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及方法、自发光显示装置、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529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及方法、自发光显示装置、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发明涉及一种起因于构成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的各 像素的自发光元件的温度特性的驱动电流的变动校正技术。
另外,发明包括作为阴极电位控制装置、自发光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 及阴极电位控制方法的方面。
背景技术
当今,各种平板显示器已被实用化。作为其中之一,有将有机EU 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在显示区域内以行列配置的有机EL显示面板。 有机EL显示面板不仅容易轻薄化,而且响应速度快,动画显示特性也很出 色。
但是,作为在发光亮度根据驱动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的显示面板中共通的 特性,指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驱动电流根据环境温度或伴随自身的发热的 温度而变化,则发光亮度变化。
实际上,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具有温度特性。因此,即使将驱 动晶体管用相同的电压来驱动,也因温度而驱动电流的大小变动。因此,要 求开发用于降低温度依赖特性引起的亮度变化的技术的开发。(曰本)特开2006-11388号公报
在该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技术在将恒流流入监视器元件时, 基于监视器元件的阳极电极呈现的电压,将施加到像素单元(对应于本说明 书中的有效显示区域)的高电位侧电源电压可变地控制。
即,公开了一种将高电位电源(可变控制)和低电位侧电源(固定)的 电位差可变地控制的技术。'但是,在该校正技术中,没有考虑因伴随自举 (bootstrap)动作的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电压(栅极-源极间电压Vgs)的变动 而发生亮度变化的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发明人提出将自发光元件的温度特性对驱动晶体管的自举动作产 生的影响通过阴极电位的可变控制来校正的技术方法。
在本说明书中,分别对使用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的情况和使用显示 兼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的情况提出校正技术。 (A)校正技术1
提出了 一种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对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施加的公共阴极 电位进行控制,所述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通过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对各像素的
发光状态进行驱动控制,所述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包括以下设备
(a) 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
(b) 恒流源,对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恒流;
(c )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对在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的阳极电极呈 现的电位进行测定,从而对该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电压进行测定;
(d)阴极电位决定单元,将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和基准电压值的差分值 作为校正值来决定阴极电位值;以及
显示面板的公共阴极电极。 (B )校正技术2
提出了 一种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对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施加的公共阴极 电位进行控制,所述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通过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对各像素的 发光状态进行驱动控制,所述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包括以下设备
(a)恒流源,是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电压测定用的恒流源,其 对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内的构成显示兼测定用的特定像素的自发光元件提供 恒流;
(b )两4及间电压测定单元,在测定两极间电压时,对在构成特定像素的 自发光元件的阳极电极呈现的电位进行测定,从而对该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 电压进4于测定;
