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喷射组件以及配备有该墨喷射组件的喷墨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0596发布日期:2022-03-16 02:0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墨喷射组件以及配备有该墨喷射组件的喷墨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墨喷射组件以及配备有该墨喷射组件的喷墨印刷机,尤其涉及一种配备有除雾结构的墨喷射组件以及配备有该墨喷射组件的喷墨印刷机。


背景技术:

2.喷墨喷射工艺作为显示装置制造用单位工艺,正在被多样地利用。用于执行喷墨喷射工艺的现有的墨喷射组件包括配备有喷射墨的多个喷嘴的头部(head)和被设置为用于固定所述头部的固定底座的托架(carriage),并且通过使所述托架沿二维坐标移动,向各个喷射区域单独地喷射墨滴(ink droplet)。
3.通常,为了喷射工艺的效率,在单个托架布置多个头部,从而通过单个托架的移动在多个喷射区域同时执行喷墨喷射工艺。
4.此时,为了将所述头部和托架以充分的精密度结合于预定的结合位置,在各个头部与托架之间需要预定的间隙空间。因此,重复喷墨喷射工艺而发生的雾不仅沉积在托盘和头部的下表面上,还沉积在所述间隙空间,从而在下文所述的印刷工艺中成为粒子源。
5.尤其,随着最近对大面积高像素显示装置的需求的增加,像素形成对象基板的尺寸增加,从而粘附于单个托架的头部的数量增加,进而沉积在所述间隙空间的雾也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托架上形成用于排出雾的流路而能够有效地从基板与托架之间的印刷空间以及托架与头部之间的间隙空间去除雾的墨喷射组件。
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备有如上文所述的墨喷射组件的喷墨印刷机。
8.用于达成所述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墨喷射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头部,存储墨,并且多个墨喷嘴分别被整齐排列而向下方喷出所述墨;托架,配备有内部流动线及托架连接端,所述内部流动线以使所述墨喷嘴位于下部的方式固定所述头部,并且布置于内部而延伸,以与作为与所述头部之间的缝隙的间隙空间连接,所述托架连接端布置于表面而与所述内部流动线连接;以及排出动力源,连接于所述托架连接端而向所述内部流动线施加负压(negative pressure),从而将浮游在所述间隙空间以及作为喷出所述墨的所述托架下部区域的印刷空间的墨雾吸入至所述内部流动线并排出。
9.用于达成所述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喷墨印刷机包括:基板固定部,固定配备有多个像素区域的印刷对象基板;墨喷射组件,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上部而以相对于所述基板的相对运动进行移动,并单独地向所述像素区域喷出墨而执行针对所述基板的印刷工艺;待机部,与所述基板固定部邻近地布置,并且在不执行所述印刷工艺的待机模式下收容所述墨喷射组件而执行针对所述墨喷射组件的维护及修理;以及驱动部,驱动所述基板固定部和所述墨喷射组件。
10.此时,所述墨喷射组件配备有:至少一个头部,存储所述墨,并且多个墨喷嘴分别被整齐排列而向下方喷出所述墨;托架,以使所述墨喷嘴位于下部的方式固定贯通的所述
头部,并配备有内部流动线及托架连接端,所述内部流动线布置于内部而延伸,以与作为与所述头部之间的缝隙的间隙空间连接,所述托架连接端布置于表面而与所述内部流动线连接;以及排出动力源,连接于所述托架连接端及所述驱动部而向所述托架连接端施加负压(negative pressure),从而将在所述间隙空间以及作为喷出所述墨的所述托架下部区域的印刷空间浮游的墨雾吸入至所述内部流动线并排出。
11.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及配备其的喷墨印刷机,可以在执行印刷工艺的期间向配备于托架的内部的内部流动线施加排出压力,并选择性地附加朝向所述内部流动线的辅助流体的强制流动,从而有效地去除浮游在作为托架与头部之间的缝隙的间隙空间的墨雾。
12.尤其,即使在不执行印刷工艺的待机模式下,也可以直接向所述间隙空间喷射清洗流体而去除沉积在间隙空间的墨雾。据此,可以在完全去除分布在间隙空间的墨雾的状态下开始印刷工艺,并且在进行印刷工艺的期间,可以借助排出压力和辅助流体的强制流动实时去除浮游在间隙空间的墨雾。
13.据此,可以显著地减少由所述间隙空间的墨雾引起的颗粒不良。
14.但是,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于上述效果,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所属技术领域的范围内实现多种扩张。
附图说明
15.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的立体图。
16.图2a是沿i-i'方向截取图1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
17.图2b是沿ii-ii'方向截取图1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
18.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收集线和内部流动线的构成的平面图。
19.图4是示出配备于图1至图3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收集线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0.图5是示出配备于图1至图3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收集线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1.图6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
22.图6b是示意性地示出图6a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构成的平面图。
23.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
