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91041发布日期:2023-03-08 10:5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记录装置
1.本技术是申请日为2021年3月2日、申请号为202110230269.9、发明名称为“记录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3.在以传真机、打印机等为代表的记录装置中,已知有如下结构:在装置的框体设置对进行了记录的介质进行排纸的排纸空间,并且鉴于排纸空间内较暗而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设置将排纸空间内照亮的灯。
4.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中,当纸张被排出到托盘上时设置于排纸空间的顶棚的灯点亮,由此已排出的纸张的确认、取出变得容易,另外,能够容易地注意到纸张已被排出。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339107号公报。
8.根据用户的不同,有时希望尽早确认记录结果,特别是对于进行高品质的照相印刷的用户而言,有时希望在记录执行中途尽早且严格地确认记录结果是否已成为所希望的品质。另外,特别是若记录方式为串行型的打印机,则尽早确认记录结果的结果若不是所希望的品质,则通过在该时刻中止记录动作而能够避免油墨的无用的消耗。
9.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只是出于使已排出的纸张的确认、取出变得容易的目的而将灯设置于排纸空间的顶棚,对于希望尽早即在记录完成之前且严格地确认记录结果的要求,无法充分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10.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单元,对介质进行记录;相对部,在排出由所述记录单元记录后的介质的排出位置与介质的记录面相对;以及发光部,朝所述记录面的方向照射光,所述相对部具备位于从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入射的位置并将入射的光至少向朝着所述记录面的方向放射的光学部件。
附图说明
11.图1是在纸张接收托盘为收纳状态下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12.图2是在使纸张接收托盘展开的状态下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13.图3是表示打印机的纸张输送路径的图。
14.图4是卸下前面盖而使基板露出的状态下的打印机前表面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15.图5是从纸张排出方向观察发光部的照射范围的图。
16.图6是从纸张宽度方向观察发光部的照射范围的图。
17.图7是从纸张宽度方向观察发光部的照射范围的图。
18.图8是表示输送托盘时的纸张检测部与反射板的位置关系的图。
19.图9是表示输送托盘时的纸张检测部与反射板的位置关系的图。
20.符号说明
21.1、喷墨打印机;2、装置主体;3、扫描仪部;4、前面盖;5、下部供纸托盘;6、纸斗;8、翻转辊;9、上部盖;10、进给辊;11、进给辊;13、输送辊对;14、滑架;15、记录头;16、排出辊对;17、排出口;18、纸张接收托盘;19、前面板;20、相对部;21、光学部件;21a、相对面;23、发光部;24、基板;27、反射片;28、遮光片;30、框架;35、控制部;36、纸张检测部;40、托盘;41、反射板;p、纸张;r、光盘。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简要性地说明本发明。
23.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单元,对介质进行记录;以及相对部,在排出由所述记录单元记录后的介质的排出位置处与介质的记录面相对,所述相对部具备位于从发光部发出的光入射的位置并将入射的光至少向朝着所述记录面的方向放射的光学部件。
24.根据本方式,在排出由记录单元记录后的介质的排出位置处与介质的记录面相对的相对部是具备位于从发光部发出的光入射的位置并将入射的光至少向朝着所述记录面的方向放射的光学部件而成的,因此能够尽早即在记录完成之前且清楚地目视确认记录结果,能够适当地应对用户需求。
25.第二方式是根据第一方式,其特征在于,在作为与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介质宽度方向上,所述光学部件对所述记录面的照射范围具有覆盖第一尺寸的介质的所述记录面的整个区域的宽度。
26.根据本方式,在作为与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介质宽度方向上,所述光学部件的所述记录面的照射范围具有覆盖第一尺寸的介质的所述记录面的整个区域的宽度,因此能够照射所述记录面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能够更适当地目视确认记录结果。
27.第三方式是根据第一或第二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是与所述记录面相对的面形成为磨砂玻璃状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件。
28.根据本方式,所述光学部件是与所述记录面相对的面形成为磨砂玻璃状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件,因此能够使从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扩散到更广范围。
29.第四方式是根据第一或第二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是包含光扩散剂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件。
30.根据本方式,所述光学部件是包含光扩散剂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件,因此能够使从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扩散到更广范围。
31.第五方式是根据第一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面与所述光学部件在与所述记录面正交的方向上的间隔为30mm以下。
32.根据本方式,所述记录面与所述光学部件在与所述记录面正交的方向上的间隔为30mm以下,因此能够在所述排出位置上清楚地目视确认记录结果。
