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827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真建筑模型,尤其是各构件可拼插的、模仿中国古建筑的组合式 仿真建筑模型。
技术背景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利用榫卯连接的方式构建房屋、亭台、楼阁、殿宇等。但 由于木建筑本身材质的性质决定了其抗击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损害的能力较差,千百年来很 多中国古建筑已经被损坏甚至消失,很多建筑只能从图纸和记载上了解,而无法让人们亲身 感受中国古建筑的神韵。此外,当今的建筑方法已基本不再使用榫卯结构等传统工艺,人们 已经不了解什么是榫卯建筑结构,市面上可见到的各种古建筑模型,多为一体成型或分块粘 接组合成型,无法让人们了解到其内部构造和结构,无法亲身体验建造中国古建筑的感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仿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可以组装及拆卸的, 由各种建筑构件榫卯连接、拼插组合而成的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该模型建筑样式及风格 模仿中国古建筑,各构件按照榫卯结构原理进行设计,采用现代注塑工艺生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模型分为台基部分、屋架部分、 屋顶部分三大部分;其中,台基部分为圆形,主要包括底盘、须弥座、台阶、地报、柱墩构 件,各构件之间通过榫卯连接,还包括望柱、栏板、墁面构件,构件通过插接方式连接;屋 架部分为圆形,主要包括柱、梁、枋、檩、椽、板、斗拱构件,各构件之间通过榫卯连接, 还包括墙、门、窗构件,构件通过滑槽方式连接;屋顶部分主要包括瓦、围脊、宝顶构件, 各构件之间通过榫卯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新的现代意义上的古典建筑模型,既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忠实反映古典建筑本身的榫卯结构和建筑逻辑,又最大限度地考虑到现代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和消费者拼插时的可操作性。通过专业化的设计、工厂化的生产制作、三维立体化的演示说 明,它既能使消费者学习到传统建筑文化知识,又能获得高雅的审美享受,启发心智。

图1A、图1B是台基部分的底盘连接示意图;图2A是底板连接示意图;图2B是底盘连接示意图;图3A是柱墩与底盘连接示意图;图3B是须弥座与底盘连接示意图;图3C是须弥座与墁面连接示意图;图4A是台阶与须弥座连接示意图;图4B是台阶、须弥座、地袱、斜地袱连接示意图;图4C是地袱、斜地袱、栏板、斜栏板、抱鼓连接示意图;图5是台基部分的示意图;图6是龙井柱、金柱、檐柱与柱顶石连接示意图; 图7A、图7B是门、窗、窗下墙插接关系图; 图8是图6-图7B所示构件与台基部分连接示意图; 图9A、图9B是五踩平身斗拱和五踩柱头斗拱示意图; 图10是檐柱与小额枋、由额垫板、大额枋、平板枋、五踩斗拱插接图 图11A是五踩斗拱与第一层正心檩、挑檐檩、前椽碗插接关系图; 图IIB是从截面看五踩柱头斗拱与第一层正心檩、挑檐檩、前椽碗插接关系图; 图12是金柱与老檐承椽枋、老檐围脊枋、老檐大额枋、老檐平板枋、第一层后椽碗插接 关系图;图13是图9A-图12所示构件插接后全图; 图14A是第一层前椽碗、第一层后椽碗、椽子插接关系图; 图14B是第一层椽子与第一层飞椽望板插接关系图; 图14C是第一层瓦、第一层围脊、老檐围脊枋插接关系图; 图15是图14所示构件插接后全图; 图16A是插金枋、过梁、棋枋插接关系图; 图16B是棋枋、老檐平板枋、七踩斗拱、角背插接关系图;图17是童柱与重檐围板、重檐承椽枋、重檐大额枋、重檐平板枋插接关系图; 图18A-图18C是七踩斗拱、角背、第二层金檩、第二层正心檩、第二层挑檐檩、第二层 