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拆利实验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403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托里拆利实验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教学演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托里拆利实验 演示装置。
(二)
背景技术
托里拆利实验在物理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物理教科书中,托 里拆利实验也是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成功的演示托里拆利实验,非常有助 于学生理解大气压的存在以及大气压的测定方法。托里拆利实验的一般做 法是,取一根大约一米长的、 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 手堵住管口,将玻璃管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玻璃管内水 银柱下降一段就不在下降了,从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并可根据水银柱的 高度测定大气压的值。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 玻璃管怕碰易碎,不易携带;
(2) 灌水银和倒立玻璃管时,水银容易撒落在地上;
(3) 教师操作时要将手直接接触水银;
(4) 操作时水银槽的水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水银有毒,水银蒸发时 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 全的托里拆利实验演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托里拆利实验演示装置包括底座、密闭容器、塑料管、带有止流 夹的回流管和支架,所述密闭容器安装在底座上且能够在其表面旋转90° 且设有大气连通阀,所说塑料管一端插入所述密闭容器内部且另一端连接 回流管,该回流管另一端安装在密闭容器上端,所述支架一端设置在底座 上且能够在其表面旋转90。,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固定塑料管的卡子。
3为了方便使用,所述支架为可伸縮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演示效果明显,说服力强。
2、 用高强度塑料管代替了玻璃管,耐磕碰,克服了原有装置易碎怕碰 的缺点,整体性强,便于携带。
3、 加装了回流管,有效的防止水银及蒸气的外泄,在操作的整个过程 中,水银处在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中,基本实现水银的零撒落、零蒸发, 操作起来既方便又安全。
4、 省去了复杂的堵气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卡子,4管接头,5止流夹,6塑料管,7回流 管,8大气连通阀,9密闭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说
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托里拆利实验演示装置,包括底座1、密闭容器9、塑 料管6、带有止流夹5的回流管7和支架2,所述密闭容器9安装在底座1 上且能够在其表面旋转90。且设有大气连通阀8,所说塑料管6—端插入 所述密闭容器9内部且另一端通过管接头4连接回流管7,该回流管7另 一端安装在密闭容器5上端,所述支架2 —端设置在底座1上且能够在其 表面旋转90。,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固定塑料管6的卡子3。
为了方便使用,所述支架2为可伸縮式结构。
使用时,拉出支架2并锁定,打开密闭容器9上的大气连通阀8和回 流管7上的止流夹5,松开密闭容器9下部的固定螺丝,将密闭容器9侧 转90°,水银自动流入塑料管6,注意控制水银进入塑料管6的速度,以免 管壁附有空气泡,影响实验结论。当水银灌满塑料管6、进入回流管7并 到达止流夹5时,锁紧止流夹5,将密闭容器9逆转90°并用固定螺丝锁定,然后将塑料管6固定在支架2顶端的卡子3内,此时塑料管6内的水银柱 会下降,用刻度尺测出水银柱的高度即为大气压的值。实验完毕后,打开 止流夹5,水银在重力作用下流回密闭容器9,关闭大气连通阀8,縮回支 架2。
权利要求1.一种托里拆利实验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密闭容器(9)、塑料管(6)、带有止流夹(5)的回流管(7)和支架(2),所述密闭容器(9)安装在底座(1)上且能够在其表面旋转90°且设有大气连通阀(8),所说塑料管(6)一端插入所述密闭容器(9)内部且另一端连接回流管(7),该回流管(7)另一端安装在密闭容器(9)上端,所述支架(2)一端设置在底座(1)上且能够在其表面旋转90°,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固定塑料管(6)的卡子(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为可伸 縮式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里拆利实验演示装置包括底座、密闭容器、塑料管、带有止流夹的回流管和支架,所述密闭容器安装在底座上且能够在其表面旋转90°且设有大气连通阀,所说塑料管一端插入所述密闭容器内部且另一端连接回流管,该回流管另一端安装在密闭容器上端,所述支架一端设置在底座上且能够在其表面旋转90°,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固定塑料管的卡子。本实用新型演示效果明显,说服力强。用高强度塑料管代替了玻璃管,耐磕碰,克服了原有装置易碎怕碰的缺点,整体性强,便于携带。加装了回流管,有效的防止水银及蒸气的外泄,在操作的整个过程中,水银处在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中,基本实现水银的零撒落、零蒸发,操作起来既方便又安全。
文档编号G09B23/08GK201417528SQ20092001961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
发明者张伯林 申请人:张伯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