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65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计算机正朝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在小型化的同时,计算机的处理数据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其所能处理的数据类型也越来越广泛。人们可以使用小型的便携计算机完成大型的数据处理、储存、以及汇集工作,从而大大方便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例如,可以采用笔记本电脑对股票信息、地图数据、以及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内容。然而,由于计算机的小型化,必然导致其显示屏随之大幅缩小,该缩小的显示屏会给使用者带来观看上的困难。尤其对于以上对显示质量要求较高的数据,该缩小的显示屏无法满足显示质量的要求,从而使得使用者无法通过便携式计算机详尽地获得相应信息,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举例来说,在使用者通过笔记本电脑下载地图数据时,由于显示屏较小,因此,使用者无法通过该显示屏清晰地得到其所需要的地图,又如,如果使用者通过笔记本电脑处理股票数据,由于该显示屏较小,则使用者无法清晰地得到相应的股票信息。另外,由于计算机对于例如视频等的多媒体数据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因此,使用者也能够利用例如笔记本电脑这样的便携设备进行视频播放,尽管这些便携设备具备足够的视频数据处理能力,但是,由于其显示屏的尺寸限制,使得无法给予观看者无法得到大屏幕所能提供的视觉享受,由此降低了便携设备的视频数据显示能力。另外,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工程绘图以及多窗口操作的过程中,也需要显示屏具有较大尺寸,以方便使用者的实际使用。
由此可见,在当前计算机小型化的过程中,存在着整机体积缩小与需要大屏幕进行显示的矛盾。当前,通常采用显示屏拼接技术来解决该矛盾,通过将多个显示屏拼接,达到在不增加设备尺寸的前提下增大显示屏尺寸。另外,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进行大型显示的场合,例如机场、火车站、体育比赛以及大型展览。在这些场合,需要利用尺寸很大的显示屏为距离很远的人们提供相应信息,而由于在制造过程中,显像管的制造成本以及生产难度会随着所需尺寸的增加而大幅上升,因此,对于需要大型显示的场合,同样需要显示屏拼接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显示屏拼接技术包括CRT显像管拼接、LCD拼接以及投影机拼接。由于投影机对光线的要求较为苛刻,因此,只适合于室内使用,其应用范围较窄,而对于CRT显像管拼接以及LCD拼接来说,其主要问题在于,不论把要拼接的显示屏如何靠近,在拼接过程中总会在显示屏之间存在拼缝,具体为CRT是靠电子打到显像管的内表面的荧光屏上来显示,其显像管由一定厚度的玻璃壳制成,中间抽成真空,为了保证一定的强度,玻璃壳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从而,CRT显像管的四周边缘不可能缩小,其最小宽度为玻璃壳的厚度,该最小宽度通常为5毫米;LCD的工艺是把能在电压作用下能变颜色和灰度的液晶灌在一个小空间内,多个这样的小空间组成陈列,构成一个完整的显示屏,LCD的边缘用包裹材料保护以防止液晶泄露,该边缘的宽度通常不能小于5毫米;因此,由于CRT及LCD各自所具有的边缘宽度,使得在显示屏拼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拼缝。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如下技术手段来消除拼缝方案一如图1a~1c所示,在两块显示屏边缘采取数字和光学图像处理方法,将显示屏边缘部分的图像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然后采用光学透镜,将该缩小的图像放大,同时保持显示屏其余部分的图像不变,将放大后的图像来填补由于拼缝所造成的空隙;其中,图中140为光学透镜,图1a、图1b和图1c分别采用了不同形状和构造的光学玻璃,这些光学玻璃都能通过其边缘部分对光线的折射作用达到放大图像的目的;30为显示屏,两个显示屏30中间的深色部分为显示屏间的拼缝,如图1a~1c所示,经过光学透镜的光线发生折射以放大边缘部分的图像,从而使得可见的拼缝宽度显著减小。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减小拼缝宽度,但是,该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该方案只能减小拼缝宽度,不能完全消除拼缝;采用该方案后,显示屏的边缘仍能看到,其所形成的拼缝厚度大约为1毫米左右,这对于大屏幕显示还勉强接受,但对于那些便携式设备小屏幕拼接的场合,则很难接受,表现在由于小屏幕拼接场合一般均是便携设备进行拼接,而使用者眼睛离便携式设备的显示屏通常比较近,因此,即使有点缝隙都会看呈现得十分明显,从而对图像质量造成破坏,进而引起使用者的强烈不满;(2)采用该方案,显示屏上所放置的光学玻璃镜的厚度较大,从而会增加显示屏的体积及质量,从而降低其便携性;例如,两个LCD合并,其拼缝宽度为10毫米,则上面的光学玻璃厚度为25毫米,该厚度的光学玻璃会明显增加显示屏的体积及质量,使其不利于携带;(3)由于该方案需要对图像边缘进行压缩和放大处理,因此,会对图像本身造成损害;另外,由于该方案需要精确计算出需要进行压缩及放大处理的边缘图像的面积,因此,使得该方案实现复杂,不利于实际应用;方案二采用菲涅尔放大镜(FRENSNAL