24.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
25.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的立体图。
26.图10是示出配备在图9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喷射框架的立体图。
27.图11a是沿i-i'方向截取图9所示的变形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
28.图11b是沿ii-ii'方向截取图9所示的变形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
29.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9所示的墨喷射组件所包括的喷射模块的构成的平面图。
30.图13是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的喷墨印刷机的构成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虽然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进行说明,但是本
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只要是在本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就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将本发明实现为多种其他形态。
32.在附图中,为了本发明的明确性,基板、层(膜)、区域、图案或结构物的尺寸是相比于实际放大而图示的。在本说明书中,针对限定形状或几何条件及物理特性及其程度的诸如“平行”、“垂直”、“相同”、“等同”等术语或者长度或角度及物理特性的值等,应解释为包括可以期望相同功能的程度的范围,而不限于术语的严格含义。
33.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特定的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只要在上下文中没有明确表示其他含义,则单数的表述包括复数的表述。在本技术中,“包括”或者“具有”等术语应当被理解为:用于指定说明书中所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是预先排除一个或者其以上的其他特征或者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或者附加的可能性。
34.并且,当提到各个层(膜)、区域、电极、图案或结构物形成于基板、各个层(膜)、区域、电极、结构物或图案“上”、“上部”或“下部”时,可以表示包括各个层(膜)、区域、电极、图案或结构物直接形成于基板、各个层(膜)、区域、结构物或图案之上或者之下,或者也可以表示其他层(膜)、其他区域、其他电极、其他图案或其他结构物追加形成于基板上。并且,当物质、层(膜)、区域、电极、图案或结构物通过“第一”、“第二”、“第三”和/或“预备”被提及时,其并非用于限定这些部件,而是仅用于区分各个物质、层(膜)、区域、电极、图案或结构物。因此,“第一”、“第二”、“第三”和/或“预备”可以选择性地或可互换地用于各个层(膜)、区域、电极、图案或结构物。
35.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的立体图。图2a是沿i-i'方向截取图1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图2b是沿ii-ii'方向截取图1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收集线和内部流动线的构成的平面图。
36.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500包括:至少一个头部100,存储墨id,并且多个墨喷嘴120分别被整齐排列而向下方喷出所述墨id;托架200,以使所述墨喷嘴120位于下部的方式固定所述头部100,并配备有内部流动线215及托架连接端230,所述内部流动线215布置于内部而延伸,以与作为与所述头部100之间的缝隙的间隙空间g连接,所述托架连接端230布置于表面而与所述内部流动线215连接;以及排出动力源300,连接于所述托架连接端230而向所述内部流动线215施加负压(negative pressure),从而将在所述间隙空间g以及作为喷出所述墨id的所述托架下部区域的印刷空间ps浮游的墨雾m吸入至所述内部流动线215并排出。
37.例如,所述头部100被设置为存储墨id的立体结构物,并且在背面布置有能够使所述墨id以液滴(liquid droplet)形态滴落的多个墨喷嘴120。在所述墨喷嘴120的下部布置有将要利用墨id执行印刷工艺的对象基板。
38.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墨id被提供为用于形成有机发光显示元件的像素的具有彼此不同的颜色的彩色墨,并且按各个颜色存储于彼此不同的头部100。
39.尤其,在下部设置布置有通过堤(bank)彼此区分的多个像素区域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用基板,所述头部100通过印刷控制电路(未图示)确定像素区域的位置、墨的种类及喷出量,从而准确地进行滴墨。
40.因此,在所述显示面板用基板和与其对向的所述墨喷嘴120之间设置使墨id从喷
嘴分离而移动至基板的表面的印刷空间ps。
41.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作为所述墨喷射工艺,示例性地公开了像素形成工艺,但显而易见的是,只要是喷射液态物质的工艺,就可以多样地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500。
42.例如,在像素形成之后形成薄膜封装层(tfe:thin film encapculator)或者在配备有所述薄膜封装层的基板上形成滤色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墨喷射组件500。此外,在涂覆液态的光学树脂粘合剂(ocr:optical clear resin)以不损害亮度和对比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所述墨喷射组件500。此时,显而易见的是,所述墨id可以包括适合于滤色器工艺、薄膜封装工艺及光学树脂工艺的液态物质。
