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圆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1783发布日期:2023-03-22 10:47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圆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圆丝网印刷机。


背景技术:

2.丝网印刷是指用丝网作为基板,并通过感光制版的方法,制成带有图文的丝网印版,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丝网印版、刮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可透过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能透过油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导入油墨,用刮板对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匀速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
3.以上为传统的丝网印刷机的结构,由此可见,传统的丝网印刷机的丝网印版基本为平面的,印刷时需要刮刀或丝网印版做往复运动,机械的往复运动限制了丝网印刷机的速度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圆丝网印刷机,以解决目前网印刷机存在的上述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圆丝网印刷机,包括依次设置的输纸部、印刷部、烘干部和收纸部,所述输纸部用于输送待印刷的纸张,所述印刷部用于纸张的印刷,所述烘干部用于烘干印刷后的纸张,所述收纸部用于收取烘干后的纸张;所述印刷部包括机架、压印滚筒和印刷机构,所述压印滚筒和所述印刷机构均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压印滚筒设在所述印刷机构下方,所述压印滚筒用于接收所述输纸部传递的纸张并驱动纸张转动,所述印刷机构包括丝网滚筒机构和刮刀机构,所述刮刀机构设在所述丝网滚筒机构中,所述丝网滚筒机构包括支撑部和丝网滚筒,丝网滚筒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中,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丝网滚筒中设有油墨,所述丝网滚筒的转动用于将油墨透过所述丝网滚筒上的小孔转移到所述压印滚筒上的纸张上;所述机架包括第一外墙板和第二外墙板,所述第一外墙板和所述第二外墙板间隔设置,所述压印滚筒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墙板和所述第二外墙板之间;所述第一外墙板的内侧设有第一内墙板,所述第二外墙板的内侧设有第二内墙板,所述支撑部设在所述第一内墙板和所述第二内墙板上。
6.进一步优选,所述压印滚筒上设有咬纸机构,所述压印滚筒通过所述咬纸机构进行纸张的输送,所述压印滚筒上沿轴向方向设有缺口,所述咬纸机构设在所述缺口中,所述咬纸机构包括固定护板、活动护板和叼纸牙,所述固定护板固定在所述缺口一侧,所述活动护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缺口另一侧,所述固定护板和所述活动护板均具有与所述压印滚筒表面一致的轮廓曲面,所述叼纸牙设在所述活动护板下方,所述叼纸牙用于夹紧纸张,所述活动护板用于转动以避让所述叼纸牙。
7.进一步优选,所述叼纸牙安装在叼纸牙轴上,所述叼纸牙轴沿所述压印滚筒轴向
方向设在所述缺口中,所述压印滚筒一端设有开牙凸轮,所述叼纸牙轴的端部连接有叼纸牙驱动机构,所述叼纸牙驱动机构沿所述开牙凸轮表面转动以驱动所述叼纸牙张开或关闭;所述叼纸牙驱动机构包括开牙滚子轴承和开牙摆臂,所述开牙摆臂一端与所述叼纸牙轴连接,所述开牙滚子轴承安装在所述开牙摆臂另一端,所述开牙滚子轴承与所述开牙凸轮抵接;所述活动护板安装在护板轴上,所述护板轴沿所述压印滚筒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缺口中,所述压印滚筒另一端设有开板凸轮,所述护板轴的端部连接有护板驱动机构,所述护板驱动机构沿所述开板凸轮表面转动以驱动所述活动护板张开或关闭;所述护板驱动包括开板滚子轴承和开板摆臂,所述开板摆臂一端与所述护板轴连接,所述开板滚子轴承安装在所述开板摆臂另一端,所述开板滚子轴承与所述开板凸轮抵接。
8.进一步优选,所述刮刀机构包括刮刀、刮刀整体抬落机构、刮刀角度微调机构、刮刀高度微调机构和刮刀平移机构,所述刮刀整体抬落机构、刮刀角度微调机构、刮刀高度微调机构和所述刮刀平移机构均设在所述第一内墙板和所述第二内墙板上,所述刮刀整体抬落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刮刀上下移动,所述刮刀角度微调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刮刀的角度,所述刮刀高度微调机构用于调整刮刀的上下位置,所述刮刀平移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刮刀在所述丝网滚筒径向方向的位置。
