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纸式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63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续纸式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续纸式印刷机,它在纸的传送路径上成列设置着一批印刷单元。
一般地说,对于这样一种一次操作能完成右页+左页两面印刷的印刷机,如所周知,要在两组成列的印刷单元间设置翻转机构。右页印刷在翻转机构前进行,左页印刷在翻转机构后进行。此类印刷机必须装置着为数与双面色彩总数相同的印刷单元,随之,总长加大。
本发明的目标是创造一种带有一批印刷单元的印刷机,适于连续地进行右页+左页双面印刷而且有尽可能小的总长。
本发明是靠一种传送装置来实现最初提到的那类续纸式印刷机这个目标的,该传送装置在纸页沿输纸路径传送完之后,将纸页经一多多少少与输纸路径呈逆向的反向-传送路径来进行反向-传送。
在印刷单元为常规的情况下,沿反向-传送路径成列设置后续印刷单元。后续印刷单元究竟设置在被反向-传送的纸页的那一面,要看在传送方向的折返处,纸页是否从一面翻向另一面,还是多多少少以原位置状态受反向传送。后面一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厚纸。反向-传送装置既可由原来用于右页印刷时传送纸页的同一装置来实现,也可使用一组分立设置的反向-传送装置,它有利于印刷机采用模块式结构。
数字式印刷单元能对每张单页给出新的影像而毋需后续印刷单元,故不论采用带后续印刷单元的上述实例、还是采用离开沿输纸路径而设的印刷单元后不再设后续印刷单元的那种实例,对它来说均为可行的。
为此目的,反向-传送的路径是如此设置的被反向-传送的纸页以翻转位、逆向导引到输纸路径以便藉同样的印刷单元进行左页印刷,而印刷单元以比续纸机构为块的速度来运行。
印刷单元的速度最好是二倍于续纸机构,在每二张拟进行左页印刷的反向-传送来的单页纸之间,续纸机构向传送机构提供一张新的供右页印刷用的单页纸若换个方式,例如先连续印所需数量(例如三张)只要印右页的单页纸,再印另一数量(例如一单张)需右页+左页双面印的单页纸,则做法为已印就右页、经反向-传送机构被反向传送的一张单页纸,在以三张连续待印右页的单页纸为一组的每二组间,被重新送入传送装置。
当前,由于印刷机的速度常受续纸机构的最大可能速度所限,本实例当印刷单元有能力运行得比续纸机构快时,能对系统的资源提供更好的利用。
在带数字式印刷单元的实例中,还可以由传送机构本身或由一分立式的反向-传送机构来达到反向传送之效。
通过反向传送的启、停,印刷机可用简便的方式在右页印刷及左页印刷间进行转换。将反向-传送路径进行适当安排后可以进一步将待检样页剔入一个样页接收器,所用方式为样页可以方便地取走、或能由检查人员进行审鉴而毋需从样页接收器取出。不论想取出完整印就的单页纸,还是只印右页的纸,都能办到。
上述实例特别适用于直线式的输纸路径,而反向-传送路径最好是多多少少与输纸路径相平行。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另一种带有一批印刷单元的印刷机(可进行右页+左页二面印刷并且总长很小的印刷机)只要其印刷单元包括有能将所印影像传递到纸上的递纸滚筒,其第一排递纸滚筒间相隔一较滚筒直径为小的距离、成列设置用来印纸页的一面;第二排递纸滚筒间也相隔一较滚筒直径为小的距离、成列设置并用来印纸页的另一面,二排相互偏置而且第一排中的每一递纸滚筒至少与第二排的一个递纸滚筒相接触,以便用作压印滚筒。
这就造成了在给定数量的递纸滚筒下极端缩短的蛇形输纸路径。纸页沿输纸路径在递纸滚筒间靠摩擦力来传送,结果在递纸滚筒间不再需要原先那种输纸装置。
