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调频调幅网技术在特种纸上复制中西画的方法

文档序号:2505309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调频调幅网技术在特种纸上复制中西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调频调幅网技术在宣纸等特种纸上复制中国画、油画等中西画的方法,涉及的是制版印刷技术领域。
制版印刷技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最初的传统技术是木刻水印,以后引进利用外来珂罗版技术,使其提高了一步。但是,他们效率低,承印数量少。胶印机的出现,又使该技术发展一大步,特别是电分机解决了制版的关键问题后,使制版印刷技术上升到先进水平。
电分机制版,由原来的调幅挂网发展到调频挂网技术,又进行了一次网点革命。
1995年第四期《今日印刷》24页报导了“调频网与高保真度彩色印刷”技术,北大方正与北京新华印刷厂合作,于1995年7月印出了一张中国印刷史上首次的高保真度七色印刷品。
但是,使用调频网技术在特种纸上复制中西画的方法和作品尚未发现过。
使用调幅网技术,在宣纸上复制中国画的方法,早已成为普通的公知技术,中国印刷总公司十多年前就用该技术在宣纸上复制过字画。
1994年9月14日公开,并于1995年9月6授权的中国专利93114279.2《用于宣纸的胶印制版、印刷方法及其制品》,所用的技术和所列出的技术特征,都是其申请日前的公知技术,为印刷行业所普遍采用的,其制品也早就在市场上流通的。
比如“在分色步骤中采用200~250线/平方英寸的网点制版”,是电分机上常规的175~250线/平方英寸的使用指数范围;“在进行所述打样,印刷步骤之前,将打样用的室纸在温度25℃±2℃,湿度70%±10%的环境内平放一天时间”,这也是常规。任何纸张的印刷,都必须在25~27℃,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由于上述原因,93114279.2专利及其他公知技术必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仿真性差,电分200~250线/平方英寸,仍然肉眼可见网点;由于高亮退底,浅调层次丢失严重;地色偏灰冷的缺陷没有彻底克服,晕渲效果不突出;技术方案及措施不适应宣纸的印刷适性;缺乏对宣纸以外的特种纸的适用性,适用范围窄;除对中国画中的写意画外,对工笔画,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等不具备实用性。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性强;高保真度浅调层次不丢失的;彻底克服地色偏灰冷缺陷的;符合各种特种纸的印刷适性的;尤其在特种纸上应用调频调幅网技术复制中西画,包括写意和工笔画,水粉画,水彩画,油画,肖像等画种,而且具有仿古复旧效果的复制方法及其作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以下4个方面基本采用作品分析—工艺分解—制版—印刷—仿古处理—成品的工艺流程,但又根据不同作品的风格,色调,层次,进行专家分析,用工艺分解的方法,确定每一作品工艺及细节;以应用调频挂网技术,电分机分色加网制版为主体,配合调幅挂网和手工加网技术,完善每一件作品;印刷工艺流程中,首先进行纸处理,使用调合墨,采取焦墨工艺,正确调正印机后进行印刷。
作品印制完成后,根据作品的年代、地色进行仿古复旧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其他措施来达到水墨写意类中国画,采用非彩色结构ICR的调机方案制版,控制量为30~40%之间;工笔类中国画,采用UCR的调机方案制版;水彩画作品,用专色制版工艺;调合墨的主体是大红十品红,两种墨的配比为1∶1.2;特种纸,特别是宣纸,在施印前须进行打毛处理,消除纸张的亲合现象;
印机调正的时速为3000~5000印/时,以不超过6000印/时为限;在调墨时加入0.5~3%的特种煤油,增加渲染性和渗透性,体现真实效果;油画复制印刷,经以打浆及凸凹模压痕工艺,产生增厚效果;电分时不调动虚蒙键,也不动用高光限制键,而是采用定标白场将地色去掉;仿古复旧处理,是根据作品本身的年限,地色,调配与原作地色一致的亚油加咖啡色混合液,在整个复制品表面涂覆。
印刷时加3~5%的调添油,增加流动性,保护网点结构。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实施的本发明,具有取材广泛,包括中国画(写意、工笔)、水粉画,水彩画,油画,肖像等种类,又可施印于宣纸,水粉纸,布纹印,高丽纸,绢等特种纸上,以先进的调频挂网技术制版印刷,仿真性强,高保真度层次不丢失,地色偏灰冷的缺陷能完全克服,晕渲效果更为突出等特点。
本发明给出了以应用调频调幅网技术在特种纸上复制中西画的方法的工艺流程框图,作为说明书附图

工艺流程是作品分析—工艺分解—制版—印刷—仿真处理—成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比较祥细地说明本发明调频调幅网技术在特种纸上复制中西画的方法,是以调频挂网技术为主体,配合以调幅挂网或手工加网为特征。调频挂网技术又是以北大方正所确定的技术参数为依据,其软件技术参数为扫描仪Howrek4000滚筒扫描仪;分色软件方正CoIorSep分色软件;RIP方正RIP930-PLUS及挂网加速片;照排机AGFA SeIect Set 5000;输出分辨率2400dpi;挂网参数方正调频网点,采用2×2点,印网点直径为21微米;七色油墨青,品,黄,黑,红,绿,兰。