9.进一步优选,所述刮刀设在刮刀支撑摆臂中,所述刮刀支撑摆臂中间位置铰接在所述第一内墙板和所述第二内墙板上,所述刮刀支撑摆臂连接有所述刮刀整体抬落机构;所述刮刀整体抬落机构包括抬落气缸、凸轮和凸轮连杆,所述抬落气缸连接在所述第一内墙板和第二内墙板上,并与所述凸轮连杆连接,所述凸轮连杆连接有所述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刮刀支撑摆臂抵接,所述抬落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刮刀支撑摆臂上下摆动以抬落所述刮刀;所述刮刀角度微调机构包括角度调节手轮和角度调节连杆,所述第一内墙板和所述第二内墙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角度调节手轮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连杆一端与所述角度调节手轮端部铰接,所述刮刀支撑摆臂中设有刮刀卡接轴,所述刮刀的端部与所述刮刀卡接轴卡接,所述刮刀卡接轴上设有铰接座,所述角度调节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角度调节手轮的转动用于带动所述刮刀卡接轴转动;所述刮刀高度微调机构包括高度调节手轮和高度调节连接,所述第一内墙板和所述第二内墙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高度调节手轮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连杆一端与所述高度调节手轮端部铰接,所述刮刀卡接轴上设有刮刀轴固定块,所述刮刀轴固定块上侧面为斜坡,所述高度调节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所述刮刀固定块上侧面抵接,所述高度调节手轮的转动用于带动所述刮刀卡接轴上下移动;所述刮刀平移机构包括平移调节手轮和平移调节连杆,所述第一内墙板和所述第二内墙板上设有第三安装座,所述平移调节手轮与所述第三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平移调节连杆一端与所述平移调节手轮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刮刀轴固定块连接,所述平移调节手轮的转动用于带动所述刮刀卡接轴平移;所述刮刀轴连接有刮刀放置机构,所述刮刀放置机构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卡接钩,所述刮刀包括刮刀本体和刮刀轴,所述刮刀本体设在所述刮刀轴下方,所述刮刀轴与所述卡接钩卡接连接,所述刮刀轴的一端设有卡接销,所述刮刀卡接轴上设有对应的斜向槽,所述刮刀轴与所述刮刀卡接轴通过所述卡接销连接,所述第一内墙板外侧设有导轨支撑座,所述导轨支撑座上设有导轨支座,所述导轨通过所述导轨支座卡接在所述导轨支撑座上,所述导轨的一端设有用于拉出所述导轨的拉手。
10.进一步优选,所述丝网滚筒包括丝网印版和端环,所述端环设在所述丝网印版的两端,并与所述支撑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周向套准机构、轴向套准机构和防漏墨机构,所述周向套准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斜齿轮和斜齿轮轴向移动机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斜齿轮轴向移动机构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斜齿轮轴向移动;所述轴向套准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和丝网滚筒轴向移动机构,所述丝网滚筒轴向移动机构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丝网滚筒轴向移动机构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网滚筒支撑机构轴向移动,所述防漏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传动轴和离合机构,所述传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之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支撑部传动连接,所述离合机构用于切断或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支撑部的动力传输。
