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102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按国家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交通安全警示设施领域,特
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警示牌。
背景技术
目前,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拥有量日见增多,交通事故 也不断发生,由此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将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为了防止交通事故 的发生,在车辆出现故障或临时停车检修时,用警示牌提示其他车辆加以注意, 防止意外发生。常用的警示牌一般都是由具有发光或反光功能的警示面板和一 支撑机构组成,当出现故障需要停车修理时,将警示牌置于车后面,以警示其 他车辆绕行。此种警示牌只具有发光或反光功能,在夜间警示作用较好。缺点 是不能折叠,携带也不方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利号为200520021752.2公开的"折叠盒装式无磨损 警示牌",是由警示盒、警示板及支架构成。警示盒体为厚板一侧注有凹形下陷, 下陷处形与警示板一致,其深度相当于警示板的厚度,警示板为三角形,上面 带有警示标志的折板,长边与盒铰接,可与警示盒成一定角度的折起,折下后 放入警示盒下陷处。在警示盒背面有一个与盒背面铰接的支架,用以支撑警示 板。此项专利提供的警示牌,虽然解决了警示牌的折叠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体 积较大,携带不方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警示牌,是由 盒体及警示牌构成,盒体与警示牌为分离体。警示牌即可贴附于车后单独使用, 又可将其置入盒体内,立于地面发挥警示作用。不用时便可将警示牌巻起,放 入盒内随车携带,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盒体,由盒身与两个盒盖构成;盒盖内 侧设有凹槽,凹槽宽度略大于警示牌的厚度。警示牌采用易折叠的柔性材料制 作,形状为方形或长方形,其底边宽度与两盒盖高度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易于制造;
2.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随车携带,灵活使用;
3. 有效地防止警示牌表面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4. 警示效果良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警示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警示牌,2盒盖,3盒身,4折叶。
本实用新型包括警示牌和警示盒,两者为分离体。警示盒由两个盒盖2与 盒身3构成,盒盖2内侧设有凹槽,凹槽宽度略大于警示牌1的厚度,盒盖2 与盒身3用折叶4连接。警示牌1选用易折叠的柔性材料制作,形状为方形或 长方形,其底边宽度与两盒盖2的尺寸相匹配。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如附图所示,原料采用塑料制作。警示牌l为方形,规格为300 X300mm,厚度为3 mm;盒身3为长方体,规格为长350mm,宽150mm ,高 100 mm;盒盖2的规格为150x150 mm,厚度为5 mm。在其内侧中间设有凹槽, 凹槽深度为4mm;盒盖2与盒身3用折叶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方式比较灵活。若在车况不太好情况下行驶或新手上路 需提醒周边车辆注意时,可单独使用警示牌。将警示牌直接贴附于车的后面, 随时警示周边车辆注意。当出现故障需要临时停车检修时,便可将警示牌插入 盒中,放置于路边,警示周边车辆绕行。在不需警示时,将警示牌巻起置入警 示盒内,随车携带,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 一种便携式警示牌,包括盒体及警示牌,其特征是盒体与警示牌为分离体,盒体由盒身(3)与两个盒盖(2)构成,盒盖(2)内侧设有凹槽,凹槽宽度与警示牌(1)的厚度相匹配,盒身(3)与盒盖(2)用折叶(4)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警示牌,其特征是警示牌(1)采用易 折叠的柔性材料制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警示牌,是由警示盒及警示牌构成,两者为分离体。警示盒包括盒身与盒盖,盒盖内侧设有凹槽,凹槽宽度与警示牌的厚度相匹配。警示牌的使用方式比较灵活,若在车况不太好情况下行驶或新手上路需提醒周边车辆注意时,可单独使用警示牌。将警示牌直接贴附于车的后面,随时警示周边车辆注意。当出现故障需要临时停车检修时,便可将警示牌插入警示盒中,放置于路边,警示周边车辆绕行。在不需警示时,将警示牌卷起置入警示盒内,随车携带,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随车携带与使用,警示效果良好。
文档编号G09F7/00GK201233687SQ20082001405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7日
发明者杨凯博 申请人:杨凯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