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双色打印机及双色打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86687发布日期:2021-09-10 19:29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智能双色打印机及双色打印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双色打印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双色打印机及双色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双色打印主要应于带黑色+红色印章打印、电力标签打印、办公双色打印。现有技术中的双色打印机,一般使用激光、喷墨打印机实现双色打印方法,彩色激光、喷墨打印,功耗高,碳粉和墨水成本较高,造成单张的打印成本高。故需要提供一种智能双色打印机及双色打印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双色打印机及双色打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色打印机打印成本较高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双色打印机,其包括:
5.热敏打印壳体;
6.热敏进纸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敏打印壳体内,用于进纸;
7.热敏打印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敏打印壳体内,位于所述热敏进纸机构一侧,用于在纸张上打印黑色字体;
8.裁切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敏打印壳体内,位于所述热敏打印机构远离所述热敏进纸机构一侧,用于裁切纸张;
9.热敏出纸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敏打印壳体内,位于所述裁切机构远离所述热敏打印机构一侧,用于出纸;
10.热转印打印壳体,与所述热敏打印壳体并列设置;
11.热转印进纸机构,设置在所述热转印打印壳体内,且位于热转印打印壳体内靠近所述热敏打印壳体一端,用于进纸;
12.热转印打印机构,设置在所述热转印打印壳体内,位于所述热转印进纸机构一侧,用于在纸张上打印彩色字体;
13.色带供应机构,设置在所述热转印打印壳体内,连接所述热转印打印机构,用于给热转印打印机构供应色带;
14.热转印出纸机构,设置所述热转印打印壳体内,位于所述热转印打印机构远离所述热转印进纸机构一侧。
15.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双色打印机中,所述热敏打印机构包括:
16.热敏打印胶辊轮,位于所述热敏进纸机构一侧,用于方便热敏打印;
17.热敏片,位于所述热敏打印胶辊轮上方,接触热敏打印胶辊轮,用于热敏打印;
18.热敏压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热敏打印壳体内,连接所述热敏片,位于所述热敏片上方,上方设置有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孔间隔均匀;
19.热敏压座,位于所述热敏压块上方,连接在所述热敏打印壳体顶壁,下端对应多个
所述限位孔位置设置有多个限位杆,多个所述限位杆下端位于限位孔内;
20.热敏弹簧,套设在所述限位杆上,用于挤压所述热敏压块。
21.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双色打印机中,所述热转印打印机构包括:
22.热转印打印胶辊轮,位于所述热转印进纸机构一侧,用于方便热转印打印;
23.热转印热敏片,位于所述热转印打印胶辊轮上方,接触热转印打印胶辊轮,用于热转印打印;
24.热转印压板,连接所述热转印热敏片,位于热转印热敏片上方,所述热转印压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热转印打印壳体内,且转动连接处位于靠近所述热转印进纸机构一侧;
25.热转印压簧,多个所述热转印压簧一端连接在所述热转印压板上,且位于热转印压板远离所述热转印进纸机构一侧;
26.热转印压块,连接在多个所述热转印压簧远离所述热转印压板一端。
27.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双色打印机中,所述色带供应机构包括:
28.色带输出筒,位于所述热转印打印壳体内,用于输出色带;
29.色带导向杆,位于所述热转印打印壳体内,用于引导色带移动;
30.色带输入筒,位于所述热转印打印壳体内,用于接收色带;
31.色带,连接所述色带输出筒和所述色带输入筒,接触所述色带导向杆,接触连接在所述热转印打印胶辊轮和所述热转印热敏片之间。
32.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双色打印机中,所述热转印打印壳体内设置有省色带压头机构,所述省色带压头机构包括转轴和凸轮,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热转印打印壳体内,所述凸轮套设在转轴上,用于挤压所述热转印压块方便热转印打印。
33.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双色打印机中,所述裁切机构包括:
34.切刀槽,位于所述热敏打印机构和所述热敏出纸机构之间,用于方便裁切纸张;
35.下切刀,限位连接在所述切刀槽内,用于裁切纸张;
36.上切刀,位于所述下切刀上方,用于配合下切刀裁切纸张;
37.切刀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热敏打印壳体内,用于驱动上切刀上下移动。
38.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双色打印机中,所述热敏进纸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纸板,所述热敏出纸机构包括第二导纸板和第一导纸滚筒,所述第一导纸滚筒接触所述第二导纸板上方;
39.所述热转印进纸机构包括第三导纸板和第二导纸滚筒,两个所述第三导纸板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纸滚筒接触,所述热转印出纸机构包括第四导纸板和第三导纸滚筒,两个所述第四导纸板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三导纸滚筒接触。
40.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双色打印机中,所述第一导纸板上靠近所述热敏打印机构一端设置有第一加热片,第一导纸板上远离所述热敏打印机构一端设置有第二加热片,所述第一加热片的加热温度大于所述第二加热片的加热温度;
41.所述第三导纸板上靠近所述热转印打印机构一端设置有第三加热片,第三导纸板上远离所述热转印打印机构一端设置有第四加热片,所述第三加热片的加热温度大于所述第四加热片的加热温度。
42.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双色打印机中,所述热敏打印壳体和所述热转印打印壳体之间设置有活动导纸板和第四导纸滚筒,所述活动导纸板转动连接在热转印打印壳体上,所述
第四导纸滚筒接触活动导纸板,活动导纸板呈弧形板状,活动导纸板包括导纸部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弯折连接在所述导纸部靠近所述热敏出纸结构一端,卡接部远离所述导纸部一端呈尖头状;
43.所述第二导纸板远离所述热敏打印机构一端设置有卡槽;
44.所述活动导纸板包括导纸状态和出纸状态,当活动导纸板处于导纸状态时,所述导纸部的板面与所述第二导纸板的板面平行,当活动导纸板处于出纸状态时,所述导纸部的板面与所述第二导纸板的板面交叉,所述卡接部远离导纸部一端限位连接在所述卡槽内。
45.一种双色打印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46.步骤s1:打印机收到打印任务;
47.步骤s2:判断是否有黑色打印数据,如果有则进入步骤s3,没有则进入步骤s6;
48.步骤s3:打印数据传送到智能双色打印机,控制热敏打印机构对纸张进行热敏打印;
49.步骤s4:热敏打印完成;
50.步骤s5:热敏出纸机构将纸张送入热转印进纸机构;
51.步骤s6:判断是否有彩色打印数据,如果有则进入步骤s7,没有则进入步骤s9;
52.步骤s7:控制热转印打印机构对纸张进行热转印打印;
53.步骤s8:热转印打印完成;
54.步骤s9:送出打印纸。
55.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智能双色打印机,设置热敏打印机构在纸张上打印黑色字体,设置热转印打印机构在纸张上打印彩色字体,设置色带供应机构可以提供不同颜色的色带,打印机体积小、维护方便、同时打印耗材成本低、能灵活根据需求调整颜色组合,降低打印耗材成本同时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5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57.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双色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8.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双色打印机的热敏打印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59.图3为本发明的智能双色打印机的热转印打印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60.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61.图5为图4中活动导纸板位于出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62.图6为本发明的双色打印方法的流程图。
63.其中,11、热敏打印壳体,12、热敏进纸机构,13、热敏打印机构,14、裁切机构,15、热敏出纸机构,21、热转印打印壳体,22、热转印进纸机构,23、热转印打印机构,24、色带供应机构,25、热转印出纸机构,26、省色带压头机构,31、活动导纸板,32、第四导纸滚筒,121、第一导纸板,131、热敏打印胶辊轮,132、热敏片,133、热敏压块,134、热敏压座,135、热敏弹簧,141、切刀槽,142、下切刀,143、上切刀,144、切刀驱动装置,151、第二导纸板,152、第一导纸滚筒,221、第三导纸板,222、第二导纸滚筒,231、热转印打印胶辊轮,232、热转印热敏