(c) 阴极电位决定单元,将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和基准电压值的差分值 作为校正值来决定阴极电位值;以及
(d) 阴极电位施加单元,将对应于决定的阴极电位值的阴极电位提供给 显示面板的公共阴极电极。
在发明人提出的发明中,根据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和基准电压值(常温时的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电压)的差分值,控制阴极电位值。
例如在温度低于常温时,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电压以小于基准电压值的
方向变化。因此,此时,将阴极电位值以提高差分值程度的方向控制。
相对于此,在温度高于常温时,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电压以大于基准电
压值的方向变化。因此,此时,将阴极电位值以降低差分值程度的方向控制。 其结果,即使温度变化,自举动作之后的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电压也被控
制为与常温时相同的状态。即,可以控制为自发光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温
度变化不会作为驱动电流的变化来表现。


图1是用于说明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所具有的温度特性的图。
图2是表示像素电路例子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伴随自举动作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电压的变化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伴随自举动作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电压的温度特性 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所具有的温度特性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发明的校正原理的图。
图7 (A) 图7 (B)是表示显示兼测定用像素的配置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有机EL面板模块的电路结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阴极电位控制单元的内部结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的内部结构例子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对应于基准电位Vcathode (i)的设定例子的阴极电位 值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对应于基准电位Vcathode (i)的设定例子的阴极电位
值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13是表示阴极电位施加单元的内部结构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在阴极电位施加单元中消耗的功率和在有机EL面板中消耗 的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5 (A) 图15 (B)是表示虛拟像素的配置例子的图。 图16是表示有机EL面板模块的电路结构的图。图17是表示显示模块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18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功能结构例子的图。
图19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商品例子的图。
图20 (A) 图20 (B)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商品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商品例子的图。
图22 (A) 图22 (B)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商品例子的图。
图23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商品例子的图。
标号说明
1有机EL面板模块 3有机EL面板 5有々爻显示区i戈 7显示兼测定用像素 9像素
11数据线驱动器 13扫描线驱动器 15阴极电位控制单元 21恒流源
23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 25阴极电位决定单元 27阴极电位施加单元 51有机EL面板模块 53有机EL面板 55有效显示区域 57虛拟像素 59帧平均值计算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说明将发明适用于有源矩阵驱动型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阴极电 位控制的情况。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没有特别图示或者记载的部分适用该技术领域的周 知或公知技术。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只是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并不是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A)驱动电流的温度特性的产生原理
