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3421发布日期:2021-12-22 14:2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频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2.随着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标签领域的案例屡见不鲜,使用射频识别技术制造的rfid标签已经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许多场景中,rfid标签打印机也应运而生。
3.然而,在相关技术中的rfid标签打印机,由于rfid标签打印机是一张一张的读写,而rfid标签又是高密集,所以经常会出现误读如读写到其他标签上,多读如每次读写几张标签,读不到等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大多数rfid标签打印机要么只适用几种指定类别的rfid 标签,要么虽然适用大部分rfid标签,但打印机操作起来特别繁琐,还要调整天线位置等等,这些调整对使用者来说都是相当复杂的。因此,亟需一种简单易操作,读写准确,能够适用于多种rfid标签打印的标签印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标签打印机,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rfid标签打印机rfid标签适用范围窄、读写不准确、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标签打印机,包括打印组件、射频标签、标签读写器以及用于检测射频标签输送状态的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其中,
6.所述打印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打印头和打印平台;
7.至少一部分所述射频标签被输送至所述打印头和所述打印平台之间,所述射频标签包括打印表面和电子芯片;
8.所述标签读写器设置于所述打印平台一侧或所述打印头一侧;
9.所述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射频标签两侧的信号发射元件和信号接收元件。
10.可选的,还包括用于读取目标电子芯片的标签信息的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所述目标电子芯片包括至少一个离开所述打印组件的所述电子芯片。
11.可选的,所述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射频标签的左侧或右侧中至少之一。
12.可选的,所述射频标签打印机还包括用于支撑至少一部分离开所述打印组件的射频标签的支撑件,所述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设置于位于所述支撑件之上的所述射频标签的上方。
13.可选的,所述射频标签打印机还包括用于对异常电子芯片所对应的打印表面进行标识的异常标识器,所述异常电子芯片经所述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检测确定。
14.可选的,还包括:
15.所述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包括单极子天线,所述单极子天线包括第二同轴线介入端子,第二基板,第二天线辐射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一端的第二接地板;
16.所述第二同轴线介入端子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单元的馈电点,所述第二同轴线介入端子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地板;
17.所述第二天线辐射单元交错弯折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顶面。
18.可选的,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9.显示所述射频标签的打印状态的显示器;
20.移动所述标签读写器的标签读写器传动机构,所述标签读写器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标签读写器的同一侧,与所述标签读写器接触设置。
21.可选的,所述标签读写器包括微带天线,所述微带天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天线辐射单元、第一基板和第一接地板,
22.所述微带天线还包括第一同轴线接入端子和吸收电阻,所述第一同轴线接入端子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单元的馈电点,所述第一同轴线接入端子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地板,所述吸收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单元的末端,所述吸收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地板。
23.可选的,所述信号发射元件包括发光元件,所述信号接收元件包括受光元件。
24.可选的,若所述标签读写器设置于所述打印平台一侧,所述打印平台表面包括凹槽,所述标签读写器设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标签读写器的表面与所述打印平台表面平齐。