片,233、热转印压板,234、热转印压簧,235、热转印压块,241、色带输出筒,242、色带导向杆,243、色带输入筒,244、色带,251、第四导纸板,252、第三导纸滚筒,261、转轴,262、凸轮,311、导纸部,312、卡接部,1211、第一加热片,1212、第二加热片,1511、卡槽,2211、第三加热片,2212、第四加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6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5.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顶部」以及「底部」等词,仅是参考附图的方位,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66.本发明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6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8.现有技术中的双色打印机的打印成本较高。
69.如下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智能双色打印机及双色打印方法的优选实施例。
70.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双色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双色打印机的热敏打印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智能双色打印机的热转印打印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71.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72.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双色打印机,其包括热敏打印壳体11、热敏进纸机构12、热敏打印机构13、裁切机构14、热敏出纸机构15、热转印打印壳体21、热转印进纸机构22、热转印打印机构23、色带供应机构24和热转印出纸机构25。热敏打印壳体11和热转印打印壳体21并列设置,热敏进纸机构12设置在热敏打印壳体11内,用于进纸;热敏打印机构13设置在热敏打印壳体11内,位于热敏进纸机构12一侧,用于在纸张上打印黑色字体;裁切机构14设置在热敏打印壳体11内,位于热敏打印机构13远离热敏进纸机构12一侧,用于裁切纸张;热敏出纸机构15设置在热敏打印壳体11内,位于裁切机构14远离热敏打印机构13一侧,用于出纸。
73.热转印进纸机构22设置在热转印打印壳体21内,且位于热转印打印壳体21内靠近热敏打印壳体11一端,用于进纸,热敏打印机构13打印完毕的纸张进入热转印打印壳体21打印;热转印打印机构23设置在热转印打印壳体21内,位于热转印进纸机构22一侧,用于在纸张上打印彩色字体;色带供应机构24设置在热转印打印壳体21内,连接热转印打印机构
23,用于给热转印打印机构23供应色带,色带供应机构24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不同颜色的色带;热转印出纸机构25设置热转印打印壳体21内,位于热转印打印机构23远离热转印进纸机构22一侧,用于将打印完成的纸张输出。
74.设置热敏打印机构13在纸张上打印黑色字体,设置热转印打印机构23在纸张上打印彩色字体,设置色带供应机构24可以提供不同颜色的色带,主要根据热敏(涂层)纸与色带两种材料的显影温差。通过软件精准控制实现双色打印。打印机体积小、维护方便、同时打印耗材成本低、能灵活根据需求调整颜色组合,降低打印耗材成本同时更加环保。
75.热敏打印机构13包括热敏打印胶辊轮131、热敏片132、热敏压块133、热敏压座134和热敏弹簧135,热敏打印胶辊轮131位于热敏进纸机构12一侧,用于方便热敏打印;热敏片132位于热敏打印胶辊轮131上方,接触热敏打印胶辊轮131,用于热敏打印;热敏压块133滑动连接在热敏打印壳体11内,连接热敏片132,位于热敏片132上方,上方设置有多个限位孔,多个限位孔间隔均匀;热敏压座134位于热敏压块133上方,连接在热敏打印壳体11顶壁,下端对应多个限位孔位置设置有多个限位杆,多个限位杆下端位于限位孔内;热敏弹簧135套设在限位杆上,用于挤压热敏压块133。热敏压座134固定连接在热敏打印盒体顶壁上,限位杆一端连接在限位孔内,热敏压块133沿限位杆滑动,设置热敏弹簧135,挤压热敏压块133,推动热敏片132与热敏打印胶辊轮131紧密接触,打印效果好。
76.热转印打印壳体21内设置有省色带压头机构26,省色带压头机构26包括转轴261和凸轮262,转轴261转动连接在热转印打印壳体21内,凸轮262套设在转轴261上,位于热转印打印机构23一侧,凸轮262用于挤压热转印压块235方便热转印打印。
77.热转印打印机构23包括热转印打印胶辊轮231、热转印热敏片232、热转印压板233、热转印压簧234和热转印压块235,热转印打印胶辊轮231位于热转印进纸机构22一侧,用于方便热转印打印;热转印热敏片232位于热转印打印胶辊轮231上方,接触热转印打印胶辊轮231,用于热转印打印;热转印压板233连接热转印热敏片232,位于热转印热敏片232上方,热转印压板233转动连接在热转印打印壳体21内,且转动连接处位于靠近热转印进纸机构22一侧;多个热转印压簧234一端连接在热转印压板233上,且位于热转印压板233远离热转印进纸机构22一侧;热转印压块235连接在多个热转印压簧234远离热转印压板233一端。
