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萨如图形演示暨自动描绘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251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李萨如图形演示暨自动描绘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属于物理教学演示仪,特别是既能直观演示李萨如图形,又能自动把李萨如图形(花样图)描绘在白纸上,而且还能把李萨如图形两个分振动 图象和 图象也能同时自动描绘在白纸上的教学演示仪。使其在国内、外更具有新颖性、更具有创造性,更具有实用性。
在本发明型申请日以前,有实用新型(ZL专利号97209296·X)“李萨如图形教学演示仪”,它是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总是从感性到理性,用机械的作相互垂直简谐振动合成李萨如图形,使作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速度大大减慢,甚至其速度,人工可以控制,使肉眼能够直接观察到质点做相互垂直简谐振动的物理过程和合成李萨如图形(花样图)的物理过程。
肉眼还能直观观察到“四层槽轨交叉描绘机构”的“动画笔”循李萨如图形(花样图)的轨迹规律运动,光滑、流利、自动地并把花样图描绘在白纸上。
实用新型“李萨如图形演示仪”本属发明型,但它的主要设计人陈楚南没有申请发明专利。因此实用新型“李萨如图形教学演示仪”它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科技价值还没有真正客观、全面体现出来,专利权法律保护年限,产品市场的开拓,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幅度、客观地表现国家民族精神财富价值等,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实用新型专利“李萨如图形教学演示仪”的主要发明人陈楚南在保持实用新型“李萨如图形教学演示仪”,原有的既能演示李萨如图形,又能把“李萨如图形”(花样图)自动描绘在纸上的双重功能结构之外,经过进一步创新设计,新增加了又能把做机械的相互垂直简谐振动两个分振动 (余弦图象)和 图象(正弦图象)的两个图象,也能自动地描绘在白纸上,而且正弦图象、余弦图象、李萨如图形(花样图)三者可以同时自动描绘在白纸上,也可以只把其中某一个图形(图象)自动地描绘在白纸上,也可以把三个图形(图象)中的其中任意二个图形(图象)同时自动地描绘在白纸上,使发明型·李萨如图形演示暨自动描绘仪”在国内、外更具有新颖性、更具有创造性、更具有实用性。更能体现它的科技价值,使国内外的初中《数学》高中、中专《数学》、《物理》,大专、大学《普通物理》、《数学物理》的课堂教学演示,都能用上它,使该发明专利成果的法律保护年限增长,进一步开拓产品市场,进一步增加社会物资财富的增长幅度,真正客观地表现国家民族精神财富的价值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框架、振动梁、齿轮组和装有中空圆柱体笔杆座的四层槽轨描绘机构,余弦、正弦图象描绘机构所组成。框架是“田”字形,并且在其上横梁5、下横梁6、左横梁16、右竖梁17的四条边梁内侧,用铣床都铣了同等深度,相同宽度,相同长度,相互对称的直向槽轨,20、21、22、23;
所述的振动梁,由相互交叉成“十”字形状的竖直振动梁1和水平振动梁7所组成,在竖直振动梁的上层设置有一条与其具有一定间距的补加梁13,沿着竖直振动梁和它的补加梁的直向,各开了一个长度相等、宽度相等、方向相同,在同一平面的直向槽轨4,竖直振动梁1通过其两端上设置的滑块,分别安装在“田”字形框架的上横梁5、下横梁6两条边梁内侧设置的直向槽20、21之内,使其与上横梁,下横梁,实现滑动配合,在水平振动梁的上层设置有一条与其具有一定间距的补加梁,沿着水平振动梁和它的补加梁的直向,各开了一条长度相等,宽度相等,方向相同,在同平面的直向槽轨,水平振动梁7通过其两端上设置的滑块,分别安装在“田”字形框架的左竖梁16,右竖梁17两条边梁内侧设置的直向槽轨22、23内,使其与左竖梁,右竖梁实现滑动配合,竖直振动梁1在水平振梁7和它的补加梁14之间,滑动配合,水平振动梁7的补加梁14在竖直振动梁1和它的补加梁13之间,滑动配合。