11.进一步优选,所述斜齿轮轴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墙板外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支撑座中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的一端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滚珠丝杠另一端连接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传动连接有压印滚筒驱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转动用于驱动所述斜齿轮轴向移动。
12.进一步优选,所述丝网滚筒轴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设在所述第一外墙板外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支撑座中设置有第二滚珠丝杠,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的一端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外墙板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座轴向移动;所述离合机构包括齿式离合器和摩擦式离合器,所述齿式离合器设在所述传动轴一端,所述摩擦式离合器设在所述传动轴另一端,所述摩擦式离合器与所述第三电机传动连接。
13.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部设有两个,记为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在所述第一内墙板上,所述第二支撑部设在所述第二内墙板上,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撑套和齿圈,所述齿圈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套上,并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圈外围套设有第一外支撑环,所述第一外支撑环与所述滑动座连接,所述齿圈下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卡爪,所述固定卡爪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两端,所述齿圈还转动设置有活动卡环,所述活动卡环上设有活动卡爪,所述端环上设有对应的卡槽,所述端环通过所述活动卡爪和所述固定卡爪与所述齿圈连接,所述活动卡爪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中设有球头柱塞,所述活动卡爪通过所述球头柱塞与所述齿圈卡接连接。
14.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外支撑环,所述第二外支撑环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张紧气缸,所述张紧气缸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墙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支撑环连接,所述张紧气缸设置有多个,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外支撑环上。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高速圆丝网印刷机,通过输纸部进行纸张的输送,纸张经印刷部的压印滚筒咬合后进行转动,印刷机构包括丝网滚筒机构和刮刀机构,在印刷时,刮刀机构下压,将丝网滚筒挤靠在压印滚筒上,丝网滚筒旋转和压印滚筒旋转,将刮刀机构和丝网滚筒之
间的油墨从丝网滚筒上对应图案的小孔中挤压到压印滚筒咬住的纸张上,从而实现纸张的印刷,印刷完成后,纸张在烘干部完成烘干,保证印刷效果,烘干完成后的纸张被送入收纸部中,从而完成纸张的高速印刷,相比与传动的丝网印刷机,高速圆丝网印刷机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印刷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高速圆丝网印刷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高速圆丝网印刷机中印刷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高速圆丝网印刷机中压印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高速圆丝网印刷机中压印滚筒去掉固定护板和活动护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