首先,以电流驱动型的有机EL显示面板为例,说明起因于有机m,元件 的温度特性的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变动的结构。
图1表示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一般具有的温度特性。如图1所 示,在有机EL元件中流过恒流的情况下,在有机EL元件的两极间产生的电 压Vel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以下,使用图2所示的像素电路图,说明图3所示的驱动晶体管的自举 动作。而且,图2表示像素电路2由两个N型薄膜晶体管T1以及T2构成的 情况。
其中,薄膜晶体管Tl是控制像素数据对存储电容C的写入的晶体管。 另一方面,薄膜晶体管T2是对有机EL元件提供与存储电容C的保持电压 Vgs对应的大小的驱动电流Id的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T2对应于这里的说 明对象的驱动晶体管。
像素电路的动作如下那样进行。首先,晶体管T控制为导通状态。由 此,像素电路与信号线Vsig连接。此时,与施加到信号线Vsig的信号电位 Vdata对应的电荷存储到存储电容C中。另外,在信号电位Vsig的写入时, 电源电压VDD被控制为接地电位。
当结束信号电位Vsig的写入时,晶体管Tl控制为截止状态,同时电源 电压VDD控制为驱动电压(正的电源电压)。伴随该控制,开始流过与将晶 体管Tl截止控制的瞬间的栅极/源极间电压Vgs (存储容量C的保持电压) 对应的驱动电 流o
此时,在有片几EL元件的两极间产生与驱动电流的大小对应的电压(两 极间电压)Vel。而且,两极间电压Vel的大小随着温度特性而变动。由于该 两极间电压Vel,源极电位Vs变换为Vs'时的上升量为Vanode。此外,此时, 驱动晶体管T2的栅极电位Vg上升为Vg'。
这样,将伴随驱动电流的供给而源极电位Vs和栅极电位Vg变化的动作 称为自举。其结果,驱动晶体管T2的驱动电流变化为与变化后的栅极/源极 间电压Vgs'对应的4直。
另外,自举后的栅极/源极间电压Vgs'与自举动作前的栅极/源极间电压VgS之间,成立以下的关系。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formula>这里的值Gb称为自举增益。另外,Gb成为l以下的值。
图4表示有机EL元件的自举动作的温度变化。在图4中,细虛线表示
常温时的动作,粗实线表示高温时的动作。
随着驱动温度提高,有机EL元件的两极间电压Vel以减少的方向变化。
伴随于此,用于规定伴随自举动作的源极电位Vs的上升量的Vanode比常温
时还降低。
这表示上述式子的(l-Gb)xVanode减小,其结果,栅极/源极间电压Vgs' 变大。理所当然地,如果栅极/源极间电压Vgs'变得比常温时大,则驱动电流 量也比常温时增加。
另一方面,在驱动温度比常温时低的情况下,有机EL元件的两极间电 压Vd变大,用于提供伴随自举动作的源极电位Vs的上升量的Vanodc比常 温时变大。
其结果,上述式子的(l-Gb)xVanode变大,自举动作之后的栅极/源极 间电压Vgs'减小,驱动电流减少。
以上是,自举动作后的驱动电流中表现温度特性的理由。 (b)起因于驱动晶体管的温度特性的驱动电流的变动原理
接着,说明起因于驱动晶体管T2的温度特性而驱动电流的变动产生变 动的结构。
图5表示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一般具有的温度特性。
如图5所示,驱动晶体管T2随着驱动温度的上升而迁移率增加,在施
加了相同的栅极/源极间电压Vgs,的情况下,高温时流过驱动晶体管的电流增 加,相反地,4氐温时电流减少。 (c)归纳
如上所述,在电流控制型的有机EL显示面板中,由于环境温度或伴随 发光的显示器自身的发热等作为原因的温度变动,驱动电流变动,发光亮度 变动。
(B)驱动电流的变动校正原理
为了对起因于有机EL元件的温度特性的驱动电流的变动进行校正,需 要将自举后的栅极/源极间电压Vgs'与温度变化无关地保持为一定值。图6表示用于将高温时的栅极/源极间电压VgS'校正为与常温时相同的值 的控制原理。
如图6所示,发明人通过使有机EL元件的阴极(负极)电位Vcathode
电压值。
根据该控制,用于规定源极电位Vs的上升量的Vanode成为与常温时相 同的值,其结果,栅极/源极间电压Vgs'控制为与常温时相同的状态。这样, 起因于有机EL元件的温度特性的驱动电流的变动被校正。
但是,为了实现该校正动作,需要测定伴随驱动温度的变动的有机KL 元件的两极间电压Vel的变化,将与常温时的两极间电压Vel的差分值反馈给 有机EL元件的阴极电位。
但是,为了测定有机EL元件的两极间电压Vel而从驱动晶体管T2提供 驱动电流,存在问题。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地,驱动晶体管T2具有温度特性(图 5),驱动电流根据驱动温度而变动。
因此,发明人提出这样的方法另外准备与驱动晶体管T2不同的不具 有温度特性的恒流源(可以与温度无关地流过恒流的电流源),通过从该恒流 源对有机EL元件提供电流来测定有机EL元件的两极间电压。
通过这样准备恒流源,可以将驱动晶体管T2的温度特性从有机EL元件 的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分离。这样,确保只反映了有机EL元件的温度特性 的校正动作。
(C)实施例1
在该实施例中,说明使用有效显示区域内的一部分像素(显示兼测定用 像素)测定有机EL元件的两极间电压(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间的电压)VeJ, 对提供给有机EL面板的阴极电位进行控制的情况。 (C-l)显示兼测定用像素的配置例子
图7表示在通常的画面显示和测定中都能使用的像素(显示兼测定用像 素)的配置例子。如图7所示的显示兼测定用像素7配置在构成有机EL面 板模块1的有机EL面板3上。另外,此时,显示兼测定用像素7配置在有 步文显示区i或5内。
图7 (A)表示在构成有机EL面板3的有效显示区域5的右下角配置显 示兼测定用像素7的例子,图7 (B)表示在有效显示区域5的右上角配置显示兼测定用像素7的例子。
另外,显示兼测定用像素7的个数以及配置位置是任意的。只是,从对 显示品质产生的影响和面板设计的观点出发,将其分散地配置在有效显示区 域5内较好。优选地,分散地配置在画面周围部分较好。通过将多个显示兼
