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34648发布日期:2024-03-25 19:3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


背景技术:

1、丝印机是一种印刷文字和图像的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将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机器把油墨或锡膏等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在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无纺布、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陶瓷或其它印承物上,从而印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2、如公开号为“cn208615464u”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丝印机,由放卷装置、印刷装置、烘干装置、收卷装置构成,该丝印机可实现单色印刷。由该公开文件可了解到现有的单色无纺布丝印机基本构架及大致工作方式。

3、进一步,公开号为“cn217047889u”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中对“印刷装置”有较详细的描述,其中印刷装置主要由放置架一、印刷平台、放置架二、刮板、升降组件、放置架三、限位组件,印刷平台用于放置纸张,升降组件用于升降放置架二,放置架三用于放置印版,限位组件用于限制印版移动,且放置架三中部开设有开口,并且放置架三侧边开设有入口;印版从入口进入且移动设置于放置架三内并从开口露出,并通过解除限位组件对印版的限位且从入口取出印版从而可更换不同印版。由此可知,现有的印刷装置的工作方式主要为:无纺布等物料放置移动至放置架二上后,限位组件先对物料的限位,升降组件再控制放置架三下降,刮板在进行丝印工作,丝印完成后,升降组件控制放置架三上升,限位组件解除对物料的限位,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实现连续生产。

4、上述的丝网机可实现基本的印刷工作,但存在以下缺陷:

5、其一,由于采用放置架二来放置物料,并作为支撑装置与刮板相互作用完成印刷,这种结构导致该印刷机仅能适用于单色印刷,无法应用于双色或多色印刷,主要是由于放置架二的接触面积过大,且放置架二为固定形式,在一色印刷完成后,若进行下一次印刷,油墨无法快速干燥,前印胶会沾在后印网版上。

6、其二,每次印刷时均需要利用限位组件对物料进行限位,而后在进行印刷,印刷完成后,限位组件有需要解除限位,才可移动物料作下一次印刷,工作效率极低。

7、故需要针对现有的印刷机进行改进,以适应单色、双色或多色印刷等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前色不会沾染在后印刷的第一网版机构上,确保印刷质量,保护印刷机,具有良好的工作连续性,生产效率较高,整体尺寸较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包括机架、对无纺布进行放料的放卷装置、转角器、对无纺布进行初次印刷的一色印刷装置、对印刷后无纺布进行烘干的烘箱装置、对印刷后的无纺布进行收料的收卷装置,所述放卷装置分布于烘箱装置外侧,所述烘箱装置中部设有放置空间,所述转角器、一色印刷装置均分布于放置空间内,所述转角器的中心轴线与放卷装置的运输方向倾斜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空间内还设有对初次印刷后的无纺布进行再次印刷的二色印刷装置,所述二色印刷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网版机构、与第一网版机构联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网版机构上方设有第一刮墨组件、下方设有第一承印滚筒,所述第一承印滚筒两端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撑架上且第一承印滚筒端部联动有第一动力源组件,所述第一动力源组件能够带动第一承印滚筒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一网版机构沿印刷方向往复移动。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设计二色印刷装置的结构,设置第一承印滚筒,并通过动力源组件控制第一承印滚筒的转动,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其一,实现全自动双色印刷,前色不会沾染在后印刷的第一网版机构上,确保印刷质量,保护印刷机;印刷过程中,前色不会沾染在第一网版机构上,由于第一网版机构用于作印刷的部件是可以发生弹性形变的,第一刮墨组件在刮墨过程中会挤压第一网版机构用于作印刷的部件,从而第一承印滚筒与第一刮墨组件配合,对无纺布上需要印刷的位置进行印刷,而不需要印刷的地方由于下方没有任何支撑部件,则不会上色,从而可实现全自动双色印刷。其二,可选择性进行单色、双色或多色等印刷模式,进行单色印刷时,一色印刷装置或二色印刷装置中任一项进行工作即可,多色印刷时,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二色印刷装置的数量即可实现。其三,具有良好的工作连续性,生产效率较高,无纺布跟随第一承印滚筒移动,同时第一网版机构也跟随无纺布进行移动,第一刮墨组件上下移动进行印刷,单次加工完成后,无纺布继续前移,第一承印滚筒继续保持转动,第一网版机构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复位,在进行下一次印刷,从而实现加工的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其四,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操作复杂性,无需在对无纺布进行限位、解除限位等操作。其四,减少了无纺布在印刷过程中的拉伸,印刷更加均匀。其五,设置转角器,可改变无纺布的运输方向,由此可将放卷装置安装于机架的侧边,从而缩小印刷机的整体尺寸。其中,动力源组件可采用电机-皮带轮传动方式或直接用电机也可。