33.第六方式是根据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夹着从所述发光部向所述光学部件发出的光的光路的一对反射片。
34.根据本方式,设置有夹着从所述发光部向所述光学部件发出的光的光路的一对反射片,因此能够确保从所述光学部件对所述记录面照射的光的量。
35.第七方式是根据第六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反射片中靠近形成所述记录装置的前表面的壁部的反射片与所述壁部之间设置有遮光片。
36.根据本方式,在所述一对反射片中靠近形成所述记录装置的前表面的壁部的反射片与所述壁部之间设置有遮光片,因此能够抑制光从所述壁部向装置前方泄漏。
37.第八方式是根据第一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至少在从介质的前端到达与所述相对部相对的位置起至介质的后端脱离与所述相对部相对的位置为止的期间发光。
38.根据本方式,所述发光部至少在从介质的前端到达与所述相对部相对的位置起至介质的后端脱离与所述相对部相对的位置为止的期间发光,因此能够适当地目视确认记录结果的整体。
39.第九方式是根据第八方式,其特征在于,能够切换以第一记录品质对介质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模式、和以比所述第一记录品质高的品质对介质进行记录的第二记录模式,在所述第一记录模式下不进行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发光,在所述第二记录模式下进行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发光。
40.根据本方式,在目视确认记录结果的必要性低的情况下不进行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发光,因此能够实现省电化。
41.第十方式是根据第一至第九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被构成为能够将能够放置介质的托盘从装置前表面朝向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上游插入,并且检测所述托盘被插入到了能够输送的位置,当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托盘被插入到了所述能够输送的位置时,所述发光部的点亮状态发生变化。
42.根据本方式,当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托盘被插入到了所述能够输送的位置时,所述发光部的点亮状态发生变化,因此能够通过所述发光部向用户通知所述托盘被插入到了所述能够输送的位置,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43.第十一方式是根据第一至第九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其特征在于,具备介质接收托盘,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通过电机的动力来切换收纳于具备所述记录单元的装置主体的收纳状态和最突出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展开状态,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或者从所述收纳状态朝所述展开状态从所述装置主体突出的状态下接收朝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排出的介质,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从所述收纳状态朝所述展开状态位移的定时,所述发光部发光。
44.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
45.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沿着x轴的方向是装置宽度方向,成为与输送作为介质的一个例子的纸张的纸张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纸张宽度方向。-x方向为在使装置前表面与用户面对时从用户观察时的右方向,另外,+x方向为相同的左方向。
46.另外,沿着y轴的方向是装置进深方向,+y方向是从装置背面朝向前表面的方向,-y方向是从装置前表面朝向背面的方向。+y方向为排出记录后的纸张的从排出口17的纸张
排出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装置的周围的侧面中的设有前面盖4的侧面成为装置前表面。
47.另外,沿着z轴的方向为铅垂方向,+z方向为铅垂上方,-z方向为铅垂下方。
48.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有时将输送介质的方向称为“下游”,将其相反方向称为“上游”。
49.在图1以及图2中,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喷墨打印机1是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具备扫描仪部3而成的所谓复合机。以下,喷墨打印机1简称为打印机1。
50.扫描仪部3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2转动,通过转动,能够取得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和未图示的打开状态。扫描仪部3具备对原稿台3b(参照图3)进行开闭的原稿盖3a。
51.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相对于原稿盖3a而言背面侧设置有上部盖9。当打开上部盖9时,如图3所示,能够向纸斗6放置纸张。放置在纸斗6中的纸张由于纸斗6的上升而与进给辊11抵接,通过进给辊11的旋转而向下游进给。在图3中,符号t2表示从纸斗6送出的纸张的进给路径。
52.返回至图1和图2,在装置主体2的前表面的下方设置有前面盖4。前面盖4以能够相对于位于装置主体2的下部的下部供纸托盘5旋转的方式设置,通过旋转,能够取得如图1所示那样关闭的状态和如图2以及图3所示那样打开的状态。
53.当打开前面盖4时,排出记录后的纸张的排出口17露出,另外,接收从排出口17排出的纸张的纸张接收托盘18露出。
