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和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90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和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和计算机,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一种适于显示动态图像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以及一种适于使用这种液晶显示器的计算机。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No.314274/2000,并将其引入本文以作为参考。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LCD)的显示屏已得到扩大,其清晰度也已得到提高。所显示的图像范围也从用于个人计算机的液晶显示器中的静态图像、文字处理程序或类似程序一直到用于TV或类似设备的液晶显示器中的动态图像。由于动态图像压缩技术的进步以及动态图像现在也很容易在计算机中得到控制,因而个人计算机中所使用的液晶显示器的动态图像显示频率也相应提高。可以想象,与配备有阴极射线管(CRT)的TV相比,由于LCD很薄,而且其安装不会占据较大空间,所以在不久的将来,LCD TV在普通家庭中的普及程度将会迅速增加。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框图。图1中以这样一种情况作为一个例子,即,计算机100(如个人计算机)和液晶显示器110被单独提供。如图1所示,色调数据D100和同步数据D101被从计算机100输出至液晶显示器110。例如,色调数据D100代表一个RGB信号,而同步数据D101则是包含有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数据使能信号(DE)以及时钟信号的数据。
液晶显示器110含有LCD控制器112、液晶显示面板114、信号线驱动电路116、扫描线驱动电路118、基准色调电压发生器120、背景光122以及背景光反相器124。LCD控制器112产生色调数据D110和信号侧控制信号D111,并根据从计算机100分别输出的色调数据D100和同步数据D101将它们分别输出给信号线驱动电路116。LCD控制器112还产生一扫描侧控制信号D112且将它输出给扫描线驱动电路118,并控制着液晶显示面板114上所显示的图像的显示内容。
以下将参考图2对液晶显示面板114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显示了相关工作中的一种有源矩阵LCD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虽然在图2中没有显示出第一和第二玻璃衬底,但LCD是配备有第一和第二玻璃衬底的。在第一玻璃衬底上,n个扫描线131(n自然数)和m个信号线132(m自然数)被排列成网格状,而且在扫描线131与信号线132的各个交叉点附近都配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FT)133,该晶体管是一种非线性器件(开关器件)。
TFT 133的栅极与扫描线131相连,其源极与信号线132相连,其漏极则与一个象素电极134相连。第二玻璃衬底被放置在与第一玻璃衬底正对的位置,而且在此玻璃衬底的一个表面上由一透明电极(如氧化铟(ITO)薄膜)形成了一个公共电极135。各个公共电极135都与一个公共电极驱动电路136相连,它们的电位由公共电极驱动电路136设定。在公共电极135与形成于第一玻璃衬底之上的象素电极134之间填充有液晶。
扫描线131和信号线132分别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18和信号线驱动电路116相连接。扫描线驱动电路118通过给n个扫描线131依次加载高电位来执行扫描,并导通与各扫描线131相连的TFT 133。当信号线驱动电路116输出色调电压时,色调电压通过导通的TFT 133被写入象素电极134。在扫描线驱动电路118导通扫描线131的同时,信号线驱动电路116根据图像数据将色调电压输出给m个信号线132之一。发光量根据被设定成一固定电位的公共电极135与被写入象素电极134的色调电压之间的电位差而受到控制。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110配有背景光122和用于向背景光122提供电源的背景光反相器124。当背景光122在液晶显示器110工作状态下以固定辉度发光时,其发光量将受到控制,从而按照上述操作原理进行显示。图1所示的基准色调电压发生器120向信号线驱动电路116提供了基准色调电压。
图3显示出了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18和信号线驱动电路116输出的信号的波形,它们分别被提供给传统型液晶显示器中的扫描线131和信号线132。图3中,X轴代表时间,而VG1至VGn则分别代表加载给各扫描线131的扫描信号波形。如图3所示,高电位一次只被加载给一个扫描线131,而且扫描信号VG1至VGn被顺序输出给n个扫描线131。VD代表输出给一个信号线132的信号波形,而Vcom则代表加载给公共电极135的信号波形。在图3所示的一个例子中,信号VD的信号强度根据各个图像数据而相应改变,而信号Vcom则具有一个不随时间变化的固定值。
上面介绍了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但是,在现有技术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中,加载给各个象素电极134的电压一直保持直至扫描线随后被选中为止,因而在一帧的周期内固定了发出的光。与此同时,CRT利用一电子束进行顺序扫描。所以当在此LCD上显示一个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问题,即,图像质量会因图像残留现象而降低。图像质量下降是由于液晶显示材料的响应速度较慢而致。结果,当色调改变时,色调的变化不能在一个区段周期内完成,并且在一个较短的区段周期内将产生一累积性响应。有一种防止质量下降的方法涉及到对各种能够进行高速响应的液晶材料的研究。
但是,根据报道,上述诸如图像残留现象的问题并非只是因为液晶响应速度较慢造成,而且还与用来改变LCD上显示的图像的方法有关。这些报道是由NHK广播技术研究院以及其它单位(例如,参考1999年电子情报与通信工程学会综合会议的SC-8-1的第207和208页)提出的。为了论述由用来改变LCD上显示的图像的传统方法所造成的问题,以下将对驱动CRT的方法和驱动LCD的方法进行说明和比较。
图4A和4B显示出了CRT和LCD在某一象素发光显示的时间响应的比较结果。图4A显示了CRT的时间响应,CRT是一种所谓的“脉冲显示器”,它在电子束到达显象管表面上的荧光物质后只发出几毫秒的光,而图4B中所示的LCD则是一种所谓的“保持型显示器”,它从数据被写入一个象素开始就保持一个区段周期的显示光,直到下一个写入开始为止。
