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04981发布日期:2022-01-29 13:3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印刷辊除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印刷机包括印刷机箱、转动设置于印刷机箱两侧壁之间的传送辊组、供墨辊、印刷辊及与印刷辊传动连接的旋转电机,在对纸制品进行印刷时,通常将待印刷的纸通过传送辊组进行传送,而后通过印刷辊将墨水印刷至纸张表面,印刷辊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先通过供墨辊将墨槽中的墨水均匀涂覆在印刷辊上。
3.申请号为cn201721926682.4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机刮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对应印刷辊左右两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横向转轴,横向转轴两端套装在支撑架顶部设置的轴承上,所述横向转轴上套装有转筒,所述转筒外侧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刮墨刀,转筒与刮墨刀可拆卸连接,所述刮墨刀沿转筒轴向设置,所述刮墨刀与印刷辊接触,印刷过程中刮墨刀对多余的墨水进行刮除,避免印刷辊筒表面涂覆的墨水不均匀从而影响印刷质量,同时刮墨刀还可以起到清除油墨的辅助作用,便于印刷辊更换油墨替换上色颜色。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印刷机多数采用刮墨刀对印刷辊上的油墨进行清理,但是由于印刷辊表面有纹路,刮墨刀与印刷辊表面之间存在缝隙,导致会在印刷辊表面留下残墨污渍,进而导致影响后续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深层清理印刷辊表面留下的残墨污渍,从而提高印刷辊的清洁程度,进而提高后续的印刷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包括用于与印刷机箱侧壁连接的安装板及转动设置于安装板上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与印刷辊转动轴线平行的清理辊与刮条,所述清理辊上套设有柔性吸附层,,所述转盘偏离其转动轴线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清理辊连接,所述转盘偏离其转动轴线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刮条连接,所述转盘转动至不同角度时刮条与清理辊分别与印刷辊外周壁接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平时,刮条与印刷辊接触,对印刷辊表面进行初步清理,去除印刷辊表面非上色部分的墨水,印刷结束后,转动转盘使清理辊与印刷辊接触,清理辊与印刷辊同步转动,柔性吸附层使清理辊能更容易将印刷辊表面的残留墨渍进行深层清理,从而对印刷辊表面作进一步清理,提高印刷辊表面的清洁程度,从而提高后续印刷质量。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与转盘固定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偏离转盘转动轴线的一端与清理辊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喷洒结构,所述喷洒结构用于在印刷辊与清理辊接触时对印刷辊进行湿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条对印刷辊作初步清理后,转动转盘使清理辊与印刷辊接触,用户开启旋转电机使印刷辊转动,从而带动清理辊转动,同时开启喷洒结构对印刷辊表面作湿润处理,使清理辊能更容易将印刷辊表面的残留墨渍清理,提高工作效率。
11.优选的,所述喷洒结构包括进水管、与进水管连通的喷管及多个设置于喷管上的喷雾喷嘴,多个所述喷雾喷嘴沿印刷辊的轴向间隔排列,所述喷管位于印刷辊下方且喷雾喷嘴的出水侧与印刷辊下表面相对,所述进水管连通有供水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喷雾喷嘴对印刷辊表面进行充分湿润,使清理辊能更容易将印刷辊表面的残留墨渍清理,提高工作效率。
13.优选的,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泵及水箱,所述喷管通过进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水泵与进水管连接以使水箱内的水从喷雾喷嘴喷出。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条对印刷辊作初步清理后,转动转盘使清理辊与印刷辊接触,用户开启旋转电机使印刷辊转动,从而带动清理辊转动,用户开启水泵使喷雾喷嘴喷雾,从而对印刷辊表面进行充分湿润,使清理辊能更容易将印刷辊表面的残留墨渍清理。
15.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转盘固定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呈夹角,所述刮条通过连接结构与第二支架偏离转盘转动轴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时,刮条与印刷辊接触,对印刷辊表面作初步清理,去除印刷辊表面大部分的墨水,还可以通过连接结构对刮条进行更换。
17.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第二支架铰接,所述盖板上穿设有固定栓,所述刮条上开设有第一锁定孔,所述第二支架上开设有第二锁定孔,所述盖板转动时第一锁定孔与第二锁定孔相对,所述第一锁定孔与第二锁定孔相对时均与固定栓插接配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打开盖板,将刮条取下并进行更换,避免刮条经长时间使用产生磨损或被污染,延长刮条的使用时间。
19.优选的,所述转盘同轴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转动设置于安装板上,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把手角度位置的限位结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印刷机箱外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转盘转动,轻松省力,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21.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插销,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孔沿把手周向间隔分布,所述把手上偏离其转动轴线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当刮条、海绵辊分别与印刷辊外周壁接触时定位孔与不同的限位孔相对,所述定位孔与限位孔均与插销插接配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拔插插销,对把手进行三种情况的定位,三种情况分别为清理辊与刮条不接触印刷辊时、清理辊与印刷辊接触时以及刮条与印刷辊接触时,方便调节至所需的功能。