2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频标签打印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标签打印机,包括打印组件,输送至打印头和打印平台之间的射频标签,设置于打印平台或打印头一侧的标签读写器,以及设置于射频标签两侧的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在打印过程中,由于标签读写器与射频标签中的电子芯片之间的距离很近,可以保证标签读写器在执行标签信息读写的过程中仅能与当前待打印的打印表面对应的电子芯片之间进行射频信息读写,因此,避免了多读、误读或者读不到的问题,读写更加准确,同时可以适用于多种类型的rfid标签,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通过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可以及时准确的检测到新的打印平面被输送至打印头和打印平台之间,提升了打印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射频标签打印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微带天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微带天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图3所示的微带天线的反射系数(s
11
)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
32.图6为图3所示的微带天线的ozx面的辐射方向图;
33.图7为图3所示的微带天线的ozy面的辐射方向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射频标签打印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射频标签打印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单极子天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图10所示的单极子天线的反射系数(s11)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
38.图12为图10所示的单极子天线的ozx面的辐射方向图;
39.图13为图10所示的单极子天线的ozy面的辐射方向图;
40.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射频标签打印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41.标号说明
42.打印组件
ꢀꢀꢀꢀꢀꢀꢀꢀꢀꢀꢀꢀꢀꢀꢀꢀꢀ143.射频标签
ꢀꢀꢀꢀꢀꢀꢀꢀꢀꢀꢀꢀꢀꢀꢀꢀꢀ244.标签读写器
ꢀꢀꢀꢀꢀꢀꢀꢀꢀꢀꢀꢀꢀꢀꢀ345.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
ꢀꢀꢀꢀꢀꢀꢀ446.rfid读写器
ꢀꢀꢀꢀꢀꢀꢀꢀꢀꢀꢀꢀꢀꢀꢀ
30
47.单极子天线
ꢀꢀꢀꢀꢀꢀꢀꢀꢀꢀꢀꢀꢀꢀꢀ
40
48.微带天线
ꢀꢀꢀꢀꢀꢀꢀꢀꢀꢀꢀꢀꢀꢀꢀꢀꢀ
50
49.打印头
ꢀꢀꢀꢀꢀꢀꢀꢀꢀꢀꢀꢀꢀꢀꢀꢀꢀꢀꢀ
101
50.打印平台
ꢀꢀꢀꢀꢀꢀꢀꢀꢀꢀꢀꢀꢀꢀꢀꢀꢀ
102
51.打印表面
ꢀꢀꢀꢀꢀꢀꢀꢀꢀꢀꢀꢀꢀꢀꢀꢀꢀ
201
52.电子芯片
ꢀꢀꢀꢀꢀꢀꢀꢀꢀꢀꢀꢀꢀꢀꢀꢀꢀ
202
53.衬背纸
ꢀꢀꢀꢀꢀꢀꢀꢀꢀꢀꢀꢀꢀꢀꢀꢀꢀꢀꢀ
203
54.信号发射元件
ꢀꢀꢀꢀꢀꢀꢀꢀꢀꢀꢀꢀꢀ
401
55.第二基板
ꢀꢀꢀꢀꢀꢀꢀꢀꢀꢀꢀꢀꢀꢀꢀꢀꢀ
401
56.信号接收元件
ꢀꢀꢀꢀꢀꢀꢀꢀꢀꢀꢀꢀꢀ
402
57.第二接地板
ꢀꢀꢀꢀꢀꢀꢀꢀꢀꢀꢀꢀꢀꢀꢀ
402
58.第二天线辐射单元
ꢀꢀꢀꢀꢀꢀꢀꢀꢀ
403
59.第二同轴线介入端子
ꢀꢀꢀꢀꢀꢀꢀ
404
60.第一基板
ꢀꢀꢀꢀꢀꢀꢀꢀꢀꢀꢀꢀꢀꢀꢀꢀꢀ
501
61.第一天线辐射单元
ꢀꢀꢀꢀꢀꢀꢀꢀꢀ
502
62.第一同轴线接入端子
ꢀꢀꢀꢀꢀꢀꢀ
503
63.吸收电阻
ꢀꢀꢀꢀꢀꢀꢀꢀꢀꢀꢀꢀꢀꢀꢀꢀꢀ
504
64.第一接地板
ꢀꢀꢀꢀꢀꢀꢀꢀꢀꢀꢀꢀꢀꢀꢀ
505
65.横枝节
ꢀꢀꢀꢀꢀꢀꢀꢀꢀꢀꢀꢀꢀꢀꢀꢀꢀꢀꢀ
4031
66.纵枝节
ꢀꢀꢀꢀꢀꢀꢀꢀꢀꢀꢀꢀꢀꢀꢀꢀꢀꢀꢀ
4032
67.末端枝节
ꢀꢀꢀꢀꢀꢀꢀꢀꢀꢀꢀꢀꢀꢀꢀꢀꢀ
4033
68.主控单元
ꢀꢀꢀꢀꢀꢀꢀꢀꢀꢀꢀꢀꢀꢀꢀꢀꢀ
10a
69.打印传动机构
ꢀꢀꢀꢀꢀꢀꢀꢀꢀꢀꢀꢀꢀ
20a
70.微带天线
ꢀꢀꢀꢀꢀꢀꢀꢀꢀꢀꢀꢀꢀꢀꢀꢀꢀ
50b
71.目标射频标签
ꢀꢀꢀꢀꢀꢀꢀꢀꢀꢀꢀꢀꢀ
60a
72.显示器
ꢀꢀꢀꢀꢀꢀꢀꢀꢀꢀꢀꢀꢀꢀꢀꢀꢀꢀꢀ
80a
具体实施方式
7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
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74.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75.实施例一
76.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标签打印机,包括打印组件1、射频标签2、标签读写器3以及用于检测射频标签输送状态的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4,其中,
77.打印组件1包括相对设置的打印头101和打印平台102;
78.至少一部分所述射频标签2被输送至打印头101和打印平台102之间,射频标签2包括打印表面201和电子芯片202;
79.标签读写器3设置于打印平台102一侧或打印头101一侧;
80.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4,包括分别设置于射频标签2两侧的信号发射元件401和信号接收元件402。
81.可选的,信号发射元件包括发光元件,信号接收元件包括受光元件。
82.通过信号发射元件发射信号,信号接收元件是否能够接收到信号,以及该信号的强度来判断当前射频标签的输送状态,例如是输送的同一打印表面,或是输送了新的打印表面等。
83.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信号发射元件与信号接收元件的位置仅为一种示意,两者的位置也可以是是信号接收元件在上,信号发射元件在下。
