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包装盒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8150发布日期:2022-12-31 11:2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包装盒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包装盒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今,包装作为国民经济的配套服务行业,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壮大,为了提高包装的识别度,通常会对包装盒进行印刷处理,印刷技术是图文信息的复制技术,印刷品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信息载体。
3.目前,专利号为cn202122410597.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包装印刷装置,包括:箱体;传输机构,传输机构连接于传输通道,传输机构具有传输工作面;印刷机构,印刷机构连接于传输通道内;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包括摆动架体、烘干件和摆动驱动件,摆动架体转动连接于传输通道内;烘干件连接于摆动架体,烘干件具有烘干工作口,烘干工作口朝向传输工作面;摆动驱动件连接于传输通道,摆动驱动件驱动摆动架体转动,且改变烘干工作口朝向传输工作面的角度。当物品的印刷面凹凸不平时,通过摆动驱动件驱动摆动架体转动,进而改变烘干工作口的朝向,使烘干工作口和物品印刷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发生变化,则烘干工作口能多角度作用于物品印刷面,从而有效提高烘干的效果。其采用的是通过摆动架进行摆动,但该包装盒印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将包装盒压变形,不能对设备进行缓冲处理,使用起来较为不方便。
4.因此,针对上述日常具有缓冲机构的包装盒印刷装置在使用时不能缓冲印刷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包装盒印刷装置,该具有缓冲机构的包装盒印刷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容易将包装盒压变形,不能对设备进行缓冲处理,使用起来较为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包装盒印刷装置,该包装盒印刷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设备主体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组,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底端设置有油墨盒,所述油墨盒的底端设置有印刷辊。
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具有缓冲机构的包装盒印刷装置时,通过输送带带动包装盒移动至印刷辊的下方,通过升降组件带动底板向下移动,当印刷辊接触包装盒后,缓冲组件对油墨盒传来的压力进行缓冲,从而实现了对包装盒的缓冲防压伤处理。
10.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上端,所
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启动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对第一螺纹杆进行驱动处理。
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螺纹筒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筒丝杆连接,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筒的丝杆连接带动底板向下移动。
12.再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的底端,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筒滑动连接,通过固定杆与固定筒的滑动连接对底板进行移动限位处理。
13.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的内部包括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端,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所述油墨盒的上端相互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当印刷辊接触包装盒后,伸缩杆受力收缩,通过弹簧的设置对油墨盒传来的压力进行缓冲。
14.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内侧,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旋钮,转动旋钮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对第二螺纹杆进行驱动处理。
15.再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二螺纹筒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二螺纹筒丝杆连接,所述第二螺纹筒的底端与所述油墨盒的上端相互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纹筒的丝杆连接带动油墨盒向上移动对弹簧的弹力进行调节。
16.(3)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缓冲机构的包装盒印刷装置利用输送带带动包装盒移动至印刷辊的下方,启动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筒的丝杆连接带动底板向下移动,通过固定杆与固定筒的滑动连接对底板进行移动限位处理,当印刷辊接触包装盒后,伸缩杆受力收缩,通过弹簧的设置对油墨盒传来的压力进行缓冲,转动旋钮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纹筒的丝杆连接带动油墨盒向上移动对弹簧的弹力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了对包装盒的缓冲防压伤处理。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局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的标记为:1、设备主体;2、输送带;3、万向轮;4、固定架;5、升降组件;6、底板;7、缓冲组件;8、油墨盒;9、印刷辊;10、电机;11、第一螺纹杆;12、第一螺纹筒;13、固定杆;14、固定筒;15、伸缩杆;16、弹簧;17、第二螺纹杆;18、旋钮;19、第二螺纹筒。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
24.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具有缓冲机构的包装盒印刷装置,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包装盒印刷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输送带2,设备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3,万向轮3设置有四组,设备主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4,固定架4的上端设置有升降组件5,升降组件5的底端设置有底板6,底板6的底端设置有缓冲组件7,缓冲组件7的底端设置有油墨盒8,油墨盒8的底端设置有印刷辊9。
25.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设备主体1的形状结构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定,如设备主体1可以为矩形结构、弧形结构、多边形结构等。
26.其中,升降组件5的内部包括有电机10,电机10设置于固定架4的上端,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与固定架4转动连接,启动电机10带动第一螺纹杆11转动,对第一螺纹杆11进行驱动处理,升降组件5的内部包括有第一螺纹筒12,第一螺纹筒12设置于第一螺纹杆11的外侧,第一螺纹筒12的底端与底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11与第一螺纹筒12丝杆连接,通过第一螺纹杆11与第一螺纹筒12的丝杆连接带动底板6向下移动。
27.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具有缓冲机构的包装盒印刷装置,其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升降组件5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固定安装在固定架4的底端,底板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筒14,固定杆13与固定筒14滑动连接,通过固定杆13与固定筒14的滑动连接对底板6进行移动限位处理,缓冲组件7的内部包括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设置于底板6的底端,伸缩杆15的底端与油墨盒8的上端相互连接,伸缩杆15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6,当印刷辊9接触包装盒后,伸缩杆15受力收缩,通过弹簧16的设置对油墨盒8传来的压力进行缓冲。
28.同时,缓冲组件7的内部包括有第二螺纹杆17,第二螺纹杆17设置于底板6的内侧,第二螺纹杆17与底板6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1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旋钮18,转动旋钮18带动第二螺纹杆17转动,对第二螺纹杆17进行驱动处理,缓冲组件7的内部包括有第二螺纹筒19,第二螺纹筒19设置于第二螺纹杆17的外侧,第二螺纹杆17与第二螺纹筒19丝杆连接,第二螺纹筒19的底端与油墨盒8的上端相互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杆17与第二螺纹筒19的丝杆连接带动油墨盒8向上移动对弹簧16的弹力进行调节。
2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具有缓冲机构的包装盒印刷装置时,输送带2带动包装盒移动至印刷辊9的下方,启动电机10带动第一螺纹杆11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11与第一螺纹筒12的丝杆连接带动底板6向下移动,通过固定杆13与固定筒14的滑动连接对底板6进行移动限位处理,当印刷辊9接触包装盒后,伸缩杆15受力收缩,通过弹簧16的设置对油墨盒8传来的压力进行缓冲,转动旋钮18带动第二螺纹杆17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17与第二螺纹筒19的丝杆连接带动油墨盒8向上移动对弹簧16的弹力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了对包装盒的缓冲防压伤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