高速圆丝网印刷机中丝网滚筒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c-c的示意图;图11是图9中d-d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高速圆丝网印刷机中周向套准机构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高速圆丝网印刷机中轴向套准机构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高速圆丝网印刷机中丝网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高速圆丝网印刷机中丝网滚筒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16是本发明高速圆丝网印刷机中丝网滚筒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爆炸图);图17是本发明高速圆丝网印刷机中刮刀机构和丝网滚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发明高速圆丝网印刷机中刮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e-e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8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21是图20中f处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0中g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1、输纸部;2、印刷部;3、烘干部;4、收纸部;5、压印滚筒,51、咬纸机构,511、固定护板,512、活动护板,513、叼纸牙,514、叼纸牙轴,52、缺口,53、开牙凸轮,54、叼纸牙驱动机构,541、开牙滚子轴承,542、开牙摆臂,55、开板凸轮,56、护板驱动机构,561、开板滚子轴承,562、开板摆臂,57、护板轴,571、护板安装
座,572、避让槽;6、丝网滚筒机构,61、丝网滚筒,611、丝网印版,612、端环,613、卡槽,62、第一支撑部,621、支撑套,622、齿圈,623、第一外支撑环,624、固定板,6241、固定卡爪,625、活动卡环,6251、活动卡爪,6252、定位孔,6253、球头柱塞,63、第二支撑部,631、第二外支撑环,632、张紧气缸,64、周向套准机构,641、第一伺服电机,642、斜齿轮,643、第一支撑座,644、第一传动齿轮,645、第一滚珠丝杠,65、轴向套准机构,651、第二伺服电机,652、第二支撑座,653、第二传动齿轮,654、第二滚珠丝杠,66、防漏墨机构,661、第三电机,662、传动轴,663、第一驱动齿轮,664、齿式离合器,665、摩擦式离合器;7、刮刀机构,71、刮刀,711、刮刀本体,712、刮刀轴,7121、卡接销,72、刮刀整体抬落机构,721、刮刀支撑摆臂,7211、容纳框,7212、弹簧,722、抬落气缸,723、凸轮,724、凸轮连杆,725、限位器,726、回弹气缸,73、刮刀角度微调机构,731、角度调节手轮,732、角度调节连杆,733、第一安装座,734、刮刀卡接轴,7341、刮刀轴固定块,7342、斜向槽,735、铰接座,74、刮刀高度微调机构,741、高度调节手轮,742、高度调节连杆,743、第二安装座,744、楔形块,75、刮刀平移机构,751、平移调节手轮,752、平移调节连杆,753、第三安装座,76、刮刀放置机构,761、导轨,7611、卡接钩,7612、拉手,762、导轨支撑座,763、导轨支座,764、旋转手轮;8、机架,81、第一外墙板,811、滑动座,82、第二外墙板,83、第一内墙板,84、第二内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本发明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高速圆丝网印刷机,是通过输纸部、印刷部、烘干部和收纸部的配合,实现了纸张的印刷,通过印刷部中压印滚筒和印刷机构的配合,实现纸张的高速印刷。
20.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高速圆丝网印刷机,包括输纸部1、印刷部2、烘干部3和收纸部4,所述输纸部1、印刷部2、烘干部3和收纸部4依次设置,输纸部1用于输送待印刷的纸张,印刷部2用于进行纸张的印刷工序,印刷后的纸张通过烘干部3将油墨烘干,烘干后的纸张经收纸部4整理好,即可进入下一工序。输纸部1、烘干部3和收纸部4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21.本实施例中,图2所示,印刷部2包括机架8、压印滚筒5和印刷机构,压印滚筒5和印刷机构均设置在机架8上,压印滚筒5设在印刷机构下方,压印滚筒5能够接收输纸部1传递的纸张,并驱动纸张转动,印刷机构包括丝网滚筒机构6和刮刀机构7,刮刀机构7设在丝网滚筒机构6中,丝网滚筒机构6包括支撑部和丝网滚筒61,丝网滚筒61支撑在支撑部中,支撑部设置在机架8上,在实际使用时,丝网滚筒61中设有油墨,丝网滚筒61转动时,通过刮刀机构7的作用,油墨透过丝网滚筒61上的小孔转移到压印滚筒5的纸张上,从而实现印刷功能。