测定用像素7分散地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5内,即使在画面内产生温度偏差,
也可以通过将测定值平均化来消除其影响。
此外,显示兼测定用像素7的像素结构除了将用于测定有机EL元件的 阳极电位的引出布线追加形成之外,与有效显示区域5的其他像素结构相同。 因此,显示兼测定用像素7与有效显示区域5内的其他像素全部由相同的工 序形成。
(C-2 )整体结构
图8表示有机EL面板模块1的主要结构部分。图8所示的有机EL面板 模块l将有机EL面板3、数据线驱动器11、扫描线驱动器13以及阴极电位 控制单元15作为主要的结构要素。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有机EL面板13为彩色显示用,根据面板分辨率, 像素9按照发光色的排列而配置为矩阵状。其中,在具有将多个颜色的有机 发光层积层的结构的有机EL元件构成像素9的情况下, 一个像素对应于多 个发光色。
另外,在像素9中的一个对应于有机EL元件的阳极电位测定用的显示 兼测定用像素7。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显示兼测定用像素7在有效显示区 域5的右下角只配置一个。
数据线驱动器11是将像素数据(信号电压Vdata)施加到对应的数据线 DL的电路设备。这里的像素数据是与构成有效显示区域的像素9以及显示兼 测定用像素7对应的像素位置的像素数据。
扫描线驱动器13是提供信号电压Vdata的写入定时的电路设备。当然, 扫描线驱动器13也对显示兼测定用像素7所连接的扫描线WL进行驱动控 制。另外,成为写入定时的提供目的地的扫描线WL以水平扫描期间为单位 被依次切换控制。
阴极电位控制单元15是这样的处理设备,即将对于阳极电位的测定用而 设置的显示兼测定用像素7的测定用的电流的供给进行切换控制,基于在测 定用的电流的供给时产生的阳极电位控制对所有像素公共的阴极电位。图9表示阴极电位控制单元15的内部结构。另外,图9所示的显示兼测 定用像素7的像素结构与构成有效显示区域5的一般的像素结构相同。而且, 有时在安装时,连接用于驱动晶体管T2的阈值校正和迁移率校正的晶体管之 外的元件。
阴极电位控制单元15包括切换开关(薄膜晶体管T3)、恒流源21、 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23、阴极电位决定单元25以及阴极电位施加单元27。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切换开关由N型薄膜晶体管T3构成。即,薄膜 晶体管T3作为开关动作。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薄膜晶体管T3的切换定时 由从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23提供的控制信号进行切换控制。而且,切换定时 也可以使用专用线从外部提供。
这里,在显示兼测定用像素7中显示输入图像的情况下,薄膜晶体管T3 控制为截止。另一方面,在对构成显示兼测定用像素7的有机EL元件的阳 极电位进行测定的情况下,薄膜晶体管T3控制为导通。
恒流源21是可提供不具有温度特性的始终一定的电流的电流源,并使用 已知的电流源。
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23是对构成显示兼测定用像素7的有机EL元件D 的阳才及电位进行测定的电踏4殳备。
图10表示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23的内部结构例子。两极间电压测定单 元23包括用于测定阳极电位Vs的电压跟随电路31 、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八/D 转换电路)33以及两极间电压计算单元35。
这里,使用电压跟随电路31是因为提供给有机EL元件D的驱动电流的 大小为纳米级,非常小。另外,通过电压跟随电路31测定的阳极电位Vs是 模拟值。
模拟数字变换电路33是,将作为模拟电位所测定的阳极电位Vs转换为 数字值的电路设备。
两极间电压计算单元35是,计算在有机EL元件D的阳极电极产生的阳 极电位Vs和阴极电位值Dcathode的电位差的处理设备。这些运算处理通过 数字处理而^^行。
通过该运算处理,计算出有机EL元件D的两极间电压Vel的测定值 DVel。进行这样的运算处理,是因为施加到阴极电极的阴极电位Vcathode(p) 也与构成有效显示区域5的其他像素9同样地被可变控制。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的薄膜晶体管T3的切换定时信号由两极间
电压计算单元35输出。这是为了计算对应于两极间电压Vd的测定值DVd。 两极间电压计算单元35将计算的测定值DVel提供给阴极电位决定单元25。
阴极电位决定单元25计算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23的测定值DVel和常温 时的两极间电压Vel的差分值,并将该差分值作为校正值。之后,阴极电位 决定单元25将该校正值对基准电压值进行加减运算,并决定作为控制目标值 的阴才及电^(立j直Dcathode。
这里的基准电压值根据作为固定电位的阴极侧的电源电位的提供方式而 不同。例如图ll所示,在阴3及电位施加单元27的基准电位Vcathode (i)为 负电源的情况下,基准电压值使用0 (zero)。当然,基准电位Vcathode (i) 设定为比校正值的变化幅度充分小。
此时,阴极电位决定单元25将校正值(差分值)原样作为阴极电位值 Dcathode输出。
其结果,低温时的阴极电位值Dcathode成为0V以下,常温时的阴极电 位值Dcathode成为0V ,高温时的阴极电位值Dcathode成为0V以上。
此外,例如图12所示,在阴极电位施加单元27的基准电位Vcathode(i) 为接地电位的情况下,基准电位值使用偏移电位(〉0)。
此时,低温时的阴极电位值Dcathode成为偏移电位以下,常温时的阴极 电位值Dcathode成为偏移电位,高温时的阴极电位值Dcathode成为偏移电位 以上。
