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握持筷子姿势的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4286阅读:1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校正握持筷子姿势的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校正握持筷子姿势的教学模型。
筷子的使用为我国特有的文化,其可以夹取任何固态食物,大如鸡块、肉排,小至落花生,而软如豆腐亦可以筷子夹取,其有别于西方的刀叉文化,更有别于以手抓食的印度及非洲,而筷子的主要使用方式系以手指分开夹持两支筷子,将其中一支筷子置于手掌的虎口及无名指与食指之间,并以姆指略微压住,另一支筷子则以姆指、食指及中指夹持,欲夹取食物时系以姆指为支点,食指及中指施力使筷子摆动,以控制筷子的张合,进而夹取食物。
然而,在能夹住食物就行的心理下,一般人较不重视筷子的使用方法,以致于出现千奇百怪的握持方式,譬如将两支筷子同时握于掌中,以四只手指一起包覆筷子,或是如同拿毛笔之方式,将两支筷子之上半段一起夹持于姆指与食指之间,而下半段则夹持于中指及无名指之间,而因为夹持的方式不对,不仅姿势难看,一般较软、较滑或体积比较小的食物就夹不起来,以致于看到一双筷子在盘子内翻搅,或是食物未夹到碗里又掉到桌子上,实有碍观瞻及卫生,如果有客人在座时更是出丑。
由此可知,筷子的拿法看似小事,但其不仅为一种特有文化,更是关系到餐桌礼仪及卫生,倘不注重予以校正,若是在重要场合出丑就得不偿失了。
鉴于没有适当的教具教授握持筷子的方法,当前教授筷子的夹持方法大都是直接拿实品示范,但对学习者而言,较无法领略筷子如何摆动,尤其对小朋友而言,没有生动活泼的教具,往往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收不到教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让使用者形象了解握持筷子的方式,及筷子张合时的施力情形的校正握持筷子姿势的教学模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校正握持筷子姿势的教学模型,其特点是主要包括一本体板,本体板的板面上印有握持筷子的各手指形状,并于虎口及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穿置夹设一支筷子,而姆指的指甲处则设有圆孔,一活动板,是配合枢设于本体板的前方,活动板的板面上并相对于本体板绘制有姆指、食指及中指,并于姆指及中指间夹置有一支对应于本体板的虎口位置上方的筷子,且该筷子前端夹置于食指与中指之间,另于姆指的指甲处设一圆孔,一作动板,其配合叠设于本体板的后方,作动板的顶底端分别设有圆孔及指孔,一结合件,其可穿置于活动板、本体板及作动的圆孔枢设定位,结合件的头部及末端并扣紧活动板与作动板,使作动板与活动板一起连动。
所述的校正握持筷子姿势的教学模型,其中,筷子是一体绘印于本体板及活动板上。
所述的校正握持筷子姿势的教学模型,其中,本体板的虎口位置,及活动板的姆指位置分别设有可供筷子穿置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该教学模型是仿真手持筷子的姿势,而设有固定式的本体板,及可活动的活动板,于本体板及活动板上分别夹置有一支筷子,拨动活动板时,活动板上的筷子即会转动,如同以食指及中指控制筷子,而与另一支固定的筷子作张合的动作。因而可使学习者轻易了解握持筷子的方式,及筷子张合时的施力情形,以达到教授正确握持筷子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作动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本体板10、及叠设于其前后方的活动板20及作动板30组合而成,其中,本体板10制成手部的形状,其表面并绘印有各手指的相关位置,如伸直的姆指11、弯曲贴附于姆指11后方的食指12及中指13、以及相互贴合的无名指14及小指15,并将一支筷子40夹置于所绘印的虎口16,及无名指14与中指13之间,另于姆指11的指甲处111设有一圆孔112,以供活动板20及作动板30枢设,活动板20是配合枢设于本体板10的板体,而在活动板20的板面上并相对于本体板10绘制有姆指21、食指22及中指23,并于姆指22及中指23之间夹置有一支对应于前述虎口16位置上方的筷子41,且该筷子41的前端夹置于食指22、中指23之间;另于姆指21的指甲211处设一圆孔212,以与本体板10的圆孔112相对应,而叠设于本体板10后方的作动板30是为一矩形板体,其顶底端分别设有圆孔31及指孔32,指孔32可供操作者的手指穿置。组合时,如
图1及2所示的将活动板20及作动板30分别置于本体板10的前后方,并使各圆孔112、212、31相对合,以一结合件50穿置枢设,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是将结合件50设为铆钉,当铆设以后,结合件50的头部51及末端分别陷入活动板20及作动板30而获得固定,使得两者可一同活动旋转。
而操作时,是如图3所示的握持于本体板10,并以食指扣住作动板30的指孔32,并拨动作动板30,此时,由于作动板30藉由结合件50与活动板20一同连动,故当作动板30拨动时,可带动活动板20以本体板10的姆指11为圆心作同向摆动,即使活动板20上的食指22与中指23连同筷子41一起偏摆,使两支筷子40、41的末端相碰触,而形成由食指22与中指23控制筷子41偏转的现象,使学习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筷子41与食指22、中指23间相对运动的关系,而提供绝佳的学习方式。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型态,其也可如图4所示的于本体板10的虎口16位置,及活动板20的姆指21位置分别设以穿孔161、213,以供筷子40、41穿置,仍可收到教学的目的,且平常包装时,则可将筷子40、41抽出,与本实用新型叠合包装,以节省包装的空间及费用。
权利要求1.一种校正握持筷子姿势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本体板,本体板的板面上印有握持筷子的各手指形状,并于虎口及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穿置夹设一支筷子,而姆指的指甲处则设有圆孔,一活动板,是配合枢设于本体板的前方,活动板的板面上并相对于本体板绘制有姆指、食指及中指,并于姆指及中指间夹置有一支对应于本体板的虎口位置上方的筷子,且该筷子前端夹置于食指与中指之间,另于姆指的指甲处设一圆孔,一作动板,其配合叠设于本体板的后方,作动板的顶底端分别设有圆孔及指孔,一结合件,其可穿置于活动板、本体板及作动的圆孔枢设定位,结合件的头部及末端并扣紧活动板与作动板,使作动板与活动板一起连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握持筷子姿势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筷子是一体绘印于本体板及活动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握持筷子姿势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本体板的虎口位置,及活动板的姆指位置分别设有可供筷子穿置的穿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校正握持筷子姿势的教学模型,由本体板、活动板及作动板相互叠合而成,其中,本体板的板面上绘印有握持筷子的各手指形状,并于虎口及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穿置夹设一支筷子,而活动板上则相对绘有拇指、食指及中指,并于三手指之间夹设另一支筷子,将本体板与活动板的姆指处与作动板的顶端枢设,且作动板与活动板一起连动,当拨动作动板即使可活动板一起枢转,如同以食指与中指控制筷子张合一般。
文档编号G09B19/00GK2360891SQ9823348
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4日
发明者蔡谋拱 申请人:隆台精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