43.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头部100包括:存储容器110,配备有能够存储所述墨id的内部空间;多个墨喷嘴120,以与所述存储容器110连接的方式整齐排列于所述存储容器110的背面;以及结合结构130,将所述存储容器110结合在后文所述的托架200。
44.所述存储容器110的内部空间可以与外部密封,从而防止杂质流入至存储的墨id,并且配备有多种喷出结构而控制预定的墨id通过所述墨喷嘴120喷出。
45.所述墨喷嘴120在存储容器110的背面根据预定的规则整齐排列并与存储容器110的内部空间连通。据此,存储的墨id通过墨喷嘴120向下方滴落预定的量。
46.所述墨喷嘴120的构成和布置可以根据显示面板基板和头部的构成而不同地设置。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虽然公开了喷嘴列平行地布置为两列的头部100并排地整齐排列有三个的情形,然而并不局限于此,显而易见的是,可以根据后文所述的喷墨印刷机1000的构成和要求条件进行多样的设定。
47.所述结合结构130结合于固定在后文所述的托架200的上表面201的紧固端220而固定于托架200。例如,所述结合结构130可以被提供为夹子,所述夹子在存储于头部100的墨被完全消耗的情况下能够移除结合的头部100并简单地紧固新的头部。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只要能够容易地将分离和紧固选择性地执行,就可以设置有多种结构的结合结构130和紧固端220。
48.尤其,在所述墨喷嘴120的下部,在滴落墨id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微细墨雾m并浮游。然而,如后文所述,可以通过托架200的内部流动线215而从印刷空间ps或间隙空间g充分去除墨雾m。据此,在执行印刷工艺期间能够防止沉积在头部100或托架200的下部的墨雾m掉落至基板的颗粒不良。
49.所述托架200固定至少一个所述头部100,并且通过驱动结构(未图示)沿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移动,同时通过调节而使所述墨喷嘴120与印刷对象像素区域整齐排列。因此,所述托架200只要具有能够充分支撑并固定结合的头部100的强度和刚度并且能够提供稳定的紧固力,就可以被设置为多种构成。
50.例如,所述托架200包括:主体210,配备有上表面201和下表面202,并且配备有从上表面201贯通下表面202且布置有所述头部100的多个结合孔ch;紧固端220及托架连接端230,布置于所述主体210的上表面。
51.所述主体210可以利用具有充分的强度和刚性的塑性塑料或轻金属构成,并且执行平坦化工艺而使所述上表面201和下表面202被设置为相对于印刷对象基板的上表面具有实质上平行的表面的平板结构物。
52.尤其,在所述主体210中,与结合的头部100一一对应的多个贯通孔布置为矩阵形状,从而被设置为收容所述头部100的结合孔ch。因此,在所述主体210可以结合与所述结合孔ch对应的数量的头部100。
53.所述结合孔ch收容存储容器110的下部而设置头部100与托架200的结合空间。头部100可以收容于结合孔ch的内部,并且以使墨喷嘴120具有与下表面202相同或者比下表面202低的位置的方式结合于主体210。若所述存储容器110收容于结合孔ch,则结合结构130紧固并固定于所述紧固端220。
54.此时,所述结合孔ch的内侧面203被设定为与存储容器110的外侧面具有规定的间隙空间g。所述间隙空间g是为了便于托架200与头部100的结合而设置的缝隙空间,其根据结合结构130与所述紧固端220之间的结合误差而确定。
55.所述头部100可以根据印刷对象的大小和印刷工艺的要求结合于多种尺寸的托架200而构成墨喷射组件。因此,在结合误差过小而缝隙空间微小的情况下,头部100与托架200的结合和分离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费用,从而印刷工艺的效率性降低。因此,在不损害头部100与托架200的结合稳定性的范围内,允许能够提高结合和分离的效率性的程度的结合误差。因此,在头部100结合于所述托架200的情况下,在所述头部100与内侧面203之间,对应于结合误差的缝隙空间被设置成所述间隙空间g。
56.因此,所述间隙空间g可以与下部的印刷空间ps连通,从而在进行印刷工艺的期间,墨雾m沉积而在后续印刷工艺中起到不良颗粒源的功能。
57.但是,在所述主体210的内部可以布置有与所述间隙空间g连通的内部流动线215,从而充分去除浮游在间隙空间g的墨雾m。由此,能够充分地防止由所述墨雾m引起的颗粒不良。
58.所述内部流动线215可以在所述主体210的内部延伸,从而与所述间隙空间g及托架连接端230连通,因此从所述间隙空间g收集并去除墨雾m。
59.例如,所述内部流动线215可以包括:收集线212,以包围所述头部100的方式布置于所述主体210的内部,从而被配置为与所述间隙空间g连通;传送线214,在所述主体210的内部布置为与所述收集线212共同连接,并将收集的所述墨雾m传送至所述托架连接端230。
60.所述收集线212可以被设置为暴露于间隙空间g和/或下部的印刷空间ps的内部流动线215的端部,并且只要能够去除浮游在头部100和托架200周围部的墨雾m,就可以被设置为多种构成。由于所述间隙空间g布置为包围头部100的侧部,因此所述收集线212也可以布置为包围头部100,并且可以被设置为能够将墨雾m传送至托架连接端230的配管结构物或管道结构物。
61.所述传送线214从收集线212延伸而连接至所述托架连接端230,并且从所述收集线212收集的墨雾m通过传送线214被传送至托架连接端230。例如,所述传送线214可以被设置为沿主体210的内部延伸的配管结构物或配管管道。
62.在所述托架连接端230可以连接有用于收容传送的墨雾m的雾收容部(未图示),从而从墨喷射组件500去除墨雾m。
63.所述收集线212被设置为与各个间隙空间g连通而与所述墨雾m直接接触的分离且独立的开放结构物,所述传送线214被设置为布置于所述主体210的内部的密封结构物,并且将彼此分离的各条收集线212连接而设置为向所述托架连接端230引导的单个线网。
64.据此,所述传送线214可以包括与各条收集线212连接的分支线214a和与多条分支线214a共同连接而延伸至所述托架连接端230的主线214b。
65.分支线214a以所述头部100为单位被设置为多个,从而被设置为连接主线214b与收集线212的连接配管,并且所述主线214b被设置为延伸至托架连接端230的单个配管结构物。