当一个动态图像分别被显示在具有上述特征的CRT和LCD上时,将会出现如图5A和5B所示的显示。图5A和5B显示了当一个动态图像分别被显示在CRT和LCD上时的例子,图5A是CRT的例子,图5B是LCD的例子。在图5A和5B中,一个圆形显示目标沿图中X方向运动。如图5A所示,显示目标被立即在CRT中与时间相对应的一个位置上显示出来,而在LCD上,一个区段之前的图像将一直保持,直到紧接着LCD上新的写入之前为止。
在一个人观看图5A和5B上所显示的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其所看的动态图像分别如图6A和6B所示。图6A和6B是说明性附图,它们用于解释当一个动态图像被显示在CRT和LCD上时人所看到的图像,图6A是CRT的情况,图6B是LCD的情况。如图6A所示,当一个动态图像被显示在CRT上时,我们将不会看到在一确定时间上显示的图像和该时间之前的一个图像出现覆盖。但是,当动态图像被显示在LCD上时,我们所看到的当前显示图像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由于视觉暂留效应和其它效应,它与紧接它之前显示的图像被覆盖在一起,从而使运动变得模糊不清。
人们曾经提出了一些方法以通过在将相应于图像数据的电压输入到液晶显示面板114的各个象素电极134之前输入与一黑图像相对应的电压,从而减少显示图像的保持时间。这些方法能够防止运动变得模糊不清,进而解决了当LCD上显示一个动态图像时所产生的上述问题。图7A至7D是说明性附图,它们用于解释通过在各图像数据之间插入一个黑图像以防止运动变得模糊不清的方法。如图7A所示,通过在一个水平消隐周期内给液晶加载相应于黑屏显示的预定电压,这种方法基本上防止了运动的模糊不清。即,当一个区段中的图像被显示出来之后,整个屏幕上先显示黑色,然后在显示下一区段中的图像。但是,按照这种方法,液晶显示面板114的各个扫描线的显示时间将相互不同。这种时间上的差异会导致这样一个问题,即,如图7C的例子所示,辉度差将取决于液晶显示面板114上的位置。
在日本未决专利申请No.Hei.9-127917、No.Hei 10-62811和日本未决专利申请No.Hei 11-30789中提出了一种防止产生辉度差的方法。图8显示了一种能够解决由图7A所示方法而造成的问题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该结构是在上述专利申请No.Hei 9-127917中被提出的。图8中与图2所示液晶显示器相同的部分被标以和图2相同的参考序号。
在图8中,除了具有图2所示电路结构以外,还新配有一个用于写入黑色的电路,该电路包括黑信号供给器140,黑信号供给线141,用于提供黑信号的扫描线142,用于提供黑信号的TFT 143以及用于驱动提供黑信号的扫描线142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44。用于提供黑信号的TFT 143的栅极与用于提供黑信号的扫描线142相连,用于提供黑信号的TFT 143的源极与黑信号供给线141相连,其漏极则分别与TFT 133的漏极和象素电极134相连接。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液晶显示器中,与黑屏相对应的电压在一个区段内被加载给象素电极,之后,相应于图像数据的电压被加载给象素电极134。通过按照上述步骤单独驱动各个扫描线就可使图像数据复位,如图7B的例子所示。也就是说,通过对各个扫描线单独进行复位、在各个图像显示之后插入黑屏,而不是象图7A那样对所有扫描线同时进行复位,就可防止辉度中的差异。通过如图7B那样对扫描线进行复位,就可防止屏幕上的辉度差,从而出现如图7D所示的面板显示。
但是,在图7A和7C所示的方法以及图8所示的设备中,由于插入的黑屏也是显示中的一个静态图像,即使保持型显示器适于显示静态图像,也会因发生闪烁情况而导致图像质量下降。还有,由于当插入黑屏时显示屏的亮度会被降低,所以背景光的辉度需被设定成较高的值,从而获取与没有插入黑屏的情况所需的亮度相同程度的亮度。这种背景光辉度的增加会增加功耗,而这也是一个问题。
本发明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能够在不使运动模糊或不使辉度降低的情况下显示一个动态图像。本发明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可以在无需功耗或不使图像质量因诸如闪烁情况而降低的情况下显示一个静态图像。另外,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于使用这种液晶显示器的计算机。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背景光控制电路根据一个图像判别信号控制上述背景光,该信号表示在上述第一周期的激活状态以及在上述第二周期的无效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含有一个控制器,此控制器能够根据表示激活状态的上述图像判别信号来控制上述显示面板,从而使上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显示一个复位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含有多个单元,而且在上述多个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上显示有作为上述复位图像的单一颜色。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含有一扫描线、一与上述扫描线基本垂直放置的信号线以及一放置在上述扫描线与上述信号线的交叉部分之上的单元,而且在上述单元的至少一个部分上显示有作为上述复位图像的单一颜色。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在一第一扫描周期上激活一个第一扫描并向一第一信号线提供一图像数据,上述控制器在一第二扫描周期上激活一个第二扫描并向上述第一信号线提供一复位数据,而且上述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包含在一个用于对上述扫描线进行扫描的基本周期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还含有至少一个第三扫描线,该扫描线被安排在上述第一扫描线与上述第二扫描线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第八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还含有一个输入端,该输入端用于接收上述图像判别信号,并将上述图像判别信号提供给上述控制器和上述背景光控制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第九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判别信号表示出了当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个区域与上述动态图像的一个区域之比大于一阈值时的上述激活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在上述第一周期接收一个动态图像数据,并在上述第二周期接收一个静态图像,而且上述控制器在上述第一周期上控制上述显示面板以显示一与上述动态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动