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065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印刷方法及其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习式的网版印刷机上皆具备有多个色系的印刷台,每一印刷台上具有一往复式刮刀及一定位网版,每一印刷台还具有一气压升降装置。印刷机的输送带的移动过程是每行进一距离,即需间歇的停顿,在停顿当中,印刷台将由气压装置控制下降,然后使印刷台的网版直接接触在被印物上。之后再由往复式刮刀在网版上进行一次往复印刷,印刷完成后即由气压装置将印刷台顶起并上升,此时输送带再开始往前移动并在行进一小段距离后,再行印刷作业。通过前述输送带一停一动及印刷台一下一上与往复的印刷的作业,而使整个印刷作业速度减慢许多。
上述的网版印刷流程(如

图1所示),图1A所表示的是一台印刷机1,其前后两端具有输送滚轮11、12,其中后端的滚轮12为主动滚轮,前端的滚轮11为从动滚轮,两滚轮之间具有一输送皮带13。另外,在印刷机1的上方具有多个不同色系的印刷台14,印刷台的数量需视印刷机的长度与实际使用需要而设计,少至六色,多至十六色系。当被印物15由输送带13前端置入后,即由输送带13带动向后位移,当移至印刷台14正下方时,输送带即停止动作,此时被印物15只移动了L1的长度(如图1B所示)。这时印刷台14通过气压装置而立即下降并开始往复印刷,关于往昔的印刷过程与刮刀结构可参考创作人之前案公告第118783号与公告第233549号及公告第254211号(参见附件1、2、3)。在印刷完成之后,印刷台14即通过气压装置而立刻上升,如图1C所示,在印刷台上升的同时,输送带13又立刻位移了L1的长度。如图1D所示,在位移之后,印刷台14再次下降并进行印刷,在印刷完成后印刷台会自动上升,且输送带又将开始移动。由此可知,习式网版印刷机输送带是采用间歇式动作,其移动可通过微动开关或限时电驿(Timer,即一种先预设时间,并在时间到达后可切断或启动电源的电器装置),或微电脑控制来加以控制;而印刷台则配合输送带的间歇动作而采取定点式的垂直上、下动作,其上下动作可通过气压装置来加以控制。
习式网版印刷机的输送带是间歇动作,所以不能连续式快速作业。如果要使输送带连续不间断输送,却受限于印刷台固定在印刷机上,所以只能做定点式的印刷,而无法使输送带连续动作。由于印刷作业是间歇方式,所以印刷时间过于冗长,延宕交货时间。上述的网版印刷作业已行之多年,在印刷上不但加工时间冗长之外,产量也无法提高,而且至今都无重大的改变。为了提高产量与节省工时,必须再发明一种新式的网版印刷机,以符合经济利益。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的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一种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版印刷机具有多组并可印刷多色系的印刷台,且当印刷时输送带将被印物以连续不间歇的方式在印刷机上快速移动,该印刷台可随输送带的移动而移动,且其移动的行程为一不等边梯形路径,印刷台的刮刀组可在网版上以往复移动方式实施印刷;该印刷台与输送带之间的运动过程及方法如以一时间速度双来区分,则可分为八个实施步骤1、加速区,2、防止摩擦区,3、印刷区,4、准备分离区,5、减速区,6、回防加速区,7、回防减速区,8、等待区;依前述八个步骤实施所形成的比较图为一不等边梯形与V形组成的折线图,其中以第1至第5区可形成一不等边梯形图,而以第6至第7区形成一V形图,另以不等边梯形图实施在前,而以V形图实施在后。
其中,由第1加速区至第5减速区的移动时间较由第6回防加速区至第7回防减速区的移动时间为长。
其中,第1加速区较第5减速区的移动时间为长。
其中,第2防止摩擦区与第4准备离开区的移动时间约相同。
其中,第6回防加速区与第7回防减速区的移动时间相同。
一种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构造为该可移动式印刷台基本上包括左、右二印刷架、一网版、一回旋刮刀组、一印刷平台、二印刷基座、左、右二组夹具等,同时配合一或二组传动装置与气压升降装置;该气压装置可使印刷台上下升降,而传动装置可同时带动印刷台与气压装置,并使其前进或后退。
其中,一回旋刮刀组其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夹座,两夹座之间系为一回旋转动轴,该转轴系枢设在左右两轴座中,而两轴座又固定在印刷平台内部的传送座两侧,该传送座可通过左右两皮带之输送而具左右往复移动功能;左右两夹座的下方可将刮刀片予以固设,刮刀片可受回旋转轴之影响而向左或向右偏转一斜角度,以俾进行推移油墨的工作。