22.本实施例中,机架8包括第一外墙板81和第二外墙板82,第一外墙板81和第二外墙板82间隔设置,第一外墙板81的内侧设有第一内墙板83,第二外墙板82的内侧设有第二内墙板84,压印滚筒5转动设置在第一外墙板81和第二外墙板82之间,支撑部设在第一内墙板
83和第二内墙板84上。
23.如图3-图8所示,在压印滚筒5上设有咬纸机构51,压印滚筒5通过咬纸机构51实现纸张的输送,在压印滚筒5上沿轴向方向设有缺口52,咬纸机构51设在缺口52中,咬纸机构51包括固定护板511、活动护板512和叼纸牙513,固定护板511固定在缺口52一侧,活动护板512转动设置在缺口52另一侧,固定护板511为固定设置,不可移动,固定护板511的轮廓曲面与压印滚筒5表面的轮廓曲面保持一致,便于刮刀71下压丝网滚筒61时形成平滑过渡,活动护板512则能够在一定角度内转动,同时,活动护板512的轮廓曲面与压印滚筒5表面的轮廓曲面保持一致,便于刮刀71下压丝网滚筒61时形成平滑过渡,以保护丝网滚筒61,叼纸牙513设在活动护板512下方,叼纸牙513能够夹住上一输纸部1传递的纸张,便于对纸张进行印刷,活动护板512在叼纸牙513工作时转动打开,对叼纸牙513进行避让,避免产生干涉,在叼纸牙513完成叼纸工序后活动护板512再合上,使得缺口52处形成平滑过渡。
24.通过以上设置,不仅实现了压印滚筒5缺口位置在印刷时的平滑过渡,且通过固定护板511与活动护板512的配合,使得刮刀71下压时丝网滚筒61与固定护板511和活动护板512接触更为充分,保证了聚集在刮刀一侧的油墨的均匀分布,保证印刷效果。
25.如图4所示,叼纸牙513安装在叼纸牙轴514上,叼纸牙轴514沿压印滚筒5轴向方向设置在缺口52中,压印滚筒5一端设置有开牙凸轮53,叼纸牙轴514的端部连接有叼纸牙驱动机构54,在实际使用时,随着压印滚筒5的转动,叼纸牙驱动机构54沿开牙凸轮53转动,从而能够驱动叼纸牙513张开或关闭,以实现对纸张的夹取。
26.本实施例中,开牙凸轮53设在第二外墙板82上,不随压印滚筒5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叼纸牙驱动机构54能够沿开牙凸轮53转动。
27.如图4所示,叼纸牙驱动机构54包括开牙滚子轴承541和开牙摆臂542,开牙摆臂542一端与叼纸牙轴514连接,开牙滚子轴承541安装在开牙摆臂542另一端,开牙滚子轴承541与开牙凸轮53抵接,当压印滚筒5转动时,开牙滚子轴承541随之沿开牙凸轮53转动,从而能使得叼纸牙513以叼纸牙轴514为轴上下摆动,以打开或关闭叼纸牙。
28.如图5和图6所示,活动护板512安装在护板轴57上,护板轴57沿压印滚筒5轴向方向设置在缺口52中,压印滚筒5的另一端设有开板凸轮55,护板轴57的端部连接有护板驱动机构56,在实际使用时,随着压印滚筒5的转动,护板驱动机构56沿开板凸轮55转动,从而能够驱动活动护板512张开或关闭,以对缺口52进行遮挡和叼纸牙513进行避让。
29.本实施例中,开板凸轮55设在第一外墙板81上,不随压印滚筒5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护板驱动机构56能够沿开板凸轮55转动。
30.如图6所示,护板驱动机构56包括开板滚子轴承561和开板摆臂562,开板摆臂562一端与护板轴57连接,开板滚子轴承561安装在开板摆臂562另一端,开板滚子轴承561与开板凸轮55抵接,当压印滚筒5转动时,开板滚子轴承561随之沿开板凸轮55转动,使得活动护板512能够以护板轴57为轴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缺口52。
31.在活动护板512不进行缺口52的遮挡时,活动护板512能够收纳在固定护板511下方。
32.如图8所示,护板轴57设在叼纸牙轴514下方,护板轴57上设置有护板安装座571,活动护板512通过护板安装座571安装在护板轴57上,同时,为避免护板安装座571与叼纸牙轴514产生干涉,在护板安装座571上设置有避让槽572,避让槽572起到避让叼纸牙轴514的
作用。
33.在实际生产时,经常需要根据印刷的需求更换丝网滚筒61,还需要根据印刷情况对丝网滚筒61上的印刷图案位置进行前后左右调整,对丝网印版611的张力进行调整,还需要在高速丝网印刷机停止工作或拆卸丝网滚筒时,丝网滚筒61内的油墨不能从丝网滚筒61中渗漏,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丝网滚筒机构6即可实现上述使用需求。
34.本实施例中,丝网滚筒61包括丝网印版611和端环612,端环612设在丝网印版611的两端,并与支撑部可拆卸连接,在实际安装时,通过工装将丝网印版611定位后,通过胶水将丝网印版611与端环612粘连起来,从而形成丝网滚筒61。