66.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托架连接端230与配备于托架200外部的排出动力源300连接而向内部流动线215施加用于将墨雾m吸入并排出到所述收集线212的负压(negative pressure)。因此,所述墨雾m借助排出压力强制地向外部流动,从而向墨喷射组件500的外部移除。
67.例如,所述收集线212可以被设置为从所述内侧面203凹陷并与所述头部100和所述内侧面203之间的间隙空间g连通的侧部沟槽st。因此,可以以从所述内侧面203具有预定的深度d和高度h的方式沿第一方向x去除所述主体210而构成向所述间隙空间g开放的侧部沟槽st。
68.此时,所述侧部沟槽st可以被设置为沿所述头部100的外侧面连续布置的连续沟槽,或者也可以实质为沿所述头部100的周围以预定间隔隔开布置的多个线性分离沟槽。
69.此时,所述传送线214可以贯通侧部沟槽st的底部而与沟槽内部空间连接。据此,构成为所述侧部沟槽st的收集线212与传送线214相互连接。
70.在墨雾m浮游在印刷空间ps或间隙空间g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托架连接端230施加的排出压力最终被施加到所述收集线212,并且借助提供为负压的排出压力,墨雾m形成向所述侧部沟槽st的内部流动的侧流(side flow)sf。
71.所述墨雾m的侧流sf被收集线212吸收而沿传送线214流动并排出。由此,所述墨雾m向外部排出,从而能够防止墨雾m沉积在间隙空间g。
72.所述收集线212可以根据所述墨喷射组件500的构成而实现多种变更。
73.图4是示出配备于图1至图3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收集线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为了方便起见,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沿图1的i-i'方向截取的剖视图。
74.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的收集线212a可以被设置为从与所述存储容器110邻近的主体210的下表面202凹陷并与所述印刷空间直接连通的底部沟槽bt。因此,可以从下表面202以具有预定的深度d和宽度w的方式沿第二方向y去除所述主体210而构成向所述印刷空间直接开放的底部沟槽bt。
75.此时,与所述侧部沟槽st相同地,底部沟槽bt可以沿所述头部100的外侧面被设置为连续沟槽,或者也可以被设置为以预定的间隔隔开的多个线性分离沟槽。
76.此时,所述传送线214可以贯通所述底部沟槽bt的顶部而与沟槽内部空间连接。据此,由所述底部沟槽bt构成的第一变形收集线212a与传送线214相互连接。
77.借助作为被施加到第一变形收集线212a的负压的排出压力,浮游在印刷空间的墨雾m被直接吸入到底部沟槽bt,从而形成向所述底部沟槽bt的内部流动的直流(direct flow)df。所述墨雾m的直流df从印刷空间直接被吸收到第一变形收集线212a而沿传送线214流动。据此,从根源上阻断所述墨雾m向间隙空间g流动,从而能够防止墨雾m在流动空间中沉积于主体210或头部100。
78.图5是示出配备于图1至图3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收集线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在图5中,所述收集线除了将图3所示的侧部沟槽st及图4所示的底部沟槽bt全部配备这一点之外,具有与图3及图4所示的收集线实质上相同的构成。因此,省略对所述侧部沟槽st及底部沟槽bt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79.参照图5,所述墨雾m形成来自印刷空间的直流df以及通过间隙空间g的侧流sf,并分别被吸入到所述侧部沟槽st及底部沟槽bt。据此,配备有侧部沟槽st及底部沟槽bt的第二变形收集线212b可以通过扩大流动面积而显著提高墨雾m的去除速度。
80.据此,能够显著减少墨雾m在印刷空间中的残留时间,因此能够防止在印刷空间ps和间隙空间g中墨雾m残留于头部100和主体210而起到不良颗粒的作用。
81.所述托架连接端230配备于所述主体210的一侧上表面201而与配备于托架200外部的排出动力源300连接。
82.例如,所述托架连接端230可以利用通过后文所述的排出线310而与雾收集部mc连接的连接配管构成。构成排出动力源300的排出线310连接于所述托架连接端230而与所述雾收集部mc连接,并且用于将墨雾m吸入到所述排出线310并排出的排出压力通过第一动力结构物320而被施加到托架连接端230。
83.此时,所述连接配管以具有高密封精度的方式与内置于主体210的主线214b的端部结合,从而使关于从排出动力源300施加的排出压力的压力损失最小化,并向所述内部流动线215传送。并且,通过所述传送线214排出的墨雾m可以在不向外部环境泄漏的情况下被传送至雾收容部。
84.排出动力源300向所述托架连接端230施加负压作为排出压力,以使浮游在间隙空间g的墨雾m能够通过内部流动线215向外部排出。
85.所述排出动力源300包括:第一动力结构物320,位于所述托架200的外部而被设置作为用于吸入所述墨雾m的负压的排出压力;排出线310,布置于所述第一动力结构物320与所述托架连接端230之间而将根据排出压力排出的墨雾m移送到雾收容部。
86.例如,所述排出线310可以利用能够联动于托架200的线性移动lm而改变形状的柔性配管构成。因此,所述排出线310的长度构成为比作为沿第一方向x的托架200的最大移动距离的托架行程(carriage stroke)充分地长。所述排出线310只要能够防止吸入压力的压力损失并将排出的墨雾m传送到雾收集部mc,就可以包括多种流体传送结构物。
87.例如,所述第一动力结构物320包括可以将能够充分地被施加到收集线212的程度的排出压力以负压形态生成的压力生成结构。例如,所述第一动力结构物320可以利用向所述内部流动线215施加真空压的真空泵结构物或用于施加低于大气压的低压的低压泵结构物构成。
88.因此,浮游在间隙空间g和印刷空间ps的墨雾m可以借助由第一动力结构物320施加的排出压力而通过内部流动线215被排出到墨喷射组件500的外部。
89.如上所述的所述墨喷射组件500可以实现多种变形,以提高墨雾m的排出效率。
90.例如,通过在间隙空间g和印刷空间ps布置多种多孔性结构物,能够提高墨雾m的排出效率。
91.图6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图6b是示意性地示出图6a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构成的平面图。在图6a及图6b中,除了具备配备有多个孔隙的多孔性框架pf这一点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形墨喷射组件501具有与参
