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防伪油墨的防伪印刷装置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6693发布日期:2023-04-06 08:0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防伪油墨的防伪印刷装置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防伪印刷,具体为一种基于防伪油墨的防伪印刷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1、印刷防伪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防伪技术,包括防伪设计制版、精密的印刷设备和与之配套的油墨、纸张等。目前,油墨防伪印刷装置在印刷过程中,被印刷件经过印刷辊时,通过沾有油墨的印刷辊对被印刷件进行印刷,需要印刷不同的防伪标识时,需要通过人工把印刷辊拆卸下来,更换其他的印刷辊,拆卸印刷辊的过程中,印刷辊上的油墨容易沾在工作人员身上,而且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防伪油墨的防伪印刷装置及工艺,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印刷辊上的油墨容易沾在工作人员身上,而且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防伪油墨的防伪印刷装置,包括印刷箱,所述印刷箱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引导辊,两个引导辊之间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和印刷箱通过转动调节机构连接,支撑架的另一侧设有若干印刷辊,印刷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贯穿支撑架,第一转轴和支撑架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上开设有限位槽,印刷箱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印刷箱的一侧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靠近印刷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棱柱,棱柱贯穿第一通孔,且棱柱的一端插接于其中一个对应的限位槽内,印刷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印刷箱上设有与第一齿轮相配合的防晃定位机构,印刷箱内固定连接有升降单元,升降单元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墨箱,墨箱为顶端开口的空腔结构,印刷箱内设有与印刷辊相配合的按压调节组件,印刷箱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通孔。

3、优选的,所述转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一侧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贯穿印刷箱,第二转轴和印刷箱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第二转轴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印刷箱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若干插孔,且插孔的数目和印刷辊的数目相等,转盘远离印刷箱的一侧设有固定盘,固定盘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的一端贯穿转盘,且限位柱的一端插入其中一个对应的插孔内,限位柱的外部套设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转盘和固定盘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防晃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齿轮远离棱柱一侧的按压板,按压板远离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活动座,活动座和印刷箱通过固定件连接,活动座的一侧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和活动座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第三转轴和按压板通过弹性器连接。

5、优选的,所述弹性器包括固定安装于按压板一侧的活动块,第三转轴上开设有凹槽,活动块的一端插接于凹槽内,活动块的一端和凹槽的内壁通过压缩弹簧连接。

6、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印刷箱一侧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贯穿活动座,活动座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和第一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

7、优选的,所述按压调节组件包括两个按压辊,两个按压辊位于两个引导辊之间,印刷箱的上方设有升降板,按压辊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板,按压辊和侧板转动连接,侧板贯穿印刷箱,且侧板的顶端和升降板固定连接,印刷箱的上方设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贯穿升降板,第一丝杠和升降板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第一丝杠的底端和印刷箱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杠的外部套设有两个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与升降板的顶部和底部相接触,第一丝杠上设有把手。

9、优选的,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印刷箱一侧内壁的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位于墨箱的下方,第二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和墨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支撑环,支撑环的一侧和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墨箱内设有活塞板,活塞板的下方设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的外部套设有螺纹套,螺纹套的顶端和活塞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丝杠贯穿墨箱的底部内壁,第二丝杠和墨箱通过第五轴承转动连接,第二丝杠的底端与位于墨箱下方的第三齿轮固定连接,墨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防伪油墨的防伪印刷工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基于防伪油墨的防伪印刷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一:墨箱内添加油墨,被印刷件通过两个第二通孔贯穿印刷箱,且被印刷件从两个引导辊的顶部穿过,被印刷件与位于最上方的一个印刷辊的顶部相接触,通过按压调节组件对被印刷件进行按压,使得被印刷件与印刷辊上的防伪标识凸起紧贴;

13、步骤二:第一电机驱动第二齿轮旋转,以使第二齿轮通过第一齿轮驱动棱柱旋转,棱柱驱动对应的第一转轴和印刷辊旋转,印刷辊转动过程中油墨沾染在印刷辊的表面,通过印刷辊上的防伪标识凸起在被印刷件上印刷;

14、步骤三:需要更换印刷辊时,通过防晃定位机构解除对第一齿轮位置的限定,人工驱动第一齿轮远离印刷箱移动,以使棱柱的一端脱离对应的限位槽;