根据本发明还可实现一种带有一批印刷单元、能进行右页+左页两面印刷、并且总长尽可能小的印刷机,其中设有二个直径远较印刷单元或其递纸滚筒直径为大的压印滚筒;一批印刷单元或其递纸滚筒成列设置在上述二个压印滚筒中的每一个圆周上;通过在印刷单元及相应压印滚筒间、绕二个压印滚筒或多或少呈S形的输纸路径。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从以下一批实施样例的描述中将变得很明显,所参考之附图有

图1表示一种用于右页+左页四色印刷,带五个印刷单元印刷机的侧视局部剖面图;图2表示一种用于右页+左页四色印刷、带四个印刷单元及一可分离反向-传送装置的印刷机的侧视局部剖面图;图3表示图2中移走反向-传送装置后的印刷机;图4表示一种用于右页+左页四色印刷,带八个印刷单元的印刷机的侧视简图;图5至图7,表示图4中印刷机的变型;图8表示一用于右页+左页四色印刷,带有八个印刷单元的印刷机在另一实施例中的侧视简图;和图9表示一用于右页+左页四色印刷、带有八个印刷单元的印刷机在又一实例中的侧视简图。
示于图1的印刷机包括一续纸器1;一收纸器2;传送带3(绕续纸端辊4及收纸端辊5而转,由上述辊施加张力并按箭头所示方向驱动);及5个数字式印刷单元6,该印刷单元6直接沿着由续纸器1奔向收纸器2的传送带3的侧面而成列设置。
一吸气头7及续纸辊8位于续纸器1纸堆顶上侧边、一个剔除装置(未单独显示于图中)与重页袋架9及传送带辊子10相通,该装置位于续纸辊8及由续纸器1走向收纸器2的传送带3之间。
吸气辊11及能向收纸辊5摆靠的惰辊12设置于在由续纸器1走向收纸器2的传送带3和收纸端辊5相接触的地方。一个收纸传送带13以一侧通过在吸气辊1及惰辊12间的地方以另一侧通过辊5,并运行在收纸装置2的纸堆14上方。
另一个吸气辊16及另一个惰辊17设置于下列二处之间一处是传送带3仍与辊5相接触的地方,也即传送带3折返处的收纸端;另一处为设置于传送带3折返端上方的样页袋架15。
又有一个吸气辊18及转送带19设置于传送带折返回端刚与续纸端辊筒4相接触的地方,该转送带与一斜置的翻转袋架20相通。此翻转袋架的下端指向输送辊10。
在上述印刷机运行过程中,续纸器1上的单页纸被吸气头7吸起一单张并放置于一对续纸辊8间。续纸辊8使单页纸加速走向输送辊10,重页被传感器(图上未示出)检测出后被扔向重页袋架。
单张的单页纸由输送辊10输送到传送带3上,纸是靠吸附或静电力附着在传送带3的表面上的。传送带3将纸沿印刷单元6运送到收纸器2。
如果只需单面的右页印刷已完成,则与传送带3在收纸端辊5相接触的吸气辊11被激活,结果使单页纸导向收纸传送带13并经此被输送到收纸堆14上。
如果需完成的是右页+右页双面印刷,印刷单元6及传送带3以相当于续纸器供纸率加倍的速度运行。在第一次传送中,续纸器所供单页纸由印刷单元6印在一面上,此印好一面的单页纸藉顶在辊5上的惰辊12的压力而贴附在传送带3上。传送带3将单页印刷就之纸在其上方一侧在收纸器2方向进行反回-传送并存放在翻转袋架20上,由此它们经输送辊10按反方向回送到传送带3上。单面印就的纸被馈入由续纸器1送来的二张新纸间的空间位置上,该空间位置的产生是由于续纸器1的操作速度相当于传送带3的速度的一半。更有甚者,通过翻转袋架的中间作用向正在工作的印刷机投入个别单页纸,例如写的封面之类也是可能做到的了。
在第二次传送中,已印就一面的单页纸由相应的数控印刷单元6来印另一面,因为此种印刷机有能力为每一单张印出新的影象,然后被双面印刷好的单页纸经吸气辊11被导入收纸器2,而处于此二张单页之间由印刷单元印完第一面那些纸藉惰辊12保持在传送带3上。结果就是,在此种正反双面印刷模式下,吸气辊11及惰辊12交替动作构成一交替控制的分页器。
假如需要将样页输出检查,位于样页袋架15前的吸气辊1或惰辊12,以及吸气辊16或惰辊17共同构成一后续的分页机构,要接受这样的控制以使被检的样页以所需印刷的一面向上被剔出进入到样页袋架15。样页袋架15是敞开于顶部的,结果很容易取出该样页或者由操作者审视而不需从样页袋架15上取出。
上述印刷机可以将右页印刷转换为左页印刷,同样的印刷单元既可用于右页印刷,也可用于左页印刷。印刷单元的数量只要附合每一面所需色彩数目中的最大值即可。随之而来,印刷机的总长度,它主要由沿平面运输装置而成列设置的印刷单元所决定,就成为最小。