共阴极电位Vcathode (p),并对有机EL面板3的公共阴极电极施加的电路 设备。
图13表示阴极电位施加单元27的内部结构例子。图13所示的阴极电位 施加单元27包括数字分压器(potentiometer) 41、电压跟随电路(运算放 大器OPl以及P沟道型的场效应晶体管Til) 43。
数字分压器41是,按照与数字输入的阴极电位值Dcathode的比特长度 对应的级数(例如256级(8比特))产生电压的半固定型的电阻器。
电压跟随电路43是,通过反馈控制将与输入电压值相同的阴极电位 Vcathode (p)施加到公共阴极电极的电路设备。这样,有机EL面板3的公 共阴极电位可以跟随有机EL元件的温度变化来控制。(C-3 )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有机EL元件和驱动 晶体管T2的温度特性的分离,可以对起因于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的 温度特性的驱动电流的变动容易进行校正。
此外,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伴随着温度的上升,施加到有机EL元件 的阴极电极的电位上升。因此,施加到像素电路部分的电压可以降低其上升 程度。图14表示该电压关系。
通过图14可知,电源电压VDD和基准电压Vcathode (i)之间施加的电 压为固定,施加到电压跟随电路43的电压以施加到像素电路部分的电压的变 化量程度增减的关系。
因此,即使采用该控制方法,有机EL面板模块整体的消耗功率不变。
而且,在温度上升时,像素电路部分所消耗的功率降低(即,发热量降 低),所以还可以期待抑制面板温度的上升的效果。
此外,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在伴随温度变动的有机EL元件的两极间 电压的测定时以外,将薄膜晶体管T3截止控制,从而可将显示兼测定用像素 7用于通常的显示动作。因此,与准备测定专用的虛拟(dummy)像素的情 况相比,可以筒化电路结构。其结果,可以避免装置的成本上升。
此外,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可使用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内的像素,所 以在面板内的温度分布的偏差也能够直接加到校正动作中。 (D)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说明使用与有效显示区域内的像素相同结构的虛拟像素, 对有机EL元件的两极间电压Vel直接测定,对有机EL面板的阴极电位进行 控制的情况。而且,只是将测定元件专用化,实际的处理动作相同。 (D-l)测定兼用像素的配置例子
图15表示在通常的画面显示和测定中都能使用的像素(测定兼用像素) 的配置例子。图15所示的虛拟像素57也配置在构成有机EL面板模块51的 有机EL面板53上。
其中,虛拟像素57的配置位置是有效显示区域55的外侧。即,虛拟像 素57配置在与画面显示无关的区域(通常,用户看不到的区域)。
图15 ( A)表示在构成有机EL面板53的有效显示区域55的右外侧配 置虛拟像素57的例子,图15 (B)表示在有效显示区域55的下外侧配置虚拟像素57的例子。
另外,虚拟像素57的像素结构与构成有效显示区域55的像素相同。因 此,虛拟像素57与有效显示区域55的像素通过相同的工序形成。 (D-2)整体结构
图16表示有机EL面板模块51的主要结构部分。有机EL面板模块51 将有机EL面板53、数据线驱动器ll、扫描线驱动器13、阴极电位控制单元 15以及帧平均值计算单元59作为主要的结构要素。
图16是虛拟像素57为一个的情况。但是,已知两极间电压Vel也由劣 化的进行程度而变动。因此,从测定精度的观点出发,期望虛拟像素57的劣 化状态能够反映面板整体的劣化状态。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配置用于计算 输入图像Din的帧平均值的帧平均值计算单元59,在测定定时以外的期间提 供给虛拟像素57。
但是,在看作虛拟像素57能够反映面板整体的劣化状态或驱动温度的情 况下,帧平均值计算单元59不是必需的。此时,在测定定时以外的期间,只 要将虛拟像素59以特定的色调值进行发光控制即可。
例如,也可以供给恒流源21的驱动电流。但此时,并不是持续地供给恒 流源21的驱动电流,优选使供给期间和供给停止期间成一定的比例来控制。 (D _ 2 )效果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除了使用虛拟像素57以外,可以实现与实施例l 同样的效果。
(E)其他实施例
(E-l)阴极电位控制单元的其他电路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例的情况下,说明了将切换开关(薄膜晶体管T3)配置在 连接恒流源21和有机EL元件的阳极电极的布线路径上的情况。
但是,在考虑通过配置该切换开关而产生电阻分量,对测定的阳极电压 Vanode的精度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推荐没有使用切换开关的结构。 (E-2)发光特性的温度特性的校正
在上述的实施例的情况下,说明了控制阴极电位,使得消除只起因于有 机EL元件的温度特性的驱动电流的变动的情况。
但是,即使对仅起因于有机EL元件的温度特性的驱动电流的变动进行 校正,发光亮度也可以通过对于有机EL元件的驱动电流的发光特性而变动。此时,基于发光特性的温度特性,对在阴极电位决定单元25中计算的校 正值(差分值)进行校正即可。
(E-3)白平衡的调整
在上述的实施例的情况下,说明了根据测定结果而与发光色的差异无关 地对所有像素共通的阴极电位进行可变控制的情况。
但是,在按RGB分别配置了阴极电极的情况下,按RGB测定有机 元件的两极间电压Vel,控制各阴极电位以使自举动作后的栅极/源极间电压 Vgs成为一定即可。
此时,即使在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温度特性对每个颜色不同 的情况下,也可以校正驱动电流的变动来保持白平衡。
但是,对按RGB分割的阴极电极分别进行控制的方法,不能避免电路结 构复杂化。