态图像,并在上述第二周期上显示一与上述静态图像数据相对应的静态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一计算机,它含有一用于保存上述阈值的存储器;以及一检测器和比较器,它们用于检测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区域与上述动态图像的上述区域之比,对上述比值与上述阈值进行比较,并将上述图像判别信号提供给上述控制器和上述背景光控制电路,而且上述图像判别信号表示了当上述比值大于上述阈值时的上述激活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二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判别信号表示了当上述比值小于上述阈值时的上述无效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三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还含有一个图像判别单元,它用于接收一图像数据,并在当上述图像数据含有一动态图像数据时,将表示上述激活状态的上述图像判别数据提供给上述背景光控制电路,上述动态图像数据对应于上述动态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四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判别单元能在当上述图像数据含有一静态图像数据时将表示上述无效状态的上述图像判别数据提供给上述背景光控制电路,上述静态图像数据对应于上述静态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五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数据含有一个与一第一帧相对应的上述图像数据的第一部分以及一个与一第二帧相对应的上述图像数据的第二部分,而且上述图像判别单元含有一个存储器,它用于保存上述第一帧上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上述第一部分;以及一个比较器,它用于对上述图像数据的上述第一部分与上述第二帧上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上述第二部分进行比较,并在当上述图像数据的上述第一部分与上述图像数据的上述第二部分不同时检测出上述图像数据含有上述动态图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六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比较器在当上述图像数据的上述第一部分与上述图像数据的第二部分相同时检测出上述图像数据含有上述静态图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七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数据含有一个与一第一帧相对应的上述图像数据的第一部分以及一个与一第二帧相对应的上述图像数据的第二部分,而且上述图像判别单元将上述图像数据的上述第一部分分割成与上述显示面板的一组检测块相对应的第一组局部数据,并将上述图像数据的上述第二部分分割成与上述显示面板的一组检测块相对应的第二组局部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八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判别单元含有一个存储器,它用于保存上述第一帧上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上述第一部分;以及一个比较器,它用于检测与上述第二帧上的上述第二组局部数据不同的上述第一帧上的上述第一组局部数据,提供在上述第一帧上检测出来的上述第一组局部数据的数目,并在当上述数目大于一预定值时提供出代表上述激活状态的上述图像判别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九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数据含有一个与一第一帧相对应的上述图像数据的第一部分以及一个与一第二帧相对应的上述图像数据的第二部分,而且上述图像判别单元定义出与上述图像数据的上述第一部分中的上述显示面板的多个检测点相对应的第一组局部数据、以及与上述图像数据的上述第二部分中的上述显示面板的多个检测点相对应的第二组局部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十个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判别单元含有一个存储器,它用于保存上述第一帧上的上述图像数据的上述第一部分;以及一个比较器,它用于检测与上述第二帧上的上述第二组局部数据不同的上述第一帧上的上述第一组局部数据,提供出在上述第一帧上检测出来的上述第一组局部数据的数目,并在当上述数目大于一预定值时提供代表上述激活状态的上述图像判别信号。
图7A是说明性附图,它用于解释一种用于在各个图像间插入一黑图像并防止模糊运动的方法;图7B是说明性附图,它用于解释一种用于在各个图像间插入一黑图像并防止模糊运动的方法;图7C是说明性附图,它用于解释一种用于在各个图像间插入一黑图像并防止模糊运动的方法;图7D是说明性附图,它用于解释一种用于在各个图像间插入一黑图像并防止模糊运动的方法;图8显示出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它用于解决由图7C所示方法造成的问题;图9的功能框图显示了等同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示意结构;图10显示了液晶显示面板44的结构以及从信号线驱动电路46和扫描线驱动电路48输出至液晶显示面板44的信号部分的波形;图11是当显示动态图像时在液晶显示面板44上立刻显示出来的内容;图12显示了从LCD控制器42输出至信号线驱动电路46和扫描线驱动电路48的各种信号的一个具体例子;图13是当显示一个静态图像时从LCD控制器42输出的各种信号的时序图;图14是当显示一个动态图像时从LCD控制器42输出的各种信号的时序图;图15是一个说明性附图,它用于解释根据液晶显示面板44与一窗口的区域比值来判断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44上的图像是否为一个动态图像的原理;图16的功能框图显示了等同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图17的功能框图显示出了图像判别电路60的内部结构;图18A的说明性附图用于解释图像判别电路的操作;以及图18B的说明性附图用于解释图像判别电路的操作。
