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834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理学和物理学教学模型技术,特别是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 二,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物理学理论和重大发现中,有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等等。然而,他们的力学模型已经渐渐地被最近十年的新的重大的物理学发现所淘汰。因为,宇宙中一种新的相互作用力即“天体磁旋力”,已经被中国的一位大发明家发现了。这种力,实际上已经取代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和爱因斯坦的力学。从某种意义上看,“天体磁旋力”具有统一已有的四大相互作用力(即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的强力趋势。“天体磁旋力”虽然被发现,但是其原理还有发展的空间,以及它的教学模型还未被提出。实际上,还没有人提出过有关用于科学理论的或物理学教学的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因此,在此有必要对“天体磁旋力”原理作出进一步的阐述或论述,并提出一种可用于物理学理论及科学研究的和物理学教学的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相关物理学理论和物理学教学模型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用于物理学理论及科学研究的和物理学教学的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广义天体磁旋力”。以下就是关于对它的详细论述。“地球磁旋力”的发现者在中国专利“地球磁旋力测定仪”的发明专利说明书中提出磁旋力的定义是物质的旋转中心的高速旋转,其周围的物质被该旋转中心所吸引,并且驱动其周围的物质围绕该旋转中心旋转(包括公转)。这类力的本质上是一种涡旋力,形成涡旋状的运动状态。在现实宇宙的涡旋星系中、恒星中、行星中和许多卫星中,这类力普遍存在着。它们的天体核中心,都是具有这类力的旋转中心。在这类力被发现之前,人们对其一无所知。这类力因存在于天体上,所以叫做“天体磁旋力”。它包括有银河系磁旋力或涡旋星系磁旋力、太阳磁旋力或恒星磁旋力、行星磁旋力或地球磁旋力或木星磁旋力或土星磁旋力或天王星磁旋力、月球磁旋力或卫星磁旋力,等等。其实,已有的关于对这类“天体磁旋力”的论述,还存在着不够完善之处,即缺少对 “天体磁场力”与它相关的有关论述。众所周知,地球有磁场,实际上这是地球的“天体磁场力”所为。天体的磁场力”来自何方?过去人们只是认为,那是地球内部含有铁物质所致。 其实那是一种误解。“天体磁场力”,即是指,天体磁场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力或相互作用力; 天体磁场中的磁力线,是它的基本表现形式。“天体的磁场力”,实际上是由上述定义的“天体的磁旋力”衍生出来的一种力学现象。在中国专利“一种测量重量自变的演示装置”中已经指出,天体吸引力或重力,是由旋转中心的“基态液负压定向连续位移传递效应”及其“平衡趋势”的作用下、进一步产生“基态液负压全方位连续位移传递效应”而引发出来的。由于旋转中心的高速旋转,这是宇宙中的一个局部小区域极强的负压中心,通过第一级的“平衡趋势”产生第一级作用力,即旋转力、形成涡旋状的运动状态的作用力,即“涡旋力”(这个力称谓为“天体涡旋力”),其方向为向心式的涡旋线状;由于第一级的“平衡趋势”未能“完成”该区域内外之间的正压与负压相互平衡的“任务”,因而须新的一级的“平衡趋势”作用来“接替”式地“完成”该区域内外之间的正压与负压平衡的“任务”,这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紧接着通过第二级“平衡趋势”的作用而产生第二级作用力,即吸引力,即表现为万有引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重力”, 其方向为由外向内地幅射式的向心式、与天体表面的水平面互相垂直式的直线状。因此,在此把“基态液负压定向连续位移传递效应”称为“基态液涡旋线向心式负压定向连续位移传递效应”,它所形成的“通道”则称为“涡旋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而把“基态液负压全方位连续位移传递效应”称为“基态液重力直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它所形成的通道就称为“重力直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同时把这些 “通道”均简称地称为“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实际上,由于通过第二级“平衡趋势”的作用而产生第二级作用力,仍然未能“完成”该区域内外之间的正压与负压平衡的“任务”,因此,须通过第三级的“平衡趋势”来产生第三级作用力,即“天体磁场力”、来“完成”该区域内外之间正压与负压平衡的“任务”。