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防护功能的光感测模块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38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防护功能的光感测模块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光感测器及显示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具防护功能的光感测器及具有光感测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于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将一环境光感测元件(ambient light sensor)装设于显示 装置上,用以测量环境照明的强度以对应调整显示装置的光源亮度,如此可同时符合提供 良好显示效果及降低耗电量的要求。美国专利公告第5831693号揭露一种具有光感测器的 显示装置的技术,其是利用薄膜工艺,将光感测元件设置于一主动式基板的四周,再通过运 算放大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供显示装置调整光源亮度。美国专利公告第7053967 号揭露另一种具有光感测器的显示装置的技术,如该专利说明书图2所示,光感测器感测 环境照度,显示装置则根据环境照度调整其发光元件的亮度。由于具有光感测器的显示装 置是依据光感测器的测量结果调整光源亮度,当光感测器的测量结果不准确或有摆动时, 会使显示装置的光源亮度闪烁,影响显示装置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防护功能的光感测模块,用以避免光感测 模块的光感测装置周围的电路影响光感测装置的感测结果。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光感测模块,此光感测模块的光感测装置能够提供较准确的感测 结果或能够提供较稳定的感测结果,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依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具防护功能的光感测模块,设置于一第一基板上且与 一外部电路隔有一间隔。此光感测模块包括一光感测装置及防护配线。光感测装置设置于 第一基板上。防护配线具有导电功能且位于外部电路与光感测装置的一部分之间。依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电路、一第一基板、一光感测装 置及一防护配线。光感测装置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且与第一电路隔有一间隔。防护配线具有 导电功能且位于第一电路与光感测装置的一部分之间。依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于上述的具防护功能的光感测模块及显示装置中,光感测 装置包括一光感测器以及耦接光感测器的一光感测信号线,而防护配线位于外部电路(第 一电路)与光感测器之间;或位于外部电路(第一电路)与光感测信号线之间。较佳地,防 护配线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且包围光感测器及光感测信号线至少其一。依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于上述的具防护功能的光感测模块及显示装置中,第一基 板面对一第二基板,而外部电路(第一电路)设于第二基板,且防护配线设于光感测装置的 部分上。较佳地,防护配线包括一导电配线及一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位于导电配线及光 感测装置的该部分之间。导电配线可以为一金属层或一氧化铟锡层。依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于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驱动器,设于第一基板上且耦 接于第一电路及光感测装置。较佳地,防护配线耦接于驱动器的一接地端。
依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于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第一绝缘层以及一第二电路。第二电路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且隔着第一绝缘层与光感测信号线交叉形成一重叠区,此重 叠区中的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介于约5000A 约6000A之间。依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于上述的显示装置中,第一基板为主动元件基板,第二基板 为一彩色滤光片基板,而第一电路为一共用电极。较佳地,光感测装置的此部分沿主动元件 基板的法向量在彩色滤光片基板上形成一正投影区,且此正投影区未重叠于共用电极。通过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设计,防护配线具有导电功能,且位于光感测装置与光 感测装置的外部电路(第一电路)之间,能够产生屏敝效应,降低光感测装置被外部电路 (第一电路)干扰的程度,而能够测得准确度较高或稳定度较高的感测结果。因此,依本发 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能够提供较适当的亮度及较不易闪烁而提高显示的品质。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基板的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基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于图2的AA线的剖面图;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基板的俯视图;图5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于图4的BB线的剖面图;图5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于图4的CC线的剖面图;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于图4的BB线的剖面图。附图标号10 主动式矩阵基板11 显示装置20 光感测装置21 光感测器22 光感测信号线30 光感测模块31 防护配线41 第一共用配线42 第二共用配线51 共用电极52 第一绝缘层53 驱动器54 第二绝缘层59 接地端55 导电配线90 彩色滤光片基板Sa 显示区Sb 非显示区Sc 重叠区
