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所用的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066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打印机所用的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所用的、可密封住喷墨头的喷嘴的复位装置(home-positioning device)。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下述的喷墨打印机所用的复位装置,它可消除在向复位位置前进来密封双喷墨头的起始点处所产生的瞬时锁死状态。


图1和2所示,一个普通的打印机利用一对喷墨头2在一张纸P上进行单色和彩色打印工作,该喷墨头由一个滑架1一起携带。在打印完毕之后,在喷墨头2从打印区移动到保持在备用状态的待用区时,或在不使用打印机时,喷墨头2的喷嘴2a要紧紧地密封住而与空气隔绝,这样残留于喷嘴2a上的墨就不会干涸。在待用区安装上一个复位装置10来防止喷嘴2a上的墨干涸。
在其上安装有喷墨头2并在其上移动的滑架1连接着一条分格带(timing belt)6,该分格带由一电机4经第一和第二分格轮(timing pulley)5和5′驱动而横向移动。通过移动滑架1,可把喷墨头2从打印区移到待用区,或相反。
复位装置10包括一个安装在一打印机支架3上的变位支架11和一个在变位支架11的内部可移动的进给装置12。用来清洁喷嘴2a的擦拭器13和紧紧密封住喷嘴的头盖14也设置在进给装置14上部的预定位置处。
由于在滑架1上安装有两个喷墨头2,且安装了两个擦拭器13和头盖14,复位置装置10呈长形。
复位装置10的进给装置12是进行下述运动的,在打印区和待用区之间移动的滑架1推动设在进给装置一侧上的一个导引突伸15。利用一个保持弹簧16使进给装置12返回原位,保持弹簧16连接在进给装置12和变位支架11之间。
在喷墨头2移向待用区时,复位装置10的进给装置12向右(未示)移动,由此进入升高状态;在喷墨头移向打印区时,进给装置12向左移动而进入下降状态。
为了移动进给装置12,在进给装置12的两侧的前部和后部上伸出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和17′。进而,在变位支架11上制成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和18′,第一和第二突起17和17′插入其中。
在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和18′之中,沿水平状态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底部搁置部分18a和18a′,在下降状态,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和17′就支承在其上;和第一和第二顶部搁置部分18b和18b′,在升高状态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和17′就支承在其上。具有第一和第二移动距离L和L′的第一和第二斜道部分18c和18c′连接在第一和第二底部搁置部分18a和18a′与第一和第二顶部搁置部分18b和18b′之间,可使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和17′上升。
在上述结构中,在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和18′中,第一和第二底部搁置部分18a和18a′与第一和第二斜道部分18c和18c′的起始倾斜角约为45°。已知的是,该角愈大,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和17′进入升高状态的平滑过渡就变得越困难。
同时,随着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和18′的倾斜角变小,第一和第二移动距离L和L′就应设定得更长。由此,复位装置就变得过份笨大,这最终会增大打印机的尺寸。因此,在现有的复位装置之中,要把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和18′的倾斜角设为大约45°。
然而,在现有复位装置10的导引槽结构中,往往发生瞬时锁死状态,其中,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和17′沿着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和18′的导引面18d向上移动,即从第一和第二底部搁置部分18a和18a′移向第一和第二斜道部分18c和18c′。
参见图4,在起始移动状态,随着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和17′向第一和第二斜道部分18c和18c′前进,使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和17′上升的Y轴移动力Fy不是很大。
因此,在装有喷墨头2的滑架1完成打印之后,在滑架1移向起始状态来紧密密封喷墨头2的喷嘴2a时,即在图3A的示的“A”点处,就产生了瞬时锁死状态。若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而逐渐增大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和18′的起始倾斜角,复位装置以及打印机本身就会变得过份笨大。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复位装置,它可在不增大打印机的情况下消除产生锁死状态的可能性,从而改善产品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现提供一种用于带有双喷墨头喷墨打印机的复位装置,其包括一个变位支架,其具有起始倾斜角不相同的第一和第二导引槽;一个进给装置,其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分别插入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导引槽之中,并可移动到升高状态来紧密密封住各个喷墨头的喷嘴。
应理解的是,前面的概述和下面的详述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仅用于说明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发明。