“天体磁场力”的方向为由天体旋转中心发出、纵向(即与“天体涡旋力”的盘面互相垂直式) 地穿过天体旋转中心,从天体旋转中心的一极向外延伸作并椭圆环式地向外绕过天体旋转中心并包围之而到达天体旋转中心的另一极、最后又回复到天体旋转中心。如地球的天体磁场力是由南极到北极或由北极到南极,并回到天体旋转中心。因此,就产生了天体的磁力线,即椭圆环式的线路。它是一种新的“负压位移连续效应”形成的“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在此称之为“椭圆环状纵向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这种新的“负压位移连续效应”在此称之为“椭圆环状纵向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天体磁场力”形成磁力线和磁场。因此,“天体磁场力”的模型,实际上就是磁力线和磁场组合而呈现出来的形状模型。“天体磁场力”的方向,就是其磁力线的方向。简要地说,天体的磁力线就是“天体磁场力”。不过,磁场包含着相关密度的“宇宙基态液”。由于上述的缘故,因此把包含着“天体涡旋力”、重力(或引力)、“天体磁场力”这三级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力或天体磁旋力,在此称谓为“广义天体磁旋力”。为了“完成”天体旋转中心区域内外之间正压与负压平衡的“任务”,“广义天体磁旋力”中的这三种或三级作用力“天体涡旋力”、重力(或引力)、“天体磁场力”,在天体球体形成后仍然“积极努力”地“工作”,即高速运动着,并且使大量的“宇宙基态液”高速地从 “天体涡旋力”、重力(或引力)、“天体磁场力”这三级力运动所形成的“通道”(即“涡旋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重力直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椭圆环状纵向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流动进入到天体旋转中心。以最大本能和最短的时间来实现该区域内外之间的正压与负压平衡。简要地说,这类方式就是一种简单的填充方式, 即把区域外密度大的“宇宙基态液”填充到密度小的区域内,从而实现该区域内外之间的正压与负压平衡。就是“平衡趋势”作用的基本含义。尤其是,“天体磁旋力”的天体的旋转中心处呈现为棒状或轴状(呈与涡旋线盘面垂直状态)时,不但进行“基态液涡旋线向心式负压定向连续位移传递效应”和“基态液重力直线向心式负压全方位连续位移传递效应”,并形成“涡旋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和“重力直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而且,还进行“椭圆环状纵向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并形成“椭圆环状纵向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可见,“天体涡旋力”的涡旋线式的盘面的两个侧面并不是完全对称的。这个“椭圆环状纵向向心式负压连续效应通道”,实质上构成了通常所指的“磁力线”。由“天体磁场力”形成的磁力线和磁场共同组成“包壳”形状,其中磁场里包含着某一密度层次的“宇宙基态液”。这里,可以把这个“包壳形状”,简称为“磁场包壳”。在此,把磁力线和“磁场包壳”组合而成的体系称谓为“天体磁场力”的“包壳体”。实质上,这一“包壳体”是由磁力线和“宇宙基态液”组成。这一密度层次的“宇宙基态液”具有“透镜”的功能,因为在已有的物理实验中把光通过磁场时会产生相应的光谱,这就证实了磁场具有“透镜”的功能,本质上说,某一密度层次的“宇宙基态液”在磁场中起到了 “透镜”的功能。由此可以总结出“广义天体磁旋力”的原理特性1,具有“天体涡旋力”属于第一级作用力。它的形状是,涡旋状,或涡旋线式,它是一种涡旋力。实质上它是以“宇宙基态液”为物质基础或介质的一类涡旋力。2,具有天体重力或引力属于第二级作用力。它的形状是,在天体球体的全方位呈现为幅射状向心式的重力或吸引力式的直线状态。它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重力或引力或万有引力。实质上它也是以“宇宙基态液”为物质基础或介质的一种作用力。3,具有“天体磁场力”属于第三级作用力。它的形状是,由天体旋转中心发出、纵向(即与“天体涡旋力”的盘面互相垂直式)地穿过天体旋转中心,从天体旋转中心的一极向外延伸作并椭圆环式地向外绕过天体旋转中心并包围之而到达天体旋转中心的另一极、 最后又回复到天体旋转中心。即呈椭圆环状向心式。由这类的无数磁力线和磁场共同组成一个包裹着天体球体的“包壳”,形状有点象“苹果果内包裹苹果核心式”的果形,这种“包壳”在此称为“磁场包壳”。每一条磁力线是一条或一束细线式的、椭圆环形式的“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无数条磁力线作360度环绕地包裹着该旋转中心式地组合而形成“苹果果果形”的“包壳”整体、即“包壳体”。