54.纸张接收托盘18能够接受未图示的电机的动力而取得收纳于装置主体2的内部的收纳状态、和如图2以及图3所示那样从装置主体2突出而展开的展开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接收托盘18被构成为具备:第一托盘18c;第二托盘18b,其在展开状态下位于比第一托盘18c靠+y方向的位置;以及第三托盘18a,其在展开状态下位于比第二托盘18b靠+y方向的位置。
55.需要说明的是,纸张接收托盘18即使在从上述收纳状态朝向上述展开状态位移的中途的状态下,也能够接收被排出的纸张。
56.以下,参照图3对纸张输送路径进一步说明。收容于位于装置主体2的下部的下部供纸托盘5的纸张被进给辊10向-y方向送出。符号t1表示从下部供纸托盘5送出的纸张的进给路径。
57.在进给辊10的上方设置有翻转辊8,从下部供纸托盘5或者纸斗6送出的纸张从翻转辊8接受输送力,朝向相对于翻转辊8位于+y方向的输送辊对13输送。
58.然后,纸张通过输送辊对13被输送到与记录头15相对的区域即记录区域。
59.作为记录单元的一例的记录头15设置于滑架14,滑架14通过未图示的动力源而在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记录头15随着滑架14的移动动作而对纸张喷出油墨。
60.然后,进行了记录的纸张通过排出辊对16朝向纸张接收托盘18排出。
61.接着,对排出口17进一步说明。排出口17成为在y轴方向上排出由记录头15进行了记录的纸张的排出位置。
62.该排出口17的上缘由与进行了记录的纸张的记录面相对的相对部20形成。
63.相对部20如图4~图6所示那样被构成为具备光学部件21。光学部件21以在x轴方向即纸张宽度方向上位于纸张通过的区域的中央的方式安装于框架30。换言之,排出的纸
张的纸张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与光学部件21的x轴方向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
64.光学部件21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作为透镜发挥功能。光学部件2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无色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并且与纸张的记录面相对的相对面21a形成为磨砂玻璃状。
65.相对于光学部件21在+z方向上设置有发光部23。发光部2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白色led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部23在基板24上在x轴方向即纸张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两个发光部23配置成在x轴方向即纸张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光学部件21的中心位置位于对称位置。
66.发光部23对光学部件21向图5及图6的箭头q所示的方向发光。换言之,光学部件21位于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入射的位置。光学部件21将入射的光向朝纸张的记录面的方向放射。从光学部件21朝纸张的记录面放射的光如图5所示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扩展,并且如图6所示在纸张输送方向上扩展。
67.如图4、图6所示,在相对于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的光路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和下游设置有反射片27。换言之,以夹着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的光路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反射片27。反射片27在z轴方向上从发光部23的位置到达光学部件21的上表面位置。另外,反射片27在x轴方向上覆盖光学部件21的大致整个区域。反射片27可以由例如白色的片材构成。
68.另外,在靠近前面板19一侧的反射片27与前面板19之间设置有遮光片28。遮光片28的x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反射片27相同。遮光片28可以由例如黑色的片材构成。
69.图5以及图6示出了如下情况:纸张接收托盘18处于图2所示的突出状态,作为一例将a4尺寸纸张以短边方向作为纸张宽度方向排出到纸张接收托盘18。a4尺寸纸张是第一尺寸的介质的一例。在图5和图6中,符号p表示a4尺寸纸张。另外,在图5及图6中,符号s表示从光学部件21朝纸张的记录面放射的光的照射范围。
70.通过相对面21a形成为磨砂玻璃状,从而从发光部23发出并入射到光学部件21的光在光学部件21的内部沿纸张宽度方向扩散,并且朝纸张的记录面放射。该放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覆盖a4尺寸纸张p的短边的整个区域的宽度。
71.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以及图6中,符号h1表示纸张接收托盘18与光学部件21在z轴方向、即与纸张的记录面正交的方向上的间隔。间隔h1可以设为例如30mm以下。由此,纸张的记录面与光学部件21的间隔为30mm以下。
72.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构成为能够将能够放置作为介质的一个例子的光盘的托盘从装置前表面朝向纸张输送路径的上游插入。在图7中,符号40是可以放置光盘r的托盘,托盘40能够在载置于处于收纳状态的纸张接收托盘18上的状态下朝向纸张输送路径的上游插入。当被插入的托盘40的-y方向的前端被输送辊对13(参照图3)夹持时,托盘40被输送辊对13向-y方向输送,接着被向+y方向输送,能够进行向光盘r的记录。
73.并且,在图7中,符号h2表示光盘r的记录面与光学部件21的间隔。间隔h2比图6所示的间隔h1小,因此间隔h2也为30mm以下,更具体而言为10mm以下。
74.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排出由记录头15记录后的纸张的排出位置处与纸张的记录面相对的相对部20具备光学部件21,该光学部件位于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入射的位置并与纸张的记录面相对配置,将入射的光至少向朝纸张的记录面的方向放射,因此能够尽早即
在记录完成之前且清楚地目视确认记录结果,能够适当地应对用户需求。
75.另外,光学部件21对纸张的记录面的照射范围具有在纸张宽度方向上覆盖第一尺寸的纸张的记录面的整个区域的宽度,因此能够更适当地目视确认记录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尺寸的纸张设为a4尺寸纸张,但当然不限于此。