在图1所示的印刷机中,为印刷左页而设的反向-传送装置与通过印刷单元传送单页纸的为同一传送装置,而图2上所示,为一种带分立、可拆走的反向-传送装置的印刷机。
图2所示的一种印刷机带有一续纸器21,收纸器22,传送带23(该传送带绕续纸端辊筒24及收纸端辊筒25而行,被该二辊筒所张拉并按箭头所示方向所驱动),及四个数字式印刷单元26,该印刷单元26直接成一列沿由续纸器21向收纸器22运行的传送带23的一面而设置。此种设置与图2所示的不同处主要在于传送带23的返回侧不是印刷单元26之上方而是下方。
此外,图2所示的印刷机,正像图1所示的那样包含有吸气头27及续纸器21上的辊28,和下分页器29,它和传送带23在收纸端相连接,该分页器29的作用相当于图1中的分页器(由吸气辊11及惰辊12所构成),但未予详细显示。
在印刷单元26的上方,续纸器21和收纸器22之间为一印左页单元30,它构成了单页纸的反向-传送装置该印左页单元30包含有一折反鼓筒31(它位于收纸器22附近)及一批惰辊32,这批惰辊要这样来布置使反向-传送带33与二压背带33A及33B(该反向-传送带33绕折返鼓筒31并受其导引,在惰辊33上受其拉伸)当受到譬如折返鼓筒32之驱动时,既通过传送带23的收纸器端,也通过续纸器区域。
此外印左页单元30还包含有(在反向-传送带33的上侧)一个上分页器35,为了将单页纸从反向-传送带33导至样页接收架36,它是可控的。在续纸器21区,印左页单元30联至一翻转袋架34,它在印刷机中是这样设置的单页纸沿箭头方向在反向-传送带33上放入翻转袋架34中并能从翻转袋架34回复至传送带23上。
在图2的印刷机的右页+左页的印刷模式下,单页纸由续纸器被传送带23送至收纸端并由印刷单元26进行右页印刷。右页已印就之单页纸被下分页器29导入印左页单元30,在该处被翻转并被传送如同图1所示之印刷机,再被导回至传送带23,该带之运行速度相当于续纸器21速率的二倍,单页纸(第二次经过印刷单元26)的左页印就后,被分页器29输出至收纸器22。
样页的藉适当控制上分页器35或下分页器29以图1所示印刷机同样的方式进行输出。
印左页单元30与分页器29一起是可以从图2所示之印刷机上移走的。图3所示的印刷机与图2所示的印刷机相同,只是不带印左页单元30,而在此种适合于印单面右页的形式下具有从翻转袋架34续入单张纸的可能性。因此,结果成了一种模块结构的数字式印刷机,能把印右页的单页印刷扩改为右页+左页的双面印刷,而上述印刷机与图1所示印刷机在结构上同样简单。
此外,图3所示印刷机非常适合于极厚或刚硬材料的处理,例如玻璃,金属泊片,卡纸,金属薄板等,由于续纸器21,收纸器22及其间卧置的印刷单元26排列方式之故,这些单页走的是直线径路不致产生变形。当前的情况下,出于功率上的考虑,该径路略向下倾,然而可以做成水平的。
图4所示为来自图3的印刷机更进一步的发展简图,此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让单页无变形地同时进行右页+左页的双面印刷而仍仅有小的总长。传送带40绕第一辊41及与该辊隔一定距离而设的第二辊42,藉此保持张力及驱动力。第一辊41的直径比第二辊稍小而且辊41及42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于辊41及辊42之间的四个上置印刷单元43成直线沿传送带40的上部侧面而排列;同时设置于辊41及辊42之间的四个下置印刷单元44成直线沿传送带40的下部侧面而排列。
吸气辊45从续纸器纸堆46的底部抽取单页并输送到第二辊42的上方放在传送带40上,它们是靠例如来自内部的吸力而贴靠传送带上的。在第一辊41上,由于它的曲率或由于第一辊41的周边不产生吸力之故,单页脱离第辊41而直线地落在翻转袋架47内,该袋架47设置于续纸纸堆46的对立端传送带40的上侧面及下侧面的延伸线上。单页纸从翻转袋架47由输送辊48传送到传送带40的下侧面,传送带40又直线地将纸传送到收纸堆49上,收纸堆49位于从翻转袋架47看去为第二辊42的后方、续纸堆46的下方。续纸纸堆46及收纸堆49是按连接传送带40相应的侧面而倾斜设置的,结果在传送过程中不致发生单页的任何变形。收纸堆49也可以做成图4虚线所示水平位置。