所述的齿轮组,由转轴固定在中横梁15上的齿轮2、转轴固定在中竖梁18上的齿轮8、转轴固定在中横梁和中竖梁交接处上的中介齿轮10进行传动配合所组成;转轴固定在中横梁15上的齿轮2通过其边缘上设置的一个圆柱形支柱3装置在竖直振动梁的直向槽轨4之内,实现滑动配合,转轴固定在中竖梁18上的齿轮8,通过其边缘上设置的一个圆柱形支柱9装置有水平振动梁的直向槽轨之内,实现滑动配合;所述描绘机构,动画笔杆插在中空圆柱体笔杆座12的中空之内,中空圆柱体笔杆座安装在竖直振动梁1和它的补加梁13的直向槽轨、水平振动梁7和它的补加梁14的直向槽轨交叉处,由四层槽轨所构成的方孔11之内,中空圆柱体笔杆座12与四层槽轨所构成的方孔11实行滑动配合。
中空圆柱体笔杆座12随竖直振动梁1和水平振动梁7的交叉处的运动而运动,因此动画笔把交叉处的轨迹李萨如图形演示、描绘在一张白纸上,达到本发明型演示仪研制李萨如图形演示暨自动描绘其图形的目的。
所述,余弦、正弦图象描绘机构,余弦图象描绘机构,装置有“冂”形的两条滑轨24,装置在齿轮2的下面,每一条滑轨到齿轮2的转轴的距离均等、对称,开口向下,“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它置于两条滑两条滑轨24之间,它与两条滑轨24,滑动配合,装置在“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的长边上的齿条26,它与齿轮2传动配合,“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沿中心线一端口开,一端不开口的,有一定宽度的中心槽,该槽与齿轮2下面的转轴,可相对滑动。描绘余弦图象的“描绘笔”27,装置在水平振动梁1的下端27处。
所述“正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9两条“冂”滑轨28,“正弦图象描绘记录板”,齿条30等构件,跟“余弦图象描绘机构等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不同的是,正弦图象描绘机构装置在齿轮8的下面,齿轮8既与中介齿轮10传动配合,又与齿条传动配合,使“正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9,沿X轴方向向外展示正弦图象,达到进一步演示简揩振动图象,暨自动描绘余弦图象正弦图象在白纸的研制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型进一步说明。


图1,利用“参考圆”推证一个质点做简揩振动的图。
图2,利用“参考圆”推证一条线做简揩振动的图。
图3,竖直振动梁1及其补加梁13的位置关系图。
图4,为竖直振动梁1及其补加梁13,水平振动梁7及其补加梁14和中空圆柱体笔杆座12的位置关系图。
附图5,为本发明型整体结构原理简图。摘要附图它应当是说明附图中的某幅图,因此说明书附图5也是摘要附图附图6,余弦图象描绘机构原理简图。
附图7,正弦图象描绘机构原理简图。
本发明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物理教材内容,利用“参考圆”研究弹簧振子振动规律的方法,半径为RA的质点M,作匀速圆周运动时,质点M在X轴上的投影P的位移是X。图1x=RACOSa 该方程是简谐振动的方程,即M在X轴上投影P点的运动是简谐振动,平衡位置在X轴的原点,即圆心OA处,RA是P点作简揩振动的振幅。T1是质点M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也是P点做简揩振动周期。
Φ1是质点M在时间t=0时,RA与X轴之间的夹角,也是t=0时,P点作简揩振动的初相。+如果把投影直线MP延长,图2,延长后的投影直线用S来表示,在S上任意取一点P’,则P’在平行于OAP的直线上的O’P’直线上来回振动,平衡位置在O’,即过OA的y轴的直线上。根据PP′//OAO′,x′//x∵O′P′=OAP=XP’的位移方程也是x′=RACOS(2πT1t+Φ1)]]>即P’是任意选定的,因此投影直线S上各点,都作相等的简谐振动,振动方程都是 ,如果在图3中用一根竖直振动梁1始终与振动投影直线S重合,则竖直振动梁1上的任何一点作与P点完全相等的简谐振动,这样,从理论到了实践。
图5为本李萨如图形演示暨自动描绘仪整体结构原理简图也是摘要附图。
