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0501发布日期:2022-02-08 09:0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疾控中心、医院、实验室研究所等机构内进行工作时,通常需要进行菌毒种的采集和保存,且通常需要进行批量处理,菌毒种保存管体积小、数量大。工作人员需要将保存管统一编号存放,以便后续工作的进行。
3.采用人工手写编号的方式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目前,国内外此类的号码日期印章体积大、大都是一种敞开式结构的印章,经常使用该类印章,印带上带有印油,当用手拨动印带变换号码、日期印章时,容易弄脏手,使手指带着印油,十分容易污染书写的纸张或要求清洁的纸面上,用在保存管上更是不便。且现有的印章通常是固定的号码加日期的印章,不适用于菌毒种保存管。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该装置体积小,能够随意拆装组合,适用于疾控等机构对菌毒种保存管进行统一编号存放。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包括手柄、外壳、固定件、拨轮、中心轴、印带轮和印带,所述手柄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外壳顶端与连接板连接,外壳底端设有能卡入印带的卡槽和能支撑印带的弧形卡耳;所述固定件设置在外壳内部,固定件顶端与连接板连接,固定件底端与弧形卡耳连接;所述中心轴与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拨轮和印带轮中心均设有通孔,所述拨轮和印带轮套设在中心轴上,且拨轮和印带轮固定连接;所述印带穿过外壳底端的卡槽呈环形包裹印带轮和弧形卡耳,所述拨轮上设有若干拨动块,所述外壳上开有能露出拨动块的槽。
7.进一步地,所述拨动块的数量为十个。
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还设有“z”字形滑槽,滑槽位于印带轮上方且位于连接板下方,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拨动轴、连杆和毛刷,所述拨动轴设置在滑槽上;所述连杆一端与拨动轴连接,另一端与毛刷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手柄顶端设有注液孔和注液腔,所述注液腔底端通过软管与毛刷连接,所述注液孔上设有橡胶密封盖。
10.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端两侧还设有弧形辅助套,所述弧形辅助套与外壳卡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尺寸与中心轴的尺寸配合;所述手柄一侧设有固定凸块,另一侧设有与固定凸块尺寸配合的第二固定槽。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编号的装置设有外壳,使用时不易污染保存管不易弄脏手。拨轮上设有拨动块,便于拨动拨轮,省力便捷,同时一个拨动块对应一个印带编号,便于拨动印带到需要的编号,不易出错。设有弧形卡耳和弧形辅助套,便于在保存管上印刷编号。设有毛刷和注液腔,便于对印带进行清洗。设有中心轴、第一固定槽、固定凸块和第二固定槽,能够将装置组合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编号的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编号的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解释:1-外壳,101-第一固定槽,102-弧形卡耳,2-固定件,3-拨轮,301-拨动块,4-中心轴,5-印带轮,6-印带,7-手柄,701-连接板,702-第二固定槽,703-注液孔,704-注液腔,8-滑槽,9-拨动轴,10-连杆,11-毛刷,12-弧形辅助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8.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包括手柄7、外壳1、固定件2、拨轮3、中心轴4、印带轮5和印带6,所述手柄7底部设有连接板701,所述外壳1顶端与连接板701连接,外壳1底端设有能卡入印带6的卡槽和能支撑印带6的弧形卡耳102;所述固定件2设置在外壳1内部,固定件2呈倒“u”形,固定件2顶端与连接板701连接,固定件2底端与弧形卡耳102连接;所述中心轴4两端与固定件2固定连接,所述拨轮3和印带轮5中心均设有通孔,所述拨轮3和印带轮5套设在中心轴4上,且拨轮3和印带轮5固定连接;所述印带6穿过外壳1底端的卡槽呈环形包裹印带轮5和弧形卡耳102,所述拨轮3上设有十个拨动块301,所述外壳1上开有能露出拨动块301的槽;设有拨动块301省力便于拨动拨轮3,一个拨动块301对应一个印带6编号,便于拨动印带6至需要的编号,不易出错。