实施例的说明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揭示了特定的配置、特征和操作。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例子,因此以下所描述的特定特征仅用于为了使对这些实施例的说明更加简单,并提供一个对本发明的整体理解。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将不仅限于以下说明的特定实施例。另外,为了便于简化理解,在对本发明的各种配置、特征和操作的说明中,省略了那些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内容。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结构功能框图。在图9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分别提供了一个诸如个人电脑的计算机30以及液晶显示器40。计算机30将色调数据D10、同步数据D11以及图像判别信号J1输出给液晶显示器40。
色调数据D10和同步数据D11分别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色调数据D100和同步数据D101。例如,色调数据D10是一个RGB信号,而同步数据D11则是一个含有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数据使能信号(DE)以及时钟信号的数据。图像判别信号J1是一个1比特的信号,它表示从计算机30输出给液晶显示器40的图像数据(一个由色调数据D10和同步数据D11组成的信号)是否为一个动态图像。
图像判别信号J1为高电平表示图像数据是一个动态图像,低电平则表示图像数据是一个静态图像。例如,当计算机30中运行一个用于控制动态图像的应用程序时,图像判别信号J1的数值可被设定成高电平。在另一个例子中,当计算机30含有一TV调谐器而且图像数据是基于一个从TV调谐器输出的信号时,其数值也可被设定成高电平。还有,在另一个例子中,其数值可由计算机30的用户手动设定。
液晶显示器40含有一LCD控制器42、液晶显示面板44、信号线驱动电路46、扫描线驱动电路48、基准色调电压发生器50、背景光52、背景光反相器54以及背景光控制电路56。LCD控制器42产生分别基于从计算机30分别输出的色调数据D10和同步数据D11的色调数据D20和信号侧控制信号D21,将它们分别输出给信号线驱动电路46。LCD控制器42还产生一扫描侧控制信号D22且将它输出给扫描线驱动电路48,并控制着液晶显示面板44上所显示的图像的显示内容。
液晶显示器40含有判别信号输入端57,它用于将计算机30所输出的图像判别信号J1输出给LCD控制器42和背景光控制电路56。
LCD控制器42控制信号线驱动电路46和扫描线驱动电路48,并在当显示动态图像时根据图像判别信号J1确定是否需执行黑屏显示,用以防止运动的模糊不清。黑屏显示会导致液晶显示面板44中辉度的降低,它与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无关。当显示动态图像以防止运动变得模糊不清时就需要黑屏显示。但是,当显示静态图像时就不需要黑屏显示,因为静态图像中没有运动。然后,LCD控制器42根据图像判别信号J1确定色调数据D10和同步数据D11是用于动态图像还是用于静态图像,并控制信号线驱动电路46和扫描线驱动电路48,从而在显示静态图像时不执行黑屏显示和线路顺序驱动。
背景光控制电路56根据通过判别信号输入端输入的图像判别信号J1,向背景光反相器54输出一个用于控制背景光52(它用于照亮液晶显示面板44的背面)的发光辉度的控制信号。具体来说,在图像判别信号J1表示是一个动态图像的情况下,从背景光52发出的光的辉度被设定成高电平以防止因采用防止运动变成模糊不清的黑屏显示而导致的显示辉度降低。与此同时,在图像判别信号J1表明是一个静态图像的情况下,从节省功耗的角度看,背景光52所发出的光的辉度将被设定成低电平,因为LCD控制器42进行控制以不执行黑屏显示。基准色调电压发生器50与图1所示基准色调电压发生器120相类似。
接下来将参考图10对液晶显示面板44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显示出了液晶显示面板44的结构以及从信号线驱动电路46和扫描线驱动电路48输出给液晶显示面板44的部分信号波形。图10中所示的信号波形分别是当显示动态图像时从信号线驱动电路46和扫描线驱动电路48输出的信号波形,在显示静态图像的情况下,与图3所示波形相类似的信号波形被输出,并且执行线路的顺序驱动。
图10中的液晶显示面板44配有与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14中一样的第一和第二玻璃衬底。在第一玻璃衬底上,n个扫描线2(n自然数)和m个信号线3(m自然数)被排列成网格状,而且在扫描线2与信号线3的各个交叉点附近都配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FT)4,该晶体管是一种非线性器件(开关器件)。
TFT 4的栅极与扫描线2相连,其源极与信号线3相连,其漏极则与一个象素电极5相连。第二玻璃衬底被放置在与第一玻璃衬底正对的位置,而且在其一个表面上由一诸如(ITO)的透明电极形成了一个公共电极6。在公共电极6与形成于第一玻璃衬底之上的象素电极5之间填充有液晶。
图10中的扫描信号VG1至VGn被分别加载给各个扫描线2。图10中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信号VD被加载给信号线3。如图10所示,各个扫描信号VG1至VGn都含有两个扫描线选择周期,它们是用作图像数据选择周期的扫描线选择周期t1,以及一个用于在一个区段中的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在用于图像数据的选择周期t1中,与图像数据有关的写入色调电压被调入象素电极5。在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中,与黑屏显示有关的写入电压被装载入象素电极5。与图像数据有关的色调电压和与黑屏显示有关的电压被交替输出给各个信号线3。
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是第一实施例的特征之一,如图10所示,它近似地对应于一个传统扫描线选择周期t3的一半。例如,扫描线G1在用于图像数据的选择周期t1上被选中,然后扫描线Gj在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上被选中以执行黑屏显示,扫描线Gj与扫描线G1至少隔开另一个扫描线G2。与黑屏显示有关的电压在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上被加载给信号线3,此时一个称为“复位图像”的黑屏被显示,因为液晶电容7屏蔽了背景光52所发出的光。如上所述,扫描线2被逐个选中以用于黑屏显示,这就是所谓的“复位驱动”,它取代了同时选择所有扫描线以用于黑屏显示的操作。
接下来将对第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我们利用G1至Gn将各个扫描线2区分开,并且利用D1至Dm将各个信号3区分开。假设图像数据的显示按照扫描线G1、G2…的顺序进行,而黑屏显示是从第“j”(j自然数1<j≤n)个扫描线Gj开始。
首先,扫描线G1在用于图像数据的选择周期t1上被选中,并且在这种状态下,与图像数据有关的色调电压被加载给信号线D1。此时,与信号线G1相连的TFT 4被导通,并且液晶电容7的显示开始根据图像数据进行显示。接下来,信号线Gj在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上被选中,并且在这种状态下,与黑屏显示有关的电压被加载给信号线3。当此电压被加载时,与扫描线Gj相连的TFT 4被导通,并且液晶电容7变黑。