LENS)实现消除拼缝在该方案中,菲涅尔放大镜把每个显示屏幕的图像都按照一定的倍率放大,以掩盖掉两个显示器中间的拼缝,参见图2A,图中20为两个独立拼接在一起的显示屏幕,11为菲涅尔放大镜,12为感压板,13为可弯曲的薄膜;该方法虽然能够消除拼缝,但是该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为了获得适当的放大倍数,菲涅尔放大镜必须离开显示器20一段距离,否则图像无法放大,这样会导致显示器比较厚,从而增加了显示屏的体积,使显示屏的携带性降低;(2)菲涅尔放大镜为了使穿过该放大镜的光线弯曲而产生绕射现象,从而形成放大镜的效果,必须在其表面布满细小的锯齿形同心圆条纹,该条纹会对图像造成一定损害,从而降低图像质量;另外,菲涅尔放大镜的加工成本也比较高,不利于实际应用。
方案三,如图2B所示,在大屏幕应用方面现有技术如01215900.X,采用光纤传输放大显示的装置,采光口采用光导纤维3,另一端伸入一圆弧状发光头2内将每个光纤传输的图像放大,1为支撑架,4为光纤支撑物,中间部分的光纤之间为悬空,该方法比较适合把图像放大的一些显示场合,体积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完全消除显示屏之间的拼缝、不对图像造成损害、并且,不会明显地增加显示屏的体积及重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光纤装置,将该光纤装置中的光纤向拼缝位置进行倾斜,从而使得显示屏间的拼缝能够被该倾斜的光纤所覆盖;步骤B利用倾斜的光纤将显示屏所显示的图像向拼缝位置平移,从而使得拼缝位置能够被平移后的图像所覆盖。
其中,步骤A包括
步骤A11根据显示屏所显示图像中的像素个数,确定光纤装置中的光纤数量;步骤A12根据确定的光纤数量,提供该光纤装置,将该光纤装置中的光纤向显示屏拼缝位置倾斜,所倾斜的角度应当能够使得利用该倾斜光纤将图像向拼缝位置平移后能够将拼缝覆盖。
其中,步骤A11包括将每个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像素点,确定该光纤装置中的光纤数量,使得每根光纤对应一个像素点或者多个像素点。
其中,步骤A11包括将每个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像素点,确定光纤装置中的光纤数量,使得多根光纤对应一个像素点。
其中,步骤A12包括将光纤装置中的各根光纤合拢,各根合拢的光纤通过其间的接触面彼此粘合,然后保持合拢后的各根光纤第一端部固定不动,将第二端部整体向拼缝位置移动,使得分别对应两个显示屏的光纤第二端部接合到一起,构成一个由第二端部形成的平面,该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间的拼缝;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其中,步骤A12包括将光纤装置中的各根光纤合拢,各根合拢的光纤通过其间的接触面彼此粘合,然后保持合拢后的各根光纤第一端部固定不动,弯曲光纤,以使得利用该种弯曲能够达到两个显示屏的光纤第二端部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间的拼缝,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其中,步骤A12包括确定显示屏间的拼缝大小,固定光纤装置的光纤的第一端部,根据该拼缝大小拉大光纤装置中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使得该光纤装置的光纤的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间的拼缝,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根据该拼缝大小拉大光纤装置中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为以等间距拉大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根据该拼缝大小拉大光纤装置中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为以不等间距拉大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固定光纤装置的光纤的第一端部,根据该拼缝大小拉大光纤装置中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为将一组光纤的第一端部成捆拴牢,从各根光纤的第二端部向每个光纤间隔中间嵌入一根粗细均匀的材料,并和原来成捆的光纤成90度角;然后,将该成捆的光纤放入粘合剂池中,使得光纤之间的缝隙中都渗透有粘合剂,从而使得各根光纤彼此粘合;待粘合剂固化后,根据所需消除的拼缝宽度,对该成捆的光纤进行截取,获得所需的拉大后的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
其中,步骤B包括利用所述光纤传输图像的各个像素,使得传输后的像素点间间隙增大,各个像素本身经传输后像素特性不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图像分割模块、图像平移模块、以及图像还原模块,其中图像分割模块用于对显示图像进行像素分割,并将进行像素分割后的图像提供给图像平移模块;图像平移模块用于通过具有倾斜的光纤的光纤装置,将获得的像素向拼缝位置平移一定距离,以覆盖拼缝;图像还原模块用于获得进行平移后的像素,并将该像素进行图像还原。
