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仓门与章体联动的印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7155发布日期:2022-01-19 19:0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仓门与章体联动的印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仓门与章体联动的印章。


背景技术:

2.印章是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印泥再印到需要的文件上,现有技术中的印章,大部分的印章的章头直接暴露在外面,不利于保护印头,而且印头暴露在空气中,印头的油墨挥发较快,还有小部分印章具有电动开合的仓门,制造成本高,控制难度大,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仓门与章体联动的印章。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仓门与章体联动的印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章体、所述章体通过章体支架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
5.一对仓门,所述仓门均铰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仓门上均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仓门相连,所述连杆另外一端设有连接销;
6.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滑槽与所述连杆的连接销相适配;
7.连杆滑动板,连接在所述章体支架上,所述连杆滑动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销相适配的穿槽,所述穿槽与所述滑槽相对应,所述连接销依次穿过所述滑槽与穿槽;
8.按键,与所述章体支架相连,用于将章体从壳体的内部推出进行盖章;
9.弹性件,用于将所述章体在盖章后拉回所述壳体的内部。
10.实际使用时,将印章放置在需要盖章的文件上,向下滑动按压按键,按键带动章体支架向下移动,此时连接在章体支架上的章体和跟随章体支架向下移动,仓门上的连接销穿过壳体上的滑槽和穿槽,连杆滑动板带动连接销在滑槽内转动,仓门被连杆驱动,向外开启,章体被推出壳体内,然后对所需的文件进行盖章,完成盖章动作后,弹性件将章体支架拉回壳体的内部,章体支架上的滑动连杆板带动连杆销沿着滑槽原路返回,连杆带动仓门闭合。
11.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上具有转轴,所述壳体上设有轴孔,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相适配,所述连杆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轴孔内。
12.通过转轴与轴孔配合,实现将连杆转动连接在壳体上,保障连杆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销滑动设置在所述穿槽内,所述穿槽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与竖直部分呈圆弧状衔接。
14.通过在穿槽上设置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实现不增大连杆滑动板面积的情况下,扩大连接销在连杆滑动板上的移动范围;穿槽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的衔接处呈现圆弧状,实现连杆销从穿槽的水平部分顺畅进入竖直部分。
15.作为优选,所述滑槽为弧形滑槽,所述连接销在所述弧形滑槽内滑动。
16.实际使用时,连接销在弧形滑槽内往复转动,带动连杆,连杆带动仓门的开启或闭合。
17.作为优选,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供所述按键移动的通槽。
18.通过在壳体外侧设置按键,实际使用时,向下滑动按压按键,将章体从壳体内部推出。
19.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另外一端连接在所述章体支架的顶端。
20.弹簧的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形变能力,使用寿命长,通过设置弹簧连接壳体与章体支架,实现章体在完成盖章动作后,章体快速回弹到壳体的内部。
21.作为优选,所述仓门通过仓门架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22.实际使用时,首先将章体盖从章体座上取下,然后更换章皮,再将章体盖安装到章体座上;通过上设置章体可拆卸连接在章体座上,章皮损坏时,便于对其进行更换;也可以更换不同的章皮进行盖章。
23.作为优选,所述章皮上设有文字或图案,所述章体盖上设有贯穿孔,所述文字或图案通过所述贯穿孔暴露在外部。
24.实际使用时,章皮的文字或图案通过所述贯穿孔暴露在外部,对章皮染色后再对需要盖章的文件按压章体,章皮与文件接触,完成盖章。
25.实际使用时,仓门固定在仓门架上,仓门架转动安装在壳体上。
26.作为优选,所述章体包括章体座、章体盖以及章皮,所述章体盖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章体座上,所述章皮设置在所述章体座与章体盖之间。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连接销穿过所述滑槽与穿槽,实现连杆滑动板带动连杆转动,连杆带动仓门,实现仓门的启闭;通过在壳体外侧设置按键,便于推动支架将章体从壳体内部推出;通过设置弹簧连接壳体与章体支架,实现章体在完成盖章动作后,章体快速回弹到壳体的内部。
