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4650发布日期:2022-10-18 23:2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使用与记录介质接触的悬臂支承的杆来检测记录介质的印刷装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9915号公报
4.上述印刷装置的与记录介质接触的杆的形状有可能复杂且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5.印刷装置具备:引导面,引导记录介质;输送部,能够沿所述引导面向第一方向及作为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检测部,检测所述记录介质,所述检测部具有:第一杆,在未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时位于从所述引导面伸出的伸出位置,在与向所述第一方向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接触时,向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而从所述伸出位置后退,在与向所述第二方向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接触时,向作为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方向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而从所述伸出位置后退;第二杆,随着所述第一杆的向所述第一转动方向或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而转动;以及检测器,检测所述第二杆的转动。
附图说明
6.图1是示出一种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7.图2是示出一种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的剖视图。
8.图3是放大了图2的主要部分的下部的立体图。
9.图4是表示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部的立体图。
10.图5是表示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部的第一杆的立体图。
11.图6是表示未检测到记录介质时的检测部的剖视图。
12.图7是表示检测到向第一方向输送的记录介质时的检测部的剖视图。
13.图8是表示检测到向第二方向输送的记录介质时的检测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1.实施方式
15.下面,参照附图对一种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进行说明。
16.另外,使用三维坐标系对图中的方向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将z轴的正方向称为上方向、上侧或仅称为上,将负方向称为下方向、下侧或仅称为下,将x轴的正方向称为右方向、右侧或仅称为右,将负方向称为左方向、左侧或仅称为左,将y轴的正方向称为后方向、后侧或仅称为后,将负方向称为前方向、前侧或仅称为前来进行说明。
17.1-1.印刷装置的构成
18.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10能够对纸或膜等被切断为规定长度的片状的记录介质(以下简称为纸)p、折叠的折叠式纸等记录介质(以下仅称为连续纸)f进行印刷。纸p例如可以是存折、明信片、信封。
19.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0由壳体11和能够开闭的盖12覆盖。用户在印刷装置10前进行作业。用户拿着纸p,沿作为引导面的前侧引导面13向第一方向、即作为后方向的a方向手动插入。插入的纸p在a方向上被输送并印刷。印刷后,纸p向第二方向、即作为前方向的b方向返回,向用户排出。b方向是与a方向相反的方向。
20.使用图2,详细说明印刷装置10的构成。印刷装置10例如是点击打式打印机。
21.头部20位于与压辊23对置的位置,对位于头部20与压辊23之间的纸p进行印刷。头部20是点击打式的头部,使针经由墨带向纸p突出,将墨带的油墨转印到纸p上进行印刷。另外,针也被称为金属丝。
22.引导纸p及连续纸f的引导面包括前侧引导面13及后侧引导面14。输送部包括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能够沿前侧引导面13及后侧引导面14将纸p及连续纸f向a方向及b方向输送。
23.由从动辊21a及驱动辊21b构成的前侧辊对21位于头部20的前方向,能够夹持纸p并沿前侧引导面13输送。驱动辊21b由电机驱动。
24.由从动辊22a及驱动辊22b构成的后侧辊对22位于头部20的后方向,能够夹持纸p并沿后侧引导面14输送。驱动辊22b由电机驱动。