84.可选的,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的位置可以集成在打印组件中,也即信号发射元件与信号接收元件一个位于打印头一侧,一个位于打印平台。
85.可选的,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也可以设置于打印组件之前,由于射频标签往往包括多个打印表面,各个打印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则间隙与其他位置的信号传输存在差异,此时可以通过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来检测各个打印表面的运动状态,进而触发打印头执行打印操作。
86.可选的,也可以根据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的工作状态,例如,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每检测到3个间隙,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开启工作一次。
87.射频标签位于打印头和打印平台之间,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打印头靠近打印平台,在射频标签的打印表面打印标识信息,标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符号、文字、图案、字母、二维码等中至少之一。
88.可选的,射频标签的打印表面包括但不限于热敏纸等。
89.可选的,射频标签中的电子芯片包括但不限于rfid芯片。
90.继续参见图2,射频标签2包括若干段打印表面201,各个打印表面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子芯片202,各个打印表面附着在衬背纸203上。各个打印表面之间存在有一定的缝
隙,该缝隙的宽度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91.当射频标签距离标签读写器的距离阈值小于预设读写距离阈值后,标签读写器将对该射频标签与标签读写器所对应的一个打印表面的电子芯片进行读写,以实现将相关的信息写入到电子芯片中。
92.可选的,打印头包括但不限于热转印打印头,打印头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打印信息对应在打印表面打印相关标识信息。
93.可选的,射频标签打印机还包括人机交互设备,打印信息可以是通过人机交互设备如键盘、触摸屏等来获取的。打印信息也可以通过射频标签打印机的信息接收装置来获取经网络所传输的打印信息,如通过wifi、蓝牙、5g网络等将打印信息传输,被信息接收装置所获取,进而被射频标签打印机所获知。打印信息还可以通过射频标签打印机读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信息来获取,例如通过读取通信连接的u盘中的信息作为打印信息等。
94.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标签包括多个打印表面,在完成了对当前打印表面的打印以及对电子芯片的读写后,将位于打印组件之间的射频标签移出打印组件,重新移入新的尚未完成打印的打印表面。
95.可选的,打印完成可以通过本领域的相关技术手段进行判断,在此不做限定。
96.可选的,电子芯片读写完成也可以通过本领域的相关技术手段进行判断,在此不做限定。
97.有时,射频识别标签并不是完全铺满在打印头所对应的区域中的,也即,由于需要打印的区域过大,可能需要对当前打印表面进行一定的移动以完成对打印表面的打印,此时,标签读写器可以根据电子芯片与标签读写器之间的信号强度,确定最佳读写位置,进行电子芯片的读写。
98.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标签读写器设置于打印头一侧,可以实现在打印头靠近打印表面进行打印的过程中,标签读写器对电子芯片进行读写,这样可以实现对打印表面的打印、对电子芯片的读写两个维度在打印头对打印表面进行打印过程中均能够实现。
99.可选的,若打印表面完成了打印,且,电子芯片也完成了读写,射频标签打印机的打印传动机构将完成打印表面打印和电子芯片读写的射频标签输送离开打印单元。
100.可选的,标签读写器用于若读写距离位于预设读写距离范围内时,对电子芯片进行读写,读写距离包括打印头靠近打印表面一侧与打印表面之间的距离。
101.可选的,预设读写距离范围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102.可选的,由于标签读写器设置于打印头靠近打印表面一侧,则打印头靠近打印表面一侧与打印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近似理解为标签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基于读写距离与预设读写距离范围的关系,控制标签读写器对电子芯片进行读写。
103.可选的,当打印头对打印表面进行打印时,往往会拉近打印头与打印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是打印头落下到打印表面,也可以是打印表面向打印头抬升等),可以在该打印过程中控制标签读写器对电子芯片进行读写,也可以在进行打印前或进行打印后控制读写距离位于预设读写距离范围内,进而控制标签读写器对电子芯片进行读写。
104.可选的,射频标签包括若干个打印表面,打印传动机构按照打印区域的预设顺序,依次对打印表面进行输送,该输送可以是将未打印的打印表面输送到打印组件位置进行打
印(正向输送),也可以是将打印完成,离开打印组件的打印表面回退反向输送到打印组件或打印组件的上游位置(回退)。