前椽碗插接关系图;图19是图16A-图18C所示构件插接后全图;图20A-图20C是第二层前椽碗、第二层后椽碗、第二层椽子、第二层飞椽望板插接关系图;图20D是第二层瓦、第二层围脊、重檐围脊枋插接关系图 图21是图20A-图20D所示构件插接后全图;图22A-图22C是重檐平板枋、连结杆、展额框、文字板插接关系图; 图23是图22A-图22C所示构件插接后全图;图24是重檐平板枋、九踩斗拱、长趴梁插接关系图;图25是长扒梁、抹角梁I、下金墩、第三层后椽碗、第三层下金檩插接关系图; 图26是九踩斗拱、第三层正心檩、第三层挑檐檩、第三层前椽碗插接关系图 图27A-图27C是第三层前椽碗、第三层后椽碗、第三层椽子和飞椽望板插接关系图; 图28是第三层下金檩、短趴梁、抹角梁ll、中金墩、中金檩插接关系图; 图29是第三层中金檩与十字太平梁下、十字太平梁上、上金墩、第三层上金檩插接关系图;图30是图24-图29所示构件插接后全图; 图31是上金檩、雷公、由戗、中环插接关系图; 图32是图31所示构件插接后全图; 图33是第三层瓦、宝顶座和宝顶插接关系图; 图34是祈年殿模型完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一种实施方式是祈年殿模型,模型分为台基部分、 屋架部分、屋顶部分三大部分;各构件之间通过榫卯连接、插接、滑槽连接等方式组合成上 述三大部分及该仿真模型整体。如图1A—图5所示,台基部分包括圆形底盘、圆形台基,圆形台基由低至高设计成三层; 圆形底盘由多块底板A1、 A3、 A5通过多个连接件A2、 A4、 A6连接组成;圆形台基的主体 采用须弥座形式,分成多个弧形的须弥座I A14、 A17、 A20和须弥座IIA15、 A18、 A21,须 弥座与底盘之间以方形阴阳榫卯方式连接;须弥座I A14、 A17、 A20与台阶A24、 A25、 A26 之间以插接方式连接,地袱A36、 A37、 A38与须弥座、斜地袱A30-A35与台阶和须弥座之 间均以榫卯方式连接;地袱上以嵌入方式插接有栏板A40、 A41、 A42、望柱I A45,栏板与 望柱I之间以滑槽方式插接;斜地袱A30-A35上以嵌入方式插接有斜栏板A43、望柱IIA46、 抱鼓A44,斜栏板、抱鼓与望柱II之间以滑槽方式插接;支撑柱A7插接在底盘中心,柱墩 A9-A13在须弥座内呈放射形以榫卯方式A29;墁面A16、 A19、 A22覆盖在须弥座和外圈的 柱墩上,并通过榫卯方式与之连接;金砖墁面A23覆盖在内圈的柱墩上,其上留有缺口露出 柱墩;另有柱顶石A8安装在柱墩上。所述圆形台基可以由低至高设计成一层、二层或三层,各层须弥座、台阶、地袱、墁面 均由大到小变化。御路台阶A27、 A28、 A29分别装于圆形台基的正面和后面。另有小龙头A39插接在须弥座上。如图6—图8所示,屋架部分通过位于内圈的龙井柱B5、中间圈的金柱B3和外圈的檐柱B1与台基部分的柱墩或柱顶石A8榫卯连接;龙井柱与金柱之间连接插金枋B4,金柱与 檐柱之间连接穿插枋B2;门框B7、窗框Bll、窗下墙B6通过滑槽插接于相邻檐柱B1之间, 门框和窗框中分别插装有门B8、 B9、窗B12、 B13、 BIO。如图9A—图21所示,门框、窗框上及檐柱之间依次插接有一圈小额枋B14、由额垫板 B15、大额枋B16,大额枋B16上插接有一圈平板枋B17,平板枋B17上插接有一圈斗拱, 斗拱上插装有檩子;所述斗拱是一组五踩平身斗拱B18间隔一个五踩柱头斗拱B19,其中五 踩柱头斗拱B19对应安装在檐柱Bl上;斗拱上插装的檩子是第一层正心檩B21和第一层挑 檐檩B20,第一层正心檩B20上插接有第一层前椽碗B22;老檐承椽枋B23、老檐围脊枋B24、 老檐大额枋B25依次通过滑槽插接于相邻金柱B3之间,老檐大额枋B25上插接有一圈老檐 平板枋B26;第一层后椽碗B27插接在老檐承椽枋B23上;在第一层前椽碗B22和第一层后 椽碗B27之间相对应的插槽之间,插装有若干根第一层椽子B28;第一层椽子B28上装有第 一层飞椽望板B29,飞椽望板B29上再装有第一层瓦Cl和第一层围脊C2,第一层围脊C2 榫卯连接于老檐围脊枋B24上。