其中,所述图像分割模块为光纤装置中光纤的第一端部,所述图像平移模块为光纤装置中光纤的传输部分,所述图像还原模块为光纤装置中光纤的第二端部,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图像平移模块为光纤装置,所述图像分割模块和图像还原模块分别为一个独立的装置。
其中,所述图像分割模块为一个独立的装置,所述图像平移模块和图像还原模块为光纤装置。
其中,所述图像还原模块为一个独立的装置,所述图像平移模块和图像分割模块为光纤装置。
其中,所述光纤装置为光纤装置的各根光纤的第一端部与进行拼接的两个显示屏相接触,使得第一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直线的光纤传输部分间的间距保持不变并且彼此间通过接触相互粘合而连接在一起,各根光纤的第二端部分别向拼缝位置倾斜,使得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至少能够覆盖拼缝;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光纤装置为光纤装置的各根光纤的第一端部与进行拼接的两个显示屏相接触,使得第一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弯曲的光纤传输部分间的间距保持不变并且彼此间通过接触相互粘合而连接在一起,各根光纤的第二端部分别向拼缝位置倾斜,使得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至少能够覆盖拼缝;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弯曲的光纤为渐变弯曲的光纤,或者以直线形式或曲线形式弯曲的光纤。
其中,所述光纤装置为光纤装置的各根光纤的第一端部与进行拼接的两个显示屏相接触,使得第一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直线形式的各根光纤传输部分间的间距拉大,以使得光纤传输部分另一端的光纤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拼缝,光纤传输部分间通过接触相互粘合而连接在一起;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其中,每个显示屏分别具有一个所述的光纤装置。
其中,所述的光纤装置为应用于各个拼接的显示屏的一个一体化的光纤装置。
可见,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发明中,采用倾斜一定角度的光纤将图像向显示屏间的拼缝平移,能够完全消除拼缝,并且,由于采用光纤进行平移,因此不会对图像质量造成损害,所采用的光纤的体积比较小和质量也较轻,不会影响便携设备本身的可携带性。本发明采用低廉的材料即可实现,实现方式简单,无需大规模以及精确的计算,能够迅速应用于多种产品中,并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图1为现有技术一的示意图;图2A为现有技术二的示意图;图2B为现有技术三的示意图;图3为实现本发明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纤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纤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实现图像分割平移的原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纤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实现光纤倾斜的方式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实现像素分割平移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拼接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中大型显示设备显示屏拼接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大型显示设备显示屏拼接后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方法及装置,在拼接过程中,利用具有倾斜角度的光纤将图像平移至显示屏拼缝位置,从而消除显示屏之间的拼缝。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3,在本发明中,实现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需要以下步骤步骤301提供光纤装置,将该光纤装置中的光纤向拼缝位置进行倾斜,从而使得显示屏间的拼缝能够被该倾斜的光纤所覆盖;步骤302利用倾斜的光纤将显示屏所显示的图像向拼缝位置平移,从而使得拼缝位置能够被平移后的图像所覆盖。