35.本实施例中,支撑部设有两个,记为第一支撑部62和第二支撑部63,第一支撑部62设在第一内墙板83上,第二支撑部63设在第二内墙板84上,在第一外内墙板上设有周向套准机构64、轴向套准机构65,在第一内墙板83和第二内墙板84上设置有防漏墨机构66,从而实现丝网滚筒的周向套准、轴向套准和防漏墨功能。
36.如图12所示,周向套准机构64包括第一伺服电机641、斜齿轮642和斜齿轮轴向移动机构,第一伺服电机641与斜齿轮轴向移动机构连接,斜齿轮轴向移动机构与斜齿轮642连接,第一伺服电机641的转动能够通过斜齿轮轴向移动机构来带动斜齿轮642轴向移动,在第一外墙板81上设有压印滚筒齿轮,压印滚筒齿轮与压印滚筒5传动连接,压印滚筒齿轮也为斜齿设计,当斜齿轮642轴向移动时,斜齿轮642与压印滚筒5齿轮之间就会引起彼此的周向移动,从而实现丝网印刷图文的周向调整,从而实现印刷的周向套准。
37.本实施例中,斜齿轮轴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643,第一支撑座643设置在第一外墙板81外侧,第一伺服电机64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644,第一支撑座643中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杠645,第一传动齿轮644与第一滚珠丝杠645的一端同轴设置,第一滚珠丝杠645的另一端连接有斜齿轮642,当第一伺服电机641转动时,能够通过第一传动齿轮644带动第一滚珠丝杠645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滚珠丝杠645带动斜齿轮642轴向移动,即可实现斜齿轮642的轴向调节,进而对丝网印版611图文周向调整,实现印刷的周向套准。
38.轴向套准机构65包括第二伺服电机651和丝网滚筒轴向移动机构,丝网滚筒轴向移动机构与第一支撑部62连接,第二伺服电机651通过丝网滚筒轴向移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支撑部62轴向移动,进而驱动丝网滚筒61轴向移动,实现丝网印刷图文的轴向套准。
39.本实施例中,图9-图13所示,丝网滚筒轴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652,第二支撑座652设在第一外墙板81外侧,第二伺服电机651设置在第二支撑座652上,第二伺服电机65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653,第二支撑座652中设置有第二滚珠丝杠654,第二传动齿轮653与第二滚珠丝杠654的一端同轴设置,第一外墙板81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座811,滑动座811一端与第一支撑部6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滚珠丝杠654连接,当第二伺服电机651转动时,能够通过第二传动齿轮653带动第二滚珠丝杠654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滚珠丝杠654带动滑动座811轴向移动,实现丝网滚筒的轴向调节,从而对丝网印刷图文进行轴向套准。
40.如图13所示,防漏墨机构66包括第三电机661、传动轴662和离合机构,第三电机661设在第二外墙板82外侧,第三电机661采用减速电机,传动轴662转动设置在第一外墙板81和第二外墙板82之间,与丝网滚筒61间隔设置,在传动轴662上设有第一驱动齿轮663,第一驱动齿轮663设有两个,分别与第一支撑部62和第二支撑部63传动连接,传动轴662的动
力通过主机输入,并通过第一驱动齿轮663来驱动第一支撑部62和第二支撑部63转动,进而驱动丝网滚筒61转动,通过设置离合结构,能够对第一驱动齿轮663和丝网滚筒61的动力传输进行控制,并与第三电机661配合,实现防漏墨功能。
41.具体地,离合机构包括齿式离合器664和摩擦式离合器665,齿式离合器664设在传动轴662上位于第一外墙板81一侧,摩擦式离合器665设置在传动轴662上位于第二外墙板82一侧,其中,摩擦式离合器665与第三电机661传动连接,在实际工作时,丝网印版611不印刷时需要将非图文部分向下,如果图文部分向下就会造成漏墨的现象,进而污染设备和产品,当设备运转时,齿式离合器664呈闭合状态,摩擦式离合器665为脱开状态,此时第三电机661不工作,动力无法传送给传动轴662,当设备停止运转时,此时齿式离合器664呈脱开状态,而摩擦式离合器665为吸合状态,此时第三电机661工作,动力传送给传动轴662,传动轴662通过第一驱动齿轮663带动第一支撑部62和第二支撑部63转动,将丝网滚筒转动至图文部分朝上后停止工作,当再次启动设备时,齿式离合器664闭合,摩擦式离合器665脱开,不影响正常的印刷工序。