25.前侧辊对21、后侧辊对22及压辊23能够一边相互联动、一边沿前侧引导面13及后侧引导面14向a方向或b方向输送纸p及连续纸f。
26.牵引单元15将设置于印刷装置10的后方向的连续纸f向c方向输送。向c方向输送的连续纸f沿后侧引导面14通过后侧辊对22向b方向输送。连续纸f到达头部20时进行印刷,通过前侧辊对21沿前侧引导面13向b方向输送,向用户排出。
27.1-2.检测部的构成
28.如图2及图3所示,作为检测部的前侧检测部31位于头部20的前方向的位置,作为检测部的后侧检测部41位于头部20的后方向的位置。
29.前侧检测部31构成为第一杆31a、第二杆31b、检测器31c由支架31d支承。支架31d将第一杆31a及第二杆31b支承为能够转动。
30.后侧检测部41也是与前侧检测部31相同的构成,由同样形状的第一杆41a、第二杆41b、检测器41c、支架41d构成。支架41d将第一杆41a及第二杆41b支承为能够转动。
31.图2及图3示出在前侧引导面13及后侧引导面14没有纸p的无纸状态。前侧检测部31的第一杆31a由于未与纸p接触,因此位于作为从前侧引导面13向上伸出的位置的伸出位置。此时,前侧检测部31检测无纸状态。同样,后侧检测部41的第一杆41a由于未与纸p接触,因此位于作为从后侧引导面14向上伸出的位置的伸出位置。此时,后侧检测部41检测无纸状态。
32.使用图4及图5,对前侧检测部31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后侧检测部41与前侧检测部31仅配置不同,是与前侧检测部31相同的构成,因此省略说明。
33.图4及图5表示第一杆31a位于伸出位置而未与纸p接触的无纸状态。
34.如图4所示,前侧检测部31的第一杆31a以轴31a3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承于支架31d。
第二杆31b以轴31b3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承于支架31d。
35.第二杆31b具有图4所示的滑动面31b1。第一杆31a具有一个端部31a1及另一个端部31a2。第一杆31a的一个端部31a1或另一个端部31a2构成为能够在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上滑动。
36.当第一杆31a从图5所示的第一杆31a位于伸出位置的状态与向a方向输送的纸p的前端接触时,第一杆31a以轴31a3为中心绕作为第一转动方向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伸出位置向前侧引导面13后退,同时另一个端部31a2也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另一个端部31a2一边在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上滑动、一边以将滑动面31b1向ca方向按下的方式移动。另外,将第一杆31a从伸出位置向前侧引导面13后退的位置作为后退位置。
37.另一方面,当第一杆31a从图5所示的第一杆31a位于伸出位置的状态与向b方向输送的纸p的前端接触时,第一杆31a以轴31a3为中心绕作为第二转动方向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从伸出位置向后退位置后退,同时一个端部31a1也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一个端部31a1一边在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上滑动、一边以将滑动面31b1向cb方向按下的方式移动。
38.无论在第一杆31a与向a方向输送的纸p接触而绕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下,还是在与向b方向输送的纸p接触而绕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下,第一杆31a都一边在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上滑动、一边以将滑动面31b1向同一方向按下的方式移动。
39.与第一杆31a的转动方向无关,第二杆31b通过第一杆31a将滑动面31b1向同一方向按下并移动,由此以轴31b3为中心绕作为同一方向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40.由此,在由于向a方向输送的纸p或向b方向输送的纸p,第一杆31a向任意方向转动时,随着第一杆31a的转动,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一边供第一杆31a滑动一边被按下,第二杆31b向同一方向移动。其结果,第二杆31b与第一杆31a的转动方向无关地绕相同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41.此外,在第一杆31a中,与向a方向及b方向输送的纸p接触的部分的形状优选相对于输送方向相互对称。第一杆31a为简单的构成、较小即可。此外,对于任意方向的纸都成为同等的摩擦负荷。