下面结合附图对以上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介绍实施例一(一)、步骤301的具体实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果仅考虑两个显示屏拼接的情况,则可提供如图4所示的光纤装置,利用该装置中倾斜的光纤将两个显示屏上所显示的图像分别向拼缝位置平移;在该实施例中,实现步骤301需要以下步骤步骤3011确定光纤装置中的光纤数量,具体为将每个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像素点,使得每根光纤对应传输一个像素点或者多个像素点,从而确定该光纤装置中的光纤数量;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根光纤对应传输一个像素点,从而确定光纤装置中的光纤数量,采用此种方式确定光纤数量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现;步骤3012根据确定的光纤数量,提供该光纤装置,将该光纤装置中的光纤向显示屏拼缝位置倾斜;其中,所光纤倾斜的角度应当能够使得利用该倾斜光纤将图像向拼缝位置平移后能够将拼缝覆盖;为叙述方便,以下描述中,将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称为光纤第一端部,将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称为光纤第二端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图4所示方式实现将光纤向拼缝位置倾斜,其具体实现为将光纤装置中的各根光纤合拢,各根合拢的光纤通过其间的接触面彼此粘合,然后保持合拢后的各根光纤第一端部固定不动,将第二端部整体向拼缝位置移动,使得分别对应两个显示屏的光纤第二端部接合到一起,构成一个由第二端部形成的平面,如图4所示,该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间的拼缝;从而,利用如上方式实现了将光纤倾斜一定角度;在上述将光纤倾斜角度的具体实现中,由于光纤间接触面积有限,因此,为了加大粘合强度,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将光纤倾斜一定角度将光纤装置中的各根光纤合拢,各根合拢的光纤通过其间的接触面彼此粘合,然后保持合拢后的各根光纤第一端部固定不动,参见图5,将光纤装置中的各根光纤从其中间的任意位置折出一个角度a,从而将光纤分为第一直线部分和倾斜部分,然后,再从该倾斜部分的任意位置折出一个与第一直线部分相平行的第二直线部分,适当选择所述折叠角度a,以使得利用该种折叠能够达到两个显示屏的光纤第二端部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间的拼缝;在该方式中,各根光纤仍然通过彼此的接触面相互粘合,由于将光纤进行了折叠,因此,扩大了光纤间的相互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粘合强度;其中,由于光纤不能强行硬折,否则容易折断或者严重影响光纤的传输特性,因此以上弯折要以不破坏光纤的特性为前提的情况下进行弯折,图中那样直线弯折是容易破坏到光纤本身的特性,只是考虑到画图软件无法表达光纤渐变光滑弯曲的效果而采用此种画法,在实际应用中,光纤为渐变弯曲的光纤,或者以其他直线形式或曲线形式弯曲的光纤。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显示屏可以分别具有如上所述形式的光纤装置,也可以为两个显示屏提供一个一体化的如上所述的光纤装置,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现;(二)、步骤302的具体实现在提供如图4或图5所示的光纤装置后,利用该光纤装置将显示屏显示的图像向拼缝位置平移,从而覆盖显示屏间的拼缝。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中,只能实现对两个显示屏间的拼缝的消除,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二中,利用光纤将像素点间的间距拉大,使得间距拉大后的图像能够覆盖显示屏间的拼缝,从而实现在多块显示屏进行拼接的过程中消除拼缝,其具体实现为(一)步骤301的具体实现步骤301a确定光纤装置中的光纤数量,其具体实现与如上步骤3011中所述的实现方式相同;步骤301b确定显示屏间的拼缝大小,根据该拼缝大小拉大光纤装置中各根光纤的第二端部间距离,使得经过该光纤装置传输的图像能够覆盖显示屏间的拼缝;其具体实现为参见图7,将光纤第一端部固定不动,将各根光纤分别倾斜不同的角度,以使得各根光纤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的总和等于或大于所要消除的拼缝的宽度,从而使得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拼缝或拼缝的一部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根光纤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其总和等于所要消除的拼缝的宽度,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各根光纤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也可不相等,只要其总和等于或大于所要消除的拼缝的宽度即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光纤间相互接触部分进行粘合来实现光纤装置中各根光纤的粘合;参见图8A~图8C,具体可采用均匀渗透法实现如上所述将各根光纤分别倾斜不同的角度,具体为在通过图8A所示方式将一组光纤的第一端部用绳子牢固拴住之后,参见图8B,从各根光纤的第二端部向每个光纤间隔中间嵌入一根新的光纤或者别的粗细均匀的材料,并和原来成捆的光纤成90度角,参见图8B,原来成捆的各根光纤与新的光纤或材料在X轴和Y轴方向交替编织,形成类似于网球拍缠线那样的形式;然后,将该成捆的光纤放入粘合剂池中,使得光纤之间的缝隙中都渗透有粘合剂,从而使得各根光纤彼此粘合;待粘合剂固化后,参见图8C所示,根据所需消除的拼缝宽度,对该成捆的光纤进行截取,从而实现将各根光纤分别倾斜不同的角度;其中,在图8C中,虚线表示进行截取的路径;(二)步骤302的具体实现参见图9,在步骤302中,利用图7所示的光纤装置将各个像素点分别经光纤的第二端部传输出去,由于光纤装置中的各根光纤的间距被拉大,因此,像素间隙随之增大,在与拼缝宽度相同的方向上各个像素宽度的总和等于所要消除的拼缝宽度,从而达到通过拉大像素间隙消除拼缝的目的。