它由框架、振动梁、齿轮组和装有中空圆柱体笔杆座的四层槽轨描绘机构所组成。框架是“田”字形,由上横梁5、下横梁6、左竖梁16、右竖梁17、中横梁15、中竖梁18所组成。并且在其上横梁5、下横梁6、左竖梁16、右竖梁17的四条边梁内侧,用铣床都铣了同等深度,相同宽度,相同长度,相互对称的直向横轨;20、21、22、23;所述的振动梁,由相互交叉成“十”字形状的竖直振动梁1和水平振动梁7所组成,在竖直振动梁的上层设置有一条与其具有一定间距的补加梁13,图3沿着竖直振动梁和它的补加梁的直向,各开了一个长度相等、宽度相等、方向相同,在同一平面的直向槽轨4,是用同步加工方法,用铣床铣出来的精密笪合,比较光滑;见图5,竖直振动梁1通过其两端上设置的滑块,分别安装在“田”字形框架的上横梁5、下横梁6两条边梁内侧设置的直向槽轨20、21之内,使其与上横梁、下横梁,实现滑动配合,使竖直振动梁1在振动过程中始终与图2中的S重合,使竖直振动梁1上的各个质点沿X轴方向都作相等的简谐振动,在水平振动梁7的上层设置有一条与其具有一定间距的补加梁,沿着水平振动梁和它的补加梁的直向,各开了一条长度相等,宽度相等,方向相同,在同平面的直向槽轨,水平振动梁7通过其两端上设置的滑块,分别安装在“田”字形框架的左竖梁16,右竖梁17两条边梁内侧设置的直向槽轨22、23内,使其与左竖梁,右竖梁实现滑动配合,它的加工方法和作用跟竖直振动梁1同。
所述的齿轮组,由转轴固定在中横梁15上的齿轮2、转轴固定在中竖梁18上的齿轮8、转轴固定在中横梁和中竖梁交接处上的中介齿轮10进行传动配合所组成;转轴固定在中横梁15上的齿轮2在其边缘上设置一个圆柱形支柱3通过齿轮传动、使圆柱支柱3做匀速圆周运动、使齿轮2和圆柱形支柱3具有“参考圆”功能的作用,圆柱形支柱3装置在竖直振动梁的直向槽轨4之内,实现滑动配合,传动竖直振动梁1上各个质点都沿X轴方向作相等的简揩振动,振动方程为X=R3COS(2πT1t+Φ1)]]>R3是圆柱形支柱3的转动半径。
转轴固定在中竖梁18上的齿轮8,通过其边缘上设置的一个圆柱形支柱9装置在水平振动梁的直向槽轨之内,实现滑动配合,传动水平振动梁7上各点沿Y轴方向也都作相等的简谐振动,图5。
振动方程y=R9COS(2πt/T2+Φ2),R9是图5中转轴固定在中竖梁18上的齿轮8边缘的圆柱形支柱9到齿轮8转轴的转动半径,振动梁7上各点作简谐振动的平衡位置,在过齿轮8圆心的水平直线上,齿轮8上面的圆柱形支柱9的转动半径,也是振幅,T2是周期,Φ2是初相。齿轮2与齿轮8的传动是通过中介齿轮10传动的。
齿轮2、齿轮8、中介齿轮10三个齿轮匀速转动过程中竖直的振动梁1上的质点和水平的振动梁7上的质点作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交点11的轨迹,就是李萨如图形。
所述装有中空圆柱笔杆座的四层槽轨交叉描绘机构的装配结构是竖直振动梁1在水平振动梁7和它的补加梁14的两条直梁之间滑动配合,见图4;水平振动梁7的补加梁14在竖直振动梁1和它的补架梁13之间,滑动配合。(图4的绘制,把图5中水平振动梁7旋转90°,再装配中空圆柱体笔杆座12后绘的左视剖视图)。因此,在图5中,竖直振动梁1和水平振动梁7交叉的11处,有四层都有槽轨的梁,构成一个有一定深度的正方形的方孔,即图5中交点11的位置。中空圆柱体笔杆座12,安装在交叉11处的方孔之内,见图4。这种结构就是装有中空圆柱体笔杆座的,四层槽轨交叉描绘机构。中空圆柱体笔杆座,无论向何方歪偏,都有两个起支点作用的梁支持,使它不能歪偏。因此,插在中空圆柱体笔杆座12内的动画笔能准确、流畅地把图5中交叉11处合成李萨如图形的轨迹画在一张白纸上。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把齿轮2、齿轮8、中介齿轮10其中任何一个齿轮当作主动轮,传动速度人工随意控制。因此,在图5中,竖直振动梁1和水平振动梁7各质点分别作相互垂直简揩振动的物理过程和合成李萨如图形轨迹的交点11的物理过程,肉眼都可以观察得很清楚了。根据 用不同半径的备用齿组,替代转固定在中竖梁上的齿轮8,则可改变互相垂直简谐振动周期之比。
改变圆柱支柱3或圆柱形支柱9的转动半径的大小,则可改变作简谐振动的振幅。时间t=0,改变圆柱支柱3或圆柱形支柱9的径向与水平方向角度,则改变作简谐振动的初相。
本发明型教学演示仪,无论中介齿轮10是否作匀速圆周运动,李萨如图形不变。这是该演示仪的又一特征。