42.如图14-图16所示,第一支撑部62包括支撑套621和齿圈622,齿圈62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支撑套621上,在齿圈622的外围套设有第一外支撑环623,第一支撑环上设有缺口52,能够将齿圈622露出一部分,便于齿圈622与传动轴662上的第一驱动齿轮663传动,第一外支撑环623与滑动座811连接,同时,齿圈622下端设置有固定板624,固定板624呈弧形,与齿圈622的轮廓相适配,固定板624上设置有固定卡爪6241,固定卡爪6241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固定板624的两端,齿圈622上转动设置有活动卡环625,活动卡环625上设置有活动卡爪6251,固定卡爪6241与活动卡爪6251是用来安装端环612的,在端环612上设有对应的卡槽613,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安装端环612时,转动活动卡环625,使得活动卡环625的打开范围超过半圆,从而能够将端环612放置,端环612放置到位时,两个固定卡爪6241与端环612的下部卡接,然后转动活动卡环625,使得活动卡爪6251与端环612的上部卡接,即可快速实现对端环612的安装,拆卸也较为方便。
43.如图15所示,在活动卡爪6251上设置有定位孔6252,定位孔6252中设置有球头柱塞6253,在端环612安装到位后,通过球头柱塞6253对活动卡爪6251进行定位,保证端环612安装的准确性。
44.如图16所示,第二支撑部63的结构与第一支撑部62的结构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第一支撑部62中的第一外支撑环623与滑动座811连接,而第二支撑部63中的第二外支撑环631则连接有张紧气缸632,以实现丝网滚筒61的张紧功能。
45.如图14和图16所示,第二支撑部63包括第二外支撑环631,第二外支撑环631与第二内墙板84之间设有张紧气缸632,张紧气缸632一端与第二内墙板84内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外支撑环631连接,本实施例中,张紧气缸632设置有多个,各张紧气缸632周向设置在第二外支撑环631上,当丝网滚筒61安装好后,张紧气缸632通气拉伸,从而实现丝网印版611的柔性张紧,张紧气缸632拉力大小的调节通过气压调节来实现。
46.高速圆丝网印刷机工作时,由于刮刀机构7设在丝网滚筒机构6中,在刮刀71下移时,将丝网滚筒61挤靠在压印滚筒5上,丝网滚筒61旋转和压印滚筒5旋转,将刮刀71和丝网滚筒61之间的油墨从丝网滚筒61上对应图案的小孔中挤压到压印滚筒5咬住的纸张上,从而实现纸张的高速印刷,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承印纸张的厚度不同、工艺要求、图文大小等
原因,需要对刮刀的位置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图17-图19所示,刮刀机构7包括刮刀71、刮刀整体抬落机构72、刮刀角度微调机构73、刮刀高度微调机构74和刮刀平移机构75,在实际使用时,刮刀位于丝网滚筒中,刮刀整体抬落机构72、刮刀角度微调机构73、刮刀高度微调机构74和刮刀平移机构75均设置在第一内墙板83和第二内墙板84上,刮刀整体抬落机构72能够控制刮刀71的角度,刮刀高度微调机构74能够对刮刀71的高度进行微调,刮刀平移机构75能够调整刮刀71在丝网滚筒61径向方向的位置,使得刮刀71能够根据不同的印刷需求来调整位置。
47.下面以设置在第二内墙板84上的刮刀整体抬落机构72、刮刀角度微调机构73、刮刀高度微调机构74和刮刀平移机构75来对各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48.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刮刀71设置在刮刀支撑摆臂721中,刮刀支撑摆臂721起到对刮刀71的支撑作用,同时还能够与刮刀整体抬落机构72配合实现刮刀71的抬落,刮刀支撑摆臂721的中间位置铰接在第二内墙板84上,刮刀支撑摆臂721连接有刮刀整体抬落机构72,刮刀整体抬落机构72包括抬落气缸722、凸轮723和凸轮连杆724,抬落气缸722连接在第二内墙板84上,并与凸轮连杆724连接,凸轮连杆724连接有凸轮723,同时,凸轮723与刮刀支撑摆臂721上侧面抵接,当抬落气缸722伸出时,推动凸轮连杆724摆动,进而使得凸轮723下压刮刀支撑摆臂721,刮刀支撑摆臂721以铰接轴为轴摆动,从而抬起设在刮刀支撑摆臂721中的刮刀71,完成刮刀71的离压,反之则实现刮刀71的合压。
49.如图18所示,在第一内墙板83的边缘还设有限位器725,限位器725位于刮刀支撑摆臂721端部的上方和下方,能够对刮刀支撑摆臂721的上下摆动进行限位,避免刮刀支撑摆臂721的弹跳,同时,在第一内墙板83上还设有回弹气缸726,回弹气缸726与刮刀支撑摆臂721连接,通过设置回弹气缸726,能够缩短动作实现,实现快速离压和合压。
50.如图18和图21所示,刮刀角度微调机构73包括角度调节手轮731和角度调节连杆732,第二内墙板84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座733,角度调节手轮731与第一安装座733螺纹连接,角度调节连杆732一端与角度调节手轮731的端部铰接,在刮刀支撑摆臂721中设有刮刀卡接轴734,刮刀71的端部与刮刀卡接轴734卡接,刮刀卡接轴734上设有铰接座735,角度调节连杆732的另一端与铰接座735铰接,当转动角度调节手轮731时,角度调节连杆732随之移动,拉动铰接座735翻转,进而使得刮刀卡接轴734翻转,从而对刮刀的角度进行调节。
