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喷码机构及极片喷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0101发布日期:2022-02-08 08:5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极片喷码机构及极片喷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片喷码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极片喷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使用传统能源作为动力供给的汽车工业环境下,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因此,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汽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3.锂离子设备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其中,陶瓷涂布自动控制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之一。在陶瓷涂布锂离子电池的制造中,极片存在产生不良品的可能。
4.现有的涂布设备,涂布速度较快,在极片的输送设备上,输送的极片中,存在少量的不良极片,不方便停机进行排除,故需要增加喷码装置对不良极片进行喷码标记,以待再后续的工序中剔除。因此,不良产品的喷涂标记、以及后续的排除是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重要技术内容,也是本领域的重要研发方向。
5.目前,用于不良极片的喷码器在待机时间过长后,可能存在喷码头墨水干燥而堵塞喷码头的问题;导致当出现不良极片时无法正常喷码。同时,每次换型极片,极片的尺寸发生变化;为了将喷码的内容喷涂到极片上极耳等指定的位置,需要人工移动调整喷码头位置;如果未及时调整,可能会导致墨水喷到极片上,造成极片异物影响,而影响电池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极片喷码机构,以改善用于极片喷码的喷码器因长时间待机而容易发生墨水干燥堵塞喷码头的问题。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极片喷码机构,包括机座,设于所述机座上的驱动单元,以及设于所述驱动单元上的喷码器;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升降机构和摆动机构;所述喷码器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上,且由所述升降机构的带动,所述喷码器可进入喷码工位或待机工位;所述摆动机构连接有接料盘,且由所述摆动机构驱使,所述接料盘可摆动至位于所述待机工位的所述喷码器的下方,而用于承接所述喷码器喷出的油墨。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的气缸;所述喷码器设于所述气缸的气缸杆上。
10.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的摆动电机;所述接料盘连接在所述摆动电机的转轴上。
11.进一步的,所述接料盘的深度在6~12mm之间。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喷码机构,为喷码器配置升降机构,可以使喷码器从喷码
工位提升至待机工位,同时为喷码器配置可以摆动至喷码器下方的接料盘;在喷码器长时间待机时可控制喷码器向着接料盘内喷码,即可避免将墨水误喷到极片上,且可有效改善墨水干燥造成的堵塞喷码头的问题。
14.此外,采用气缸驱动喷码器升降以变换工位,驱动性能可靠,且动作快捷,适于喷码器切换工位的动作要求。
15.采用摆动电机控制接料盘摆动,可平稳地驱动接料盘摆至或摆离喷码器的下方,具有良好的驱动平稳性,可降低接料盘内墨水洒出的可能。
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极片喷码装置,用于对输送设备输送的极片进行喷码,所述极片喷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输送设备上的机架,还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喷码机构;且,所述极片喷码机构通过所述机座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极片喷码机构位于被输送的所述极片的上方,进入所述喷码工位的所述喷码器可向所述极片上喷码。
17.进一步的,所述机座位置可调地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使所述机座进行位置调整的执行机构。
18.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机构采用直线动力输出结构;所述机座承接所述执行机构的驱使,而沿被输送的所述极片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
19.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丝杠,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丝杠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机座螺接在所述丝杠上,且所述机座和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对所述机座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20.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导向杆,以及设于所述机座上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滑动穿设在所述导向孔中。
2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丝杠之间经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喷码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喷码装置,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极片喷码机构,可以有效改善因喷码器长时间待机而容易发生墨水干燥堵塞喷码头的问题。
24.同时,机座在机架上的可调设置,可以适应不同尺寸规格极片的喷码要求,从而灵活调整喷码器的喷码位置,以能将喷码的内容准确喷印到极片上的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2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极片喷码机构在喷码器位于喷码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极片喷码机构在喷码器位于待机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极片喷码装置设于输送设备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图3中a所示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输送设备及极片喷码装置的正视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输送设备;100、传动辊;101、输送带;130、极片;
33.201、机架;202、驱动电机;203、传动皮带;204、丝杠;205、底座;206、导向杆;207、导向孔;208、螺纹孔;