76.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尺寸的纸张是能够输送的最大尺寸的纸张,则能够对所有尺寸的纸张照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
7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21是与纸张的记录面相对的相对面21a形成为磨砂玻璃状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件,因此能够使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扩散到更广范围。
78.另外,作为使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扩散到更广范围的手段,也可以代替将相对面21a设为磨砂玻璃状而使光学部件21由包含光扩散剂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件形成,或者除了将相对面21a设为磨砂玻璃状以外还使光学部件21由包含光扩散剂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件形成。
79.作为光扩散剂,可以使用硫酸钡、碳酸钙、氧化硅、碳酸镁、氢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合成二氧化硅、玻璃珠等。
80.另外,使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扩散到更广范围的手段当然不限于将相对面21a设为磨砂玻璃状、使用扩散剂。
8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记录面与光学部件21在与纸张的记录面正交的方向上的间隔设定为30mm以下,因此能够在纸张的排出位置处清楚地目视确认记录结果。
82.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到达记录面的光量足够,则记录面与光学部件21的间隔也可以大于30mm。
8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夹着从发光部23向光学部件21发出的光的光路的一对反射片27,因此能够确保从光学部件21对纸张的记录面照射的光的量。需要说明的是,在即使不使用反射片27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光量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反射片27。
8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靠近作为形成装置的前表面的壁部的前面板19的反射片27与前面板19之间设置有遮光片28,因此能够抑制光从前表面板19向装置前方泄漏。需要说明的是,在前面板19的遮光率较高而难以目视确认光经由前面板19向装置外侧泄漏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遮光片28。
85.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发光部23的发光以及向纸张的记录的控制部35(参照图8、图9)优选至少在从纸张的前端到达与相对部20相对的位置起到纸张的后端脱离与相对部20相对的位置为止的期间发光。由此,能够适当地目视确认记录结果的整体。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35能够利用后述的纸张检测部36(参照图8、图9)的检测信号来掌握纸张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位置。
86.另外,当然,也可以从接受到印刷指令的时刻、开始了供纸的时刻、开始了记录的时刻等开始发光。这在后面说明的向光盘的记录时也是同样的。
8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接收托盘18接受未图示的电机的动力而能够取得收纳于装置主体2的内部的收纳状态和从装置主体2突出而展开的展开状态,因此,也可以在纸张接收托盘18从上述收纳状态朝上述展开状态位移的定时即开始位移的定时、或者切换为上述展开状态的定时开始发光。
88.另外,也可以是,在设置有检测纸张接收托盘18上有无纸张的传感器的基础上,根
据纸张接收托盘18上的纸张已被去除而结束发光。
89.另外,控制部35也可以能够切换以第一记录品质对纸张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模式、和以比第一记录品质高的品质对纸张进行记录的第二记录模式。在该情况下,控制部35能够在第一记录模式下不进行来自发光部23的发光,在第二记录模式下进行来自发光部23的发光。由此,在目视确认记录结果的必要性低的情况下不进行来自发光部23的发光,因此能够实现省电化。
90.另外,控制部35在输送能够放置作为介质的一个例子的光盘r的托盘40时,也能够如下这样控制发光部23。
91.在纸张输送路径中输送辊对13的上游设置有伴随纸张前端及后端的通过而使检测信号变化的纸张检测部36。纸张检测部36是检测单元的一例,能够由例如光学式传感器构成。
92.托盘40整体由黑色形成,并且在-y方向的端部附近设有反射板41,从而,在托盘40向-y方向进行了插入时,如从图8向图9进行的变化所示反射板41到达纸张检测部36,由此控制部35能够检测托盘40已被输送辊对13夹持。
93.在这样的结构中,当控制部35基于纸张检测部36的检测信号而检测出托盘40被插入到了能够输送的位置、即被输送辊对13夹持的位置时,控制部35能够使发光部23的点亮状态变化。
94.例如,直至托盘40到达能够输送的位置为止,预先使发光部23熄灭,当托盘40到达能够输送的位置时,能够使发光部23点亮。或者相反,直至托盘40到达能够输送的位置为止,预先使发光部23点亮,当托盘40到达能够输送的位置时,能够使发光部23熄灭。
95.用户能够通过这样的发光部23的点亮状态的变化来获知托盘40到达了能够输送的位置,用户的使用便利性提高。
96.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构成为:代替这样的控制,而在托盘40上预先设置对位标记,根据该对位标记到达了被从光学部件21照射的光照射的位置,用户判断为托盘40到达了能够输送的位置。
97.本发明并不限制于在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它们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