实际上,经典理论中所说的天体的磁力,在此就是“天体磁场力”。称其为“天体磁场力”,是因为“磁力”这个概念不是完全合适的或完全科学的, “磁力”往往被认作为一种吸引力,与重力无差别,只不过是,磁铁的磁力不能叫作“重力”而已。在本文这里,所称的“天体磁场力”,实质上与经典磁力的概念是有差别的。即实质上 “天体磁场力”是以“宇宙基态液”为物质基础或介质的一种作用力。在上述的广义“天体磁旋力”的作用下,太阳体内和表面形成了 “米粒组织”,这是人们在天文望远镜上可以看到的天文现象。然而,实际上,行星如地球、土星、木星等则形成了“暗米粒组织”(这是相对于太阳的可见到的“米粒组织”而定名的,即意思是指用肉眼和天文望远镜都看不见的“米粒组织”)。“暗米粒组织”是行星的“天体磁旋力”运动所形成的难以观测到的、却又类似于太阳“米粒组织”的一类天文现象,它存在于行星和卫星中。但是已有的相关理论没有记载它。上述各种“通道”,呈微观上的细丝状路径式。上述各级作用力中在形状上较粗大的线路则由无数微观上的细丝状“通道”组成,或它们组合式地形成较粗大一级的“干线” 状;再由许许多多的“干线”式“通道”组合形成更粗大一级的“大干线”,如此衍生下去,最大一级的“最粗大的大干线”便是“天体涡旋力”的涡旋线或“天体磁场力”的“可见式”(即用肉眼或仪器观测到)的磁力线。其中,它们的细丝与细丝之间或“干线”与“干线”之间存在间隙,这些间隙内的基态液的流动方向与“干线”或“通道”内的“宇宙基态液”的流动方向相同但速度相对较慢。但是,作为第二级作用力的重力,则会形成“米粒组织”或“暗米粒组织”。通过这样的方式,天体内部与外部实现内外的物质交换,即天体外部的“宇宙基态液”,经“涡旋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重力直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椭圆环状纵向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进入天体内部的核心区域,参与形成新的原子,并产生天体内部的高温。而天体内部的高温,就会经这些“负压连续效应通道”之间的间隙区域向天体外部涌挤出来,散发到天体核心之外的区域乃至天体的外部。例如,太阳的“米粒组织”的存在就是这方面的客观证据。作为第三级作用力的“天体磁场力”,它的截面也存在“暗米粒组织”式的结构现象。因为,它也是有“负压连续效应通道”,呈细丝状路径,是“宇宙基态液”急速移动的路径;这些许多细丝状的线路组合形成形态结构较粗大的“干线”式线路,其中,它们的细丝与细丝之间或“干线”与“干线”之间存在间隙,这些间隙内的基态液的流动方向与“干线”或 “通道”内的“宇宙基态液”的流动方向相同但速度相对较慢。由于上述客观存在或事实的缘故,太阳表面爆发出来许多“磁力圈”。实际上,“磁力圈”是由许多细线组成“干线”式的“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太阳“磁力圈”的存在,证明了上述原理及其论述的正确性。太阳内部物质喷发时,都会形成由许许多多细线组成的 “磁力圈”,这些细线就是“天体涡旋力”的“涡旋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或“涡旋线”的“干线”式线路。由于太阳每次作出较大的喷发时,其压力向外推动着这些“干线”、使其向太阳表面拱起,形成“磁力圈”。除此之外,太阳内部物质喷发时,其“磁力线”或“天体磁场力”也会向太阳表面拱起,构成的“磁力圈”。这可以参见互联网视频《太阳之迷》,视频中突出地展现了许许多多在太阳表面形成的“磁力圈”。然而,过去对于“磁力圈”的认识, 一直处于迷茫状态或是猜测或是误解而无法认清“磁力圈”的实质或本质。互联网视频《太阳之迷》所说的“磁力圈”,被描述是由经典的“磁力线”变态而形成;这是未能完美的描述。“磁力圈”出现时,导致了那些原来具有“弹性”的“天体涡旋力”和“天体磁场力” 的“干线”式“通道”,受到冲击而向天体表面延伸并拱出来、甚至断开,但仍然连接着原来的 “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当冲力停止或消失后,在“平衡趋势”作用和那些“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的强大吸引力的作用下,又使得这些“干线”从“磁力圈”状态恢复到原来的分布状态,这就导致了 “磁力圈”从生成到消亡的时间很短暂。这一现象实际上证实了 “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在太阳上或恒星上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证实了太阳或恒星的“天体涡旋力”客观存在于太阳上或恒星上,即“磁力圈”的“磁力线”(这个词是过去解说中的名词) 分布方向表现为与太阳自转方向相同的现象;同时,也证实了太阳或恒星具有通常人们所熟知的“磁力线”,即“磁力圈”的“磁力线”分布方向表现为与太阳自转方向相互垂直的现象。那些“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广义上说,可分为以下三级通道第一级通道为涡旋线式通道在“天体涡旋力”作用下,“宇宙基态液”的运动方向,是在涡旋线式通道内作向心的运动,呈现为具有涡旋线式的运动状态。