105.以图1为例,标签读写器3设置于打印头101的下部,当执行打印操作时,与所述打印头对应设置的压纸辊会将打印头引导至当前需要打印的打印表面处,此时打印表面对应的电子芯片位于标签读写器下方,打印过程中标签读写器与电子芯片的距离很近,远小于电子芯片的工作波长,因此,一方面标签读写器可以与电子芯片通过感应场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另一方面也能保证标签读写器仅与当前被打印的打印表面对应的电子芯片进行信息传递,而不会与附近的其他打印表面所对应的其他电子芯片进行信息传递,因此,可以保证不会出现多读、误读或者读不到电子芯片的问题。以电子芯片为uhf频段的电子标签为例,其频率范围在840mhz~960mhz之间,而针对中国用的频率范围在920mhz~925mhz之间,该射频识别标签的工作波长λ=c/f=324~326mm,其远大于打印的过程中电子芯片与标签读写器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标签读写器3包括微带天线50b;
106.微带天线50b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天线辐射单元502、第一基板501和第一接地板505,微带天线50b还包括第一同轴线接入端子503和吸收电阻504,第一同轴线接入端子50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天线辐射单元502的馈电点,第一同轴线接入端子50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接地板505,吸收电阻504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天线辐射单元502的末端,吸收电阻50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接地板505。
107.可选的,第一天线辐射单元位于第一接地板的上表面所在区域之内,也即微带线天线的第一天线辐射单元的长度l2和宽度h2均小于其下方的第一基板的长度l1和第一基板的宽度 h1。
108.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3,微带天线50b包括第一基板501,第一天线辐射单元 502,第一同轴线接入端子503,吸收电阻504以及第一接地板505。其中第一基板501是一个长方体,长度l1=118mm,宽度h1=5mm,厚度=0.4mm,微带天线50b由三部分压合而成,顶面是第一天线辐射单元502,长度l2=85mm,宽度h2=3mm,中间是第一基板501,底面是第一接地板505。第一同轴线接入端子503可以是双端口器件,一端接在第一天线辐射单元502 的馈电点,一端与第一接地板505相连。吸收电阻504一端接在第一天线辐射单元502末端,一端与第一接地板505相连。
10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第一基板的长度、宽度以及第一天线辐射单元的长度、宽度仅是一种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常用的射频标签的规格选用合适规格的微带天线。
110.可选的,第一天线辐射单元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1oz的覆铜板,其厚度为35um;第一基板包括但不限于fr4介质基片;将第一基板的底面设置有整面铜箔作为第一接地板。
111.可选的,微带天线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参见图4,微带天线50b的第一基板501为上窄下宽的立体形状。此时,可以通过增大微带天线与打印单元的接触面积,增加微带天线固定的强度,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112.参见图5,图5为图3所示的微带天线的反射系数(s
11
)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从图5 中可以得到微带天线的

10db带宽范围在810mhz~950mhz之间。
113.参见图6,图6为图3所示的微带天线的ozx面的辐射方向图,可以看出该微带天线有一定的定向性。
114.参见图7,图7为图3所示的微带天线的ozy面的辐射方向图,由于微带天线在ozy面结构对称,所以从图7中可以看出该微带天线对称性良好。
115.可选的,通过在微带天线中设置吸收电阻,可以实现大幅度减小回波损耗,可以实现减少反射对读写模块的干扰,大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11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和图9,图8为射频标签打印机的正面结构的一种示意图,图9为射频标签打印机的侧面结构的一种示意图,射频标签打印机还包括用于读取目标电子芯片的标签信息的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40a。
117.可选的,目标电子芯片包括至少一个离开打印组件的电子芯片。
118.也即,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可以用于检测已经通过标签读写器完成标签信息写入并离开打印组件区域的电子芯片是否存在标签信息写入异常,其中异常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芯片损坏所造成的读不到标签信息,也包括由于误操作等原因导致的标签信息不准确等。
119.可选的,继续参见图8,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4设置于射频标签2的左侧或右侧中至少之一。
120.可选的,射频标签打印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可以如图8所示,设置于射频标签的左侧。
121.可选的,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也可以设置于射频标签的右侧,还可以分别设置于射频标签的左右两侧。
122.可选的,参见图9,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4设置于射频标签输出方向一侧,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通过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检测打印完成的射频标签的标签信息写入状态。