该气压装置包括位于印刷架各角隅的垂向气压缸,以及一用来置放气压缸的基座。
该气压缸可分为上支撑座与下顶座,上支撑座与下顶座可上下相互配合。
该传动装置包括一设在基座底面的滚轮、及一与滚轮配合的滚珠导螺杆、和一用来传动的伺服马达,与一支撑用的轴承座;又该马达与轴承座是分别置在在一底座两端,马达可用于传动滚珠导螺杆之用。
底座的底面两则各有一定位调整螺栓,调整螺栓的轴心内具有一定位齿轮,该齿轮能与印刷机两侧边的定位齿条相啮合。
在基座与底座之间设有数滚珠,以减少两座体之间的摩擦阻力。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其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发明采用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方法,因此整个作业都没有处于间歇状态,所以印刷时间缩短,印刷流程简化,同时也达到大量生产的目的。2、由于本发明的装置是调整印刷台与印刷台之间的间距,一旦调整完成之后,即加以固定而不再位移。本发明的实施,将可达到提高产量的功能,因此对网版印刷业而言,可谓系一重大的突破,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A-1D是习式的网版印刷机的印刷过程2A-2E是本发明网版印刷机的印刷过程3是本发明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台速度图表图4A-4B是本发明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台立体组合5是本发明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台侧视6是本发明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台部分纵断面图如图2所示,其中,图2A为印刷机2的前后两端具有输送滚轮21、22,其后端的滚轮22为主动滚轮,前端的滚轮21为从动滚轮,两滚轮之间具有一条回旋式输送皮带13。另外,在印刷机2的上方具有多个不同色系的印刷台3。当被印物P由输送带23前端置入后,即由输送带23带动向后位移,而印刷台3则是一边移动外,一边下降,直到网版贴在输送带23上为止。如图2B所示,此时印刷台3的刮刀将在网版上进行印刷作业,由于印刷时需要短暂的时间,所以印刷台3仍旧会与输送带23等速运作,而且会随着输送带一同水平移动。如图2C所示,当印刷完毕之后,输送带23仍继续前行,而印刷台3则一边移动,一边上升。如图2D所示,输送带23仍继续前行,而印刷台3却立即水平向的往前快速回移,直至回到原位为止,以进行下回合的印刷作业。如图2E所示,整个印刷台的行进过程如一不等边梯形,其中2a线表示印刷台慢速移动并同时下降,在移动速度与输送带23等速时,才完全与输送带接触;2b线表示印刷台3与输送带23等速,此时是印刷台正进行着印刷作业;2c线表示印刷台3要离开输送带23,因此移动的速度不需加快,但需开始进行上升动作;2d线表示印刷台3快速移防,并回到原出发点。
由上述中可知,输送带23一直持续前进,每一印刷台3则是沿着梯形路径而进行着印刷作业,被印物则是每移动一个单位距离(该单位距离即是印刷台与印刷台之间的间距)后,即立刻由下一部印刷台接续进行印刷作业,因此印刷台同输送带一样一直保持在移动状态,而并非如同习式以定点定位的方式来印刷。由于整个作业都没有处于间歇状态,所以印刷时间缩短,印刷流程简化,同时也达到大量生产的目的。
如图3所示,这是本发明的印刷台的速度图表。图中揭露出输送带的速度为每秒约60米,而印刷台3在原点时速度为0,当印刷台开始动作时,速度立即升高到每秒60公尺,到达a点时速度不变,并以与输送带相同的速度动作,因此0-a是属于加速区,而a点后开始等速运动,直到b点时才开始与输送带接触,因此b是接触点。而a-b之间是印刷台与输送带的防止摩擦区;在b-c之间是属于印刷区,但在c点时,印刷台即开始上升,因此c点是一分离点,在c-d点之间是属于印刷台的分离区,而b点之后即开始处于减速,直到e点时速度将降至为0。但从e点之后,印刷台将开始回位,所以必须加速至每秒150米,直至f点时才停止加速;而在f之后印刷台即开始减速,直于g点为止,速度又降至为0,因此e-f-g是属于印刷台的回防区,其中,e-f是属于回防加速区,而f-g是属于回防减速区,又g-h之间是属于印刷台的等待区,在h点之后,印刷台则又开始启动并恢复如同前述相同的过程与动作。