单页纸在传送带40上无变形地通过时,印刷单元43、44中每一组只印刷纸的外侧面,导致在上置印刷单元43上进行四色的右页印刷,在下置印刷单元44上进行左页印刷。尽管如此,所示的印刷机的布置具有短的总长,由于两排印刷单元43与44中,一排在另一排之上方。
图5中简化表示的印刷机与图4中印刷机的区别在于,传送带50绕之而运行的辊51及52具有相同直径,以及还在于在翻转袋架47的位置代之以另一个形成纸堆53的收纸器。在单印右页的模式下,单页纸存放在纸堆53上,而当右页+左页的双面印模式下,在纸堆53仅作中间暂存,而且从纸堆底部用吸辊54抽出,再经输送辊55反送至传送带50上。在右页+左页的双面印模式下续纸堆56、上置印刷单元57、下置印刷单元58及印毕存放产品用的收纸堆59的布置形式大体上和图4中续纸堆46、上置及下置印刷单元43及44及收纸堆49的相同。
在图6的示意图所示的印刷机中,用于右页印刷的上置印刷单元60,用于左页印刷的下置印刷单元61,续纸堆62,右页单面印刷模式的收纸堆63,及用于右页+左页双面印刷的收纸堆64的设置方式与图5中各相应元素的情况基本相同。
与图5不同的是,在图6中不是一条传送带50而是两条分立的传送带,一条上置传送带65用于把纸从续纸堆62传向纸堆63;以一条下置传送带66用于把纸从纸堆63传向收纸堆64,每条传送带65及66绕二个辊筒67而行进。
上置传送带65及下置传送带66互相平行并隔一距离,而且下置传送带66与沿它设置的印刷单元61和形成纸堆63的收纸堆一起为垂向可调的。于是,续纸堆62可以在下置印刷单元61不停车的情况下进行更换,此时,纸堆63、下置传送带66及下置印刷单元61根据纸堆63的尺寸减小而垂向移动;或者另一种情况收纸堆64能够在上置印刷单元不停车情况下被搬走,此时上述各元素根据纸堆63的尺寸增大而移动。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纸堆63的高度能不随下置传送带66而独立可调也许是有利的。如果纸堆63的上端被放低至下置传送带66的传送平面同一高度上,则用于左页印刷的纸堆内的单页纸可以从纸堆63的上端而非下端取出。在上述图5之实例中,此事也能办得到。
也可以换一种方案只采用一条传送带68来取代上置及下置传送带65及66,此传送带68由如图6中虚线所示绕全部四个辊67而运行。在此情况下,纸堆63的高度保持恒定,结果与图5所示印刷机的动作方式全部相同。
从图3至6中所示之所有情况可以明显看出据以取走单页纸的续纸堆端边,和从传送带把单页纸收于其上的收纸堆端边(在能用上的地方还有翻转袋架47的输入、输出点;或用于中间储存的纸堆53、63的端边)均与传送带的相应输纸平面对齐的。其结果为在两纸堆间的全部输送径路是在直线上的,在传送径路上任一点处单页不受变形。结果图3至6的实例高度适应于印刷不能或不应承受变形的诸如金属板玻璃之类材料。在此情况下,单页一词当然应不仅理解为纸张,还应指其他由可印刷材料做成之基片。
此外,图4至6中之实例还可用于双面印刷此种基片而毋需搬动。
图7为一种印刷机的示意图,其中4个用于右页印刷的上置印刷单元70、一续纸堆71、一个用于右页印刷模式的收纸堆72及一个用于右页+左页双面印刷模式的收纸堆73的布置方式与图6中各相应元素的情况基本相同。上置印刷单元70被上置传送带74所通过,此传送带绕两个直径相对大的辊筒75而运行。二个小直径的惰辊76设置在二辊筒75之间并将上置传送带的下边带保持平行于传送带74的上边带在一较辊筒75的直径大为减少的距离内。
结果在辊筒75之间,上置传送带之下形成一自由空间用于可整体地搬走的模块式结构左页印刷单元77。左页印刷单元包含一下置传送带78及四个用于左页印刷、成列状的下置印刷单元。下置传送带78在辊筒圆周上的相应点处和上置传送带74相接触。
在上置传送带74的一端、纸堆72的附近有一分页器(未显示),它将(在上置传送带74上传送着的)单页,在右页印刷模式下导向纸堆72,而在右页+左页的双面模式下允许纸页贴附在上置传送带74上,在绕辊筒75中之一而折转以后,纸页在该传送带与下置传送带78相接触处由它转送到下置传送带78上,此下置传送带把纸传过下置印刷单元79,如箭头所示传向收纸堆73。
