,底座上部一侧中间连接有异形架,异形架位于x形架一侧;第一滑套,x形架上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滑套;第二绕线轮,异形架上部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绕线轮;气缸,底座上部一侧中间安装有气缸;伸缩轴,气缸活塞杆上侧连接有伸缩轴;第二滑套,固定座一侧均连接有第二滑套;第三绕线轮,固定座上部中间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三绕线轮;连接绳,伸缩轴上部一侧与滑动块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与同侧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滑动式连接,连接绳绕过第二绕线轮和第三绕线轮。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有:第二导杆,底座上部一侧对称连接有第二导杆;滑板,第二导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板;压紧架,滑板一侧均连接有压紧架;连接架,伸缩轴上滑动式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与滑板连接;第四弹簧,连接架与伸缩轴上侧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套在伸缩轴上。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有:定位板,放置台上部四角均滑动式连接有定位板;异形板,定位板之间连接有异形板;安装板,异形板下部均对称连接有安装板;第三导杆,放置台下部均对称连接有第三导杆,第三导杆与安装板滑动式连接;第五弹簧,安装板与放置台之间均连接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套在第三导杆上;接触板,异形板下部中间均连接有接触板;接触杆,导轨下部一侧均连接有接触杆,接触杆与接触板相互配合。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设置在抚平滚筒传动轴中部与底座上部之间。
13.进一步地,导向组件包括有:连接块,抚平滚筒传动轴中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块;滑轨,底座上部中间两侧均连接有滑轨;固定杆,滑轨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连接块滑动式连接。
1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通过启动气缸,带动伸缩轴向下移动,通过连接绳拉动滑动块向下移动,推动连接杆和齿条向移动,最终带动抚平滚筒向下并向前移动,完成印刷品的抚平,达到自动下压和移动抚平滚筒,抚平印刷品的效果,节省人力;(2)本发明通过伸缩轴带动连接架和压紧架向下移动,压紧架压紧放置台上的印刷品,达到自动压紧固定印刷品的效果,辅助更好地完成印刷品的抚平;(3)本发明通过将印刷品放置在定位板之间,限定好位置,导轨带动接触杆向下移动,推动接触板、异形架和定位板向下移动,使得抚平滚筒能够顺利移动,达到辅助使用者将印刷品放置在正确位置并不影响抚平的效果;(4)本发明通过抚平滚筒带动连接块沿着固定杆向前移动,完成抚平后,抚平滚筒带动连接块沿着固定杆向后移动,达到为抚平滚筒直线移动提供导向的效果,确保抚平滚筒直线移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安装机构和导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抚平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压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定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