所述,余弦、正弦图象描绘机构,是演示机械的相互垂直简谐振动的两个分振动 图象——余弦图象和 图象-正弦图象是这样实现的。在附图5的齿轮(2)的下面见图6装置有两条“”形的,有一定宽度的平行滑轨(24),有平行滑轨(24)的两者滑轨之间,有一块轻质的长方形的能记录 图象“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余弦描绘图象记录板”(25)沿它的中心线方向用铣床(或锯割机)加工了一条,一端开口,一端不开口,有一定长度的一条中心槽,这一条中心槽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当“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在齿轮(2)的下面平动时,齿轮(2)的转动轴,可沿这一条中心槽的中间无阻碍地相对滑动;二是这一条中心槽可代表 ,图象一余弦图象的平衡平位,也可代表时间(七秒)轴,在“余弦图象记录板(25)的左边,沿其长方形的长边装配有一条齿条(26),在当齿轮(2)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时图7,这种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传动装置有齿条(26)的“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在两条“冂”形的,平行的滑轨(24)之间,做匀速直线平动。“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在作匀速直线平动过程中,“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的中心槽,无阻碍地滑过齿轮(2)下面的转动轴,平动方向,沿y轴方向,由上而下,沿由内向外作匀速直线平动,“描绘笔”(27)自动把 图象——余弦图象自动描绘在“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的白纸上,向学生直观展示 图象——余弦图象的形状,振幅A1的大小,初相Φ1的大小,和水平振动(1)振动的频率 在时间t内振动了多少次。
“描绘笔”(2T)它是安装在图5所示的水平振动梁(1)的下端(27)处,它是跟水平振动梁(1)上的所有质点一样,都是作机械的相位相同,振幅A相同,周期相同的简谐振动,振动方程都是 因此,“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白纸上描绘记录的余弦图象。实质是水平振动梁1作机械的简谐振动的弦图象,其振动方程直观证实了就是 ,该图象的图形向学生直观展示之后,而且还能使学生直观观察到简谐振动议程 中振幅A1的大小,初相Φ1的大小,在时间t秒内,振动频率 完成多少次振动,因此,它能使学生真真相信水平振动梁I(包括竖直振动梁7),都是作机械的简谐振动。“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白纸上自动描绘记录下来的余弦图象,在理论推证时,是从齿轮作“匀速园周运动”,传动水平振动梁作间谐振动和传动“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做匀速直线平动推证出来有的,是余弦图象的图形的,但由于齿轮2、水平振动梁III、齿条26、都是属于机械传动,相互联结,因此,在实际操作演示时,无论齿轮的转速是否均匀,快慢如何,余弦图象始终与转速和平动的快慢无关。图象极其稳定,演示实验成功率100%,这是作机械型简谐振动的突出优点。演示 图象——正弦图象的两条“平行滑轨”(28)“正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9)齿条(30)“描绘笔”(31)它们的结构及装配传动的方法,跟 ,图象——余弦图象两条“平行滑轨”(24)“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齿条(26)“描绘笔”(27)它们的结构、及装配传动方法完全相同。但安装位置不同,描绘正弦图象的两条“平行滑轨”(28)“正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9)齿条(30)、装置在齿轮(8)的下面。当中介齿轮(10)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传动齿轮也是逆时针方向转动,齿轮下面的齿传动下面的齿条平动,方向沿X轴正方向从左向右,从内向外作直线平动,安装在竖直振动梁右端的“描绘笔”(31)把正弦图象的图形自动描绘在“正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9)的白纸上,向学生直观展示。