123.可选的,为节约资源且减少对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的干扰,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的顶部不高于打印平台的顶面,换句话说,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的顶部不高于当前处于打印状态的射频标签。
124.可选的,有时输出的打印完成的射频标签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弯曲,此时为确保对于离开打印组件的射频标签的标签信息写入状态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加大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天线的沿射频标签输出方向的宽度。
125.可选的,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同时检测若干张离开打印组件的射频标签的标签信息写入状态。
126.可选的,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可以根据打印速度,设置为间隔开启检测,这样可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例如,打印速度为每分钟打印2张打印表面,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一次可以同时检测至少4张打印表面对应的电子芯片,此时,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可以每隔两分钟开启一次检测。
12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包括单极子天线,单极子天线包括第二同轴线介入端子404,第二基板401,第二天线辐射单元403,以及设置于第二基板403一端的第二接地板402;
128.第二同轴线介入端子404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天线辐射单元403的馈电点,第二同轴线介入端子40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接地板402;
129.第二天线辐射单元403交错弯折设置于第二基板401的顶面。
130.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0,若第二基板为长方体形状,其长度l3=80mm,宽度h3=10mm,厚度=0.6mm,该单极子天线由两部分(第二基板和第二天线辐射单元)压合而成,顶
面是第二天线辐射单元403,长度l4=64mm,宽度h3=10mm,和第二接地板402,长度l5=15mm,宽度h3=10mm,可选的,第二接地板可以使用1oz的覆铜板,其厚度为35um。可选的,底面的第二基板可以是fr4介质基片。第二同轴线接入端子404是双端口器件,其一端接在第二天线辐射单元403的馈电点,另一端与第二接地板402相连。
131.参见图11,图11为图10所示的单极子天线的反射系数(s11)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从图11中得到该单极子天线在工作频率内,反射系数很小,证明该单极子天线性能良好,可以满足远场读写需求。
132.参见图12和图13,图12和图13所示的是图10所示的单极子天线在ozx和ozy面的辐射方向图,从两幅图的结合看,该单极子天线辐射方向图覆盖范围较广,有一定的全向性,天线的增益在2dbi左右,可以满足单极子天线对于打印介质的射频信息写入状态的检测的需求。
133.可选的,第二天线辐射单元受单极子天线本体长度限制,为了达到相应的频率范围,经过了多次弯折,弯折次数以及间距可以通过预先试验确定,经过弯折后可以使得该单击子天线在ozx面有了一定的辐射方向,使得该单极子天线对于打印介质的射频信息写入状态的检测更加准确。
134.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0,第二天线辐射单元包括若干条横枝节4031,若干条纵枝节4032以及一条末端枝节4033,该横枝节4031沿第二基板401相对的两个边缘错开设置,纵枝节4032连接于相对错开设置的两条横枝节,各纵枝节平行设置,末端枝节4033连接于距离第二同轴介入端子404的横枝节。
135.可选的,各横枝节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36.可选的,第二基板顶面为长方形,纵枝节与横枝节垂直设置。
137.可选的,继续参见图8,离开打印组件的目标电子芯片位于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4的右侧,由于射频标签2与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4距离较远,所以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4工作在远场区,主要以辐射场的方式与目标电子芯片进行通信。由于此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主要功能是为了检测从打印组件离开的目标电子芯片的标签信息的写入状态以及目标电子芯片的当前状态,所以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4可以同时读取很多张离开打印组件的打印表面所对应的电子芯片。
1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频标签打印机还包括用于支撑至少一部分离开打印组件的射频标签的支撑件,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设置于位于支撑件之上的射频标签的上方。