附图说明:
28.图1是仓门与章体联动的印章的示意图;
29.图2是仓门与章体联动的印章的分体示意图;
30.图3是章体的分体示意图
31.图4是仓门与章体联动的印章的剖视图。
32.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33.1、壳体;2、章体;3、章体支架;4、仓门;5、连杆;6、滑槽;7、连接销;8、连杆滑动板;9、穿槽;10、按键;11、弹性件;12、转轴;13、轴孔;15、章体座;16、章体盖;17、章皮;18、贯穿孔;19、仓门架。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35.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仓门与章体联动的印章,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章体2、章体2通过章体支架3活动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包括:
36.一对仓门4,仓门4均铰接在壳体1上,仓门4上均设有连杆5,连杆5一端与仓门4相连,连杆5另外一端设有连接销7;
37.两个滑槽6,两个滑槽6设置在壳体1上,滑槽6与连杆5的连接销7相适配;
38.连杆滑动板8,连接在章体支架3上,连杆滑动板8上设有与连接销7相适配的穿槽9,穿槽9与滑槽6相对应,连接销7依次穿过滑槽6与穿槽9;
39.按键10,与章体支架3相连,用于用于将章体2从壳体1的内部推出进行盖章;
40.弹性件11,用于将章体2在盖章后拉回壳体1的内部。
41.实际使用时,将印章放置在需要盖章的文件上,向下滑动按压按键10,按键10带动章体支架3向下移动,此时连接在章体支架3上的章体2和跟随章体支架3向下移动,仓门4上的连接销7穿过壳体1上的滑槽6和穿槽9,连杆滑动板8带动连接销7在滑槽6内转动,仓门4被连杆5驱动,向外开启,章体2从壳体1内推出,对所需的文件进行盖章,完成盖章动作后,弹性件11将章体支架3拉回壳体1的内部,章体支架3上的滑动连杆5板带动连接销7沿着滑槽6原路返回,连杆5带动仓门4闭合。
42.如图2所示,连杆5上具有转轴12,壳体1上设有轴孔13,转轴12与轴孔13相适配,连杆5通过转轴12转动连接在轴孔13内。
43.通过转轴12与轴孔13配合,实现将连杆5在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保障连杆5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44.如图1所示,连接销7滑动设置在穿槽9内,穿槽9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水平部分与竖直部分呈圆弧状衔接。
45.通过在穿槽9上设置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实现不增大连杆滑动板8面积的情况下,扩大连接销7在连杆滑动板8上的移动范围;穿槽9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的衔接处呈现圆弧状,实现了实现连接销7从穿槽9的水平部分顺畅进入竖直部分。
46.如图1所示,滑槽6为弧形滑槽6,连接销7在弧形滑槽6内滑动。
47.实际使用时,连接销7在弧形滑槽6内往复转动,带动连杆5,连杆5带动仓门4的开启或闭合。
48.如图1和图2所示,按键10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壳体1的外侧设有供按键10移动的通槽。
49.通过在壳体1外侧设置按键10,实际使用时,向下滑动按压按键10,将章体2从壳体1内部推出。
50.如图1所示,弹性件11为弹簧,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另外一端连接在章体支架3的顶端。
51.弹簧的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形变能力,使用寿命长,通过设置弹簧连接壳体1与章体支架3,实现章体2在完成盖章动作后,章体2快速回弹到壳体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挂环,弹簧通过挂环设置连接在壳体1和章体支架3上。
52.如图3所示,章体2包括章体座15、章体盖16以及章皮17,章体2盖可拆卸设置在章体座15上,章皮17设置在章体座15与章体2盖之间。
53.实际使用时,首先将章体盖16从章体座15上取下,然后更换章皮17,再将章体2盖
安装到章体座15上;通过上设置章体2可拆卸连接在章体座15上,章皮17损坏时,便于对其进行更换;也可以更换不同的章皮17进行盖章。
54.章皮17上设有文字或图案,章体2盖上设有贯穿孔18,文字或图案通过贯穿孔18暴露在外部。
55.实际使用时,章皮17的文字或图案通过贯穿孔18暴露在外部,对章皮17染色后再对需要盖章的文件按压章体2,章皮17与文件接触,完成盖章。
56.如图2所示,仓门4通过仓门架19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
57.实际使用时,仓门4固定在仓门架19上,仓门架19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
5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方法:将印章对准需要盖章的文件上,向下滑动按压按键10,按键10带动章体支架3向下移动,此时连接在章体支架3上的章体2和跟随章体支架3向下移动,仓门4上的连接销7穿过壳体1上的滑槽6和穿槽9,连杆滑动板8带动连接销7在滑槽6内转动,仓门4被连杆5驱动,向外开启,将章体从壳体1内推出,对所需的文件进行盖章,完成盖章动作后,弹性件11将章体支架3拉回壳体1的内部,章体支架3上的滑动连杆5板带动连杆5销沿着滑槽6原路返回,连杆5带动仓门4闭合,当章皮17上的墨汁耗尽时,将印章对准印泥,操作上述步骤就可以对章皮17进行染色。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