齿轮8比中介齿轮的厚度厚,齿轮(8)下面的齿既与中介齿轮(10)构成齿轮——齿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齿轮(8)又与齿条(30)构成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相互传动,齿轮(8)传动齿条做匀速直线平动。“正余图象描绘记录板”(29)的中心槽,使齿轮(8)下面的转轴无阻地从中心槽之间滑过发明型,李萨如图形演示暨自动描绘仪”比实用新型“李萨如图形教学演示仪”经进一步创新设计,新增加了余弦图象演示装置和正弦图象演示装置,但总体结构仍跟实用新型“李萨如图形教学演示仪”一样结构简美,线条明快,重量轻,教师1人手提携带到方便,操作简便,图象稳定,无论转速快慢如何或是否均匀,图象都保持不变,演示实验,成功率100%,演示操作时,李萨如图形,余弦图象,正弦图象,三者可同时描绘在纸上,也可只描绘其中任意两个图象形(图象),也可以只描绘其中任一个图形(图象)肉眼还能直观观察到 两个图象中的振幅A1、A2,因此,更具有新颖性,更具有创造性,更具有实用性,是最理想的演示仪。产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初中《数学》高中,中专《数学》《物理》大专、大学《普通物理》、《数学物理》都要用上它,社会财富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能客观公正地体现国家民族精神财富的价值。“示波器”“电脑”也能显示李萨如图形和正弦图象,余弦图象,但由于电流振动频率很高,肉眼根本看不到两者的电流作简谐振动的物理过和合成李萨如图形的物理过程、两者更不能直观地、可控地、把图形(图象)自动描绘在白纸上,关于 两者不可能都满可振幅A1≠A2、周期 是正整比,初相Φ1≠Φ2的所有条件,两者都很笨重,两者演示时,附件都很多,演示过程中两者教师1人不便手提携带,而且“电脑”演示李萨如图形,余弦图象、正弦图象还要费很多时间编“演示程序”,一般教师都不具备编“演示程序”的能力,学生对编“演示程序”更有一种实不可思之感,而且两者演示图象会因电流的波动使图象闪动,不稳定,演示实验两者难保证成功率100%。
因此,发明型,李萨如图形演示暨自动描绘仪,是替代“示波器”,“电脑”直观演示李萨如图象,余弦图象,正弦图象最理想的直观教学演示仪。
效果还有第一,更具有新颖性。至申请日之前,在国内尚未公开使用过该类型的演示仪器。
第二,更具有创造性。本发明型演示仪,比实用新型李萨如图形新增了直观演示、自动描绘余弦图象、正弦图象的机构都是直观演示物理真实规律,不是模拟演示,也不是间接反映演示,科学性强。申请日以前“示波器”“电脑”利有相互垂直作简谐振动的电流的振动,是模拟演示、间接反映演示,同时,在科学研究上,研究互成任意角度时,不同周期,不同初相,不同振幅简谐振动的合成图形,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层槽轨交叉描绘机构,是一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新传动机构,在李萨职图形教学演示仪中,具有自动描绘功能。为其它方面设计类似自动描绘机构或加工机械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国内外首创的发明型、李萨如图形演示暨自动描绘仪”的“样机”已试制成功了,它工作状态完全符合发明设计要求非常理想。以上就是发明型·李萨如图形演示暨自动描绘仪”,是当代国内外最具有新颖性,最具有创造性,最具有实用性的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发明型·李萨如图形演示暨自动描绘仪,由框架、振动梁、齿轮组和李萨如图形描绘机构、余弦、正弦图象描绘机构顺序地机械构造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呈“田”字形,并且在其上横梁(5)、下横梁(6)、左竖梁(16)、右竖梁(17)沿每一条梁的内侧的直向,都开了一条同等深度、相同长度、相同宽度、相互对称的直向槽轨(20)、(21)、(22)、(23);所述的振动梁,由相互交叉成“十”字形状的竖直振动梁(1)和水平的