照图1至图3所述的墨喷射组件500实质上相同的构成。因此,在图6a及图6b中,针对与图1至图3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92.参照图6a及图6b,本发明的第一变形墨喷射组件501还可以包括在间隙空间g覆盖内侧面203的多孔性框架pf。
93.例如,可以构成为利用多孔性膜质覆盖限定所述结合孔ch的内侧面203的全部或一部分,以使通过内侧面203暴露的收集线212与多孔性膜质直接接触。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多孔性膜质以在单个结合孔ch中与头部100的四个侧面对向的方式连续布置,从而构成为包围所述头部100的多孔性框架pf。
94.此时,所述多孔性膜质的厚度t可以构成为等于或小于间隙空间g的间隔。因此,可以将间隙空间g完全或局部地埋设到多孔性框架pf,从而布置为减小间隙空间g的尺寸。
95.此时,所述多孔性框架pf利用诸如海绵或多孔性陶瓷等配备有充分的孔隙的多孔性物质构成,并通过所述传送线214向孔隙施加充分的排出压力,因此所述墨雾m被吸入到多孔性框架pf而强制流动到孔隙内。
96.即,所述墨雾m不仅借助从托架连接端230施加的排出压力,而且借助由于多孔性框架pf的孔隙特性而产生的吸收力,更有效地被收集线212收集。
97.据此,墨雾m构成在间隙空间g中被强制吸收到所述多孔性框架pf的孔隙的吸收流(absorption flow)af。由收集线212收集的墨雾m沿传送线214传送而传送到与托架连接端230连接的雾收容部并排出。通过使到达所述间隙空间g的墨雾m流动本身最小化,能够从根源上防止墨雾m在流动空间中沉积在主体210或头部100。
98.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在图7中,除了配备有与第一变形收集线212a接触的多孔性平板pp这一点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502具有与图4所示的墨喷射组件实质上相同的构成。
99.参照图7,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502构成为在所述主体210的下表面202布置有第一变形收集线212a,并通过多孔性平板(porous plate)pp覆盖所述主体210的下表面202。据此,所述第一变形收集线212a具有被多孔性平板pp覆盖的结构。
100.例如,下表面202的全部可以被多孔性膜质覆盖,从而构成为使通过下表面202暴露的第一变形收集线212a与多孔性膜质直接接触,而印刷空间ps与第一变形收集线212a的直接接触受阻断。据此,所述多孔性膜质构成为阻断第一变形收集线212a和印刷空间ps的多孔性平板pp。
101.据此,所述印刷空间ps缩小与多孔性平板pp的厚度相当的厚度,从而墨雾m的浮游区域缩小,并且雾密度变高。多孔性平板pp也可以利用与多孔性框架pf实质上相同的多孔性物质构成。例如,所述多孔性平板pp可以利用海绵或多孔性陶瓷构成。
102.若所述排出压力被施加到具有相对较高的雾密度的印刷空间ps,则所述墨雾m迅速地被多孔性平板pp吸收并从印刷空间ps去除。据此,通过所述多孔性平板pp能够提高所述第一变形收集线212a的收集效率。
103.此时,所述多孔性平板pp的厚度t可以考虑印刷空间的缩小和浮游密度的上升而适当地确定。若所述多孔性平板pp的厚度t过厚,则印刷空间缩小,从而可能导致对基板的印刷不良上升和通过间隙空间g的墨雾m的沉积,如果过薄,则通过多孔性平板pp的墨雾m的吸收能力降低,从而通过间隙空间g的针对主体210或头部100的雾沉积防止效果可能甚微。
据此,所述多孔性平板pp的厚度t可以设定为具有所述主体210与位于下部的基板之间的隔开距离的约20%至40%的范围。
104.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多孔性平板pp的厚度t可以根据构成多孔性平板pp的多孔性物质的孔隙率或印刷空间尺寸而实现多样的变更。
105.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在图8中,除了配备有与第一变形收集线212a及第二变形收集线212b同时接触的多孔性杯pc这一点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503具有与图5所示的墨喷射组件实质上相同的构成。
106.参照图8,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503包括以限定印刷空间ps和间隙空间g的方式覆盖主体210的下表面202和内侧面203的多孔性杯pc,并且底部沟槽bt及侧部沟槽st布置于所述下表面202和内侧面203而具有被多孔性杯pc覆盖的结构。
107.例如,下表面202和内侧面203全部被多孔性膜质覆盖,从而构成为通过下表面202和内侧面203同时暴露的第二变形收集线212b与多孔性膜质直接接触。据此,所述多孔性膜质沿下表面202和内侧面203布置,从而邻近的结合孔ch之间的主体210被杯形状包围,最外围主体210被角铁形状包围。
108.据此,所述印刷空间ps和间隙空间g缩小与多孔性杯pc的厚度相当的厚度,从而墨雾m的浮游区域缩小,并且雾密度变高。若向具有相对较高的雾密度的印刷空间ps及间隙空间g施加排出压力,则所述墨雾m迅速地被多孔性杯pc吸收而从印刷空间ps及间隙空间g去除。据此,通过所述多孔性杯pc能够提高所述第二变形收集线212b的收集效率。
109.在仅借助由所述动力结构物320产生的排出压力难以充分排出墨雾m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生成将所述墨雾m吹向收集线212的附加的强制流动。
110.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配备在图9所示的墨喷射组件的喷射框架的立体图。图11a是沿i-i'方向截取图9所示的变形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图11b是沿ii-ii'方向截取图9所示的变形墨喷射组件的剖视图。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9所示的墨喷射组件所包括的喷射模块的构成的平面图。