34.3、喷码器;300、机座;301、升降机构;302、摆动机构;303、接料盘;4、喷码工位;5、待机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9.实施例一
40.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极片喷码机构,用于极片的喷码,可以改善因喷码器长时间待机而容易发生墨水干燥堵塞喷码头的问题。
41.整体而言,该极片喷码机构包括机座,设于机座上的驱动单元,以及设于驱动单元上的喷码器。其中,驱动单元包括升降机构和摆动机构,喷码器设在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上。由升降机构的带动,喷码器可进入喷码工位或待机工位。摆动机构连接有接料盘,在摆动机构驱使下,接料盘可摆动至位于待机工位的喷码器的下方,而用于承接喷码器喷出的油墨。
42.基于上述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极片喷码机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包括机座300、设在机座300上的驱动单元、以及设在驱动单元上的喷码器3。
43.其中,驱动单元包括升降机构301和摆动机构302。喷码器3设在升降机构301的升降端,在升降机构301的驱动下,喷码器3可以在喷码工位和待机工位之间移动变换。该处所说的喷码工位是指喷码器3的喷码头靠近极片,一般距离极片在3~5mm左右的位置,以对极片上的极耳喷码;所说的待机工位则指在未出现不良极片,喷码器3抬升到远离极片的位置高度,而处于待机状态。
44.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摆动机构302上连接有接料盘303,在摆动机构302驱使下,接料盘303可摆动到位于待机工位的喷码器3的下方。此时,为了防止喷码器3长时间待机而造成墨水干燥,可以控制喷码器3间歇性的做喷码动作,间隔的时长可以灵活设置,以不造成墨水干燥而堵塞喷码头为宜即可。将接料盘303摆动到位于待机工位的喷码器3的下方,可以承接喷码器3喷出的油墨,从而防止油墨喷洒到合格的极片上,造成极片的污染。
45.对于升降机构301和摆动机构302采用的形式和驱动源,可以有多种配置;例如,可以采用直线电机、气缸、油缸、摆动电机、摆杆机构等。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01中采用气缸,将气缸安装在机座300上,喷码器3设于气缸的气缸杆上。通过控制气缸动作来驱使喷码器3上下切换工位。采用气缸驱动喷码器3升降以变换工位,驱动性能可靠,且动作快捷,适于喷码器3切换工位的动作要求。
46.摆动机构302则包括设在机座300上的摆动电机,接料盘303连接在摆动电机的转轴上。采用摆动电机控制接料盘303摆动,可平稳地驱动接料盘303摆至或摆离喷码器3的下方,具有良好的驱动平稳性,可降低接料盘303内墨水洒出的可能。
47.对于接料盘303的大小,以可以完全承接住喷码器3喷出的墨水设置大小即可。接料盘303的深度(即其侧壁的高度)优选设置为6~12mm,例如,10mm。将接料盘303的深度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既可以承接和存储一定量喷出的墨水;且可避免接料盘303设置的过高,从而需要设置喷码器3过大的升降高度。
48.本实施例所述的极片喷码机构,为喷码器3配置升降机构301,可以使喷码器3从喷码工位提升至待机工位,同时为喷码器3配置可以摆动至喷码器3下方的接料盘303;在喷码器3长时间待机时可控制喷码器3向着接料盘303内喷码,即可避免将墨水误喷到极片130上,且可有效改善墨水干燥造成的堵塞喷码头的问题。
49.实施例二
50.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极片喷码装置,其应用于输送设备上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3所示。该极片喷码装置用于对输送设备1输送的极片130进行喷码,并且,极片喷码装置包括设于输送设备上的机架201,以及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极片喷码机构。
51.同时,结合图4和图5所示,极片喷码机构通过机座300设置在机架201上,极片喷码机构位于被输送的极片130的上方,进入喷码工位的喷码器可向极片130上喷码。通过在极片喷码装置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极片喷码机构,可以有效改善因喷码器3长时间待机而容易发生墨水干燥堵塞喷码头的问题。
52.具体来说,输送设备1上设有传动辊100,以及在传动辊100带动下运转的输送带101,极片130通过输送带101输送行进,机架201沿垂直于极片130的输送路径的方向布置在极片130上方,喷码器3的机座300则安装在机架201,以对输送带101上出现的不良的极片130进行喷码标识。
53.为可适应不同尺寸规格极片130的喷码要求,本实施例中,机座300在机架201上采用位置可调的设置方式,从而可灵活调整喷码器3的喷码位置,以能将喷码的内容准确喷印到极片130上的指定位置。
54.调整位置的方式很多,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机架201上设有用于驱使机座300进行位置调整的执行机构;并且,执行机构采用直线动力输出结构,机座300承接执行机构的驱使,从而可沿被输送的极片130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采用直线动力输出的驱动结构,在极片130的宽度方向上调整喷码器3的位置,具有调整简洁高效的特点。当极片130的规格尺寸变化,极片130的极耳位置在极片130宽度方向(即与极片130的输送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发生改变;通过改变喷码器3在该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即可准确对正极片130的极耳,从而将标识喷印到极耳上。
55.其中,执行机构包括可以转动地设在机架201上的丝杠204,以及用来驱使丝杠204
转动的驱动电机202;而机座300上构造有螺纹孔208,丝杠204螺接于螺纹孔208中;同时,机座300和机架201之间设有对机座300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当丝杠204旋转,则可使机座300在机架201上导向移动。使用丝杠204结构,可将电机的旋转转换为直线运动,具有传动性能稳定和位置准确的优势,适于喷码器3位置调整的性能要求。
56.该处的导向机构可以是导向滑槽、滑轨等。本实施例中,导向机构采用导杆形式,包括开设在机座300上的导向孔207、以及固设在机架201上的导向杆206,导向杆206滑动穿设在导向孔207中。采用导向杆结构将机座300导向设置在机架201上,导向性能稳定可靠,且便于加工构造。
57.为了便于安装丝杠204和导向杆206,可在机架201上设置多个底座205,将丝杠204和导向杆206均穿设在底座205上。其中,丝杠204可通过轴承设于底座205上,以便于丝杠204的旋转;导向杆206则可直接固装在底座205上。
58.对于驱动电机202对丝杠204的连接传动方式,可以灵活选择;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皮带传动,即驱动电机202和丝杠204之间经传动皮带203传动连接。这样的设置,具有构造成本较低,且传动噪音较小的优势,且便于在机架201上的灵活设置。
59.通过为输送设备1配置本实施例的极片喷码装置,提前输入工单,实现极片130的换型,可同时控制喷码器3移动到对应的位置为极片130的极耳喷码,可避免人为疏忽导致喷码器3喷错位置,造成极片130的污染问题。
60.在喷码器3正常工作时,气缸伸出,喷码器3位于距离极片130在3~5mm的喷码工位,对极耳进行喷码;接收ccd相机检测的极片130的情况信息,对不良极片进行喷码标识。当长时间无不良的极片130时,墨水长时间不流动,可能造成风干堵塞喷码头。例如,当超过20min未收到不良信息,不需要进行喷码时,可通过气缸将喷码器3提升到待机工位,同时摆动机构302动作带动接料盘303达到喷码器3下方,控制喷码器3进行一次喷墨,使墨水流动,避免封堵喷码头。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