即为“涡旋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第二级通道为重力直线向心式“通道”在天体重力的作用下,“宇宙基态液”的运动方向,是作向心的并与天体表面的水平面互相垂直的直线运动状态。即为“重力直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第三级通道为磁力线椭圆环式通道,“宇宙基态液”的运动方向,由天体旋转中心发出、纵向(即与“天体涡旋力”的盘面互相垂直式)地穿过天体旋转中心,从天体旋转中心的一极向外延伸作椭圆环式地绕过天体旋转中心并向外包围之而到达天体旋转中心的另一极、最后又回复到天体旋转中心。即为“椭圆环状纵向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此外,对于“米粒组织”或“暗米粒组织”的认识可以是这样的“米粒组织”或“暗米粒组织”的横截面区域,可分为喷出区和吸入区。喷出区是指,一个“米粒”的中部区域; 吸入区则是一个“米粒”的边缘区,呈不规则的环形。米粒组织或“暗米粒组织”中,一个喷出区和一个吸入区共同组成一个喷出区和吸入区单元,在这里简称为“喷吸单元”;它是米粒组织或“暗米粒组织”中的一个“米粒”单元。在一个“喷吸单元”中的重力强度的分布是不同的即,从理论上严格地说,喷出区的重力强度稍为小于吸入区的重力强度。不过,在人们用现代最尖端先进的有关仪器的探测或检测时,可能无法测出有关的重力强度差异。因为,那些重力强度差异实在是微不足道或太微小了。这是冯建光先生在中国专利“一种测量重量自变的演示装置200810098425. 5”的说明书中记载的“经线差”、“纬线差”和“时间差”(“时间差”是指,不同的年月日时间里,同一方位或地点的同一物质或物体的重量存在着微小差异。这种现象会在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与非节气类的时间对比中表现出来;或在大风降温时期与非大风降温时期的对比中表现出来)之外所发生的物理事件。由上述可见,理论上极其精确地说,“米粒组织”和“暗米粒组织”应该存在着一个“喷吸差”,即“喷吸单元”横截面上的边缘区与中部区之间存在着微小的重力差异。一个“喷吸单元”中有1,吸入区,是天体外部的物质主要是宇宙基态液从吸入区作重力直线向心式地进入天体内部乃至核中心或旋转中心的区域。2,喷出区,是天体内部的高温或热能,从天体核中心向外喷出到天体外部的区域, 方向与重力直线向心式的方向相反。由于天体的“米粒组织”和“暗米粒组织”的存在,并且在天体内部靠近天体表面的区域形成了“幅射”状式的区带,从而使原本应该不属于重力垂直直线式的运动状态变成了重力垂直直线式的运动状态,即现实的吸引力或重力状态。这是物理学上的“平衡趋势” 作用所造成的。这也是天体旋转中心区域里所产生的高温比它的其它任何区域都要高、压力比其它任何区域都要大的原因。在“平衡趋势”作用下,天体核中心的这些高温高压,不断地积累,容不下时、最后只能通过以向外部释放能量的方式来恢复其相对的平衡、平稳状态,因而导致了这些“多余的”高温高压向外喷出或挤出现象的发生,象是被某种巨大力量推动似的,其喷出过程中又发生互相挤压事件、形成向外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幅射”式区带的喷出区,并且同时在“平衡趋势”作用下,衍生出吸入区。在天文学对土星和土星环的天文观测到的图象中,人们可以看到土星上存在着一个暗淡的辐射式近似于齿轮状的“冠状”式“冠体”的结构图象现象。过去,人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不过现在在此,可以得到了完美的答案即这一现象,实际上是证实了土星或行星具有“暗米粒组织”,它是“广义天体磁旋力”运动状态中一个方面的表现形式。“宇宙基态液”就是从其齿轮状的“冠状”结构的“峰部”之间的“谷部”处进入天体内部的;这也表明,该“轮齿”的“谷部”处的吸引力强度要大于“轮齿”的“峰部”处的吸引力强度。不过, 实际上,该“轮齿”的各个“峰部”和“谷部”,并不是均等式规则地排列分布的。这就是“天体磁旋力”的广义定义,这是对于“天体磁旋力”进行科学定义的模型; 而且是一个在科学上的“定性”模型。然而,对于它在科学上的“定量”模型,可能需要许多科学家作出巨大的共同的努力和重大贡献后才能得出。据本人推测,在今后的一百年到300 年左右的时间里可能可以实现这一定量模型的突破。“天体磁旋力”的实例有“太阳磁旋力”、“地球磁旋力”、“月球磁旋力”、“银河系磁旋力”等等(见中国专利冯建光的“一种力的测定装置”、“地球磁旋力测定仪”等),它不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其形成的条件是1,以“宇宙基态液”(参见中国专利“一种力的测定装置”、“能量液测定仪”的发明专利说明书)为其所依赖的宇宙空间物质基础或基本物质或介质;2,宇宙空间的“宇宙基态液”中出现“相对负压”。“宇宙基态液”为何会出现“相对负压”?实际上,宇宙空间的“宇宙基态液”无时无刻地在急速地运动着,如湍流之类的运动。这样就必然使“宇宙基态液”产生“相对负压”(即一类处于无任何物质的“绝对真空” 与经典理论上但充满“宇宙基态液”的“真空”之间所出现的“负压”,属于固态、液态、气态这三态物质之外的“负压”),继而出现涡旋运动,进而形成球状的天体,从而使天体具有自己的磁旋力,即“天体磁旋力”。