23.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位于印刷辊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开口与印刷辊竖直相对。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集箱对清理辊与刮条从印刷辊上除下的杂质与废水进行收集,保持印刷机箱的清洁程度。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在平时,刮条与印刷辊接触,对印刷辊表面进行初步清理,去除印刷辊表面非上色部分的墨水,印刷结束后,转动转盘使清理辊与印刷辊接触,清理辊与印刷辊同步转动,柔性吸附层使清理辊能更容易将印刷辊表面的残留墨渍进行深层清理,从而对印刷辊表面作进一步清理,提高印刷辊表面的清洁程度,从而提高后续印刷质量;
27.2.刮条对印刷辊作初步清理后,转动转盘使清理辊与印刷辊接触,用户开启旋转电机使印刷辊转动,从而带动清理辊转动,同时开启喷洒结构对印刷辊表面作湿润处理,使清理辊能更容易将印刷辊表面的残留墨渍清理,提高工作效率;
28.3.用户可以打开盖板,将刮条取下并进行更换,避免刮条经长时间使用产生磨损或被污染,延长刮条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在印刷机箱内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的俯视图。
31.图3是图2沿a-a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展示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与印刷辊。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示意图,主要展示刮条与第一支架。
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板;2、转盘;3、清理辊;31、柔性吸附层;4、刮条;5、第一连接件;51、第一支架;6、喷洒结构;61、喷管;62、进水管;63、喷雾喷嘴;64、水泵;65、水箱;7、第二连接件;71、第二支架;72、连接结构;721、盖板;722、固定栓;723、第一锁定孔;724、第二锁定孔;8、旋转结构;81、把手;82、限位结构;821、限位孔;822、定位孔;823、插销;9、固定板;10、收集箱;11、印刷辊;12、印刷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参照图1、图2,一种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包括与印刷辊11转动轴线平行的清理辊3与刮条4及切换机构,通过切换机构使清理辊3与刮条4分别与印刷辊11接触,在平时,刮条4与印刷辊11接触,对印刷辊11表面进行初步清理,去除印刷辊11表面的非上色部分的墨水,印刷结束后,通过切换机构使清理辊3与印刷辊11接触作进一步深层清理
37.切换机构包括用于与印刷机箱12侧壁连接的安装板1及转动设置于安装板1上的转盘2,安装板1与印刷机箱12侧壁螺栓连接,且安装板1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印刷机箱12两侧壁上,转盘2呈圆形,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安装板1位于印刷机箱12内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盘2偏离其转动轴线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5与清理辊3连接,转盘2偏离其转动轴线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件7与刮条4连接。
38.参照图2、图3,第一连接件5包括与转盘2偏离其转动轴线的一侧焊接的第一支架51,第一支架51与转盘2一一对应,且采用金属材质,第一支架51远离转盘2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清理辊3,清理辊3位于两个第一支架51之间,且平行于印刷辊11。清理辊3套设有柔性吸附层31,柔性吸附层31采用海绵层,海绵层的材料为高密度亲水分子的pva发泡海棉,其吸水性能好,干燥快,能快速清理印刷辊11表面残留墨水。
39.参照图4,第二连接件7包括第二支架71,第二支架71包括两个金属杆及焊接在两个金属杆之间的金属板,且第二支架71与转盘2远离其转动轴线的一侧焊接,刮条4采用pu材料制成且刮条4通过连接结构72与金属板可拆卸连接,连接结构72包括与金属板铰接的盖板721,盖板721上穿设有四个固定栓722,刮条4上开设有四个第一锁定孔723,金属板上开设有四个第二锁定孔724,盖板721转动时第一锁定孔723与第二锁定孔724相对,此时第一锁定孔723、第二锁定孔724均与固定栓722插接配合,固定栓722将盖板721、刮条4及金属板锁定在一起。
40.参照图2、图3,印刷辊11的下方设有喷洒结构6,喷洒结构6包括设置于印刷辊11正下方的喷管61、设置于印刷机箱12外的进水管62、多个设置于喷管61上的喷雾喷嘴63及供水组件,喷管61与印刷辊11平行,且喷雾喷嘴63的出水侧与印刷辊11下表面相对,进水管62与供水组件连接。
41.供水组件包括水泵64及水箱65,喷管61穿过安装板1延伸至印刷机箱12外的一端与水泵64连通,且水泵64与水箱65连通,水泵64提供足够的水压使喷雾喷嘴63喷出水雾,对印刷辊11表面充分湿润。
42.参照图5,转盘2同轴固定有旋转结构8,旋转结构8包括把手81,把手81转动设置于安装板1位于印刷机箱12外的一侧上,把手81上设置有锁定把手81角度位置的限位结构82,限位结构82包括插销823,安装板1上开设有三个限位孔821,把手81上开设有定位孔822,定位孔822与限位孔821均与插销823插接配合。且三个限位孔821沿把手81周向间隔分布,三个限位孔821分别对应三种情况且三种情况为:
43.当清理辊3与刮条4不接触印刷辊11时,第一个限位孔821与定位孔822相对;
44.当清理辊3与印刷辊11接触时,第二个限位孔821与定位孔822相对;
45.当刮条4与印刷辊11接触时,第三个限位孔821与定位孔822相对。
46.参照图3,两个安装板1上均设置有固定板9,两个固定板9沿印刷辊11中部对称,固定板9上放置有收集箱10,收集箱10的开口与印刷辊11竖直相对,收集箱10对从印刷辊11上除下的杂质与废水进行收集,从而保持印刷机箱12的清洁程度。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印刷辊高效除墨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平时,用户转动把手81使刮条4与印刷辊11接触,使用插销823固定把手81,对印刷辊11表面进行初步清理,去除印刷辊11表面非上色部分的墨水。印刷结束后,用户拔出插销823并转动把手81使清理辊3表面的柔性吸附层31与印刷辊11接触,使用插销823固定把手81。同时打开水泵64,使得喷雾喷头喷出水雾对印刷辊11表面进行湿润,清理辊3与印刷辊11相对转动并对印刷辊11表面作深层清理,提高印刷辊11表面的清洁程度,从而提高后续印刷质量。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