51.如图18所示,刮刀高度微调机构74包括高度调节手轮741和高度调节连杆742,在第二内墙板84上设有第二安装座743,第二安装座743位于第一安装座733下方,高度调节手轮741与第二安装座743螺纹连接,高度调节连杆742一端与高度调节手轮741的端部铰接,在刮刀卡接轴734上设有刮刀轴固定块7341,刮刀轴固定块7341的上侧面为斜坡,高度调节连杆742的另一端连接有楔形块744,楔形块744与刮刀轴固定块7341上侧面抵接,当高度调节手轮741转动时,高度调节连杆742随之移动,对楔形块744进行推拉,楔形块744带动刮刀轴固定块7341上下移动,从而对刮刀的高度进行调节。
52.本实施例中,刮刀支撑摆臂721上设有容纳框7211,刮刀轴固定块7341和楔形块744均位于容纳框7211中,容纳框7211的底部和侧面还设有弹簧7212,弹簧7212与刮刀轴固定块7341的侧面和底部进行抵接,从而保证刮刀轴固定块7341能够稳定地在容纳框7211中进行移动。
53.如图19所示,刮刀平移机构75包括平移调节手轮751和平移调节连杆752,第二内
墙板84上设有第三安装座753,第三安装座753位于第二安装座743下方,平移调节手轮751与第三安装座753螺纹连接,平移调节连杆752一端与平移调节手轮751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刮刀轴固定块7341连接,当平移调节手轮751转动时,平移调节手轮751随之移动,对刮刀轴固定块7341进行推拉,使得刮刀轴固定块7341在容纳框7211中平移。
54.在实际使用时,刮刀71是伸入丝网滚筒61内部的,因此,需要在丝网滚筒61安装好之后才能安装刮刀71,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刮刀71的安装,设置有刮刀放置机构76,如图20-图22所示,刮刀放置机构76包括导轨761,导轨761上设有卡接钩7611,刮刀71包括刮刀本体711和刮刀轴712,刮刀本体711设在刮刀轴712下方,刮刀轴712与卡接钩7611卡接连接,刮刀轴712的一端设有卡接销7121,刮刀卡接轴734上设有对应的斜向槽7342,刮刀轴712与刮刀卡接轴734通过卡接销7121连接,同时,在第二内墙板84外侧设置有导轨支撑座762,导轨支撑座762上设有导轨支座763,导轨761通过导轨支座763卡接在导轨支撑座762上,导轨761的一端设有拉手7612,在进行刮刀71的安装时,拉着拉手7612将导轨761抽出,然后通过卡接钩7611将刮刀71挂在导轨761上,然后将刮刀71推进去,刮刀71推进去之后,将刮刀轴712的两端在对应的刮刀卡接轴734上,通过旋转手轮764将刮刀轴712两端锁紧,即可完成刮刀71的安装。
55.工作原理:根据印刷需要安装对应图案的丝网滚筒61,在进行丝网滚筒61的安装时,首先打开第一支撑部62和第二支撑部63中的活动卡环625,使得活动卡环625的开启范围超过半圆,然后放置丝网滚筒61,丝网滚筒61放置到位后,丝网滚筒61下端通过固定板624上的固定卡爪6241进行定位,然后旋转活动卡环625,使得活动卡环625上的活动卡爪6251对丝网滚筒61上端进行定位,从而非常方便地完成丝网滚筒61的安装工序。在印刷时,纸张经输纸部1传递给压印滚筒5,在纸张交接前,随着压印滚筒5的转动,开板滚子轴承561沿开板凸轮55转动,使得活动护板512提前打开并藏在固定护板511下方,然后开牙滚子轴承541沿开牙凸轮53转动,使得叼纸牙张开,在交接处闭合叼纸牙513并叼住输纸部1传过来的纸张,然后活动护板512随之合上,此时,压印滚筒5缺口52处形成了平滑过渡,从而实现印刷的准备,同时,根据印刷需求对刮刀71进行调整,通过抬落气缸722的动作,带动刮刀支撑摆臂721上下翻转,对刮刀71进行离压和合压,使得刮刀71下压丝网滚筒61或远离丝网滚筒61,根据不同的印刷需求,通过旋转角度调节手轮731,来对刮刀71的角度进行微调,通过旋转高度调节手轮741,对刮刀71的高度进行微调,通过旋转平移调节手轮751,对刮刀71在丝网滚筒61中的位置进行微调,完成对刮刀71的调整,在印刷时,刮刀71下移,将丝网滚筒61挤靠在压印滚筒5上,丝网滚筒61旋转和压印滚筒5旋转,将刮刀71和丝网滚筒61之间的油墨从丝网滚筒61上对应图案的小孔中挤压到压印滚筒5咬住的纸张上,从而实现纸张的高速印刷,在印刷过程中,可通过第一伺服电机641对丝网印刷图文的轴向进行调整套准,通过第二伺服电机651对丝网印刷的轴向进行调整套准,并能够通过张紧气缸632的动作对丝网印版611进行张紧,实现对丝网滚筒61的各项调整,保证印刷质量。在印刷完成后,通过第三电机661与摩擦式离合器665的配合,通过传动轴662对丝网滚筒61进行转动,使得丝网滚筒61上的非图文部分向下,避免油墨透过图文部分的小孔漏出,保证印刷质量。
56.本发明的高速圆丝网印刷机,结构合理,功能丰富,实现了纸张的高速印刷,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