之所以说,“天体磁旋力”不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是由以下理由来决定的经典的“宇宙大爆炸”学说难以成立的根据是①,波纹或网格式的的宇宙结构, 表明宇宙始终充满着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出现波纹或网格的结构现象; 宇宙大爆炸认为当初的宇宙空间是没有任何物质的,因为波纹式的波动在产生之前必然存在某种物质基础。客观上不存在事先无物质基础的波动。②,美国科学家证实,宇宙尘埃曾经经历过一个高温烧灼时期、即它作为事先存在的物质实物基础而后来才被烧灼过,这证明,先有宇宙尘埃而后才有高温烧灼阶段即所谓的“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高温烧灼阶段, 这一点显然使得宇宙大爆炸事件与宇宙的现实或过去的实际难以吻合。“宇宙大爆炸”中直接生成的物质不会有如此被烧灼过的痕迹。打个不确切的比方地球上矿物的生成,就没有被烧灼过的现象。③,“红移”现象,实际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即因为人们在观测星系时的观测时间和观测空间方位没有计算准确,准确地说,没有考虑到地球自转的因素。在夜晚来临后,用地面上天文望远镜观测,开始时在观测星系与观测站形成直线的最短距离(即该线与地球水平面垂直)中进行,随着地球的自转,实际空间方位已经发生变化,即这种距离变长了,造成了观测站望远镜“远离”该星系而出现“红移”现象。如果观测的角度是在夜晚来到后开始时作切线方向向东地进行观测,这时,观测站与所观测的星系相距最远,随着地球的自转,空间方位发生变化后并直到观测星系与观测站形成直线上的最短距离(即该线与地球水平面垂直)时,就会出现“蓝移”现象;然而,实际观测工作忽略了这一方面。如果在地球的切线位置上并向东的方向进行观测开始时而不是在该线与地球水平面垂直、观测的直线距离最短进行观测开始时,就不会出现“红移”现象了 ;因为,随着地球的自转,进入午夜时分的时候、进入直线距离最短的过程中,似乎出现观测站与被观测的星系之间的距离渐渐靠近的现象,就会出现“蓝移”现象;不过,由此继续观测到天亮前,随着地球的自转,实际空间方位发生变化,最后变成到反向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地球切线方位时,就会出现“红移”现象,因为由午夜到天亮前观测同一星系时,观测的距离随着地球的自转而发生了由近到远的变化,造成了该星系渐渐地远离地球的假象、即“红移”现象。由此可见,“红移”现象属于“宇宙大爆炸”的假象。可见,“宇宙大爆炸” “学说”难以成立。④,“宇宙微波辐射背景”现象,本人认定它是太阳由一颗大行星爆炸后演变开形成恒星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而不是“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因为上述已经说明宇宙大爆炸这一宇宙重大事件没有出现过。自然也可以猜测它是某颗超新星爆炸后遗留下来的。⑤,陨石,同理是太阳由一颗巨大的行星爆炸演变而成恒星后所遗留下来的岩石碎片,不是由“宇宙大爆炸”生成的。⑥ 宇宙膨胀学说,如果说它成立,则应该存在“红移”现象而无任何“蓝移”现象,或者甚至应该说既无“蓝移”又无“红移”现象,因为银河系与其它所有星系在同一方向移动、它们的移动速度是均勻的、相等的,不可出现地球慢而其它星系快、直接造成“红移”现象的情形。由此可见,该“学说”显然存在着人为推理上的错觉或失误把地球所在的宇宙空间方位上当作了宇宙的中心。由上述证据完全认定,“宇宙大爆炸”学说,难以成立。不过,如果“宇宙大爆炸”学说修改为这样宇宙大爆炸之前,已经有物质存在,即以“宇宙基态液”的超三态(即通常的“固态”、“液态”、“气态”被称为“三态”)物态形式 (在此可称之为物质的“第四态”)存在并均勻地分布在宇宙空间,宇宙大爆炸之后,因冲击波的作用而使“宇宙基态液”形成“网格”状波纹式的波动状态并最终形成了现有的波纹式的“网格”状的宇宙结构。这样,就能解释形成现有的波纹式的“网格”状的宇宙结构的难题。否则,难以解释现有“网格”状宇宙结构的原因。而“宇宙大爆炸”学说所能做的只有这一个方面,对于其它方面则是无从入手的。然而,如果这个修改可以成立,那么,就会使这样二个问题无从解释一是,“宇宙大爆炸”所处的宇宙空间方位上,应该仍然遗留下无比的光亮或无比巨大的光亮区域或无比巨大的光球,那么,地球的现今可能会呈现出无黑夜的现象。二是,“网格”状的宇宙结构的“网格”应该会出现有大有小的现象,或差异显著,即靠近宇宙大爆炸处的“网格”的尺寸较大而远离宇宙大爆炸处的“网格”的尺寸较小、并作有顺序式的分布。可是,我们所能够测量观测到宇宙结构的“网格”的尺寸,是比较相近或相似的或无明显差异。三是爆炸能量上应该还会存在着仅次于它而又远远大于现有超新星爆炸的多层次式的大爆炸,然而现今宇宙中并没有此类事件的出现。如果这个修改不成立,那么,对于“网格”状的宇宙结构的解释,可能只有这样一个答案始终具有基态液物质基础并呈均勻分布于宇宙空间的宇宙,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宇宙大爆炸,实际上,“宇宙基态液”呈现为无休止的自我振动状态,没有增强,也没有减弱,并且表现出波纹式的波动状态。这有点类似于水中的水波现象。