因此,在将简化电路结构为优先的情况下,优选与实施例相同地对所有 颜色准备共通的阴极电极,使用按RGB测定的两极间电压Vel的平均值或者 任一个来控制阴极电位。 (E-4)产品例
(a) 驱动器IC
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像素阵列单元(有机EL面板)和驱动电路(数 据线驱动器、扫描线驱动器、阴极电位控制单元等)形成在一个基板上的有 才儿EL面板才莫块。
但是,也可以分别制造像素阵列单元和驱动电路等,并作为分别独立的 产品来流通。例如也可以作为分别独立的驱动器IC (integrated circuit)来制 造驱动电路,与像素阵列单元独立地流通。
(b) 显示模块
有关上述的各实施例的有机EL面板模块也能够以图17所示的外观结构 的面板有机EL模块61的方式流通。
有机EL面板模块61具有在支撑基板65的表面粘贴了对置部分63的结构。
对置部分63将玻璃之外的透明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在其表面配置了彩色 滤波器、保护膜、遮光膜等。
另外,在有机EL面板模块61中,也可以设置用于将信号等从外部对支撑基板65输入输出的FPC (柔性(flexible )印制电路)67等。 (c)电子设备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的有机EL面板^t块也能够以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商品 形态流通。 ,
图18表示电子设备71的概念结构例子。电子设备71包括上述的有机 EL面板模块73以及系统控制单元75。在系统控制单元75执行的处理内容 根据电子设备71的商品形态而不同。
另外,电子设备71只要搭载用于显示在设备内生成或者从外部输入的图 像或影像的功能,则并不限定于特定领域的设备。
在这种电子设备71中,例如可想到电视接收机。图19表示电视接收机 81的外观例子。
在电视接收机81的壳体正面配置了由前(front)面板83以及滤色玻璃 85等构成的显示画面87。显示画面87的部分对应于在实施例中说明的有机 EL面板#莫块。
此外,在这种电子设备71中,例如可想到数字照相机。图20表示数字 照相机91的外观例子。图20 (A)是正面侧(被摄体侧)的外观例子,图 20 (B)是背面侧(摄影人侧)的外观例子。
数字照相机91包括保护罩93、摄像镜头单元95、显示画面97、控制开 关99以及快门按钮101。其中,显示画面97的部分对应于在实施例中说明 的有机EL面板模块。
此外,在这种电子设备71中,例如可想到摄相机。图21表示摄相机111 的外观例子。
摄像机111包括在主体113的前方拍摄被摄体的摄像镜头115、摄像的 开始/停止开关117以及显示画面119。其中,显示画面119的部分对应于在 实施例中说明的有机EL面板模块。
此外,在这种电子设备71中,例如可想到便携终端装置。图22表示作 为便携终端装置的便携电话机121的外观例子。图22所示的便携电话机12i 是翻盖式,图22 (A)是打开壳体状态下的外观例子,图22 (B)是关闭壳 体状态下的外观例子。
便携电话机121包括上侧壳体123、下侧壳体125、连接单元(这里为铰 链单元)127、显示画面129、辅助显示画面131、闪光灯(picture light) 133以及摄像镜头135。其中,显示画面129以及辅助显示画面131的部分对应 于在实施例中说明的有机EL面板模块。
此外,在这种电子设备7〗中,例如可想到计算机。图23表示笔记本型 计算机141的外观例子。
笔记本型计算机141包括下侧壳体143、上侧壳体145、键盘147以及显 示画面149。其中,显示画面149的部分对应于在实施例中说明的有机F丄面 板模块。
除此之外,在电子设备71中,可想到音频再现装置、游戏机、电子书、 电子词典等。
(E-5)其他显示设备的例 在实施例中的说明中,说明了控制有机F丄面板模块的公共阴极电位的 情况。
但是,对于其他的自发光显示装置,也能够适用阴极电位控制功能。例 如,也能够适用于无机EL设备装置、将具有与排列LED的显示装置其他的 二极管结构的发光元件排列在画面上的显示装置。 (E-6 )控制设备结构
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硬件地实现阴极电位控制功能的情况。 但是,阴极电位控制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软件处理来实现。 (E-7 )其他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发明的意旨的范围内可考虑各种变形例。此外, 还能考虑基于本说明书的记载所创作或组合的各种变形例和应用例。
权利要求
1.一种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对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施加的公共阴极电位进行控制,所述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通过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对各像素的发光状态进行驱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包括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恒流源,对所述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恒流;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对在所述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的阳极电极呈现的电位进行测定,从而对该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电压进行测定;阴极电位决定单元,将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和基准电压值的差分值作为校正值来决定阴极电位值;以及阴极电位施加单元,将对应于决定的阴极电位值的阴极电位提供给所述显示面板的公共阴极电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电压值是常温对的两极间电压值。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阴极电极侧的电源电压以接地电位提供的情况下,所述阴极电位决定 单元将用所述差分值对偏移电位值进行校正的值作为所述阴极电位值来决 定。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阴极电极侧的电源电压以负电源提供的情况下,所述阴极电位决定单元将所述差分值决定为阴极电位值。