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10,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包括图像分割模块、图像平移模块、以及图像还原模块,其中图像分割模块用于对显示图像进行像素分割,并将进行像素分割后的图像提供给图像平移模块;图像平移模块用于通过具有倾斜的光纤的光纤装置,将获得的像素向拼缝位置平移一定距离,以覆盖拼缝;图像还原模块用于获得进行平移后的像素,并将该像素进行图像还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图像分割模块、图像平移模块、以及图像还原模块在一个光纤装置中得以实现,其中,利用光纤的第一端部作为图像分割模块,利用倾斜的光纤的传输部分作为图像平移模块,利用光纤的第二端部作为图像还原模块;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还可将所述的光纤装置本身作为图像平移模块,采用一个独立的装置作为图像分割模块,用于对显示图像进行像素分割,并将进行像素分割后的图像提供给所述的光纤装置,采用一个独立的装置作为图像还原模块,用于从所述光纤装置获得平移后的各个像素,并将这些像素进行图像还原;或者,新提供一个独立的装置作为图像分割模块,而将光纤装置作为图像平移模块和图像还原模块;或者,新提供一个独立的装置作为图像还原模块,而将光纤装置作为图像平移模块和图像分割模块;下面对所述光纤装置进行详细介绍本发明所述的光纤装置包括一组光纤,每根光纤均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传输部分,其中,第一端部用于获取显示屏图像的像素,传输部分用于将获取的像素传输至第二端部,第二端部用于将传输来的像素传输出去以实现图像显示;参见图4,该光纤装置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为光纤装置的各根光纤的第一端部与进行拼接的两个显示屏相接触,使得第一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直线的光纤传输部分间的间距保持不变并且彼此间通过接触相互粘合而连接在一起,各根光纤的第二端部分别向拼缝位置倾斜,使得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至少能够覆盖拼缝;参见图5,为了加大光纤装置中各根光纤间的粘合强度,可采用如下第二种实现方式实现该光纤装置光纤装置的各根光纤的第一端部与进行拼接的两个显示屏相接触,使得第一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弯曲的光纤传输部分间的间距保持不变并且彼此间通过接触相互粘合而连接在一起,各根光纤的第二端部分别向拼缝位置倾斜,使得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至少能够覆盖拼缝;通过将光纤传输部分弯曲,能够增大光纤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粘合强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光纤的传输部分进行了一次弯曲,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粘合强度,也可对光纤进一步再进行弯曲,但在提到粘合强度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光纤弯曲所可能造成的传输质量下降的影响;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的渐变弯曲的光纤、或者以直线形式或曲线形式弯折的光纤,用以提高光纤间的接触面积。
参见图7,为了实现在多个显示屏进行拼接时也能够消除拼缝,采用如下第三种实现方式实现该光纤装置光纤装置的各根光纤的第一端部与进行拼接的两个显示屏相接触,使得第一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直线形式的各根光纤传输部分间的间距拉大,以使得光纤传输部分另一端的光纤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拼缝,光纤传输部分间通过接触相互粘合而连接在一起;该光纤装置能够通过拉大光纤传输部分间的距离,实现扩大像素间隔,从而将拼缝宽度分散到各个像素的间隔中去,以达到消除拼缝的目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显示屏可以分别具有如上所述形式的光纤装置,也可以提供一个一体化的如上所述的光纤装置,应用于该各个拼接的显示屏上,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现。