另外,地球上的开单一山体或山包式群山的形成原因,实际上是地球磁旋力造成的“暗米粒组织”的“喷吸单元”活动在地表上的表现所致。按上述理论的推理上,严格地说, 山顶上的重力会略小于山谷下的重力强度。因为,山顶区域是“米粒”“喷吸单元”中的喷出区;山谷区域是它的吸入区。可能,有的“暗米粒组织”的“米粒”区域所形成的地势为平原而不全部是群山式的山区或丘陵地带。(比如,广东的丹霞山地区地貌的那些单一山体,就是比较典型的由此类“米粒”“喷吸单元”的活动所生成的山体。地球中的地震,有一部分属于这类活动引发的,即通过形成山体的渐渐演变过程、形成地球内压的向外喷出和“宇宙基态液”向内吸入的对流活动而导致喷出的压力积累在山体下方深处的地层中,当这类压力积累到一定强度后,可能突破地层中的某一层、引发瞬间的小区域的地层破裂、产生震动而出现地震;但此类地震较多的是属于震级较小的地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山体会渐渐突出于地表而呈现出明显的突出式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或大或小的单一性的山体或群山式山体。这类地震的另一特点是分散性,即基发生分散于全球各个方位上的区域而无固定或集中的区域(这与“暗米粒组织”的分散地分布于全球各个区域而无固定或集中区域的实际是相一致的)。它们震级一般在5级以下,震源较浅。而“主树杆通道”原理(参见中国专利“一种地震预报装置”的发明专利说明书)所形成的地震则是较大的、一般在5级以上, 震源有深也有浅;其分布相对地比较集中于某些较为固定的区域,比如,大地震常常发生在日本、台湾、印尼、中国的云南等区域。应该指出,在地震产生的原理中,岩浆的喷出,增强了“暗米粒组织”中“喷吸单元” 的活动,特别是喷出区的激烈活动而使山体更加容易形成和快速增大。总之,严格地说,按照理论上的推理,地球表面的重力强度,在不同的区域是有差异的,即存在着微小的差别。还应该指出的是,米粒组织或“暗米粒组织”形状和大小尺寸并不是完全均勻的和固定不变的,这显示出重力强度的分布也不可能完全均勻和固定不变, 地球表面或太阳表面的不同区域实际上都会普遍存在着重力强度的差异,这包括同一米粒组织或“暗米粒组织”区域,以及不同经纬度区域。从上述事实和理论上,可以作出一个新的定论即关于力或作用力的本质问题的定论这就是说,力或作用力的本质就是压力,准确地说,是“广义压力”即包括正压力(代号为F+或F_)、负压力(代号为F_或Filffi)和零压力(代号为而或!^);任何力或作用力都是“广义压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力的传递方式可以是波动式,即力是以波动的方式方法进行传递的,这时,称为波力或波动力,以“F波”来表示。另外,力的表现形式还有三类 一是“点力”,以代号为“F点”表示;二是“线力”,以代号为“F线”表示;三是“面力”,以代号为“FB”表示。实质上说来,力是宇宙中根本的事物之一,而“能量”这个词则是有点欠准确、欠科学完美,从某个角度上说,它只是一个代换式的概念。概括地、本质地说,宇宙,是物质和力的宇宙,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东西存在。“能量”是力的代换式的概念或名词。其次,在弄清了 “广义天体磁旋力”的科学定义和原理之后,就可以采用普通材料如塑料、普通金属和普通技术来制作“广义天体磁旋力”的教学模型,以便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本教学模型的结构是,由一个球体、一组涡旋线、若干条直杆线、若干条环状线相互配合地组成。即用细线如细铁丝等等金属丝或塑料细丝,即把细线弯曲形成涡旋线状,作为涡旋线,放置于同一个平面上。这表示教学意义上是涡旋力,即第一级作用力。由一个透明的玻璃球或透明塑料球即球体,其中心配合地固定着该涡旋线的最内端。涡旋线盘面的半径大于该球体半径的1-2倍。同时,球体表面开有若干个小孔道,每一小孔道由球体的表面直接穿越到球体的中心区域,所有小孔道内,都穿置着一根细线,即直杆线,向心式地穿入球体、到达球体中心。这表示教学意义上是地球吸引力或重力,即第二级作用力。每一环状线呈椭圆状,其配合、分布的情形是,由环状线式的细线作轴向(即与涡旋线盘面互相垂直的方向)穿越球体中心同时穿越涡旋线中心部或球体内的涡旋线中心区,并使涡旋线盘面与该穿越的细线互相形成垂直状态,该细线延长于球体外并围绕着球体形成椭圆式环状线;再由若干条环状线包围着球体;形成苹果果形的包壳状、形成“包壳体”并把球体包围于其内。环状线,代表磁力线,表示教学意义上是“天体磁场力”,即是第三级作用力。这个 “包壳体”,则是代表磁力线和磁场的组合体,它是由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与环状线组合而成的结构,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部分在教学意义上代表“宇宙基态液”。模型中,磁力线和磁场包壳,构成“包壳体”。其中磁场包壳物理学原理的本质上是由“宇宙基态液”组成,但教学模型上由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制成,为透明部分;磁力线则呈白色;涡旋线呈呈白色;球体呈玻璃半透明的棕色;重力直杆线呈白色。