5. —种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对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施加的公共阴极电位 进行控制,所述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通过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对各像素的发光 状态进行驱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包括恒流源,是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电压测定用的恒流源,其对配 置在有效显示区域内的构成显示兼测定用的特定像素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恒 流;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在测定两极间电压时,对在构成所述特定像素的 自发光元件的阳极电极呈现的电位进行测定,从而对该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 电压进4亍测定;阴极电位决定单元,将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和基准电压值的差分值作为校正值来决定阴极电位值;.以及阴极电位施加单元,将对应于决定的阴极电位值的阴极电位提供给所述 显示面板的公共阴极电极。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电压值是常温时的两极间电压值。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阴极电极侧的电源电压以接地电位提供的情况下,所述阴极电位决定 单元将用所述差分值对偏移电位值进行校正的值作为所述阴极电位值来决 定。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阴极电极侧的电源电压以负电源提供的情况下,所述阴极电位决定单 元将所述差分值决定为阴极电位值。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阴极电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恒流源与所述特定像素的布线路上配置了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对构成所述特定像素的自发光元件的恒流的提供进行切换控制,并且在两 极间电压的测定时被控制为闭合,在输入图像的显示时被控制为打开。
10. —种自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通过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对各像素的发光状态进行 驱动控制;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恒流源,对所述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恒流;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对在所述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的阳极电极呈 现的电位进行测定,从而对该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电压进行测定;阴极电位决定单元,将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和基准电压值的差分值作为 校正值来决定阴极电位值;::以及阴极电位施加单元,将对应于决定的阴极电位值的阴极电位提供给所述 显示面板的公共阴极电极。
11. 一种自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通过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对各像素的发光状态进行 驱动控制;恒流源,是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电压测定用的恒流源,其对配 置在有效显示区域内的构成显示兼测定用的特定像素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恒'、六.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在测定两极间电压时,对在构成所述特定像素的 自发光元件的阳极电极呈现的电位进行测定,从而对该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电压进行测定;阴极电位决定单元,将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和基准电压值的差分值作为 校正值来决定阴极电位值;以及阴极电位施加单元,将对应于决定的阴极电位值的阴极电位提供给所述 显示面板的公共阴极电极。