振动梁(7)所组成,在竖直振动梁上层设置有一条与其具有一定间距的补加梁(13)沿着竖直振动梁和它的补加梁的直向,各开了一条长度相等、宽度相等、方向相同,在同一平面的直向槽轨(4),竖直振动梁(1)通过其两端上设置的滑块,分别安装在“田”字形框架的上横梁(5),下横梁(6)两条边梁内测设置的直向槽轨(20)、(21)之内,使其与上横梁,下横梁,实现滑动配合,在水平振动梁的上层设置有一条与其具有一定间距的补加梁,沿着水平振动梁和它的补加梁的直向,各开了一条长度相等,宽度相等,方向相同,在同平面的直向槽轨,水平振动梁㈠)通过其两端上设置滑块,分别安装在“田”字形框架的左竖梁(16),右竖梁(17)两条边梁内侧设置的直向槽轨(22)、(23)内,使其与左竖梁,右竖梁实现滑动配合,竖直振动梁(1)在水平振动梁(7)和它的补加梁(14)之间,滑动配合,水平振动梁(7)的补加梁(14)在竖直振动梁(1)和它的补加梁(13)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的齿轮组,由转轴固定在中横梁(15)上的齿轮(2)、转轴固定在中竖梁(18)上的齿轮(8)、转轴固定在中横梁和中竖梁交接处上的中介齿轮(10)进行传动配合所组成;转轴固定在中横梁(15)上的齿轮(2)通过其边缘上设置的一个圆形支柱(3)装置在竖直振动梁的直向槽轨(4)之内,实现滑动配合,转轴固定在中竖梁(18)上的齿轮(8),通过其边缘上设置的一个圆柱形支柱(9)装置在水平振动梁的直向槽轨之内,实现滑动配合;所述李萨如图形描绘机构,动画笔杆插在中空圆柱体笔杆座(12)的中空之内,中空圆柱体笔杆座安装在竖直振动梁(1)和它的补加梁(13)的直向槽轨,水平振动梁(7)和它的补加梁(14)的直向槽轨交叉处,由四层槽轨所构成的方孔(11)之内,中空圆柱体笔杆座(12)与四层槽轨所构成的方孔(11)实行滑动配合。
2.所述余弦、正弦图象描绘机构,余弦图象描绘机构,装置有“∩”形的两条滑轨(24),沿每一条滑轨的内侧的直向,都开了一条同等深度、相同长度、相互平行、对称,在同一平面上的直向滑轨,装置在齿轮(2)的转轴安装在中横梁(15)的齿轮(2)的下面,两边的滑轨以齿轮(2)的转轴对称装置,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沿其中心线加工了一端开口,一端不开口的,有一定宽度的中心槽,装置在“∩”形的两条滑轨(24)两条滑轨之内,滑动配合,中心槽与齿轮(2)的轴滑动配合,装置在余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的长边上的齿条(26)与齿轮(2)传动配合,“描绘笔”(27)装置在水平振动梁(1)上,靠近下横梁(6)一端的(27)处,正弦图象描绘机构,装有“∩”形的两条滑轨(28),沿每一条滑轨的内侧的直向都开了一条同等深度、相同长度、相互平行对称,在同一平面上的直向的滑轨,装置在齿轮(8)的转轴装置在中竖梁(18)的齿轮(8)的下面,两条滑轨以齿轮(8)的转轴对称装置,正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9),沿其中心线加工了一端开口,一端不开口,有一定宽度的中心槽,装置在有“∩”形的两条滑轨(28)之间,滑动配合,安装在正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9)长边上的齿条(30)与齿轮(8)传动配合,描绘笔(31)装置在竖置振动梁(7)上靠近右竖梁(17)一端的(31)处。
全文摘要
一种可控转速,作机械相互垂直简谐振动的,自动把图形描绘在纸上的发明型·李萨如图形演示暨自动描绘仪。它由齿轮(2)、齿轮(8)、齿轮(10)及齿轮上的支柱(3)、柱(9);振动梁(1)、振动梁(7);四层槽轨交叉描绘机构及交叉处的动画笔(12);描绘笔(27)、描绘笔(31);余弦、正弦图象描绘记录板(25)、(29)及安装其上的齿条(26)、齿条(30)组成,传动、滑动配合工作,动画笔自动描绘李萨如图形于纸上,描绘笔(27)自动描绘余弦图象、描绘笔(31)自动描绘正弦图象于纸上。
文档编号G09B23/00GK1368713SQ011064
公开日2002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1日
发明者陈楚南, 陈华林, 陈肖华 申请人:陈楚南, 陈华林, 陈肖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