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热转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76995发布日期:2024-04-18 20:4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热转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热转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热转印机。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热转印是一种将人像、风景等任意图片使用热转印墨水打印在普通纸或是高精度打印纸上,而后利用热转印设备在数分钟内将该高精度打印纸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再把高精度打印纸上的图像色彩逼真的转印到瓷杯、瓷盘、瓷板、衣服、金属等材质上的特殊工艺。

2、然而,现有的热转印设备在进行转印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对于电控元件的影响会很大,很容易导致上述电控元件失灵。为此,研究人员还开发并设计出了分离式热转印机,即将热转印机的控制系统与热转印机的工作部件分离设置,但这种设置通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热转印机,以解决现有的热转印机在将控制系统与工作部件分离设置时所存在的便捷性较差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热转印机,其包括:

3、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合围构成有外壳体内腔;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提手件的通孔,所述提手件设于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4、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于所述外壳体内腔中,且所述内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以将所述外壳体内腔隔断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由所述内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合围构成;

5、其中,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有控制装置,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设有发热板,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发热板电连接。

6、为了避免热转印机在转印时导致机体的电控元件失灵,在当前现有技术中,虽然已经设计了将控制系统与工作加热部件分离设置的设计,但这种设计通常体积较大且运输成本较高,其结构复杂,难以组装,会影响热转印机使用的便捷性,其适用性较差,很难在市场上推广,无法有效满足用户的正常使用需求。

7、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便携式热转印机,该便携式热转印机不仅能够将上述控制装置与发热板设置在两个不同的容置腔中(即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还可以有效简化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结构,其直接将提手件安装设置在了第一壳体上,用户仅需抓持上述提手件,即可将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外壳体提起进行使用,其利用设于第二容置腔(由内壳体和第二壳体合围构成)中的发热板便可进行加热,以实现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热转印需求,同时由于控制装置设置在远离发热板的第一容置腔中,发热板工作时并不会影响控制装置的电子元器件,确保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使用效果。

8、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时,上述提手件的外形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提手件可以是一种贯通式的内置空腔的提手件,该提手件可以包括左提手件和右提手件,二者连接在一起,且分别与第一壳体的相对两个侧面上的通孔连接,以此方便用户的左右手分别抓持左提手件和右提手件,用户施加一定的外力即可抬起并使用该便携式热转印机,从而大大提高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9、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热转印机中,所述发热板与所述第二壳体卡合连接,且所述发热板的外轮廓尺寸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轮廓尺寸相同。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确保该发热板的安装稳定性,防止上述发热板在内壳体与第二壳体合围构成的第二容置腔内发生位移并影响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性能。在实际设置时,可以优选地控制上述发热板与第二壳体卡合连接,同时还可以控制上述发热板的外轮廓尺寸与第二壳体的内轮廓尺寸相同,以避免发热板在第二壳体上因卡合连接的松脱而出现位移。

11、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热转印机中,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板,且所述电源板与所述控制装置以及所述发热板分别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某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可能存在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此时仍然要使用该便携式热转印机进行热转印的话,电源组件中还可以包括蓄电池,此时则需要调用其自身的蓄电池,以利用该蓄电池进行供电。其中,上述蓄电池能够具体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并与上述电源板电连接。

13、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电池的性能通常会受到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布置时,需要将蓄电池和电源板一同设置在远离上述发热板的第一容置腔中,从而让该蓄电池尽可能地远离发热板,从而避免因环境温度过高而影响蓄电池的性能。

14、相应地,该电源板能够与上述控制装置连接,当需要采用上述电源组件进行供电时,上述蓄电池中的电量可以经电源板传输至第一壳体中的控制装置中,同时,该蓄电池在上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也会对上述发热板进行供电,以便于发热板加热并实现热转印。

15、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热转印机中,所述内壳体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一侧表面上还设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用于安装固定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对便携式热转印机进行供电,在实际设置时,还可以在内壳体设于第一容置腔内的一侧表面上设置安装件,以利用该安装件固定电源线,该电源线能够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并对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热转印机进行供电,同时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对该便携式热转印机中的蓄电池进行充电。

17、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热转印机中,所述提手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卡合连接。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考虑到提手件在具体应用时可能会出现损坏的情况,因而为了便于安装以及后续便于替换该提手件,在实际设置时,可以具体将上述提手件与第一壳体卡合连接在一起。当提手件损坏时,用户可以手动解除原提手件与第一壳体的卡合连接,并重新更换新的提手件。

19、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热转印机中,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方便监控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发热板的实时加热温度、加热功率以及电量情况,在该便携式热转印机中,还可以设置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能够具体设置在上述第一壳体上,且其能够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21、在实际应用时,上述控制装置能够实时接收到上述发热板的实时加热温度、加热功率以及当前电量情况,并将所采集到的信息处理并传输至上述显示面板,以通过该显示面板将相关信息传达给用户。其中,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面板可以选用为数码管或液晶显示面板。

22、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热转印机中,还包括按键开关,所述按键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按键开关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用户通过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按键开关,即可向控制装置输入打开信号或关闭信号,控制装置接收到上述打开信号或关闭信号后,能够对应控制开启或关闭对发热板的供电。

24、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热转印机中,还包括至少一层隔热棉,至少一层所述隔热棉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且所述隔热棉设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发热板之间。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优化设置在第一容置腔中的控制装置的工作环境,避免发热板的热量传输至上述第一容置腔中,还可以在第二容置腔中设置多层隔热棉,以利用隔热棉进行隔热。

26、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热转印机中,还包括底座,所述第二壳体对应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底座的下底面上设有多个贯穿式透气孔。

27、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热转印机中,所述底座的下底面上还设有多个支撑腿,所述底座的内侧面上还设有多个支撑凸台。

28、在实际应用时,考虑到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使用需求,还可以设置一个底座,且该底座能够用于装载上述外壳体的第二壳体,且上述底座的下底面上设置了多个贯穿式透气孔,也就是说,上述底座能够有效用于承托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外壳体,且发热板因加热产生的热气能够自上述贯穿式透气孔排出。

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优化设计了一种新的便携式热转印机,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一大特色在于对结构进行了简化设计,其不仅将上述控制装置与发热板设置在两个不同的容置腔中(即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同时还优化设计了提手件,其直接将提手件安装设置在了第一壳体上,用户仅需抓持上述提手件,即可将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外壳体提起进行使用,其利用设于第二容置腔(由内壳体和第二壳体合围构成)中的发热板便可进行加热,以实现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热转印需求,同时由于控制装置设置在远离发热板的第一容置腔中,发热板工作时并不会影响控制装置的电子元器件,确保该便携式热转印机的使用。

30、该便携式热转印机不仅将控制装置和发热板进行了分离式的设计,其同时还简化了自身的结构,让结构更加简单,更易运输,同时便于用户使用操作,其便携性较强,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