42.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和作为在滑动面31b1上滑动的部位的第一杆31a的一个端部31a1及另一个端部31a2优选分别由不同的材料构成。此外,例如优选分别由滑动性不同的树脂构成。作为例子,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由pom duracon sw-01(商品名称)构成,第一杆31a的一个端部31a1及另一个端部31a2由pom duracon nw-02(商品名称)构成。也可以是相反的组合。
43.通过以上述方式分别由不同的材料构成,能够抑制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与作为在滑动面31b1上滑动的部位的第一杆31a的一个端部31a1及另一个端部31a2之间的摩擦负荷及磨损。
44.此外,第一杆31a的一个端部31a1及另一个端部31a2可以为辊形状。能够抑制与滑动面31b1之间的摩擦负荷及磨损。
45.检测器31c是透射型的光传感器。如图4所示,在第一杆31a不与纸p接触时,检测器31c成为检测光被第二杆31b的端部31b2遮挡而未检测到检测光的状态。
46.如上所述,第一杆31a如果与向a方向输送的纸p或向b方向输送的纸p接触,则分别
绕顺时针方向或绕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从伸出位置向后退位置移动。此时,随着第一杆31a的绕顺时针方向或绕逆时针方向的转动,第二杆31b绕相同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47.随着第二杆31b的转动,端部31b2离开检测器31c,检测器31c变化为检测到检测光的有纸状态。由此,前侧检测部31从未检测到检测光的无纸状态变化为检测到检测光的有纸状态,能够检测向a方向或b方向输送的纸p。
48.由此,前侧检测部31在第一杆31a不与纸p接触时,能够检测为检测器31c未检测到检测光的无纸状态,在第一杆31a与纸p接触时,能够检测为检测器31c检测到检测光的有纸状态。
49.如上所述,图4表示第一杆31a不与纸p接触的状态、即位于伸出位置的状态。检测器31c检测为无纸状态。
50.作为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弹簧31e架设于第一杆31a与支架31d之间。第一弹簧31e进行拉伸,以使第一杆31a保持在伸出位置。第一杆31a如果与向a方向输送的纸p的前端接触,则克服第一弹簧31e的拉伸力而绕顺时针方向转动,从伸出位置向后退位置移动。检测器31c检测为有纸状态。
51.纸p一边由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向a方向输送、一边由头部20进行印刷。如果纸p进一步向a方向输送,则纸p的后端通过第一杆31a的位置。第一杆31a在变为不与纸p接触时,通过第一弹簧31e的拉伸力绕作为与顺时针方向相反方向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从后退位置向伸出位置返回的方式移动。检测器31c检测为无纸状态。
52.如果纸p的后端通过第一杆31a的位置且对纸p的印刷结束,则纸p由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向b方向输送而返回。
53.第一杆31a如果与向b方向输送的纸p的后端接触,则克服第一弹簧31e的拉伸力而绕逆时针方向转动,从伸出位置向后退位置移动。检测器31c检测为有纸状态。
54.如果纸p由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进一步向b方向输送,则纸p的前端通过第一杆31a的位置。第一杆31a在变为不与纸p接触时,通过第一弹簧31e的拉伸力绕作为与逆时针方向相反方向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从后退位置向伸出位置返回的方式移动。检测器31c检测为无纸状态。
55.作为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弹簧31f架设于第二杆31b与支架31d之间。第二弹簧31f进行拉伸,以将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向与ca方向及cb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推。第二弹簧31f拉动第二杆31b,以使第一杆31a经由滑动面31b1而朝向伸出位置。即,第二弹簧31f与第一弹簧31e同样地,通过拉动第二杆31b,以将第一杆31a保持在伸出位置。
56.第一杆31a如果与向a方向或b方向输送的纸p接触,则绕顺时针方向或绕逆时针方向转动,从伸出位置向后退位置移动。
57.随着第一杆31a的绕顺时针方向或绕逆时针方向的转动,第二杆31b通过以滑动面31b1一边供第一杆31a滑动一边被按下的方式移动,克服使第一杆31a朝向伸出位置的第二弹簧31f的拉伸力而绕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第二杆31b的端部31b2的移动而检测光通过,检测器31c检测为有纸状态。