在图4至图7所示之印刷过程中,不仅可以像图1至图3标准实例中那样采用数字式印刷单元,而且基本上可以采用任何种类印刷单元,例如胶印机单元。因为在图4至7中总数为8个印刷单元的每对中,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之上,所有已展示之实例中均可获得小的总长。
此外,图8及图9所示设计实例适合于右页+左页双面印刷用的紧凑型印刷机的构造,该印刷机由包含有递纸滚筒或压印滚筒的印刷单元所组成。
图8中示意图所示印刷机包含8个印刷单元,其中4个上置、4个下置的压印滚80、81,以及4个上置、4个下置的递纸滚筒82、83。上置递纸滚筒82及下置递纸滚筒83各自设置在水平线上、间隔小于滚筒直径,两排中的一排位于另一排之上,两排互相水平偏置的距离为滚筒间中心距之半,一排内的递纸滚筒82及83则与另一排内的递纸滚筒相接触。
换言之,八个递纸滚筒形成拉链状排列,其中每一上置递纸滚筒82与下一排下置递纸滚筒相接触;反之也然。上置压印滚筒80设在上置递纸滚筒82之上,而下置压印滚筒81设在下置递纸滚筒83之下。
在上置递纸滚筒82及下置递纸滚筒83间形成一条如箭头所示、从续纸堆84到收纸堆85的蛇形路线。单页纸由续纸堆85藉输送辊86馈入到上置递纸滚筒82的续纸端与下置递纸滚筒83的续纸端间,然后顺次靠摩擦力在互相接触的递纸滚筒82,83间沿该传送路线被输送,再通过输送辊87输至收纸堆85。
右页+左页印刷可以在递纸滚筒82,83间一次通过便完成,每一上置递纸滚筒82对相邻下置滚筒83来说构成一压印滚筒,反之也然,不需要专门的纸页传输装置来沿印刷单元进行传送。印刷单元的拉链式布置结果使总长极小。
图9的示意图表明一种印刷机包含有二个相对来说直径大的压印滚筒90,91,该二滚筒轴向平行,成直线排列于续纸堆92及收纸堆93之间。四个右页印刷用的印刷单元沿续纸端压印滚筒90的圆周成列设置;而四个左页印刷用的印刷单元则沿收纸端压印滚筒91的圆周而成列设置。图9中的基本草图仅显示印刷单元94,95的递纸滚筒,递纸滚筒具有远较压印滚筒90,91为小的直径。
位于续纸堆92及压印滚筒90间的输送辊96是用来把续纸堆92供来的纸页输向压印滚筒90的,而位于压印滚筒91及收纸堆93间的输送辊97是用来把纸页从压印滚筒91输向收纸堆93的。位于压印滚筒90及91间的二个互相接触的输送辊98、99是用来把纸页由一压印滚筒90输向另一压印滚筒91的。
每个输送辊96、97、98、99各与压印滚筒90,91相接触。被输送的单页纸或靠抓力靠吸力或靠静电力贴附在输送辊96至99,压印滚筒90及91的表面上,靠上述诸力的合适大小使纸页在接触点实现过渡。压印滚筒90及91间的输送辊98及99可以用任何将纸页从压印滚筒90传至压印滚筒91的其他装置来代替,或者,换个方案,将压印滚筒90及91设置成互相接触,纸页就在接触点进行过渡转送。
当压印滚筒90、91及输送辊96至99按箭头方向转动时,纸页从续纸堆92经压印滚筒90、91及相应之印刷单元94、95和输送辊96至99间被输送,大体上是围绕二个压印滚筒90、91(如果将二压印滚筒90、91间的传送路径忽略不计的话)呈S形抵达收纸堆。
印刷单元94及95沿大体上呈S形的输送纸页路径而设置的,就使图9所示之印刷机总长是小的。
特别适合于图8及9所示印刷机者为数字式印刷单元,它们对于此种结构是足够紧凑的。
如果所用的是常规带链及爪的输送装置,所有上述实例基本上也能实现。此种常规输送装置举例说,则可用来取代传送带(纸页在传送时贴附在其上)。
权利要求