139.射频标签的材质有时较为软,可能在离开打印组件后存在较大程度的褶皱或折叠,影响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的检测结果,通过支撑件将至少一部分离开打印组件的射频标签进行支撑,使得这部分射频标签相对较为平整,方便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的检测,提升检测准确度。
140.可选的,支撑件上可以支撑一个打印表面,也可以同时支撑多个打印表面,在此不做限定。
141.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开打印组件的射频标签可以通过自身的重力,直接垂坠于打印平台之下,此时,支撑件可以设置于衬背纸一侧,抵住一部分衬背纸,进而实现对离开打印组件的一部分射频标签的支撑。
142.可选的,支撑件的设置位置可以低于打印平台,也可以与打印平台平齐,在此不做
限定。
143.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标签打印机还包括用于对电子芯片所对应的打印表面进行标识的异常标识器,异常电子芯片经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检测确定。
144.异常电子芯片可以是电子芯片损坏无法识别的电子芯片,也可以是写入的标签信息不准确的电子芯片,通过对这些电子芯片所对应的打印表面进行标识,可以使得相关人员及时发现这些异常电子芯片,及时补救,避免因标签信息写入不准确或电子芯片损坏造成的损失,提升射频标签打印机的可信度。
145.异常标识器可以对打印表面进行图案、符号、文字、字母等方式进行标识,也可以通过打孔等方式进行标识,在此不做限定。
146.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标签打印机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47.显示射频标签的打印状态的显示器;
148.移动标签读写器的标签读写器传动机构,标签读写器传动机构设置于标签读写器的同一侧,与标签读写器接触设置。
149.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8,显示器80a,设置于射频标签2的左侧或右侧中至少之一,显示器80a远离射频标签2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图中未示出),显示屏用于显示射频标签2的打印状态。
150.可选的,打印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打印表面的打印状态以及电子芯片的标签信息写入状态。
151.可选的,继续参见图8,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4集成于显示器80a靠近射频标签2的一侧。
152.可选的,显示器还用于显示射频标签打印机的其他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当前完成打印数量、异常电子芯片数量、异常电子芯片位置、是否执行异常电子芯片的补打印等。
153.可选的,显示器可以设置于射频标签的左侧或右侧,也可以在射频标签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在此不做限定。
154.由于射频标签打印机可以打印多种信号的射频标签,各型号的射频标签中的电子芯片可能位置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为了更好的对电子芯片进行读写,可以通过标签读写器传动机构对标签读写器的位置进行调整,以配合射频标签的读写需求。
155.可选的,通过标签读写器传动机构对标签读写器的左右调整,可以更好的适配多种位置的电子芯片。
156.可选的,标签读写器传动机构包括抵在标签读写器左右两端的弹簧,通过调整弹簧的形变量,进而调整标签读写器的左右位移量。
157.可选的,标签读写器传动机构包括抵在标签读写器左右两端的推拉块,通过调整推拉块的位置,进而调整标签读写器的左右位移量。
158.可选的,标签读写器与标签读写器传动机构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159.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标签读写器设置于打印平台一侧,打印平台表面包括凹槽,标签读写器设置于凹槽中,标签读写器的表面与打印平台表面平齐。
160.通过凹槽的设置,保证了即便在打印平台设置有标签读写器的情况下,其与射频标签所接触的平面依然是平整状态,保证了打印效果。另外,由于此时标签读写器与电子芯
片的距离近相隔了一个衬背纸的厚度,故也保证了电子芯片的读写精度,避免了误读误写。
161.可选的,针对于标签读写器设置于凹槽中的情况,标签读写器传动机构包括推拉块,推拉块也可以设置于打印平台的凹槽中,并且推拉块的表面与打印平台平齐。
162.可选的,标签读写器包括第一rfid读写器,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第二rfid读写器。
163.可选的,标签读写器包括第一信息处理单元和第一天线单元,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包括第二信息处理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标签读写器与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可以共用同一套信息处理单元,也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信息处理单元,在此不做限定。
164.可选的,若标签读写器与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可以共用同一套信息处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分别通过50欧姆特性阻抗的同轴线与标签读写器的第一天线单元和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的第二天线单元相连。
165.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标签打印机还包括:
166.主控单元,用于获取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的反馈信息,并确定标签信息写入状态。
167.可选的,主控单元与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通信连接,可以通过获取反馈信息,根据该反馈信息确定标签信息写入状态。例如,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向目标电子芯片分别发送检测信息,各目标电子芯片接收到检测信息后生成相应的反馈信息并反馈给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接收该反馈信息并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反馈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根据该处理后的各目标电子芯片的反馈信息确定各目标电子芯片的标签信息写入状态。
168.可选的,主控单元通过串口通信的方式与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
169.可选的,主控单元还用于控制射频标签进入打印组件对应的位置,或远离打印组件对应的位置。
170.可选的,主控单元还用于控制打印组件对位于打印组件对应的位置的射频标签的打印表面进行打印操作。
171.可选的,主控单元还用于获取打印信息,并控制打印头在打印表面打印相关信息,以及控制标签读写器对电子芯片进行读写。
172.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处理单元单元包括rfid读写器,第一天线单元包括微带天线,第二天线单元包括单极子天线,参见图14,射频标签打印机包括主控单元10a,打印传动机构20a,rfid读写器30,单极子天线40,微带天线50以及目标射频标签60a。射频标签包括电子芯片。主控单元10a通过串口通信的方式与rfid读写器30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主控单元10a通过下发相应的指令控制打印传动机构20a进行行进、回退或者打印。rfid读写器30分别通过50欧姆特性阻抗的同轴线与单极子天线40和微带天线50相连。单极子天线 40通过辐射场的方式将rfid读写器30下发的指令信息送给射频标签的电子芯片,同时将电子芯片返回的反馈信息送给rfid读写器30。微带天线50的工作原理与单极子天线40类似,不同的是微带天线50是通过感应场的方式与电子芯片进行信息的传递。
173.可选的,该反馈信息至少包括该电子芯片的身份信息。
174.可选的,若反馈信息与预设信息不符,则该电子芯片的标签信息写入状态包括状态异常。
175.可选的,若经过预设检测时间后仍未获取到某一电子芯片的反馈信息,则该电子
芯片对应的标签信息写入状态包括状态异常。
176.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标签信息写入状态包括状态异常,主控单元还用于确定状态异常的电子芯片的位置,控制打印传动机构回退,以及控制打印头在状态异常的电子芯片所对应的打印表面打印异常标识。
177.可选的,根据反馈信息可以确定状态异常的电子芯片的身份识别信息,若各个电子芯片的身份识别信息与其物理分布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布的,进而可以根据该身份识别信息确定状态异常的电子芯片的位置,控制打印传动机构回退至打印平台,进而控制打印头在该状态异常的电子芯片对应的打印表面打印异常标识,以便对状态异常的电子芯片加以区分提示。
178.可选的,主控单元还用于控制标签读写器将本该读写入异常电子芯片的标签信息重新写入新的电子芯片。
179.这样可以一方面保证将标签信息写入状态异常的电子芯片“找”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补”打印,保证了需要打印的打印信息均被准确的打印出来,不再需要人工重新调试打印,更加便捷。
18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标签打印机,包括打印组件,输送至打印头和打印平台之间的射频标签,设置于打印平台或打印头一侧的标签读写器,以及设置于射频标签两侧的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在打印过程中,由于标签读写器与射频标签中的电子芯片之间的距离很近,可以保证标签读写器在执行标签信息读写的过程中仅能与当前待打印的打印表面对应的电子芯片之间进行射频信息读写,因此,避免了多读、误读或者读不到的问题,读写更加准确,同时可以适用于多种类型的rfid标签,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通过标签位置状态检测器可以及时准确的检测到新的打印平面被输送至打印头和打印平台之间,提升了打印的准确度。
181.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射频标签打印机还设置有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基于标签写入状态检测器和标签读写器,一方面可以实现将标签信息写入电子芯片,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对打印完成的射频标签中电子芯片的标签信息写入状态加以检测,及时发现处于异常状态的电子芯片,避免因打印压力等原因造成损坏的电子芯片被错误使用,造成不利影响,提升了射频标签打印机的可靠性,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18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8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18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87.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