58.若纸p由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进一步向a方向或b方向输送,则纸p的后端或前端通过第一杆31a的位置。
59.如果第一杆31a变为不与纸p接触,则第二杆31b通过使第一杆31a朝向伸出位置的
第二弹簧31f的拉伸力,绕作为与逆时针方向相反方向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杆31b通过以滑动面31b1一边供第一杆31a滑动一边被上推的方式移动,使第一杆31a以从后退位置向伸出位置返回的方式移动。检测光被第二杆31b的端部31b2遮挡,检测器31c检测为无纸状态。
60.以上,以前侧检测部31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后侧检测部41也是与前侧检测部31相同的构成,前侧检测部31中的第一杆31a、第二杆31b、检测器31c、支架31d分别对应于后侧检测部41中的第一杆41a、第二杆41b、检测器41c、支架41d。
61.1-3.检测部的动作
62.参照图6至图8,对前侧检测部31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后侧检测部41与前侧检测部31仅配置不同,与前侧检测部31进行同样的动作,因此省略说明。
63.图6示出在前侧引导面13没有纸p的无纸状态。前侧检测部31的第一杆31a不与纸p接触,因此位于作为从前侧引导面13向上伸出的位置的伸出位置。第二杆31b位于端部31b2遮挡检测器31c的检测光的位置,成为未检测到检测光的状态。由此,前侧检测部31在前侧引导面13没有纸p而第一杆31a不与纸p接触时,能够检测为检测器31c未检测到检测光的无纸状态。
64.另外,架设于第一杆31a与支架31d之间的第一弹簧31e进行拉伸,以将第一杆31a保持在伸出位置。此外,架设于第二杆31b与支架31d之间的第二弹簧31f拉动第二杆31b,以使第一杆31a经由滑动面31b1而朝向伸出位置。
65.通过第一弹簧31e及第二弹簧31f的拉伸力,第一杆31a如果在前侧引导面13没有纸p而不与纸p接触,则能够从后退位置向伸出位置返回。
66.如果纸p沿前侧引导面13向a方向输送,则前侧检测部31从图6所示的无纸状态转移至图7所示的有纸状态。
67.如图7所示,第一杆31a如果与向a方向输送的纸p的前端接触而被按压,则克服第一弹簧31e的拉伸力,以轴31a3为中心绕顺时针方向转动,从伸出位置向后退位置移动。同时,第一杆31a的另一个端部31a2也以轴31a3为中心绕顺时针方向转动。另一个端部31a2一边转动、一边在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上滑动。另一个端部31a2一边在滑动面31b1上滑动、一边以将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向ca方向按下的方式移动。
68.第二杆31b通过按下滑动面31b1,克服第二弹簧31f的拉伸力,以轴31b3为中心绕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第二杆31b的端部31b2也绕逆时针方向转动,离开遮挡检测器31c的检测光的位置。并且,检测器31c变化为检测到检测光的有纸状态。由此,前侧检测部31从检测器31c未检测到检测光的无纸状态转移至检测到检测光的有纸状态,从而能够检测向a方向输送的纸p。
69.由前侧检测部31检测到的纸p一边由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输送、一边由头部20进行印刷。
70.纸p如果到达头部20的位置,则由头部20进行规定的印刷。例如,头部20一边向右方向或左方向移动、一边对纸p进行一行的印刷,此后,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对纸p进行一行的输送。在对多行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反复进行基于头部20的印刷以及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对纸p的输送动作。
71.纸p被进一步向a方向输送,如果纸p的后端通过前侧检测部31的第一杆31a的位
置,则前侧检测部31从图7所示的有纸状态转移至图6所示的无纸状态。
72.此时,由于前侧引导面13的第一杆31a的位置的纸p消失,所以第一杆31a通过第一弹簧31e的拉伸力,以轴31a3为中心绕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后退位置向伸出位置返回。同时,第一杆31a的另一个端部31a2也以轴31a3为中心绕逆时针方向转动。
73.通过另一个端部31a2的绕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施加于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的ca方向的按压力变为不起作用。
74.由此,第二杆31b通过以将滑动面31b1向与ca方向相反方向上推的方式起作用的第二弹簧31f的拉伸力,以轴31b3为中心绕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第二杆31b的端部31b2也绕顺时针方向转动,移动到遮挡检测器31c的检测光的位置。检测器31c转移至未检测到检测光的无纸状态。