111.在图9至图12中,除了在托架的上表面配备有喷射用于将墨雾排出的附加流体的喷射模块400这一点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504具有与图1至图3所示的墨喷射组件500实质上相同的构成。因此,在图9至图12中,针对与图1至图3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112.参照图9至图12,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504可以包括:喷射模块400,以包围各个头部100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托架200的上表面201,从而向包围各个头部100的周围部的间隙空间g喷射用于将墨雾m排出的辅助流体(supplementary fluid)。
113.此时,所述辅助流体通过供应动力源430而以预定的正压(positive pressure)被供应,并且通过排出动力源300在所述间隙空间g被施加作为负压的排出压力,因此喷射到间隙空间g的所述辅助流体形成沿收集线212流动的强制流动ff。
114.据此,浮游于所述间隙空间g的墨雾m可以借助由排出动力源300施加的排出压力和所述辅助流体的强制流动ff更有效地被吸入到内部流动线215。
115.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喷射模块400包括:喷射框架410,以包围所述头部100的窗形状结合于所述上表面201,在内部配备有所述辅助流体流动的模块流动空间fs,从而生成从所述模块流动空间fs朝向所述间隙空间g的流体流动;模块连接端420,布置于所述喷射框
架410的表面而将所述喷射框架410与外部连接;以及供应动力源430,布置于所述喷射框架410的外部而连接于所述模块连接端420,通过正压(positive pressure)将所述辅助流体供应至所述喷射框架410。选择性地,所述墨喷射组件504还可以包括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上表面201而固定所述喷射框架410的固定部件440。
116.例如,所述喷射框架410包括:喷射部412,通过包围所述头部100并以所述头部100为单位分离的方式沿结合孔ch周围部而布置于上表面201;链接部414,将所述喷射部412彼此连接而形成为单个立体结构物。
117.所述喷射部412具有预定的高度,并且固定在主体210的上表面201上而布置为包围头部100。据此,所述喷射部412被设置为具有包围结合孔ch的闭合曲线形状,并且辅助气体从配备于内部的模块流动空间fs喷射到内侧面203与头部100之间的间隙空间g。
118.例如,在所述喷射部412的上部布置有喷射喷嘴416,所述喷射喷嘴416朝向所述间隙空间g倾斜地布置,从而从模块流动空间fs朝向间隙空间g喷射辅助气体。所述喷射喷嘴416可以调节喷嘴的布置而调节辅助气体以预定的压力朝向间隙空间g喷射。
119.此时,所述喷射喷嘴416可以被设置为沿头部100的周围以预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点喷嘴,也可以被设置为连续包围的线喷嘴。
120.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喷射部412可以被设置为包围头部100并从上表面201凸出预定的高度的坝形状,并且所述喷射部412利用在所述坝的上部以预定的间隔整齐排列的多个点喷嘴构成。
121.所述链接部414被设置为将喷射部412彼此连接的杆形状,并且在内部配备有与喷射部412连通的模块流动空间fs。在所述链接部414的一端连接有模块连接端420。
122.因此,所述链接部414只要具有能够支撑模块连接端420并将辅助气体的驱动压力传送到喷射部412的强度和刚度,就可以以多种材质和形状构成。
123.尤其,所述喷射框架410布置于所述托架200的上部,因此可以利用能够最小化施加到托架200的负载的物质构成,并且利用具有能够收容适于生成辅助流体的强制流动ff的驱动压力的程度的强度和刚度的物质形成。
124.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喷射部412和链接部414被设置为一体。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根据所述变形喷射组件的使用状态和要求,也可以构成为单独的部件而被设置为结合结构物。
125.所述模块连接端420可以包括将位于外部的供应动力源430与所述喷射框架410连接的连接配管或连接结构物。尤其,如下文所述,被供应至所述模块流动空间fs的流体可以根据配备有所述墨喷射组件504的喷墨印刷机的印刷模式和待机模式而变更。所述模块连接端420利用在根据印刷机的操作模式供应的流体变更的情况下将流体源与所述喷射框架410稳定地连接的密封连接部件构成。
126.因此,模块连接端420只要能够充分确保位于喷射框架410外部的流体源与所述喷射框架410之间的结合便利性和密封性,就可以被设置为多种结构。例如,所述模块连接端420可以被设置为连接配管或管道结构物。
127.所述供应动力源430布置于所述喷射框架410的外部而连接于所述模块连接端420,并以预定的供应压力将所述辅助流体供应至所述喷射框架410。此时的供应压力是向喷射框架410内部的模块流动空间fs供应辅助流体的驱动压力,因此与作为用于从内部流
动线215提取墨雾m的负压的排出压力相比,提供为正压。
128.例如,所述供应动力源430配备有:可变形的供应线432,可以对应于所述托架200的线性移动lm而改变长度;辅助流体存储部434,存储所述辅助气体;以及第二动力结构物436,提供作为用于将所述辅助流体供应至所述喷射框架410的正压的供应压力。
129.所述供应线432可以利用能够联动于托架200的线性移动lm而改变形状的柔性结构物构成。因此,与排出线310相同地,所述供应线432的长度构成为比作为沿第一方向x的托架200的最大移动距离的托架行程(carriage stroke)充分地长。所述供应线432只要能够最小化供应压力的压力损失并将辅助气体供应至喷射框架410,就可以利用多种流体传送结构物构成。
130.此时,在所述供应线432的上部布置有流量调节阀或压力传感器,从而可以恒定地调节向所述模块连接端420传送的辅助流体的驱动压力和流量。
131.所述辅助流体存储部434可以存储适合形成用于在进行印刷工艺的期间去除墨雾的强制流动的流体,并根据墨雾m排出操作的特性而选择性地供应至所述喷射框架410。
132.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辅助流体存储部434可以利用存储清洗干燥空气(cda:clean dry air)或惰性气体的气罐构成。所述惰性气体可以利用氦气(he)、氖气(ne)、氩气(ar)及氮气(n2)中的一种构成。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清洗干燥空气作为用于去除所述墨雾m的辅助流体而被提供。