本发明所述的特种纸,尤其是指宣纸,水粉纸,布纹纸,高丽纸,或绢类。
本发明所述的中西画,尤其是指中国画(写意和工笔画),水粉画,水彩画,油画,肖像等。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基本上是作品分析—工艺分解—制版—印刷—仿古处理—成品。
作品分析—由制版专家、印刷专家、画家对某一作品的风格,层次深浅、色调等进行分析,确定复制技术方案。基本上是一件作品一个技术方案的方法。
工艺分解—根据作品分析所确定的技术方案,决定所采用是调频技术,还是调幅网或手工加网技术。
制版工艺是一个关键程序。按常规的程序是照相
烤贝拼修
晒版
打样。本发明,主要以调频挂网技术为主,经北大方正提供的软件技术参数为依据。对不同画种采用不同的制版工艺水墨写意类的中国画,采用非彩色结构ICR的调动机方案进行制版,控制量为30—40%之间。电分时不调动虚蒙键,也不动用高光限制键,而是采用定标白场把地色去掉。
工笔画类中国画,采用UCR的调机方案制版。
水粉画,水彩画采用专色制版工艺。
油画的复制,配合以打浆和凸凹模压痕工艺进行。
在印刷工艺流程中,首先进行纸处理,即打毛处理,消除亲合力与粘贴现象,使其过纸流畅。墨的调配与使用是关键环节,本发明使用的是调合墨,采用的是焦墨工艺。调合墨的主体是大红+品红、两各墨的配比为1∶1∶2。在调墨时加入0.5-3%的特种煤油,增加墨的渗透性,体现它的真实效果。印刷时再加入3-5%的调添油,增加流动性,保护网点结构。常用的黄、品、青、墨四色胶印油墨,其中品和黄不太适合宣纸的印刷,这是由于宣纸的渗透性强而造成,所以黑墨中加3-5%的桔横墨,使其冷黑变为暖黑。
印机的调正,即印刷时速可根据纸张薄厚和印机的机况而定,一般在3000-5000印/时之间,以不超过6000印/时为限。因为特种纸质地松软,适当加大压力可将印版网点全部转移到印纸上。吸气量可适当减弱。
仿古复旧处理,包括调色、涂覆工序。根据原作的年限、地色、进行调色,即调配与原作地色一致的亚油加咖啡色的混合液,在整个复制品表面涂覆。
对成品进行严格检查,然后或装订、或色装出厂。
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复制或除单页作品以外的多页作品,如画册、挂历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调频调幅网技术在特种纸上复制中西画的方法,基本上经过作品分析—工艺分解—制版—印刷—仿古处理—成品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作品的风格、色调、层次进行专家分析,用工艺分解的方法,确定每一作品的工艺及细节;以应用调频挂网技术,电分机分色加网制版为主体,配合调幅挂网或手工加网技术,完善每一件作品;印刷工艺流程中,首先进行纸处理,使用调合墨,采取焦墨工艺,正确调整印机后再行印刷;作品复制后,根据原作的年代,地色进行仿古复旧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墨写意类中国画,采用非彩色结构ICR的调机方案制版,控制量为30~4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工笔类中国画,采用UCR的调机方案制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粉水彩画作品,采用专色制版工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制油画作品时,配以打浆及凸凹模压痕工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分时不调动虚蒙键,也不动用高光限制键,而是采用定标白场的方法将地色去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调合墨的主体是大红十品红,两个墨的配比为1∶1.2。
8.根据权利要求1和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墨时加入0.5~3%的特种煤油,印刷时加入3~5%的调添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仿古复旧处理时,调配与原作地色一致的亚油加咖啡色混合液,在整个复制品表面涂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该方法制作的单页或多页成册的复制品。
全文摘要
一种按国际专利分类入B41M的应用调频调幅网技术在特种纸上复制中西画的方法,基本上经过作品分析、工艺分解、制版、印刷、仿古处理等工艺流程,使用调合墨,采取焦墨工艺,可以在宣纸、水粉纸,高丽纸,绢等特种纸上,复制中国画(写意、工笔)、水粉画、水彩画、油画、肖像等。具有仿真性强,高保真度层次不丢失,地色偏灰冷的缺陷能完全克服,晕渲效果更为突出等特点。
文档编号B41M1/12GK1154301SQ95119718
公开日1997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日
发明者李之光, 陈继均, 王知光 申请人:深圳华新彩印制版有限公司, 南海官窑中心印刷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