经过扫描线Gj的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之后,扫描线G2将被扫描,并且与在扫描线G1受到扫描的情况中相类似的操作被执行。扫描线Gj+1在扫描线G2之后接着被扫描,并且与在扫描线Gj受到扫描的情况中相类似的操作被执行。之后,与上面类似,扫描线2按照扫描线G3、Gj+2、…的顺序被选中。通过这种驱动方法,图11中所示的一个带状黑屏显示区就被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44上。
图11是当显示动态图像时在液晶显示面板44上立刻显示出来的内容。如图11所示,在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被设定成基本上处于液晶显示面板44的中央的情况下,屏幕上将由三个显示区域组成,即,正常图像显示区域A1、黑屏显示区域A2以及正常图像显示区域A3。随着时间的推移,黑屏显示区域A2将按照图11中箭头D1所示的方向移动。当黑屏显示区域A2到达液晶显示面板44的下端时,一部分黑屏显示区域A2将移动到液晶显示面板44的上端,黑屏显示区域A2在屏幕下端所占据的区域减少,由于黑屏显示区域A2是按照箭头D1所示的方向移动,所以黑屏显示区域A2在屏幕上端所占据的区域将增加。
如上所述,在第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黑屏显示防止了显示动态图像时运动的模糊不清。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中所选中的扫描线与用于图像数据的选择周期t1中所选中的扫描线之间的间隔等同于黑屏显示区域A2。黑屏显示区域A2在一个屏幕上所占据的比例被设定成这样一种程度,即,在显示动态图像时模糊运动不会被辨别出来。通过使上述黑屏显示逐渐变成正常显示区域A1和A3,就使黑屏显示区域A2滚动过一个扫描线2。因此,显示屏幕任何位置上的辉度几乎相同。
前面说过,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被设定在用于图像数据的选择周期t1之后。但是,也可将用于图像数据的选择周期t1设定在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之后。
接下来将对显示动态图像时以及显示静态图像时的操作进行说明,并具体显示出从LCD控制器42输出给信号线驱动电路46的色调数据D20、信号侧控制信号D21以及输出给扫描线驱动电路48的扫描侧控制信号D22。图12显示了从LCD控制器42输出至信号线驱动电路46和扫描线驱动电路48的各种信号的一个具体例子。在液晶显示器具有一与XGA有关的较大面积的情况下,信号线驱动电路46和扫描线驱动电路48通常都由多个部分组成。图12显示出了这样一种情况,即,图9中所示的扫描线驱动电路48由三个扫描线驱动电路48a至48c组成,信号线驱动电路46也由多个部分组成,但它们并未在图12中示出。
一扫描侧开始脉冲(STV)、一扫描侧时钟(VCLK)以及一输出控制信号(OE)被从LCD控制器42输出给各扫描线驱动电路48a至48c。色调数据(Data)、信号侧开始脉冲(STH)、信号侧时钟(HCLK)、信号输出脉冲(STB)以及一极性反相脉冲(POL)被从LCD控制器42输出给信号线驱动电路46。由于LCD控制器42通过分别向扫描线驱动电路48a至48c输出扫描侧开始脉冲STV1至STV3,并且还输出输出控制信号OE1至OE3,所以扫描线驱动电路48a至48c受到了LCD控制器42的单独控制。
扫描侧开始脉冲STV1至STV3分别是用于指示各扫描线驱动电路48a至48c开始扫描的脉冲。就是说,当扫描侧开始脉冲STV1被输入时,扫描线驱动电路48a开始扫描,当扫描侧开始脉冲STV2被输入时,扫描线驱动电路48b开始扫描,当扫描侧开始脉冲STV3被输入时,扫描线驱动电路48c开始扫描。如果提供了三个扫描线驱动电路48a至48c,则一帧被分割成三个部分并且液晶显示面板44从上到下被扫描,因为三个扫描线驱动电路48a、48b和48c按照顺序扫描各个分隔开的帧周期。
当扫描线驱动电路48a至48c对例如两个扫描线进行扫描时,上述输出控制信号OE1至OE3用于控制是否在一个用于对扫描线进行扫描的周期上激活或关闭一条扫描线。就是说,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参考图10所说明的那样,一个扫描线得到扫描的周期被分割成用于图像数据的选择周期t1和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在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中,一个与在用于图像数据的选择周期t1中被激活以加载与图像数据有关的色调电压的扫描线不相同的扫描线被激活,以加载与黑屏显示t2有关的电压。因此,在用于图像数据的选择周期t1内,需要关闭在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中加载与黑屏显示有关的电压的扫描线。而在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内,则需要关闭在用于图像数据的选择周期t1中加载与图像数据有关的电压的扫描线。输出控制信号OE1至OE3用于控制扫描线的上述激活和关闭状态。
接下来将对显示静态图像时的操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当显示图像是一个静态图像时,从图9中计算机30输出的一个图像判别信号的值处于低电平。图13的时序图描绘出了当显示一个静态图像时从LCD控制器42输出的各种信号的时序图。图13中显示了若液晶显示面板44含有768个扫描线时用于一帧的信号。VG1、VG257和VG513分别代表加载给第1、第257和第513个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波形。在配有768条扫描线的情况下,扫描线驱动电路48a扫描第1到第256个扫描线,扫描线驱动电路48b扫描第257到第512个扫描线,扫描线驱动电路48c则扫描第513到第768个扫描线。
如图13所示,当显示一个静态图像时,扫描侧开始脉冲STV1至STV3在一帧的周期内只被分别输出给扫描线驱动电路48a至48c一次。因此,由扫描线驱动电路48a至48c执行扫描线的顺序驱动。由于显示静态图像的情况下不需要在一个扫描线的扫描周期内对扫描线的激活和关闭状态进行控制,所以输出控制信号OE1至OE3都被控制成总保持为低电平。从图13可以清楚看到,当显示一个静态图像时执行的是线路顺序驱动。即,扫描线在用于对一个扫描线进行扫描的周期内被提供固定电压并保持激活状态。
当显示一个静态图像时,一个其值为低电平的图像判别信号J1也被输出给图9中所示的背景光控制电路56。在这种情况下,背景光控制电路56将背景光52的发光辉度设定成与传统液晶显示器配有的背景光的发光辉度具有相同的程度。
接下来将对显示动态图像时的操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显示图像是一个动态图像的情况下,从图9中计算机30输出的图像判别信号的值处于高电平。图14的时序图描绘出了当显示一个动态图像时从LCD控制器42输出的各种信号的时序。图14中还显示了当液晶显示面板44含有768条扫描线时用于一帧的信号,而且VG1、VG257和VG513分别代表加载给第1、第257和第513个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波形。