133.所述第二动力结构物436包括可以将能够充分地被施加到喷射框架410的程度的供应压力以正压形态生成的压力调节结构。
134.例如,所述第二动力结构物436可以利用能够向所述内部流动线215施加充足的高压的高压泵结构物构成。据此,即使在所述辅助流体的强制流动因内部流动线215而消失其驱动力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墨雾m能够充分地经由所述内部流动线215的程度的高压使辅助流体流动。
135.若具有预定驱动压力的辅助流体通过模块连接端420从所述辅助流体存储部434被供应至喷射框架410,则所述辅助流体借助驱动压力而被传送至喷射喷嘴416,并且所述喷射喷嘴416以预定的流动压力和速度将所述辅助流体喷射至间隙空间g。
136.此时,由于向所述收集线212施加着排出压力,因此所述辅助流体形成沿所述内部流动线215流动的强制流动ff。因此,浮游在所述间隙空间g的墨雾m沿强制流动ff排出至托架200的外部。据此,在进行印刷工艺的期间从间隙空间g有效地去除墨雾m,从而能够显著减少颗粒不良。
137.所述喷射框架410可以利用诸如粘合剂或粘合树脂之类的粘合部件永久地固定于所述主体210的上表面201。与此不同地,所述喷射框架410也可以利用单独的固定部件440以可拆装的方式进行固定。
138.所述固定部件440可以利用诸如联结器(coupling)或夹具的机械固定结构结合于所述主体210,并且所述喷射框架410结合于所述固定部件440的侧部。据此,所述喷射框架410可以以固定部件440为媒介而与托架的构成及形状无关地结合,从而增加喷射框架410的结合自由度。
139.例如,所述固定部件440被设置为具有沿托架200的一侧延伸的条(bar)形状的六面体结构物。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提高喷射框架410的结合自由度并且在托架200上负
载负担在允许范围内,则可以以多种组成和形状构成。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固定部件440利用与所述喷射框架410相同的组成构成。
140.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与配备有图1至图3所示的收集线212的托架200结合的喷射模块400,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也可以相同地与配备有图4及图5所示的第一变形收集线212a及第二变形收集线212b的托架结合。并且,显而易见的是,在间隙空间g及印刷空间ps布置有多孔性结构物的第一变形墨喷射组件501至第三变形墨喷射组件503也可以进一步布置有喷射模块400。
141.根据如上文所述的墨喷射组件,在存储有墨的头部所结合的托架的内部,可以形成有与头部的间隙空间或基板上部的印刷空间连通并从外部施加吸入压力的内部流动线。据此,能够将浮游在间隙空间或印刷空间的墨雾有效地排出至托架的外部,从而防止因沉积在限定间隙空间或印刷空间的头部或托架的墨雾而导致的颗粒不良。
142.尤其,不仅生成所述吸入压力,还通过布置朝向间隙空间的喷射喷嘴而生成朝向内部流动线的内部流动的强制流动,从而与所述吸入压力一同使墨雾朝向内部流动线强制流入。据此,能够显著提高墨雾的去除效率。
143.图13是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墨喷射组件的喷墨印刷机的构成的构成图。
144.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喷墨印刷机包括:基板固定部600,固定配备有多个像素区域c的印刷对象基板(以下,称为基板)p;墨喷射组件590,固定于所述基板p的上部而以相对于所述基板p的相对运动进行移动,并单独地向所述像素区域c喷出墨而执行针对所述基板p的印刷工艺;待机部700,与所述基板固定部600邻近地布置,并且在不执行所述印刷工艺的待机模式下收容所述墨喷射组件590而执行针对所述墨喷射组件590的维护及修理;以及驱动部800,驱动所述基板固定部600和墨喷射组件590。
145.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喷墨印刷机1000示例性地公开了一种按彩色显示面板的各个像素区域c印刷溶解有机发光物质的墨而形成有机发光液晶面板的像素的印刷机。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只要在托架上布置多个头部而具有作为托架与头部之间的结合用缝隙的间隙空间g,本发明就可以应用于以所述基板为对象的多种工艺。
146.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基板固定部600配备有大型面板固定结构,所述大型面板固定结构能够固定布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和有机发光像素的下部电极的大型显示面板。例如,所述基板固定部600包括沿面板的长度方向具有充足的长度并且能够使显示面板沿长度方向移动的移送台。
147.形成有下部电极的基板p通过诸如盒(magazine)的基板移送结构移送至印刷机1000。所述驱动部800的第一移送器810从移送结构提取基板p而装载到所述基板固定部600的移送台,进而移送至印刷位置。
148.若所述基板p在印刷位置整齐排列,则所述喷墨印刷机1000的集成控制部(未图示)驱动所述第二移送器820而使喷出墨的墨喷射组件590线性移动到基板p的上部。
149.例如,在待机部700待机中的墨喷射组件590通过所述第二移送器820从待机区域被移送至基板上部的印刷开始点而开始进行印刷工艺。
150.针对基板p的印刷工艺沿基板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依次执行,并且以像素区域c为单位单独执行。在所述墨喷射组件590,在单个托架200配备有多个头部100,并且在各个
头部100布置有朝向所述基板p暴露的多个墨喷嘴120。各个墨喷嘴120设定为相对于像素区域c一一对应,并且印刷工艺针对与多个墨喷嘴120对应的多个像素区域c同时执行。
151.此时,在进行印刷工艺的期间,在基板p与墨喷嘴120之间或基板p与托架200的下表面202之间形成有印刷空间ps,墨从墨喷射组件590通过所述印刷空间ps滴落,从而以液滴的形态被供应至对应的像素区域c。