Sd 正投影区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感测器设计,其中相同的元件将 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此外,须注意本说明书中“A层形成于(或设于等)B层上”的 用语,并不限定为A层直接贴覆接触B层表面的态样,例如A层与B层中间尚间隔其他迭层 亦为该用语所涵盖范围。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基板的俯视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 一主动式矩阵基板10、面对主动式矩阵基板10的一彩色滤光片基板(未图示)及位于主动 式矩阵基板10与彩色滤光片基板间的一液晶层(未图示)。请参照图1,一光感测模块30设置于一主动式矩阵基板10。但此非本发明所限定的,于另一实施例中亦可以将光感测模 块30设置于一彩色滤光片基板(未图示),此种修改或变型为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依据 下述说明所能够完成,因此省略这些修改及变型的相关说明。光感测模块30具有防护杂讯 干扰功能,与显示装置的一第一电路隔有间隔,且包括一光感测装置20及一防护配线31。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可以为设于主动式矩阵基板10上的一第一共用配线41,且第一共 用配线41耦接至共用电极(Vcom电极)或是耦接至地端(ground)。光感测装置20设于 主动式矩阵基板10上且包括一光感测器21以及耦接光感测器21的一光感测信号线22。 防护配线31具有导电功能且环绕光感测装置20,用以提供屏蔽作用,隔绝不必要的干扰信 号,例如来自邻近的第一共用配线41的干扰信号。换句话说,由于光感测装置20为敏感的元件,易受光感测装置20以外的其他外部 电路(例如本实施例的第一功用配线41)的干扰而影响其感测结果的准确度,或因外部电 路的干扰产生瞬时间的摆动而影响其感测结果的稳定度。因此以本实施例的方式,防护配 线31可以降低光感测装置20被第一共用配线41干扰的程度,而能够测得准确度较高或稳 定度较高的感测结果。其结果是,当显示装置依据光感测装置20所测得的环境照明的强度 以对应调整显示装置的光源亮度时,能够提供较适当的亮度及较不易闪烁,而提高显示的 品质。本实施例中的防护配线31的材料并不予以限定,仅要具导电功能以产生屏敝效应即 可,其可以为一金属层或一氧化铟锡层。防护配线31可以耦接至地端(ground)或是耦接 至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压。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防护配线31的布局方式也不限定如图1所示 需包围环绕全部的光感测装置20,即使是环绕一部分的光感测装置20而有达到效果也属 于本发明的范畴。显示装置亦可以还包括一驱动器53,设于主动式矩阵基板10上,用以驱动主动式 矩阵基板10上的像素电路(未图示),光感测装置20耦接于驱动器53,以便驱动器53依 据光感测装置20的感测结果调整显示装置的亮度。较佳地,防护配线31的两端亦耦接于 驱动器53的一接地端59。防护配线31透过驱动器53的接地端59接地,能够减少在主动 式矩阵基板10上设置额外用以使防护配线31接地的电路,简化主动式矩阵基板10上的电 路布局(layout)。此外,主动元件基板10可被区分为一显示区Sa及一非显示区Sb,且第 一共用配线41设于非显示区Sb,于本实施例中将光感测模块20及防护配线31设于非显示 区Sb。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基板的俯视图。图3为沿图2的AA线的剖面图。图2实施例与图1实施例相似,以下仅说明两实施例相异部分。于此实施例中, 显示装置11包括一主动式矩阵基板10及面对主动式矩阵基板10的一彩色滤光片基板90。 防护配线31透过其他电路接地,且显示装置11还包括一第一绝缘层52以及一第二电路。 第二电路可以为一第二共用配线42,第二共用配线42设于主动式矩阵基板10上,耦接设 于非显示区Sb的第一共用配线41,并延伸至显示区Sa。第二共用配线42隔着第一绝缘层 52与光感测信号线22交叉形成一重叠区Sc。一般而言第一绝缘层52的厚度约为3000人, 本实施例将重叠区Sc中的第一绝缘层52的厚度设为介于约5000人 约6000A之间,藉以 降低第二共用配线42的信号干扰光感测装置20的程度,提高光感测装置20的感测结果的 准确度或稳定度。另外,防护配线31也可以如图1所示的布局方式配置,并不予以限制。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基板的俯视图。图5A为沿图4的BB线的 剖面图。图5B为沿图4的CC线的剖面图。请参考图4、图5A及图5B,本实施例中显示装 置11包括一主动式矩阵基板10及面对主动式矩阵基板10的一彩色滤光片基板90。彩色 滤光片基板90上设有一共用电极51。在此共用电极51相对于光感测装置20而言,可视 为是光感测装置20的外部电路,会提供干扰信号给光感测装置20。防护配线31设于光感 测装置20的光感测器21或光感测信号线22上,藉以使防护配线31的一部分位于共用电 极51及光感测器21之间,如图5B所示;而使其另一部分位于共用电极51及光感测信号线 22之间,如图5A所示。防护配线31具有导电功能,且位于光感测装置20与共用电极51之 间,能够产生屏敝效应,降低光感测装置20被共用电极51干扰的程度,而能够测得准确度 较高或稳定度较高的感测结果。此外,亦可以使防护配线31的一端耦接于驱动器53的一 接地端(未图示)。于本实施例中,防护配线31可以包括一导电配线55及一第二绝缘层54,第二绝缘 层54位于导电配线55及光感测装置20的光感测器21之间,如图5B所示;或位于导电配 线55及光感测装置20的光感测信号线22之间,如图5A所示。而导电配线55可以为一金 属层或一氧化铟锡(ITO)层。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于图4的BB线的剖面图。图6实施例与 图5A及5B实施例相似,以下仅说明两实施例相异部分。