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1、笔记本显示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笔记本体积受到限制,因此,需要通过多个显示屏进行拼接以获得较大的显示面积,如图11C所示,笔记本的两个显示屏平时是折叠的,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把两个显示屏如图11D那样打开,并且如图11A那样合并在一起,如图11A所示,由于显示屏存在自身边缘,因此,在两个显示屏之间存在深色部分所示的拼缝;其中,笔记本显示器的结构不在此详述,重点介绍如何消除拼缝以显示屏为LCD屏为例,在LCD屏的表面有一块很薄的光纤层,光纤层下方紧帖LCD屏,光纤层的形状如图4所示,两边的光纤都成一定的角度向拼缝位置倾斜,从而将全部图像平移5毫米左右,并且所有光纤都紧靠在一起,光纤选用4X点阵大小的直径,大约为0.5毫米,光纤用透明的粘合材料粘接,以提高显示器的光亮度;利用该光纤层传输图像后,能够达到图11B所示的效果,从而消除拼缝;2、在中大型的显示设备中,可采用如图12所示的2×2个LCD屏幕合拼实现显示屏拼接,为消除显示屏间的拼缝,采用图7所示的方式,将光纤层中的光纤一头紧密地靠在一起,形状大小正好和待拼接的LCD显示面积部分大小一致,其对角线为17英寸,长宽分别为305毫米和230毫米,另外一端则略微均匀向外张开到适合的想要的屏幕大小的尺寸,以使得该光纤层中的光纤另一端所形成的面积能够覆盖4个LCD屏以及其边框;在本实施例中,采用4个17寸的LCD屏拼接,采用边框最小的LCD显示屏,边框为5毫米那么,最终拼接后的总的显示屏的尺寸为长度计算为2×(305+2×5)=2×315=630毫米,宽度为2×(230+2×5)=2×240=480毫米,,采用直径0.5毫米的光纤,那么单个LCD屏共采用610×460根光纤组成,4个拼接,总共采用4组610×460光纤模组,采用渗透的工艺,将粘合剂渗入光纤的缝隙中,待粘合剂干涸成型后,再进行切割成合适的厚度。在图13中显示了利用本发明后,大型显示设备显示屏拼接的效果示意图。在其他实施例中,光纤组的另一端还可以按不均匀、间距渐变大或变小的方式向外张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光纤装置,将该光纤装置中的光纤向拼缝位置进行倾斜,从而使得显示屏间的拼缝能够被该倾斜的光纤所覆盖;步骤B利用倾斜的光纤将显示屏所显示的图像向拼缝位置平移,从而使得拼缝位置能够被平移后的图像所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步骤A11根据显示屏所显示图像中的像素个数,确定光纤装置中的光纤数量;步骤A12根据确定的光纤数量,提供该光纤装置,将该光纤装置中的光纤向显示屏拼缝位置倾斜,所倾斜的角度应当能够使得利用该倾斜光纤将图像向拼缝位置平移后能够将拼缝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1包括将每个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像素点,确定该光纤装置中的光纤数量,使得每根光纤对应一个像素点或者多个像素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1包括将每个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像素点,确定光纤装置中的光纤数量,使得多根光纤对应一个像素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2包括将光纤装置中的各根光纤合拢,各根合拢的光纤通过其间的接触面彼此粘合,然后保持合拢后的各根光纤第一端部固定不动,将第二端部整体向拼缝位置移动,使得分别对应两个显示屏的光纤第二端部接合到一起,构成一个由第二端部形成的平面,该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间的拼缝;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2包括将光纤装置中的各根光纤合拢,各根合拢的光纤通过其间的接触面彼此粘合,然后保持合拢后的各根光纤第一端部固定不动,弯曲光纤,以使得利用该种弯曲能够达到两个显示屏的光纤第二端部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间的拼缝,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2包括确定显示屏间的拼缝大小,固定光纤装置的光纤的第一端部,根据该拼缝大小拉大光纤装置中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使得该光纤装置的光纤的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间的拼缝,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该拼缝大小拉大光纤装置中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为以等间距拉大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该拼缝大小拉大光纤装置中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为以不等间距拉大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光纤装置的光纤的第一端部,根据该拼缝大小拉大光纤装置中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为将一组光纤的第一端部成捆拴牢,从各根光纤的第二端部向每个光纤间隔中间嵌入一根粗细均匀的材料,并和原来成捆的光纤成90度角;然后,将该成捆的光纤放入粘合剂池中,使得光纤之间的缝隙中都渗透有粘合剂,从而使得各根光纤彼此粘合;待粘合剂固化后,根据所需消除的拼缝宽度,对该成捆的光纤进行截取,获得所需的拉大后的各根光纤第二端部间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利用所述光纤传输图像的各个像素,使得传输后的像素点间间隙增大,各个像素本身经传输后像素特性不变。