底座,2

放置台,3

固定座,4

抚平滚筒,5

安装机构,51

固定板,52

滑动杆,53

连接杆,54

导轨,55

导向杆,56

第一弹簧,57

第二弹簧,58

滑块,6

抚平机构,61

轴承座,62

转轴,63

齿轮,64

收线轮,65

第一绕线轮,66

拉绳,67

安装架,68

齿条,69

第三弹簧,610

第一导杆,611

滑动块,7

驱动机构,71

x形架,72

第一滑套,73

异形架,74

第二绕线轮,75

气缸,76

伸缩轴,77

第二滑套,78

第三绕线轮,79

连接绳,8

压紧组件,81

第二导杆,82

滑板,83

连接架,84

第四弹簧,85

压紧架,9

定位组件,91

定位板,92

异形板,93

安装板,94

第三导杆,95

第五弹簧,96

接触板,97

接触杆,10

导向组件,1001

滑轨,1002

连接块,1003

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制造印刷品用抚平装置,包括有底座1、放置台2、固定座3、抚平滚筒4、安装机构5和抚平机构6,底座1上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放置台2,底座1上部左右对称连接有固定座3,底座1上部后侧设有安装机构5,安装机构5上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抚平滚筒4,固定座3上部后侧设有抚平机构6。
24.安装机构5包括有固定板51、滑动杆52、连接杆53、导轨54、导向杆55、第一弹簧56、第二弹簧57和滑块58,底座1上部后侧左右对称连接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上部均前后对称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杆52,滑动杆52上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杆53,连接杆53与固定板51之间均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56,第一弹簧56套在滑动杆52上,滑动杆52下侧之间连接有导轨54,导轨54外侧前后两侧之间均连接有导向杆55,导向杆55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58,抚平滚筒4左右对称转动式连接在两侧滑块58之间,滑块58与导轨54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57,第二弹簧57套在导向杆55上。
25.抚平机构6包括有轴承座61、转轴62、齿轮63、收线轮64、第一绕线轮65、拉绳66、安装架67、齿条68、第三弹簧69、第一导杆610和滑动块611,固定座3上部后侧均连接有轴承座61,轴承座61上部均连接有转轴62,转轴62外侧均连接有齿轮63,转轴62内侧均连接有收线轮64,导轨54前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绕线轮65,滑块58与同侧收线轮64之间均连接有拉绳66,拉绳66绕过第一绕线轮65,固定座3上部后侧均连接有安装架67,安装架67上下两侧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齿条68,齿条68与齿轮63相互配合,齿条68与安装架67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69,固定座3上部中间均连接有第一导杆610,第一导杆610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块611,滑动块611与连接杆53和齿条68相互配合。
26.当使用者需要将印刷品表面抚平时,首先将两块印刷品分别放置在放置台2上,推动滑动块611向下移动,从而推动连接杆53和齿条68向下移动,第三弹簧69被拉伸,首先连接杆53将带动滑动杆52和导轨54向下移动,第一弹簧56被压缩,带动滑块58和抚平滚筒4向下移动,抚平滚筒4接触到印刷品,随后齿条68下压至与齿轮63相啮合,带动齿轮63转动,从
而带动转轴62和收线轮64转动,通过拉动拉绳66,拉动滑块58向前移动,第二弹簧57被拉伸,带动抚平滚筒4向前移动,抚平滚筒4在移动过程中,将印刷品表面褶皱抚平,印刷品完全抚平后,松开滑动块611,不再按压连接杆53和齿条68,在第一弹簧56的作用下,推动连接杆53、滑动杆52和导轨54向上移动,带动滑块58和抚平滚筒4向上移动远离印刷品,即可将印刷品取下收集起来,同时在第三弹簧69的作用下,推动齿条68向上移动,齿条68和连接杆53将推动滑动块611向上移动,而在第二弹簧57的作用下,推动滑块58和抚平滚筒4向后移动,恢复至原状态,如此往复,达到轻松实现抚平印刷的效果。
27.实施例2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包括有x形架71、第一滑套72、异形架73、第二绕线轮74、气缸75、伸缩轴76、第二滑套77、第三绕线轮78和连接绳79,底座1上部后侧中间连接有x形架71和异形架73,异形架73位于x形架71后侧,x形架71上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滑套72,异形架73上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绕线轮74,底座1上部后侧中间安装有气缸75,气缸75活塞杆上侧连接有伸缩轴76,固定座3后侧均连接有第二滑套77,固定座3上部中间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三绕线轮78,伸缩轴76上部后侧与滑动块611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绳79,连接绳79与同侧第一滑套72和第二滑套77滑动式连接,连接绳79绕过第二绕线轮74和第三绕线轮78。
28.启动气缸75,气缸75活塞杆向下移动,带动伸缩轴76向下移动,通过拉动连接绳79拉动滑动块611向下移动,从而推动连接杆53和齿条68向下移动,最终带动抚平滚筒4向下移动接触到印刷品,并且向前移动,抚平印刷品,印刷品完全被抚平后,气缸75活塞杆向上移动,带动伸缩轴76向上移动,不再拉动拉绳66,连接杆53和齿条68复位向上移动,推动滑动块611向上移动,恢复至原状态,如此往复,所有印刷品均抚平完毕后,关闭气缸75,装置停止运作,达到自动下压和移动抚平滚筒4,抚平印刷品的效果,节省人力。
29.还包括有压紧组件8,压紧组件8包括有第二导杆81、滑板82、连接架83、第四弹簧84和压紧架85,底座1上部后侧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二导杆81,第二导杆8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板82,滑板82前侧均连接有压紧架85,伸缩轴76上滑动式连接有连接架83,连接架83与滑板82连接,连接架83与伸缩轴76上侧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84,第四弹簧84套在伸缩轴76上。
30.伸缩轴76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架8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滑板82向下移动,带动压紧架85向下移动压紧印刷品,此时压紧架85、滑板82和连接架83不再移动,伸缩轴76继续向下移动,则第四弹簧84被压缩,印刷品完全抚平后,伸缩轴76向上移动,第四弹簧84回伸至原状态后,将带动连接架83、滑板82和压紧架85向上移动,恢复至原状态,将印刷品松开,即可将印刷品取下,如此往复,达到自动压紧固定印刷品的效果,辅助更好地完成印刷品的抚平。
31.还包括有定位组件9,定位组件9包括有定位板91、异形板92、安装板93、第三导杆94、第五弹簧95、接触板96和接触杆97,放置台2上部四角均滑动式连接有定位板91,定位板91之间连接有异形板92,异形板92下部均前后对称连接有安装板93,放置台2下部均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三导杆94,第三导杆94与安装板93滑动式连接,安装板93与放置台2之间均连接有第五弹簧95,第五弹簧95套在第三导杆94上,异形板92下部中间均连接有接触板96,导轨54下部后侧均连接有接触杆97,接触杆97与接触板96相互配合。
32.将印刷品放置在放置台2上时,将其放置在四个定位板91之间,将其位置限定好,
随后开始抚平印刷品时,导轨54向下移动,带动接触杆97向下移动,从而推动接触板96、异形板92和安装板93向下移动,第五弹簧95被拉伸,带动定位板91向下移动使得抚平滚筒4能够顺利接触到印刷品,并完成抚平,印刷品抚平完毕后,取下印刷品,导轨54向上移动,带动接触杆97向上移动远离接触板96,在第五弹簧95的作用下,推动安装板93、异形架73和定位板91向上移动,恢复至原状态,如此往复,达到辅助使用者将印刷品放置在正确位置并不影响抚平的效果。
33.还包括有导向组件10,导向组件10包括有滑轨1001、连接块1002和固定杆1003,抚平滚筒4传动轴中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块1002,底座1上部中间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轨1001,滑轨1001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固定杆1003,固定杆1003与连接块1002滑动式连接。
34.抚平滚筒4向下移动时,带动连接块1002和固定杆1003向下移动,随后抚平滚筒4向前移动时,带动连接块1002沿着固定杆1003向前移动,印刷品抚平完毕后,抚平滚筒4向上移动,带动连接块1002和固定杆1003向上移动,而后抚平滚筒4向后移动,带动连接块1002沿着固定杆1003向后移动,恢复至原状态,如此往复,达到为抚平滚筒4直线移动提供导向的效果,确保抚平滚筒4直线移动。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