78.色带供应机构24包括色带输出筒241、色带导向杆242、色带输入筒243和色带244。色带输出筒241位于热转印打印壳体21内,用于输出色带244;色带导向杆242位于热转印打印壳体21内,用于引导色带244移动;色带输入筒243位于热转印打印壳体21内,用于接收色带244;色带244连接色带输出筒241和色带输入筒243,接触色带导向杆242,接触连接在热转印打印胶辊轮231和热转印热敏片232之间。
79.当凸轮262的凸出部位挤压热转印压块235,再挤压热转印压簧234,推动热转印压板233一端下移,带动热转印热敏片232紧密接触热转印打印胶辊轮231,当凸轮262的凸出部位远离热转印压块235时,色带244带动热转印热敏片232远离热转印打印胶辊轮231;省色带压头机构26可以调节热转印热敏片232和热转印打印胶辊轮231之间的挤压力,避免色带244磨损过大,达到节省色带244的目的。
80.裁切机构14包括切刀槽141、下切刀142、上切刀143和切刀驱动装置144,切刀槽141位于热敏打印机构13和热敏出纸机构15之间,用于方便裁切纸张;下切刀142限位连接
在切刀槽141内,用于裁切纸张;上切刀143位于下切刀142上方,用于配合下切刀142裁切纸张;切刀驱动装置144连接在热敏打印壳体11内,用于驱动上切刀143上下移动,上切刀143和下切刀142的刃口对齐,切刀驱动装置144驱动上切刀143上下移动,裁切纸张。
81.热敏进纸机构1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纸板121,热敏出纸机构15包括第二导纸板151和第一导纸滚筒152,第一导纸滚筒152接触第二导纸板151上方,第一导纸滚筒152转动,带动纸张沿第二导纸板151板面移动;热转印进纸机构22包括第三导纸板221和第二导纸滚筒222,两个第三导纸板221平行设置,两个第二导纸滚筒222接触,两个第二导纸滚筒222转动方向相反,带动纸张往热转印打印机构23处移动,热转印出纸机构25包括第四导纸板251和第三导纸滚筒252,两个第四导纸板251平行设置,两个第三导纸滚筒252接触,两个第三导纸滚筒252转动方向相反,带动纸张往热转印打印壳体21外移动,输出打印完毕的纸张。
82.第一导纸板121上靠近热敏打印机构13一端设置有第一加热片1211,第一导纸板121上远离热敏打印机构13一端设置有第二加热片1212,第一加热片1211的加热温度大于第二加热片1212的加热温度;通过设置第一加热片1211和第二加热片1212,可以对热敏纸进行预加热,提升打印效率,第一加热片1211的加热温度大于第二加热片1212的加热温度,保障热敏纸的温升可控,对热敏纸循序渐进的加热,加热效率高,同时这样设置的加热片更节约能源。
83.第三导纸板221上靠近热转印打印机构23一端设置有第三加热片2211,第三导纸板221上远离热转印打印机构23一端设置有第四加热片2212,第三加热片2211的加热温度大于第四加热片2212的加热温度。通过设置第三加热片2211和第四加热片2212,可以对热敏纸进行预加热,提升打印效率,第三加热片2211的加热温度大于第四加热片2212的加热温度,保障热敏纸的温升可控,对热敏纸循序渐进的加热,加热效率高,同时这样设置的加热片更节约能源。
84.参照图1、图4和图5,其中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4中活动导纸板位于出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85.还可以在热敏打印壳体11和热转印打印壳体21之间设置活动导纸板31和第四导纸滚筒32,活动导纸板31转动连接在热转印打印壳体21上,第四导纸滚筒32接触活动导纸板31,活动导纸板31呈弧形板状,活动导纸板31包括导纸部311和卡接部312,卡接部312弯折连接在导纸部311靠近热敏出纸结构一端,卡接部312远离导纸部311一端呈尖头状;第二导纸板151远离热敏打印机构13一端设置有卡槽1511。
86.活动导纸板31包括导纸状态和出纸状态,当活动导纸板31处于导纸状态时,即检测到有黑色打印数据和彩色打印数据时,导纸部311的板面与第二导纸板151的板面平行,方便热敏打印完毕的纸张进入热转印进纸机构22,当活动导纸板31处于出纸状态时,即检测到只有黑色打印数据时,导纸部311的板面与第二导纸板151的板面交叉,卡接部312远离导纸部311一端限位连接在卡槽1511内。
87.当检测到只有黑色打印数据时,热敏纸经过热敏打印机构13打印完毕后,即可从热敏打印壳体11和热转印打印壳体21之间直接排出,不用经过热转印打印壳体21内部运输,从而加快打印速度。
88.参照图1、图2、图3和图6,其中图6为本发明的双色打印方法的流程图。
89.一种双色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0.步骤s1:打印机收到打印任务;
91.步骤s2:判断是否有黑色打印数据,如果有则进入步骤s3,没有则进入步骤s6;
92.步骤s3:打印数据传送到智能双色打印机,控制热敏打印机构13对纸张进行热敏打印;
93.步骤s4:热敏打印完成;
94.步骤s5:热敏出纸机构15将纸张送入热转印进纸机构22;
95.步骤s6:判断是否有彩色打印数据,如果有则进入步骤s7,没有则进入步骤s9;
96.步骤s7:控制热转印打印机构23对纸张进行热转印打印;
97.步骤s8:热转印打印完成;
98.步骤s9:送出打印纸。
99.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智能双色打印机的工作过程。
100.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