过梁B30与插金枋B4插接,棋枋B31通过滑槽插接于相邻龙井柱B5之间;在老檐平 板枋B26上插接有一圈斗拱,所述斗拱是一组七踩平身斗拱B32间隔一个七踩柱头斗拱B33, 其中七踩柱头斗拱B33对应安装在金柱B3上,在七踩柱头斗拱B33上安装角背B34,在角 背上安装一圈第二层金檩B47;在棋枋B31上插接童柱B35,重檐围板B36、重檐承椽枋B37、 重檐围脊枋B38、重檐大额枋B39依次通过滑槽插接于相邻童柱B35之间,重檐大额枋B39 上插接有一圈重檐平板枋B40、 B41、 B42;所述七踩斗拱上插装第二层正心檩B45和第二层 挑檐檩B44,第二层正心檩B45上插接有第二层前椽碗B46;第二层后椽碗B43插接在重檐 承椽枋B37上;在第二层前椽碗B46和第二层后椽碗B43之间相对应的插槽之间,插装有若 干根第二层椽子B48;第二层椽子B48上装有第二层飞椽望板B49,飞椽望板B49上再装有 第二层瓦C3和第二层围脊C4,第二层围脊C4榫卯连接于重檐围脊枋B38上。如图22A、图23所示,在重檐平板枋B40、 B41上经连结杆B50装有匾额框C5和文字 板C6。如图24—图33所示,在重檐平板枋上插接有一圈斗拱,所述斗拱是一组九踩平身斗拱 B51间隔一个九踩柱头斗拱B52,其中九踩柱头斗拱B52对应安装在童柱和龙井柱之上;所 述九踩斗拱上装有长趴梁B53组成的矩形框,矩形框四角插接抹角梁IB54;所述九踩斗拱 上插装第三层正心檩B59和第三层挑檐檩B58,第三层正心檩B59上插接有第三层前椽碗 B60;所述抹角梁IB54上插装下金墩B55,下金墩B55上插装一圈第三层后椽碗B56和第 三层下金檩B57;在第三层前椽碗B60和第三层后椽碗B56之间相对应的插槽之间,插装有 若干根第三层椽子B61;第三层椽子B61上装有第三层飞椽望板B62;第三层下金檩B57上装有短趴梁B63组成的矩形框,矩形框四角插接抹角梁IIB64;抹角梁IIB64上插装中金墩 B65,中金墩B65上插装一圈第三层中金檩B66;在第三层中金檩B66装有十字太平梁下B67 和十字太平梁上B68,十字太平梁的上面插装上金墩B69,上金墩B69上插装第三层上金檩 B70;上金檩B70中间插装一根雷公柱B71 ,雷公柱B71与下金檩B57之间装有多个由戗B72, 雷公柱B71上再装有中环B73;在中环B73和由戗B72上装有第三层瓦C7、宝顶座C8和宝 顶C9。如图3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祈年殿模型的整体效果图。
权利要求1. 一种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模型分为台基部分、屋架部分、屋顶部分三大部分;其中,台基部分为圆形,主要包括底盘、须弥座、台阶、地栿、柱墩构件,各构件之间通过榫卯连接,还包括望柱、栏板、墁面构件,构件通过插接方式连接;屋架部分为圆形,主要包括柱、梁、枋、檩、椽、板、斗拱构件,各构件之间通过榫卯连接,还包括墙、门、窗构件,构件通过滑槽方式连接;屋顶部分主要包括瓦、围脊、宝顶构件,各构件之间通过榫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基部分包括圆形 底盘、圆形台基所述圆形底盘由多块底板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组成;所述圆形台基的主体 采用须弥座形式,分成多个弧形的须弥座I和须弥座II,须弥座与底盘之间以阴阳榫卯方式 连接;须弥座I与台阶之间以插接方式连接,地袱与须弥座、斜地袱与台阶和须弥座之间均 以榫卯方式连接;地袱上以嵌入方式插接有栏板、望柱I,栏板与望柱I之间以滑槽方式插 接;斜地袱上以嵌入方式插接有斜栏板、望柱II、抱鼓,斜栏板、抱鼓与望柱II之间以滑槽 方式插接;支撑柱插接在底盘中心,柱墩在须弥座内呈放射形以榫卯方式插接在底盘上;墁 面覆盖在须弥座和外圈的柱墩上,并通过榫卯方式与之连接;金砖墁面覆盖在内圈的柱墩上, 其上留有缺口露出柱墩。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台基由低至高 设计成一层、二层或三层,各层须弥座、台阶、地袱、墁面均由大到小变化。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御路台阶分别装于圆形 台基的正面和后面。