如图14所示,当显示一个动态图像时,扫描侧开始脉冲STV1至STV3在一帧的周期内被分别输出给扫描线驱动电路48a至48c两次,而且两个扫描线是一次受到扫描的。当显示一个动态图像时,需要进行控制以使两个扫描线在对扫描线进行扫描的周期内一次只有一个被激活。因此,输出控制信号OE1至OE3的周期被设定成对扫描线进行扫描的周期的一半,而且其相位在一帧中只反相一次。输出控制信号OE1至OE3的相位在一帧中只反相一次的原因如下。
就是说,如图12所示,LCD控制器42将与图像数据有关的色调电压和与黑屏显示有关的电压交替提供给信号线驱动电路46(参考图14中所示的STH(数据))。在如图14所示的STH(数据)中,位置B上提供的是与黑屏显示有关电压。在提供这种信号的状态下,由于加载给与一确定扫描线相连的象素电极5的电压需被从与图像数据有关的色调电压切换到与黑屏显示有关的电压,并且需要从与黑屏显示有关的电压切换到与图像数据有关的色调电压,所以需要进行相位的反转。换句话说,为了对用于图像数据的选择周期t1和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进行切换,需要进行相位的反转。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输出控制信号OE1至OE3的各极性被在位置P1至P3上反转。在图14所示的这个例子中,黑屏显示被在等于768个扫描线的三分之一的256个扫描线上做出。
当显示一个动态图像时,其值为高电平的图像判别信号J1也被输出给图9中所示的背景光控制电路56。在这种情况下,背景光控制电路56进行控制以将背景光52的发光辉度设定成高于传统液晶显示器所配有的背景光的发光辉度。如上所述,当显示一个动态图像时,黑屏显示将被做出以防止模糊的运动。但是,液晶显示面板44的显示辉度会因黑屏显示而降低,而通过将背景光52的发光辉度设定为一个较高的值就可防止显示辉度的降低。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说明,只说明了这样的情况,即,我们只提供了一组扫描线驱动电路48a至48c,而且与这些电路相连的扫描线被设定成黑屏显示区域A2(见图11)。但是,液晶显示面板44显示屏幕上的黑屏显示区域A2的面积可被设定成任意值。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第二个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第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显示方法和液晶显示器的背景光是根据图像数据是一个动态图像还是一个静态图像来控制的。在显示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动态图像也可在液晶显示面板44的一个部分上被显示出来。保持型显示器中的模糊运动情况是因显示的动态图像的运动量之间的差异和人眼的跟随运动能力而造成的。因此,据报道,当动态图像在液晶显示面板44上的运动量较大时,模糊运动的程度也相应较大,而当动态图像在液晶显示面板44上的运动量较小时,模糊运动的程度也相应较小(参考1999年电子情报通信工程学会综合大会的SC-8-1的第207和208页)。
就是说,当在一个并非整个液晶显示面板44而是液晶显示面板44的一部分的窗口中显示动态图像时,只要液晶显示面板44的部分具有适当的大小,就不会有模糊运动十分明显的感觉。这是因为动态图像的运动量之间的差异和人眼的跟随运动能力较小。而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法的准则以及对是否要控制背景光的判断是根据液晶显示面板44与显示动态图像的窗口的面积之比而定的。即,在液晶显示面板44与显示动态图像的窗口的面积之比达到一确定阈值或更大时,液晶显示面板44上所显示的图像将被判断为是一个动态图像,并且图像判别信号J1被转换至高电平。同时,在液晶显示面板44与显示动态图像的窗口的面积之比小于一确定门限时,液晶显示面板44上所显示的图像将被判断为是一个静态图像,并且图像判别信号J1被转换至低电平。
图15解释了根据液晶显示面板44与窗口的面积比值来判断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44上的图像是否为一个动态图像的原理。在计算机30处理一个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它通常利用硬件的覆盖功能来提高其处理速度。如图15所示,参考标号70代表用于临时保存图像数据的VRAM。在VRAM 70中含有一个用于临时保存图像数据以供显示的屏上区域SC1以及一个用于临时保存动态图像信息的屏外区域SC2。
在一个处理动态图像的应用被激活的情况下,在屏上区域SC1中确保一个用于定义保存在屏外区域SC2中的动态图像在液晶显示面板44上所显示位置的区域R1。例如,屏上区域SC1中的区域R2代表了液晶显示面板44的显示区域。
代表关键色(如黑色和深蓝色)的数据被保存在区域R1中。在显示动态图像的情况下,一个覆盖选择电路72产生被读入区域R1的图像数据Im,在区域R1中保存着代表在屏上区域SC1中定义的临时保存在屏外区域SC2内的动态图像的关键色的数据,而且覆盖选择电路72将图像数据Im显示在液晶显示器40上。上述结构在将后面用来实现覆盖功能。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说明性实施例中,除了上述配置以外,还提供有一个用于判别动态图像/静态图像的区域阈值存储器74以及一个关键色区域检测/比较电路76。区域阈值存储器74保存了一个第一预定阈值,它用于判断一个图像是否为动态图像。第一预定阈值是一个液晶显示面板44与定义出动态图像的显示区域的区域R1的面积比。关键色区域检测/比较电路76通过对代表在屏上区域SC1中设定的关键色被保存的区域R1进行检测,计算区域R1和代表液晶显示面板44的显示区域的区域R2的面积比,将该比例与保存在区域阈值存储器74之中的第一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一个图像是否为动态图像,并且输出一个图像判别信号J1以作为判断结果。一个被判断为动态图像的图像含有一个图像,该图像的一部分含有一动态图像。
接下来将对根据本发明第三个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进行说明。图16的功能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个说明性实施例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图16中所示的液晶显示器配备有一个图像判别电路60,用于判断从计算机30输出的图像数据是否代表一个动态图像。图16中所示的液晶显示器与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说明性实施例的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从图9所示计算机30输出的图像判别信号J1。
在图9所示的第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由于图像判别信号J1是从计算机30输出的,所以计算机30中需配备一个用于判断图像是否为动态图像的电路。但是,在第三个说明性实施例中,由于液晶显示器40自身就配备有能够判断图像是否为动态图像的图像判别电路60,因而无需改变计算机30的结构,第三个说明性实施例适用于设备配置。