为理解发明提供下面的附图图1是现有喷墨打印机的透视图;图2是用于喷墨打印机的现有复位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A和3B是表示图2所示复位装置的工作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示明在图2的复位装置中沿着一斜道的导引突起的上升力分析图;图5A是本发明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复位装置的透视图;图5B是图5A的复位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6A和6B是示明图5的复位装置工作状态的俯视图;及图7示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复位装置的导引槽。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
参见图5A和图5B,在喷墨打印机的一个变位支架110上设置上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0和180′,一进给装置120的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0和170′分别插在其中。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0和170′可移动到升高状态,来把各喷墨头2的喷嘴2a密封住。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0和180′的起始倾斜角设定成相互不同,从而防止了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0和170′在起始移动时而瞬时锁死。
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0和180′在底部搁置部分181和顶部搁置部分182之间设有一个斜道部分183,第二导引槽180′的斜道183的倾斜角明显小于第一导引槽180的斜道倾斜角。
更详细地说,第一导引槽180的斜道部分183和底部搁置部分181之间倾斜角保持在约45°,而第二导引槽180′的斜道部分183的倾斜角小于约40°。
在复位装置100的上述结构中,在喷墨头2在打印区进行打印时,进给装置120由一保持弹簧160的弹力保持在下降位置,如图6A所示,然后,在喷墨头2完成打印而向待用区移动时,滑架1的移动就推动一个导引突伸150,从而移动在其上设有导引突伸150的进给装置120。
因此,进给装置120的移动使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0和170′沿着变位支架110的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0和180′移动。此时经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0和170′从底部搁置部分180沿着斜道部分183向着顶部搁置部分182移动。由此,在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170和170′到达顶部搁置部分182时,头盖140紧紧地密封住喷墨头2的喷嘴2a的表面;但在密封住喷嘴2a之前,擦拭器130先要清理喷嘴2a。
密封住喷嘴2a时,将一钩子190锁定到锁定部分191上,这就止动住进给装置120。若喷墨头2从待用区移向打印区,滑架1就接触上一钩子导引装置192,从而使钩子导引装置绕枢轴转动。由此从锁定部分191上放开钩子190,这就放开了进给装置120。在此,进给装置120顺着保持弹簧160的弹力而上升,从而把头盖140从喷嘴上移开而打开喷嘴。
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0和180′的倾斜角分别设定为约45°和小于约40°,为了在打印后用头盖140密封住喷嘴2a,装有两个喷墨头2的滑架1首先向右移动,由此,滑架的右侧面推动了导引突伸150的顶部。
此时,第一导引突起170沿着起始倾斜角约为45°的第一导引槽180上升,第二导引突起170′沿着起始倾斜角约为40°的导引槽180′上升。因此,当滑架1开始移动而推动进给装置120时,喷墨头2的喷嘴2a就由头盖140密封住,而不产生任何瞬时锁死。
参见图7,第一个导引槽180的斜道部分183的倾斜角设定为约45°,第二导引槽180′的斜道部分的倾斜角设定为小于约40°,这就在第一和第二导引槽180和180′的底部搁置部分181和181′之间形成了高度差。因此,在第一和第二底部搁置部分181和181′与第一和第二顶部搁置部分182和182′之间的第一和第二移动距离L和L′就互不相同。在此情况下,进给装置120有点偏斜地向上移动,但一到达顶部搁置部分182上时就变为水平了,此时头盖140封闭住喷嘴2a。
从上述中可清楚地看出,本发明的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复位装置可以形成具有互不相同起始倾斜角的第一和第二导引槽,从而防止了单色和彩色喷墨头的喷嘴在滑架完成打印之后在起始移动时瞬时锁死,在不扩大复位装置和打印机的情况可改进产品的可靠性。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的情况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型和改变,但这些变型和改变均落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双喷墨头的喷墨打印机所用的复位装置,其包括一个变位支架,其具有起始倾斜角不相同的第一和第二导引槽;和一个进给装置,其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引槽,且可移动到升高状态来紧紧密封住各喷墨头的喷嘴。
2.如权项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导引槽各有一个在一底部搁置部分和一顶部搁置部分之间延伸的斜道部分,所述第二导引槽的斜道部分的倾斜角比第一导引槽的缓。
3.如权项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引槽的斜道部分和底部搁置部分之间的倾斜角为约45°,所述第二导引槽的斜道部分和底部搁置部分之间的倾斜角为小于约40°。
4.如权项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引槽的底部搁置部分具有不同的竖向高度。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双喷墨头的喷墨打印机所用的复位装置,其包括:一个变位支架,其具有起始倾斜角不相同的第一和第二导引槽;和一个进给装置,其第一和第二导引突起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引槽,且可移动到升高状态来紧紧密封住各喷墨头的喷嘴。
文档编号B41J2/165GK1178168SQ971168
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3日
发明者李龙德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