在表示教学意义上,涡旋线代表涡旋力,即这表示教学意义上是涡旋力,即第一级作用力;或者说,在表示教学意义上是代表天体涡旋力。直杆线这表示教学意义上是重力, 即第二级作用力;即表示天体的重力或吸引力;或者说,在表示教学意义上是代表天体的重力或吸引力。环状线,表示教学意义上是“天体磁场力”,即第三级作用力;或者说,在表示教学意义上是代表“天体磁场力”。球体,既是一个固定架,或是代表天体如恒星或行星。另外,补充以下几点1、“宇宙尘埃”,过去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其实,科学家们所说的或所接触到的或所能观测到“宇宙尘埃”,是起源于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确切地说,是起源于“行星性太阳”演变成“恒星性太阳”(即现在的太阳)的大爆炸过程中。(“行星性太阳”一词,参见中国专利冯建光的“地球磁旋力测定仪”、“一种原子结构模型”和“一种地震预报装置”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另一方面,“宇宙尘埃”经历过高温时期,美国科学家已经得到了这方面的确切证据。显然,宇宙尘埃不是来源于宇宙大爆炸。因为宇宙尘埃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宇宙已经存在的物质,后来经过高温烧灼过,才会形成了那些烧灼过的痕迹。可见,它不是宇宙大爆炸期间或其之后所遗留下来的产物。应该确认和重新定论这样一个事实超新星爆炸,实际上的大多数情况是,巨大的行星发生了大爆炸,而不是恒星发生了大爆炸。因为,天文望远镜看不到爆炸前的巨大行星,更加难以观测到或未能观测到巨大行星从行星到恒星演变的爆炸全部过程。相关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只能看到爆炸那个瞬间的图象,并观测到爆炸后所形成的全部是恒星。至于爆炸前的这个天体原是恒星还是行星,就没有人去追究了 ;但因行星较小和较暗而未能观测到的缘故,因而没有人意识到有行星发生大爆炸的可能,并使所有的观测者或研究者都一致认定,现有的宇宙空间所发生的天体爆炸必然是恒星自身的爆炸,完全排除行星爆炸的可能性。众所周知,人们看不到的事物,不一定是不存在的。现代,由于观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已经发现许多巨大的地外行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直接观测到那些地外行星直接演变成恒星的爆炸全过程图象。要做到这一点,则须长期锁定地对于该类行星的观测,直至它发生大爆炸的那一时刻。本人在此形成了这样的新猜想“宇宙基态液”在无限大的宇宙空间,呈现出这样的特性自律颤动性、湍流性、随机性、不可控性、无序性、无限性、运动的无始无终性。因哲学原理上的“量变到质变”规律的缘故,即因宇宙空间的无限大、而“宇宙基态液”又极其微小的缘故的缘故,所以使“宇宙基态液”呈现出无限期的不可被阻止的“自律颤动性”的无休止运动,“自律颤动性”运动使得宇宙基态液在宇宙空间的不同方位或区域上形成许许多多的大大小小的“相对负压”现象,这又使“宇宙基态液”引发、作出湍流性运动,形成旋涡区域,以致后来进一步产生涡旋星系,涡旋星系中进一步形成恒星、行星等天体,并最终形成了现有的波纹式的“网格”状的宇宙结构。因为,无限的宇宙空间太大了而使得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这些运动。其中,须解说的是“自律颤动性”,是以形成了现有的波纹式的“网格” 状的宇宙结构这一事实为依据的;“湍流性”是以涡旋星系的普遍存在这一事实为依据的; “无限性”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无法看到宇宙边缘的事实为依据的。本人觉得,本人的这一猜想与宇宙的实际情形是相吻合的。这很大的可能是本人对宇宙真象的揭示。另一极大的可能是实际上,不存在那种常常被人们提到过的“宇宙第一推动力”。另外,现有的天体爆炸现象表明,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都是非常有限的,仅限于现有的天体爆炸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级别。事实上,并没有一种超越那些超新星爆炸的能量,即不可能出现可以超过超新星爆炸当量或能量的超大型式的巨大爆炸,比如“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是能量无限式的膨胀的过程,它的能量级别被认为是无限的,然而从现有宇宙空间中物质的能量变换规律来看,那是不可能存在的。现有宇宙空间的能量变换规律所表现出来的普遍事实是,最大的能量变换形式只不过是超新星的能量积累和爆炸、消亡的全过程。事实上不存在超越这一级别的其它形式的无限大式的能量积累和爆炸、消亡的全过程。2,在洛伦兹变换中,公式中的“k”无论如何变化或者无论公式中的速度“V”如何变化,实际上的时间和空间的尺度都不会出现变化和差异,两个作相对运动的坐标系始终保持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同状态。这就是说,爱因斯坦的时空相对论不能成立。