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定位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5893发布日期:2023-04-29 20:2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定位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玻璃瓶印刷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定位印刷机。


背景技术:

1、玻璃瓶在制造成型后需要经由印刷机在瓶身上印刷字体,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印制玻璃瓶表面的商标、配料等各种信息。现阶段的印刷机在夹爪将玻璃瓶从流水线上夹持到印刷头处后,大部分是人工手动操作定位,即人工手动进行第一印刷后,后续人员肉眼去判断第二次的印刷图案位置。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人工操作的方式容易导致与第一次的印刷图案重叠或覆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印刷精准度,实现自动定位节省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定位印刷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定位印刷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定位印刷机,包括机体, 机体上设置有送料机构、定位机构与检测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气缸与第一推动气缸;第一定位气缸与第一推动气缸均横向设置,第一定位气缸与第一推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相对,第一定位气缸与第一推动气缸的缸体均固定连接在机体上,第一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轴向水平设置的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检测机构包括摄像头,摄像头头部对准第一定位气缸与第一转动杆之间的位置,摄像头用于采集夹持在第一定位气缸与第一转动杆之间的玻璃瓶上的图案,当采集到的图案和预先设定的图案相同,第一电机停止转动,送料机构用于将第一定位组件内定位的玻璃瓶传输至第二定位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瓶被送料机构运往第一定位组件后,第一推动气缸与第一定位气缸同时伸出活塞杆,第一定位气缸的活塞杆插接在玻璃瓶内,第一推动气缸的活塞杆推动第一电机与第一转动杆至瓶底一侧插接在转动槽内,实现固定;固定完成后第一电机带动玻璃瓶旋转,摄像头捕捉到图案匹配显示屏内预先设定好的图案后控制第一电机停止转动,实现自动定位。

5、可选的,所述机体上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摄像头实时捕捉画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屏将摄像头捕捉的画面实时显示,便于工人实时掌握信息并方便后续的校准。

7、可选的,所述机体上轴向水平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上滑移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摄像头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瓶身不同图案所处位置不同,需要人工更换定位图案时,摄像头需要更换位置对准玻璃瓶身的新图案,滑块与定位杆的滑移连接实现了摄像头位置的灵活调节。

9、可选的,所述机体上固定连接有检测杆,检测杆竖直设置有两根,两根检测杆相对的一侧均竖向开设有滑移槽,定位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移板,两个滑移板均与两个滑槽滑移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定位杆可以灵活调节高度,根据所需定位图案和瓶身尺寸的不同灵活调节摄像头在竖直面内的位置。

11、可选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气缸第二推动气缸,第二推动气缸与第二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相对,第二定位气缸与第二推动气缸的缸体均固定连接在机体上,第二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轴向水平设置的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第二定位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印刷机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定位组件处定位好的玻璃瓶体被运往第二定位组件处,第二推动气缸与第二定位气缸同时伸出活塞杆,第二推动气缸的活塞杆推动第二电机与第二转动杆滑动至瓶底一侧插接于转动槽内,第二定位气缸的活塞杆插接在瓶口内实现固定,印刷机构往瓶身上印刷图案。

13、可选的,所述机体上转动连接有双向往复丝杆,机体上固定连接有送料电机,送料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双向往复丝杆上,双向往复丝杆上螺纹连接有送料块,送料机构还包括沿送料块等间距横向分布的上料夹持气缸、运输夹持气缸和出料夹持气缸,运输夹持气缸设置在中间位置,运输夹持气缸底部固定连接在送料块上,上料夹持气缸与出料夹持气缸靠近送料块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三推动气缸,第三推动气缸的缸体均固定连接在送料块上,两个第三推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料夹持气缸与出料夹持气缸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料电机带动双向往复丝杆转动,双向往复丝杆带动送料块往复滑移,带动上料夹持气缸、运输夹持气缸与出料夹持气缸滑动,送料块运输到上料带处,上料夹持气缸底部的第三推动气缸收回活塞杆,活塞杆带动上料夹持气缸下移,上料夹持气缸夹持起上料带上的玻璃瓶,第三推动气缸伸出活塞杆,上料夹持气缸上移;在第三推动气缸伸出活塞杆的过程中,送料块往出料带一端滑移,上料夹持气缸将玻璃瓶运输到第一定位气缸与第一转动杆之间实现固定并定位;送料块再次滑移到上料带一端,上料夹持气缸夹持上料带处的玻璃瓶时,运输夹持气缸夹持第一定位组件处定位好的玻璃瓶,第一定位组件处取消玻璃瓶的固定,送料块往出料带一端滑移,运输夹持气缸将定位完成的玻璃瓶运往第二定位组件处印刷;送料块再次运输到上料带一端,出料夹持气缸一端的第三推动气缸伸出活塞杆,出料夹持气缸上移,当上料夹持气缸夹持上料带处的玻璃瓶,运输夹持气缸夹持第一定位组件处的玻璃瓶时,出料夹持气缸夹持第二定位组件处的玻璃瓶,第二定位组件处的玻璃瓶与第一定位组件处的玻璃瓶同时取消固定,送料块运往出料带一端,第三推动气缸收回活塞杆,带动出料夹持气缸下移,上料夹持气缸将玻璃瓶运往第一定位组件,运输夹持气将玻璃瓶运往第二定位组件的同时出料夹持气缸将印刷完成的玻璃瓶运往出料带,往复循环此工作过程。

15、可选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头与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竖直设置,驱动气缸缸体固定连接在机体上,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印刷头顶端,机体上固定连接有轴向水平设置的印刷横杆,印刷横杆上滑移连接有两根竖向设置的印刷竖杆,两根印刷竖杆同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横向设置在印刷头下方,挡板上正对印刷头下方的位置开设有模具孔,机体上设置有驱动挡板水平滑动的驱动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伸出活塞杆,活塞杆推动装有油墨的印刷头下移至抵接模具孔,实现瓶身图案的印刷,挡板的设置避免了在印刷过程中印刷油墨飞溅到瓶身的其他位置处。

17、可选的,所述印刷横杆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推动气缸,第四推动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机体上,第四推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一根印刷竖杆一侧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推动气缸伸出或收回活塞杆,实现挡板的往复滑移,挡板带动模具孔往复移动实现图案的整体印刷,提高工作效率。

19、可选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上料机构与出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与上料带,上料带水平设置在上料架顶端,上料带用于将人工装配好的玻璃瓶送往印刷机上印刷,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架与出料带,出料带水平设置在出料架顶端,出料架用于将印刷完成的玻璃瓶运出印刷机。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带持续往印刷机上提供玻璃瓶,印刷机印刷完成后出料带将运输完成的玻璃瓶运出印刷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