12. —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通过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对各像素的发光状态进行 驱动控制;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 恒流源,对所述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恒流;现的电位进行测定,从而对该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电压进行测定;阴极电位决定单元,将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和基准电压值的差分值作为 校正值来决定阴极电位值;显示面板的公共阴极电极; 系统控制单元;以及 对于所述系统控制单元的操作输入单元。
13. —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控制;恒流源,是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电压测定用的恒流源,其对配 置在有效显示区域内的构成显示兼测定用的特定像素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恒、、六.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在测定两极间电压时,对在构成所述特定像素的 自发光元件的阳极电极呈现的电位进行测定,从而对该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电压进行测定;阴极电位决定单元,将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和基准电压值的差分值作为校正值来决定阴极电位值;阴极电位施加单元,将对应于决定的阴极电位值的阴极电位提供给所述 显示面板的公共阴极电极;系统控制单元;以及对于所述系统控制单元的操作输入单元。
14. 一种阴极电位控制方法,对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施加的公共阴极电 位进行控制,所述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通过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对各像素的发 光状态进行驱动控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包括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电压测定 用的自发光元件和对所述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恒流的恒流源的情况 下,所述阴极电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处理将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和基准电压值的差分值作为校正值来决定阴极电 位值的处理;以及将对应于决定的阴极电位值的阴极电位提供给所述显示面板的公共阴极 电极的处理。
15. —种阴极电位控制方法,对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施加的公共阴极电 位进行控制,所述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通过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对各像素的发 光状态进行驱动控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包括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的电压测定 用的、对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内的构成显示兼测定用的特定像素的自发光元 件提供恒流的恒流源的情况下,所述阴极电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处理在测定两极间电压时,对在构成所述特定像素的自发光元件的阳极电极 呈现的电位进行测定,从而对该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电压进行测定的处理;将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和基准电压值的差分值作为校正值来决定阴极电 位值的处理;以及将对应于决定的阴极电位值的阴极电位提供给所述显示面板的公共阴极 电极的处理。
全文摘要
在发光亮度的温度特性校正中没有考虑起因于自举动作的驱动电流的变动。在对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施加的公共阴极电位进行控制的阴极电位控制装置中,设置(a)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b)恒流源,对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恒流;(c)两极间电压测定单元,对在电压测定用的自发光元件的阳极电极呈现的电位进行测定,对该自发光元件的两极间电压进行测定;以及(d)阴极电位决定单元,将两极间电压的测定值和基准电压值的差分值作为校正值来决定阴极电位值,所述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通过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对各像素的发光状态进行驱动控制。
文档编号G09G3/30GK101315742SQ20081009872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0日
发明者三宅英和, 伴田智壮, 多田满, 小泽淳史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