本实施例中,将光感测装置20的 光感测信号线22 (或光感测器21)设于主动式矩阵基板10的一特定区域,使得光感测装置 20的光感测信号线22 (或光感测器21)沿主动元件基板10的法向量在彩色滤光片基板90 上形成一正投影区Sd,且此正投影区Sd未重叠于共用电极51。依据此设计,使光感测装置 20的光感测信号线22与共用电极51错开,能够更进一步降低光感测装置20被共用电极 51干扰的程度。另外,由于光感测信号线22与共用电极51已经间隔一距离,因此第二绝缘 层54与导电配线55也可以省略,仍然有降低被共用电极51干扰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 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 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 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的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具防护功能的光感测模块,设置于一第一基板上且与一外部电路隔有一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测模块包括一光感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光感测装置包括一光感测器以及耦接所述光感测器的一光感测信号线;以及一防护配线,具有导电功能且位于所述外部电路与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光感测装置之间。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配线位于所述外部电路与所 述光感测器之间或位于所述外部电路与所述光感测信号线之间。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配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且包围所述光感测器及所述光感测信号线至少其一。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面对一第二基板,所述外 部电路设于所述第二基板,所述防护配线设于所述光感测装置的所述部分上且包括一导电 配线及一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导电配线及所述光感测装置的所述部分之间。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主动元件基板,一彩色滤光片基板,相对所述主动元件基板设置;一第一电路,设至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其中之一上;一光感测装置,设置于所述主动元件基板上且与所述第一电路隔有一间隔;一防护配线,具有导电功能且位于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光感测装置的一部分之间。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测装置包括一光感测器以及耦 接所述光感测器的一光感测信号线,所述防护配线位于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光感测器之间 或位于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光感测信号线之间,且所述光感测装置及所述防护配线位于所 述主动元件基板的一非显示区。
7.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测装置还包括一驱动器设于所 述主动元件基板上且耦接于所述第一电路及所述光感测装置,且所述防护配线耦接于所述 驱动器的一接地端。
8.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测装置还包括一第一绝缘层;以及一第二电路,设置于所述主动元件基板上,且隔着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光感测信 号线交叉形成一重叠区,其中所述重叠区中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介于约5000人 约 6000人之间,且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第二电路均耦接至一共用电极。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测装置的所述部分沿所述主动 元件基板的法向量在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上形成一正投影区,且所述正投影区未重叠于所 述共用电极。
10.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设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 板,所述防护配线设于所述光感测装置的所述部分上,所述防护配线包括一导电配线及一 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导电配线及所述光感测装置的所述部分之间,且所 述导电配线包括一金属层或一氧化铟锡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防护功能的光感测模块及显示装置,设置于一第一基板上且与一外部电路隔有一间隔。此光感测模块包括一光感测装置及防护配线。光感测装置设置于第一基板上。防护配线具有导电功能且位于外部电路与光感测装置的一部分之间。通过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设计,防护配线具有导电功能,且位于光感测装置与光感测装置的外部电路之间,能够产生屏敝效应,降低光感测装置被外部电路干扰的程度,而能够测得准确度较高或稳定度较高的感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能够提供较适当的亮度及较不易闪烁而提高显示的品质。
文档编号G09G3/36GK101840672SQ200910128039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9日
发明者王伯贤, 王文俊, 赖志章, 韩西容 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