图17的功能框图显示了图像判别电路60的内部结构。图像判别电路60配备有一个帧存储器62以及一个比较/判别电路64。帧存储器62保存了一帧从计算机30输出的图像数据。比较/判别电路64对从计算机30输出的图像数据与先前保存在帧存储器62中的一帧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出图像是否为一个动态图像。
接下来将对图像判别电路60的操作进行说明。图18A和18B的示意图用于解释图像判别电路的操作。图18A是先前保存在帧存储器62中的一帧图像数据的一个例子。图18B是当前从个人计算机30输出的一帧图像数据的一个例子。在图18A和18B所示的例子中,一个汽车的动态图像从前面穿过并且只有汽车的运动被显示出来。对于这种动态图像来说,比较/判别电路64判断出从计算机30输出的图像数据是显示动态图像的图像数据,因为各帧之间的图像数据是不同的。
在上述第三个实施例中,根据两个帧之间是否有运动,就可判断出图像是否为一个动态图像。但是,为了保存多帧图像数据,帧存储器62的存储容量也需相应增加,并且可按照顺序对多个帧进行比较以判断图像是否为一个动态图像。
在上述第三个实施例中,当各帧间有任何运动时,图像数据就被看作是一个动态图像。因此,即使显示动态图像的显示区域非常小以致于不需要象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那样对LCD控制器112进行控制,图像判别信号J1也可翻转成高电平。然后,可将一个帧分割成多个检测区域块,并进而检测有多少检测区域存在运动,而不是对所有帧进行比较。当存在运动的检测区域的数目大于或等于一第二预定阈值时,就应将图像数据判别为动态图像。
除了在帧中定义检测区域以外,还可以在帧内设定几个检测点以用于检测运动。当含有运动的检测点的数目大于或等于一第三预定阈值时,就应将图像数据判别为动态图像。
以上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这些说明性实施例的限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对其自由地进行修改。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防止模糊运动的黑屏显示是通过将一个扫描线受到扫描的周期分割成用于图像数据的选择周期t1和用于黑屏显示的选择周期t2而得以实现的。但是,黑屏显示的方法并不仅限于此,而且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被应用到参考图7A至7D所述的方法以及具有图8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当中。本发明并不限于显示黑色以作为复位图像的情况,而且如果可以通过在图像数据的一部分中显示一个单一颜色作为复位图像以防止模糊运动情况,则本发明就可以得到应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应该理解,本发明可以被应用到含有不同层次和材料的器件中。因此,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其它结构的配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个辉度控制电路,以用于根据显示图像是一动态图像还是一静态图像来控制背景光的辉度。因此,即使在显示一个动态图像时辉度也不会降低。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来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电路,它可根据显示图像是一动态图像还是一静态图像从而使动态图像的整体或部分在一段预定时间内被转变成一个单一颜色。这样就防止了模糊的运动。
当显示一个静态图像时,显示控制电路将执行线路顺序驱动,而不是将静态图像的一部分或静态图像的整体转变成一个单一的颜色。因此,就可防止象抖动这样的图像质量下降。另外,还可以防止显示辉度的下降。结果,就不需要将背景光的辉度设定成高电平,从而防止了功耗的浪费。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照射所述显示面板的背景光;以及背景光控制电路,该电路使得所述背景光在第一周期上的亮度比第二周期上的背景光亮度大,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一周期内显示动态图像,而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二周期内则显示静态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背景光控制电路根据图像判别信号控制所述背景光,该信号指示所述第一周期上的激活状态以及所述第二周期上的无效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还包括控制器,其根据表示激活状态的所述图像判别信号来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从而使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显示一复位图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含有多个单元,而且在所述多个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上显示有作为所述复位图像的单一颜色。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与所述扫描线基本垂直地设置的信号线;以及设置在所述扫描线与所述信号线的交叉部分上的单元,其中在所述单元的至少一个部分上显示有作为所述复位图像的单一颜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在第一扫描周期上激活第一扫描并向第一信号线提供图像数据,所述控制器在第二扫描周期上激活第二扫描并向所述第一信号线提供复位数据,和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包含在一个用于对所述扫描线进行扫描的基本周期之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还含有至少一个第三扫描线,该扫描线被安排在所述第一扫描线与所述第二扫描线之间。