上述图表中,印刷台的前进过程h-a-b-c-d-e所使用的时间T1,不等于印刷台回防过程e-f-g所使用的时间T2,且时间T1大于时间T2。简言之,本发明印刷台与输送带之间的时间速度比关系如一不等边梯形与V形组成的折线图,且大致上它的过程为分八个步骤1、加速区,2、防止摩擦区,3、印刷区,4、准备分离区,5、减速区,6、回防加速区,7、回防减速区,8、等待区。依这八个步骤所绘制的时间速度图表即为一不等边梯形与V形组成的折线图,由于该图表是实施本发明的主要依据,因此凡依此图表所实施的连续印刷应视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4A、4B所示,前述中已说明一台网版印刷机可同时印制六到十六色,所以一台网版印刷机至多有十六台的印刷台,由于每一印刷台的构造相同,所以为便于介绍起见,在后续的叙述中仅以其中一台印刷台来介绍之。图中揭露出一印刷台3,基本上它必须具有一印刷架31、一网版32、一回旋刮刀组33、一印刷平台34、二印刷基座35、左右二组夹具36等。此外,它必须配合一传动装置5与气压升降装置4。
前述印刷架31分别设置在印刷机1的左、右两侧边,左、右两印刷架31之间以一印刷平台34连接,而网版32为矩型框体且设置在印刷平台34之下,网版32的金属框体内具有一能使油墨通过的丝网321,由于油墨是一种贴稠的漆体,所以油墨不会很容易的透过丝网而漏下,必须通过刮刀的推移才能自网体表面往下透过,然后再印染在被印物上,如布体、塑胶布体等。此外,网版32是固定在印刷架31内,其固定的方式是通过左、右两组夹具36来夹固,此二组夹具36是位于印刷平台34两侧边的平行桁架37上,桁架共有二根,是平行位于印刷平台34的两侧边,而网版32即通过两夹具组36来加以固定。关于夹具组的构造是习式结构,因此在本案中并不须克意加以提出及累述。
一回旋刮刀组33也是习式已有的刮刀组,其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夹座332,两夹座之间系为一回旋转轴331,该转轴331系枢设在左、右两轴座337中,两轴座337是各别设在印刷平台34下的传送座335两侧,传送座335是与二左、右两回旋皮带334固定,其可通过左、右两回旋皮带334的带动而具左右往复移动的功能。传送座335中央具有一小气压缸336,该小气压缸可使转轴331具左右摆动的功能。其次,在左右两夹座332的下方可将刮刀片333予以固设,刮刀片333可受回旋转轴331之影响而左或右偏转一斜角度,以便于进行推移油墨的工作,该刮刀片结构与习式创作人所使用的相同(已见专利公报,因此其结构不再详加累述)。印刷台3是由一气压装置4来执行升降动作,该气压装置包括位于印刷架31两端的垂向气压缸41,以及一用来置放气压缸的基座42可同时(可参阅图5),该气压缸可分为上支撑座411与下顶座412,当下顶座412进气时可将上支撑座411顶起,而当下顶座412排气时,上支撑座411即可迅速下降。
如图5所示,印刷台3由一传动装置5来执行移动动作,该传动装置包括一设在基座42底面的滚轮51,及一与滚轮配合的滚珠导螺杆52和一用来传动的伺服马达53,及一设于滚球导螺杆52侧端,并用于支撑的轴承座57。该马达53与轴承座57置在于一底座54上,当马达正向或逆向带动时,会使滚珠导螺杆正向或逆向旋转,进而使基座42前进或后退。为了使基座42能顺利的滑动,在基座42与底座54之间设有数滚珠56,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又,前述马达的操控完全是藉由微电脑来控制的,因此何时使基座42前进或后退都必须分秒不差的进行着。
如图6所示,前述底座54的底面两侧各有一定位调整螺栓55,调整栓的轴心内具有一定位齿轮551,该齿轮能与印刷机2两侧边的定位齿条24相啮合,如果调整螺栓55处于定位状态,则齿轮与齿条将卡固而使底座54不得移动;尚当调整螺栓55不在定位状态而呈空转,则齿轮与齿条将不卡合,所以底座54即可自由移动。此装置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印刷台与印刷台之间的间距,一旦调整完成之后,即加以固定而不再位移。
上述中,印刷台3是以左右两架体实施,所以两架体各以一组气压装置4与传动装置5来实施较佳;如果两架体中只以其中一架体设置气压装置与传动装置,而另一架体不设置,则实施时的平稳效果较前述为差,但仍旧是可实施的。除此之外,如以一矩形框体的印刷架3来实施,则仅需一组气压装置4与传动装置5来实施即可,但以两组气压装置与传动装置来实施,则实施时的平稳效果较佳。
权利要求