12.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图像分割模块、图像平移模块、以及图像还原模块,其中图像分割模块用于对显示图像进行像素分割,并将进行像素分割后的图像提供给图像平移模块;图像平移模块用于通过具有倾斜的光纤的光纤装置,将获得的像素向拼缝位置平移一定距离,以覆盖拼缝;图像还原模块用于获得进行平移后的像素,并将该像素进行图像还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分割模块为光纤装置中光纤的第一端部,所述图像平移模块为光纤装置中光纤的传输部分,所述图像还原模块为光纤装置中光纤的第二端部,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平移模块为光纤装置,所述图像分割模块和图像还原模块分别为一个独立的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分割模块为一个独立的装置,所述图像平移模块和图像还原模块为光纤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还原模块为一个独立的装置,所述图像平移模块和图像分割模块为光纤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装置为光纤装置的各根光纤的第一端部与进行拼接的两个显示屏相接触,使得第一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直线的光纤传输部分间的间距保持不变并且彼此间通过接触相互粘合而连接在一起,各根光纤的第二端部分别向拼缝位置倾斜,使得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至少能够覆盖拼缝;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2~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装置为光纤装置的各根光纤的第一端部与进行拼接的两个显示屏相接触,使得第一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弯曲的光纤传输部分间的间距保持不变并且彼此间通过接触相互粘合而连接在一起,各根光纤的第二端部分别向拼缝位置倾斜,使得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至少能够覆盖拼缝;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的光纤为渐变弯曲的光纤、或以直线形式或曲线形式弯曲的光纤。
20.根据权利要求12~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装置为光纤装置的各根光纤的第一端部与进行拼接的两个显示屏相接触,使得第一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显示屏所显示的整个图像,直线形式的各根光纤传输部分间的间距拉大,以使得光纤传输部分另一端的光纤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平面能够覆盖拼缝,光纤传输部分间通过接触相互粘合而连接在一起;其中,光纤靠近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一端部,光纤远离显示屏一侧的端部为所述光纤第二端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显示屏分别具有一个所述的光纤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装置为应用于各个拼接的显示屏的一个一体化的光纤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光纤装置,将该光纤装置中的光纤向拼缝位置进行倾斜,从而使得显示屏间的拼缝能够被该倾斜的光纤所覆盖;步骤B利用倾斜的光纤将显示屏所显示的图像向拼缝位置平移,从而使得拼缝位置能够被平移后的图像所覆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图像分割模块、图像平移模块、以及图像还原模块,其中图像分割模块用于对显示图像进行像素分割,并将进行像素分割后的图像提供给图像平移模块;图像平移模块用于通过具有倾斜的光纤的光纤装置,将获得的像素向拼缝位置平移一定距离,以覆盖拼缝;图像还原模块用于获得进行平移后的像素,并将该像素进行图像还原。
文档编号G09F9/00GK1776468SQ200410091098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6日
发明者李众庆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