15、步骤四:通过升降单元驱动墨箱下移,以使印刷辊不再与墨箱内的油墨相接触,通过转动调节机构驱动支撑架旋转,以使对应的印刷辊移动至最上方,支撑架和印刷辊的位置调节完毕后,通过转动调节机构使支撑架相对印刷箱固定;

16、步骤五:人工第一齿轮移动,以使棱柱的一端插入对应的限位槽内,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通过防晃定位机构使第一齿轮和棱柱相对第一转轴固定,避免第一齿轮和棱柱晃动,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

17、步骤六:通过升降单元驱动墨箱上移,以使印刷辊与墨箱内的油墨相接触,返回执行步骤二。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在工作中,墨箱内添加油墨,被印刷件通过两个第二通孔贯穿印刷箱,且被印刷件从两个引导辊的顶部穿过,被印刷件与位于最上方的一个印刷辊的顶部相接触,通过按压调节组件对被印刷件进行按压,使得被印刷件与印刷辊上的防伪标识凸起紧贴,第一电机驱动第二齿轮旋转,以使第二齿轮通过第一齿轮驱动棱柱旋转,棱柱驱动对应的第一转轴和印刷辊旋转,印刷辊转动过程中油墨沾染在印刷辊的表面,通过印刷辊上的防伪标识凸起在被印刷件上印刷,需要更换不同的印刷辊时,通过防晃定位机构解除对第一齿轮位置的限定,人工驱动第一齿轮远离印刷箱移动,以使棱柱的一端脱离对应的限位槽,通过升降单元驱动墨箱下移,以使印刷辊不再与墨箱内的油墨相接触,避免支撑架驱动印刷辊旋转时,墨箱对印刷辊进行干涉,通过转动调节机构驱动支撑架旋转,以使对应的印刷辊移动至最上方,支撑架和印刷辊的位置调节完毕后,通过转动调节机构使支撑架相对印刷箱固定,人工第一齿轮移动,以使棱柱的一端插入对应的限位槽内,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通过防晃定位机构使第一齿轮和棱柱相对第一转轴固定,避免第一齿轮和棱柱晃动,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通过升降单元驱动墨箱上移,以使印刷辊与墨箱内的油墨相接触,即可进行下一次防伪印刷,便于对印刷辊进行更换,不需要人工接触印刷辊,避免了油墨沾染到工作人员身上,同时便于对印刷辊进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人工驱动固定盘移动,使得限位柱脱离对应的插孔,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人工驱动转盘旋转,以使第二转轴驱动支撑架旋转,进而使得若干个印刷辊同时旋转,印刷辊的位置调节完毕后,松开固定盘,拉伸弹簧驱动固定盘和限位柱移动,以使限位柱的一端插入对应的插孔内,即可使得支撑架相对印刷箱固定;

21、(3)、通过活动块和压缩弹簧的设计,使按压板相对第三转轴弹性连接,按压板对第一齿轮进行弹性按压,避免第一齿轮晃动,且第三转轴和活动座转动连接,第一齿轮转动时,按压板可以跟随第一齿轮同步旋转,人工驱动螺栓转动,使得螺栓脱离第一固定板,解除活动座和第一固定板之间的固定关系,人工驱动活动座移动,使得按压板不再与第一齿轮相接触,即可解除对第一齿轮的限位,第一齿轮可以远离印刷箱移动;

22、(4)、人工驱动第一丝杠旋转,以使第一丝杠驱动升降板竖直方向移动,通过侧板改变按压辊的高度,通过按压辊可以按压被印刷件,使得被印刷件与印刷辊上的防伪标识凸起紧贴,按压辊的高度调节完毕后,人工驱动两个螺母旋转,使得两个螺母夹持住升降板,以使第一丝杠相对升降板固定,避免第一丝杠因非人为因素相对升降板旋转;

23、(5)、通过电动伸缩杆驱动墨箱竖直方向,可以改变墨箱的高度,通过支撑环和环形槽的设计,使第二固定板的一端相对支撑架转动连接,对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进行支撑,减少第二固定板倾斜晃动的可能,当墨箱内的油墨减少时,第二电机驱动第四齿轮旋转,以使第三齿轮驱动第二丝杠旋转,改变第二丝杠位于第二丝杠内的长度,进而调节活塞板的高度,从而调节位于墨箱内油墨的高度,当墨箱内油墨减少时,仍然便于印刷辊沾染油墨,减少添加油墨的频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