1.一种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版印刷机具有多组并可印刷多色系的印刷台,且当印刷时输送带将被印物以连续不间歇的方式在印刷机上快速移动,该印刷台可随输送带的移动而移动,且其移动的行程为一不等边梯形路径,印刷台的刮刀组可在网版上以往复移动方式实施印刷;该印刷台与输送带之间的运动过程及方法如以一时间速度双来区分,则可分为八个实施步骤1、加速区,2、防止摩擦区,3、印刷区,4、准备分离区,5、减速区,6、回防加速区,7、回防减速区,8、等待区;依前述八个步骤实施所形成的比较图为一不等边梯形与V形组成的折线图,其中以第1至第5区可形成一不等边梯形图,而以第6至第7区形成一V形图,另以不等边梯形图实施在前,而以V形图实施在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由第1加速区至第5减速区的移动时间较由第6回防加速区至第7回防减速区的移动时间为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1加速区较第5减速区的移动时间为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2防止摩擦区与第4准备离开区的移动时间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方法,其中,第6回防加速区与第7回防减速区的移动时间相同。
6.一种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构造为该可移动式印刷台基本上包括左、右二印刷架、一网版、一回旋刮刀组、一印刷平台、二印刷基座、左、右二组夹具等,同时配合一或二组传动装置与气压升降装置;该气压装置可使印刷台上下升降,而传动装置可同时带动印刷台与气压装置,并使其前进或后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回旋刮刀组其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夹座,两夹座之间系为一回旋转动轴,该转轴系枢设在左右两轴座中,而两轴座又固定在印刷平台内部的传送座两侧,该传送座可通过左右两皮带之输送而具左右往复移动功能;左右两夹座的下方可将刮刀片予以固设,刮刀片可受回旋转轴之影响而向左或向右偏转一斜角度,以俾进行推移油墨的工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压装置包括位于印刷架各角隅的垂向气压缸,以及一用来置放气压缸的基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压缸可分为上支撑座与下顶座,上支撑座与下顶座可上下相互配合。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括一设在基座底面的滚轮、及一与滚轮配合的滚珠导螺杆、和一用来传动的伺服马达,与一支撑用的轴承座;又该马达与轴承座是分别置在在一底座两端,马达可用于传动滚珠导螺杆之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底面两则各有一定位调整螺栓,调整螺栓的轴心内具有一定位齿轮,该齿轮能与印刷机两侧边的定位齿条相啮合。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座与底座之间设有数滚珠,以减少两座体之间的摩擦阻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间断连续式网版印刷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印刷台与输送带之间的运动过程及方法如以一时间速度双来区分,则可分为八个实施步骤:1、加速区,2、防止摩擦区,3、印刷区,4、准备分离区,5、减速区,6、回防加速区,7、回防减速区,8、等待区;依前述八个步骤实施所形成的比较图为一不等边梯形与V形组成的折线图,其中以第1至第5区可形成一不等边梯形图,而以第6至第7区形成一V形图,另以不等边梯形图实施在前,而以V形图实施在后。本发明的实施,将可达到提高产量的功能,因此对网版印刷业而言,可谓系一重大的突破,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
文档编号B41F15/10GK1207982SQ97116730
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7日
发明者李清忠 申请人:陈源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