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还包括输入端,该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图像判别信号,并将所述图像判别信号提供给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背景光控制电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图像判别信号指示当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区域与所述动态图像的一个区域之比大于一阈值时的所述激活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周期上接收动态图像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周期上接收静态图像,和其中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周期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以显示与所述动态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动态图像,并在所述第二周期上显示与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相对应的静态图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还包括计算机,它含有用于保存所述阈值的存储器;以及检测器和比较器,用于检测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区域与所述动态图像的所述区域之比,对所述比值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并将所述图像判别信号提供给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背景光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图像判别信号指示当所述比值大于所述阈值时的所述激活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图像判别信号指示当所述比值小于所述阈值时的所述无效状态。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还包括图像判别单元,用于接收图像数据,并在当所述图像数据含有一动态图像数据时将表示所述激活状态的所述图像判别数据提供给所述背景光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动态图像数据是与所述动态图像有关的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图像判别单元在当所述图像数据含有静态图像数据时,将表示所述无效状态的所述图像判别数据提供给所述背景光控制电路,其中所述静态图像数据是与所述静态图像有关的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图像数据含有与第一帧相对应的所述图像数据的第一部分,以及与第二帧相对应的所述图像数据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图像判别单元含有一存储器,用于保存所述第一帧上的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一部分;以及一个比较器,用于对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帧上的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二部分进行比较,并在当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图像数据的第二部分不同时检测出所述图像数据含有所述动态图像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比较器在当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图像数据的第二部分相同时检测出所述图像数据含有所述静态图像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图像数据含有与第一帧相对应的所述图像数据的第一部分以及与一第二帧相对应的所述图像数据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图像判别单元将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一部分分割成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组检测块相对应的第一组局部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二部分分割成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组检测块相对应的第二组局部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图像判别单元含有存储器,用于保存所述第一帧上的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比较器,用于检测与所述第二帧上的所述第二组局部数据不同的所述第一帧上的所述第一组局部数据,提供在所述第一帧上检测出来的所述第一组局部数据的数目,并在当所述数目大于第二阈值时提供表示所述激活状态的所述图像判别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图像数据含有与第一帧相对应的所述图像数据的第一部分以及与一第二帧相对应的所述图像数据的第二部分,而且其中所述图像判别单元定义出与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多个检测点相对应的第一组局部数据,以及与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多个检测点相对应的第二组局部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图像判别单元含有存储器,用于保存所述第一帧上的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比较器,用于检测与所述第二帧上的所述第二组局部数据不同的所述第一帧上的所述第一组局部数据,提供在所述第一帧上检测出来的所述第一组局部数据的数目,并在当所述数目大于第二阈值时提供表示所述激活状态的所述图像判别信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景光控制电路,它能够通过根据液晶显示面板上所显示的图像是一个动态图像还是一个静态图像来控制背景光的辉度,从而可变地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辉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LCD控制器,通过它的控制,就可以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是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利用一个单一颜色在一段预定时间内显示出动态图像的部分或全部。
文档编号G09G3/20GK1349210SQ01141559
公开日2002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3日
发明者能势崇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