152.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墨喷射组件590示例性地包括图9至图12所示的第四变形墨喷射组件504。因此,在图13中,针对与图9至图12所示的第四变形墨喷射组件504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153.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所述墨喷射组件590可以利用第一变形墨喷射组件501、第二变形墨喷射组件502、第三变形墨喷射组件503构成,也可以利用图1至图3所示的墨喷射组件500以及配备有图4及图5所示的变形收集线212a、212b的墨喷射组件构成。
154.所述墨喷射组件590在进行印刷工艺的期间通过所述排出动力源300向内部流动线215施加排出压力,并通过所述喷射模块400向所述内部流动线215喷射辅助流体的强制流动ff,从而能够有效地去除浮游在间隙空间g和印刷空间ps的墨雾m。
155.随着印刷工艺的进行,浮游在印刷空间以及作为头部100与托架200之间的缝隙的间隙空间g的墨雾m的密度也会变高,但是在执行印刷工艺的印刷模式下,所述排出压力和强制流动ff同时被施加到所述内部流动线215,因此能够实时地将墨雾排出到托架200的外部。据此,能够显著减少在进行印刷工艺的期间由墨雾m引起的颗粒不良。
156.所述待机部700与所述基板固定部600邻近地布置,从而在不执行所述印刷工艺的待机模式下收容墨喷射组件590并固定在槽定位(home positioning)状态而执行墨喷射组件590所需的维护修理作业。
157.例如,所述待机部700包括:修理单元(maintenance unit)710,在不执行所述墨工艺的待机模式下固定所述墨喷射组件590,并执行对所述墨喷射组件590的修理及维护工艺;清洗单元720,布置于所述修理单元710的外部,在所述待机模式下向所述间隙空间g供应清洗流体cf,从而将沉积在所述间隙空间g的所述墨雾m向所述修理单元710的下方去除;切换单元730,检测所述待机模式和所述印刷模式而选择性地向所述喷射模块400供应所述清洗流体cf和所述辅助流体。
158.所述修理单元710可以具有内部配备有充足的修理空间的六面体形状,并且在下部配备有能够清洗多种喷嘴面的多种清洗装置和修理装置。完成印刷工艺的墨喷射组件590在位于待机区域的槽定位位置固定于修理单元710的上表面。据此,可以通过所述修理空间对墨喷射组件590的下表面执行包括清洗的多种修理及维护工艺。对于墨喷射组件590的上表面,可以在修理单元710的外部执行修理及维护工艺。
159.尤其,在所述修理单元710的外部,可以在待机模式下向所述喷射模块400供应清洗流体,从而将沉积在所述间隙空间g的墨雾m向下方去除。
160.例如,可以将清洗单元720和切换单元730布置为与在印刷模式下被驱动并配备有供应线432和辅助流体存储部434的供应动力源430邻近,从而在待机模式下设定为阻断供应动力源430与所述模块连接端420的连接,并且连接清洗单元720与模块连接端420。
161.例如,所述清洗单元720可以配备有存储要清洗内部流动线215的清洗流体的清洗流体存储部和将所述清洗流体传送至切换单元730的清洗线,所述切换单元730布置于所述
供应线432与辅助流体存储部434之间而选择性地控制供应线及清洗线。
162.例如,所述切换单元730可以在内部配备有连接端子而控制为在印刷模式下连接所述辅助流体存储部与所述供应线,在待机模式下连接清洗线与所述供应线432。
163.据此,在墨喷射组件590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清洗流体可以代替辅助流体而被供应至所述模块连接端420。与辅助流体相同地,所述清洗流体通过第二动力结构物436以预定的清洗压力被供应至喷射框架410。之后,所述清洗流体可以从喷射框架410喷射到间隙空间g,从而去除沉积在间隙空间g的墨雾m。
164.例如,所述清洗流体可以利用与所述墨雾m进行化学反应而生成反应物和副产物的清洗液构成。据此,所述清洗液与反应物及副产物以混合物形态沉淀在所述修理单元710的下方。
165.与此不同地,所述清洗流体可以与辅助流体相同地利用诸如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之类的清洗气体构成。所述清洗气体可以通过针对间隙空间g的干燥工艺或机械分离而去除所述墨雾,并向修理单元710的下方飞散而被去除。
166.并且,所述清洗流体可以利用与所述墨雾化学结合而向所述修理单元710的下方沉淀的清洗等离子体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清洗单元720可以包括等离子体生成部和等离子体传送部,所述切换单元730可以将与所述模块连接端420连接的供应线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等离子体传送部。
167.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清洗等离子体可以利用与氩、氦及氖中的一种相关的常温常压等离子体或低温常压等离子体构成。
168.所述驱动部800包括驱动基板固定部600的第一移送器810以及驱动墨喷射组件590的第二移送器820。例如,第一移送器810及第二移送器820配备有诸如辊结构物之类的驱动装置,并且通过控制印刷机1000的印刷工艺的中央控制单元执行位置控制,从而根据整齐排列为矩阵形状的像素的坐标值而驱动基板固定部600和墨喷射组件590。
169.因此,可以在印刷模式下借助排出压力和辅助流体的强制流动从间隙空间g实时去除墨雾,并且在待机模式下通过对间隙空间g的直接喷射而容易地去除墨雾沉积物。
170.根据如上文所述的液体喷射组件及配备此的喷墨印刷机,可以在执行印刷工艺的期间向配备于托架200的内部的内部流动线施加排出压力,并选择性地附加朝向所述内部流动线215的辅助流体的强制流动,从而有效地从作为托架200与头部100之间的缝隙的间隙空间g去除墨雾m。
171.尤其,即使在不执行印刷工艺的待机模式下,也可以直接向所述间隙空间g喷射清洗流体而去除沉积在间隙空间g的墨雾。据此,可以在完全去除分布在间隙空间g的墨雾的状态下开始印刷工艺,在进行印刷工艺的期间,可以借助排出压力和辅助流体的强制流动实时去除浮游在间隙空间g的墨雾。
172.据此,在通过所述喷墨印刷机1000执行的像素形成用印刷工艺中,可以显著地减少由墨雾引起的像素印刷不良或颗粒不良。
173.以上,虽然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本技术领域的熟练的技术人员或者具有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知识的人员,便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领域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和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