4、上述的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承印滚筒与第一网版机构之间设有调节间隙,所述第一承印滚筒外周粘附有承印层。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缩小第一承印滚筒的直径,促使第一承印滚筒与第一网版机构之间存在有可调节的间隙,再通过承印层来补充间隙,实现与第一网版机构的配合,实现印刷;在实现印刷的基础上,承印层又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其粘附于第一承印滚筒上的位置,以适配不同位置处的印刷,扩大本印刷机的应用范围。其中,承印层可选用胶皮等材质。

6、上述的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承印滚筒侧部设有辅助承印辊,所述辅助承印辊分布于第一网版机构下方。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被张紧,辅助印刷。

8、上述的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端与第一网版机构联动、另一端联动有皮带,所述皮带沿印刷方向设置且两端部联动有皮带轮,一组皮带轮联动有主驱动轴,所述主驱动轴联动有安装于支撑架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平行于皮带设置且安装于支撑架上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在皮带的带动下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带动主驱动轴转动,主驱动轴再带动皮带移动,第一滑块跟随皮带移动(在此期间,第一滑轨对第一滑块作移动导向,提升第一滑块的滑动流畅性),第一网版机构即可实现左右移动,配合完成印刷。

10、上述的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网版机构包括网框及设置与网框中部的丝网板,所述网框外周设置有网版安装架,所述网版安装架与网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网版安装架与第一滑块联动,所述第一刮墨组件分布于丝网板上方;所述第一网版机构还包括分版件,所述分版件沿平行于第一刮墨组件设置且分布于网框中部。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刮墨组件上下移动进行刮墨的过程中,丝网板具有弹性且在刮墨组件的压力下,丝网板上的油墨会被印刷至无纺布上;进一步,网版安装架用于网框与第一滑块之间的联动;进一步,由于分版件的支撑作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对每个版块进行印刷,确保每个版块的印刷质量和位置精度。

12、上述的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刮墨组件包括刮墨刮刀、回墨刮刀、刮墨安装架、送墨枪,所述刮墨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送墨枪安装于刮墨安装架中部,所述刮墨刮刀两端分别联动有一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安装于刮墨安装架上,所述回墨刮刀两端分别联动有一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安装于刮墨安装架上。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缸带动回墨刮刀上下移动、电动推杆带动刮墨刮刀上下移动,在配合第一网版机构的往复移动、第一承印滚筒对无纺布的支撑,即可实现印刷;送墨枪用于运输油墨。

14、上述的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跟踪电眼组件,所述跟踪电眼组件包括色标传感器、传感器安装架,所述传感器安装架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色标传感器安装于连接杆上,所述传感器安装架联动有手轮轴,所述手轮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传动有齿条,所述齿条安装于第一支撑架上。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跟踪电眼组件,检测印刷品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以确保印刷的精度和质量。还可以用于检测印刷品的缺陷,如颜色不均、位置偏移等。如果检测到缺陷,可以及时调整印刷参数或者停机进行处理,以避免不良品的产生。进一步的,通过转动手轮轴,即可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齿条为啮合传动,从而改变连接杆的位置,实现调节跟踪电眼组件的位置。

16、上述的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色印刷装置与烘箱装置之间设有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二电机、安装于机架上的安装座,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联动有丝杆,所述丝杆联动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杆固定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还包括安装于烘箱装置上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支撑架联动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二色印刷装置的位置,以满足不同印刷要求。

18、上述的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色印刷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网版机构、与第二网版机构联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网版机构上方设有第二刮墨组件、下方设有第二承印滚筒,所述第二承印滚筒两端转动安装于第二支撑架上且第二承印滚筒端部联动有第二动力源组件,所述第二动力源组件能够带动第二承印滚筒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二网版机构沿印刷方向往复移动。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一色印刷,具有良好的工作连续性,生产效率较高,无纺布跟随第二承印滚筒移动,同时第二网版机构也跟随无纺布进行移动,第二刮墨组件上下移动进行印刷,单次加工完成后,无纺布继续前移,第二承印滚筒继续保持转动,第二网版机构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复位,在进行下一次印刷,从而实现加工的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操作复杂性,无需在对无纺布进行限位、解除限位等操作。

20、上述的全自动无纺布双色丝网印刷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卷装置包括放料臂、送料辊,所述放料臂一端铰接于机架上、中部联动有第二气缸、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送料辊端部可转动的设置于凹槽内,所述第二气缸本体铰接于放料臂中部、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气缸座,所述气缸座固定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放卷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放料臂上的磁粉制动器,所述磁粉制动器输出端联动有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与送料辊啮合传动。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伸缩时可带动放料臂摆动,当放料臂摆动至下端时,方便更换料卷;磁粉制动器可实现送料、制动的功能,还具备调节无纺布张紧程度的优势。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