1.具有一批沿输纸路径成列而设印刷单元的续纸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一种传送装置(3,33,40,50,66,78),该传送装置(3,33,40,50,66,78)在单页纸沿输纸路径传送之后,通过一多多少少与输纸路径方向相反的反向-传送路线而实现反向-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续纸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印刷单元为数字式印刷单元(6,26),同时还在于其反向-传送路径是这样设定的,被反向-传送的单页纸呈翻转状态逆向导入输纸路径以便用原印刷单元(6、26)进行左页印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续纸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印刷单元(6,26)的运行速度快于印刷机续纸器(1,21)的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续纸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该续纸式印刷机包含除印刷单元(43,57,60,70)外,另有沿反向-传送路径而成列设置的印刷单元(44,58,61,79)。
5.根据以上所述任一权利要求的续纸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设置于输纸路径及反向-传送路径交汇处的一种翻转装置。
6.根据以上所述任一权利要求的续纸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包含有单一的连续装置(3,40,50),该装置(3,40,5)既沿输纸路径,也沿反向-传送路径传送纸页。
7.根据权利要求1室5中任一条的续纸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包含二个分立的装置一个沿输纸路径传送纸页的输纸装置(23、65、74);以及一个沿反向-传送路径反向-传送纸页的反向传送装置(33、66、78)。
8.根据以上所述任一权利要求的续纸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沿反向-传送路径设置有样页接收器(15,36)。
9.根据以上所述任一权利要求的续纸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输纸路径及反向-传送路径多少为直线形并近似地平行延伸相隔有一间距。
10.一种带有一批印刷单元的续纸式印刷机,包含着用于将所印影像转递在单页纸上的递纸滚筒的上述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装有用于印纸页的一面的第一排递纸滚筒(82)相隔一较滚筒直径为小的距离而成列设置,及装有用于印纸页的另一面的第二排递纸滚筒(83)也是相隔一较滚筒直径为小的距离而成列设置,两排互相偏置而且每第一排的每个递纸滚筒(82)至少与第二排的一个递纸滚筒(83)相接触。
11.一种带有一批印刷单元的续纸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装有直径远较印刷单元(94,95)或较印刷单元的递纸滚筒直径为大的二个压印滚筒(90,91);成列设置在上述二个压印滚筒(90,91)圆周上的一批印刷单元(94,95)或其递纸滚筒;在印刷单元(94,95)及相应的压印滚筒(90,91)间绕二个压印滚筒多多少少呈S形而通过的输纸路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续纸式印刷机,该印刷机具有一批沿输纸路径成列设置的印刷装置(6)。一种传送装置(3)在纸页沿输纸路径传送完之后,将纸页经一多多少少与输纸路线呈逆向的反向—传送路径进行反向传送,借助于上述传送装置得以创造出一种总长极小的续纸式印刷机,该续纸式印刷机适合于连续进行右页+左页的双面印刷。
文档编号B41F21/00GK1150089SQ96109
公开日1997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6日
发明者克里斯蒂安·康佩斯, 马丁·格里夫, 贝尔恩德·赫尔曼, 安东·罗迪 申请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