5、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屋架部 分通过位于内圈的龙井柱、中间圈的金柱和外圈的檐柱与台基部分的柱墩榫卯连接;所述龙 井柱与金柱之间连接插金枋,所述金柱与檐柱之间连接穿插枋;门框、窗框、窗下墙通过滑 槽插接于相邻檐柱之间,门框和窗框中分别插装有门、窗;门框、窗框上及檐柱之间依次插 接有一圈小额枋、由额垫板、大额枋,大额枋上插接有一圈平板枋,平板枋上插接有一圈斗 拱,斗拱上插装有檩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拱是一组五踩平 身斗拱间隔一个五踩柱头斗拱,其中五踩柱头斗拱对应安装在檐柱上;所述斗拱上插装的檩 子是第 一层正心檩和第-一层挑檐檩,第一层正心檩上插接有第一层前椽碗;老檐承椽枋、老 檐围脊枋、老檐大额枋依次通过滑槽插接于相邻金柱之间,老檐大额枋上插接有一圈老檐平 板枋;第一层后椽碗插接在老檐承椽枋上;在第一层前椽碗和第一层后椽碗之间相对应的插 槽之间,插装有若干根第一层椽子;第一层椽子上装有第一层飞椽望板,所述飞椽望板上再 装有第一层瓦和第一层围脊,第一层围脊榫卯连接于老檐围脊枋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过梁与插金枋插接,棋枋通过滑槽插接于相邻龙井柱之间;在老檐平板枋上插接有一圈斗拱,所述斗拱是一组七踩 平身斗拱间隔一个七踩柱头斗拱,其中七踩柱头斗拱对应安装在金柱上,在七踩柱头斗拱上 安装角背,在角背上安装一圈第二层金檩;在棋枋上插接童柱,重檐围板、重檐承椽枋、重 檐围脊枋、重檐大额枋依次通过滑槽插接于相邻童柱之间,重檐大额枋上插接有一圈重檐平 板枋;所述七踩斗拱上插装第二层正心檩和第二层挑檐檩,第二层正心檩上插接有第二层前 椽碗;第二层后椽碗插接在重檐承椽枋上;在第二层前椽碗和第二层后椽碗之间相对应的插 槽之间,插装有若干根第二层椽子;第二层椽子上装有第二层飞椽望板,所述飞椽望板上再 装有第二层瓦和第二层围脊,第二层围脊榫卯连接于重檐围脊枋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在重檐平板枋上插接有 一圈斗拱,所述斗拱是一组九踩平身斗拱间隔一个九踩柱头斗拱,其中九踩柱头斗拱对应安 装在童柱和龙井柱之上;所述九踩斗拱上装有长趴梁组成的矩形框,矩形框四角插接抹角梁I ;所述九踩斗拱上插装第三层正心檩和第三层挑檐檩,第三层正心檩上插接有第三层前椽 碗;所述抹角梁I上插装下金墩,下金墩上插装一圈第三层后椽碗和第三层下金檩;在第三 层前椽碗和第三层后椽碗之间相对应的插槽之间,插装有若干根第三层椽子;第三层椽子上 装有第三层飞椽望板;所述下金檩上装有短趴梁组成的矩形框,矩形框四角插接抹角梁II; 所述抹角梁II上插装中金墩,中金墩上插装一圈第三层中金檩;在第三层中金檩装有十字太 平梁下和十字太平梁上,十字太平梁的上面插装上金墩,上金墩上插装第三层上金檩;上金 檩中间插装一根雷公柱,雷公柱与下金檩之间装有多个由戗,雷公柱上再装有中环;在中环 和由戗上装有第三层瓦、宝顶座和宝顶。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檐平板枋 上经连结杆装有匾额框和文字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模型分为台基部分、屋架部分、屋顶部分三大部分;其中,台基部分为圆形,包括底盘、须弥座、台阶、地栿、望柱、栏板、柱墩、墁面等构件,屋架部分为圆形,包括柱、梁、枋、檩、椽、板、斗拱、墙、门、窗等构件;屋顶部分包括瓦、围脊、宝顶等构件;各构件之间通过榫卯、插接、或滑槽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新的现代意义上的古典建筑模型,既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忠实反映古典建筑本身的榫卯结构和建筑逻辑,又最大限度地考虑到现代工业生产的标准化和消费者拼插时的可操作性。
文档编号G09B25/00GK201084312SQ20072014940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
发明者托 刘 申请人:托 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