19.其中,所述外壳1上还设有“z”字形滑槽8,滑槽8位于印带轮5上方且位于连接板701下方,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拨动轴9、连杆10和毛刷11,所述拨动轴9设置在滑槽8上;所述连杆10一端与拨动轴9连接,另一端与毛刷11连接。拨动轴9位于滑槽8上部时,毛刷11不与印带6接触,拨动轴9位于滑槽8下部时,毛刷11与印带6接触。
20.其中,所述手柄7顶端设有注液孔703和圆锥体注液腔704,所述注液腔704底端通过软管与毛刷11连接,所述注液孔703上设有橡胶密封盖。打开橡胶密封盖能够往注液腔704内注入清洗液,毛刷11能够用于清洗印带6或均匀印油。
21.其中,所述外壳1底端两侧还设有弧形辅助套12,所述弧形辅助套12与外壳1卡接,能够拆卸。由于菌毒种保存管体积小且需要印刷编号的位置为弧面,弧形辅助套12能够辅助印刷定位,不容易将编号印偏。弧形卡耳102能够使印带6更贴合待印刷的菌毒种保存管,有利于编号印刷。
22.其中,所述外壳1上设有第一固定槽101,所述第一固定槽101的尺寸与中心轴4的
尺寸配合;所述手柄7一侧设有固定凸块,另一侧设有与固定凸块尺寸配合的第二固定槽702。一个装置上的中心轴4卡接在另一装置的第一固定槽101上,手柄7一侧的固定凸块卡接在另一装置的第二固定槽702上,能够将多个印刷编号的装置组合使用,实用性强。
23.一般的菌毒种保存编号是由四位年份、二位菌毒种编号字母和四位序号组成,使用时,将三个可拆装的印刷编号的装置按顺序组装好,装置底部印带6转至相应地年份和菌毒种编号字母,每次印刷时拨动代表序号的拨轮3上的拨动块301,拨轮3会带动印带轮5转动,印带轮5带动印带6转动,即可改变印刷序号。需要印刷不同种类的菌毒种时,即可拨动代表菌毒种编号字母的拨轮3。若不需要印刷字母或年份编号时,即可将装置拆开重新按需组装,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包括手柄、外壳、固定件、拨轮、中心轴、印带轮和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外壳顶端与连接板连接,外壳底端设有能卡入印带的卡槽和能支撑印带的弧形卡耳;所述固定件设置在外壳内部,固定件顶端与连接板连接,固定件底端与弧形卡耳连接;所述中心轴与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拨轮和印带轮中心均设有通孔,所述拨轮和印带轮套设在中心轴上,且拨轮和印带轮固定连接;所述印带穿过外壳底端的卡槽呈环形包裹印带轮和弧形卡耳,所述拨轮上设有若干拨动块,所述外壳上开有能露出拨动块的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拨动块的数量为十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有“z”字形滑槽,滑槽位于印带轮上方且位于连接板下方,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拨动轴、连杆和毛刷,所述拨动轴设置在滑槽上;所述连杆一端与拨动轴连接,另一端与毛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顶端设有注液孔和注液腔,所述注液腔底端通过软管与毛刷连接,所述注液孔上设有橡胶密封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端两侧还设有弧形辅助套,所述弧形辅助套与外壳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尺寸与中心轴的尺寸配合;所述手柄一侧设有固定凸块,另一侧设有与固定凸块尺寸配合的第二固定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菌毒种保存管上快速印刷编号的装置,它包括手柄、外壳、固定件、拨轮、中心轴、印带轮和印带,所述手柄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外壳顶端与连接板连接,外壳底端设有能卡入印带的卡槽和能支撑印带的弧形卡耳;所述固定件设置在外壳内部,固定件顶端与连接板连接,固定件底端与弧形卡耳连接;所述中心轴与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拨轮和印带轮中心均设有通孔,所述拨轮和印带轮套设在中心轴上,且拨轮和印带轮固定连接;所述印带穿过外壳底端的卡槽呈环形包裹印带轮和弧形卡耳,所述拨轮上设有若干拨动块,所述外壳上开有能露出拨动块的槽。该装置能够辅助定位,能够拆装组合,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冉鑫 徐刚 王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7.05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