75.由此,前侧检测部31从检测器31c检测到检测光的有纸状态转移至未检测到检测光的无纸状态,能够检测纸p的后端通过第一杆31a的位置。
76.通过前侧检测部31检测到纸p的后端通过了第一杆31a的位置的纸p以由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向b方向返回的方式被输送,向用户排出。
77.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能够将通过牵引单元15从c方向输送的连续纸f向b方向输送。说明前侧检测部31相对于向b方向输送的纸p及连续纸f的动作。前侧检测部31相对于纸p及连续纸f的动作相同,因此以纸p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78.如果纸p从表示向a方向输送的纸p的后端通过第一杆31a的位置的状态图6的无纸状态以由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向b方向返回的方式被输送,则前侧检测部31转移至图8所示的有纸状态。
79.此时,第一杆31a与向b方向输送的纸p的后端接触而被按压,克服第一弹簧31e的拉伸力,以轴31a3为中心绕逆时针方向转动,从伸出位置向后退位置移动。同时,第一杆31a的一个端部31a1也以轴31a3为中心绕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端部31a1一边绕逆时针方向转动、一边在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上滑动。一个端部31a1一边在滑动面31b1上滑动、一边以将第二杆31b的滑动面31b1向cb方向按下的方式移动。
80.第二杆31b以与图7所示的向a方向输送的纸p的情况同样的方式动作。即,第二杆31b通过按下滑动面31b1,克服第二弹簧31f的拉伸力,以轴31b3为中心绕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第二杆31b的端部31b2也绕逆时针方向转动,离开遮挡检测器31c的检测光的位置。并且,检测器31c转移至检测到检测光的有纸状态。由此,前侧检测部31从检测器31c未检测到检测光的无纸状态转移至检测到检测光的有纸状态,从而能够检测向b方向输送的纸p。
81.通过前侧检测部31检测到后端位于第一杆31a的位置的纸p由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进一步向b方向输送。此外,在连续纸f的情况下,一边由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向b方向输送、一边由头部20进行印刷。
82.纸p由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进一步向b方向输送,经过图6所示的前侧检测部31的无纸状态向用户排出。
83.如上所述,通过前侧检测部31的第一杆31a及第二杆31b的动作,前侧检测部31除了能够检测纸p及连续纸f的有纸状态和无纸状态以外,还能够检测向a方向输送的纸p的前端及后端、向b方向输送的纸p的后端及前端、以及向b方向输送的连续纸f的前端及后端。
84.基于前侧检测部31的纸p的检测,前侧辊对21及后侧辊对22能够将纸p向目标位置
输送。此外,头部20能够在纸p的目标位置进行印刷。
85.在上述说明中,以前侧检测部31的动作为例。后侧检测部41的动作也与前侧检测部31的情况相同,前侧检测部31中的第一杆31a、第二杆31b、检测器31c的各动作分别对应于后侧检测部41中的第一杆41a、第二杆41b、检测器41c的各动作。
86.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能够使与纸p接触的第一杆31a的形状简单,能够减小大小、空间。特别是向前侧引导面13伸出的第一杆31a的部位是简单且小的构成即可。搭载第一杆31a的前侧检测部31也能够使机构简单,能够使其减小。其结果,印刷装置10整体也能够变小。
87.以上,参照附图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具体的构成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也可以进行变更、置换、删除等。
88.印刷装置10以点击打式打印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头部20的印刷方式没有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具备喷墨头的喷墨打印机。
89.此外,前侧检测部31的检测器31c以透射型的光传感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能够检测第二杆31b的端部31b2的移动,则传感器的种类没有限定。可以是反射型的光传感器,也可以是机械式的开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