实际的宇宙时空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时空反演现象即始终保持着Ttl = TpLtl = Lp因为,两个作相对运动的坐标系中,任何一个坐标系都是以相对静止状态观察另一个坐标系的。在洛伦兹变换中的坐标系只不过是三维时空坐标系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同埋,爱因斯坦的时空相对论中的不同坐标系,只不过是三维时空坐标系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实际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超出宇宙的三维时空体系或牛顿三维时空体系的宇宙事件,比如不可能出现多维时空体系的宇宙事件。爱因斯坦的时空相对论,只是把三维时空模式从一种形式变换成为另一种形式,而根本就不存在本质上的变化。因为,它们在变换公式后的时间T1始终保持为时间 T0,并且其速度V也就始终保持为速度V = 0,因此,实际上任何一个坐标系相对于其它坐标系都会呈现出一直保持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变换公式后的距离L1始终保持为距离Ltl,而其速度V始终保持为速度V = 0,即表明任何一个坐标系相对于其它坐标系都会呈现出一直保持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并且距离也没有发生增大和缩小的现象。换句话说,在运动状态中的坐标系,相对于其它的运动状态的坐标系来说,是以相对静止状态来实施对其它坐标系观测的。 此外,须指出,如果“时空遂道”观念是成立的,那么,呈现在我们这个世界和普通生活的事件中会有许许多多“神出鬼没”的事件,比如某个人在美国纽约的大街上,瞬间消失后又在中国的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现身。但现实并没有出现这类事件,人们早已知道“神”、 “鬼”是不存在的,说明“时空遂道”的说法,只不过是一种猜测、永远是猜想罢了。
3,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找到《月球之迷》的视频,它记录了美国科学家登月时收集到的月球表面上的陨石,其中有的陨石表面布满了小泡泡和小圆孔,其实,这是该陨石曾被强烈地烧灼过的痕迹。这一现象表明,先有这些陨石而后才出现了大爆炸;这些陨石可以说是太阳系区域的陨石,先于“宇宙大爆炸”事件,根本就不是“宇宙大爆炸”时形成的产物。 这些陨石曾被强烈地烧灼过的痕迹,表明了它曾经经历过一次大爆炸过程,但绝对不是什么“宇宙大爆炸”,而应该是“行星大爆炸”,即“行星性太阳,,向恒星式太阳演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大爆炸。这也是“太阳由行星直接演变而成的”最直接的、最有力的证据。而且,由此可见,宇宙起源的探索还未结束,或者说还未见到“眉目”,它仍然是个迷、难解之迷、甚至是个不解之迷。这一现象还表明,“宇宙尘埃”经历过的高温时期,实际上就是这次大爆炸所致,或者说是与之同步,即同是发生在这个同一次的大爆炸过程中。毫无疑问,它证实了经典观念的人们已经深深地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误区并深深地陷于误区之中。(“行星性太阳” 一词,参见中国专利冯建光的“地球磁旋力测定仪”和“一种地震预报装置”的发明专利说明书)4,从中国专利冯建光的“一种电子与波关系的演示装置”中可以得知,“波粒二象性”学说不成立。那么,光电效应中,本质上说,光粒子实际上不起作用,而真正引发效应的是波,即电磁波。如果用强磁场把电子等等粒子“过滤”掉,那么,就完全可知是波即电磁波在引发这类效应。在经典的理论上和实践上,过去人们似乎有意回避了这一实验。因为好象是人们有意地看在“顶级大师”的爱因斯坦“面子”上而作出的行为罢了。可见,如果康普顿效应证实了“波粒二象性”原理的存在,那么,康普顿效应实验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至少存在着人为的失误。否则,在强磁场下,电子怎么会作直线运动而到达“靶”上?由此可见,康普顿效应验证了“波粒二象性”这一实验,明显地存在漏洞,现在看来它是不够科学的实验。 不过,可以走出误区的做法是,重新做此实验,严格用强磁场“过滤”掉电子这种成份。只有这样,事件才会真象大白。5,在此须修正一种力的测定装置(申请号98106802. 2)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推理中提到天体的形成是可能在宇宙大爆炸时实现的。现在修改为天体的形成与“宇宙大爆炸”的发生无关。因为,宇宙大爆炸实际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实际上,天体的形成起源于 “天体磁旋力”的形成;而“天体磁旋力”的形成,则是起源于宇宙空间中“宇宙基态液”出现的局部的高强度负压区域及其负压。太阳磁旋力的起源是由银河系磁旋力运动引发而生成的,它属于次级天体磁旋力;但是,银河系磁旋力则是由宇宙空间中的“宇宙基态液”所出现巨大负压区域的“相对负压”引发并在“平衡趋势”作用下而形成,它属于第一级“天体磁旋力”。行星磁旋力如地球磁旋力、木星磁旋力等等磁旋力则由太阳磁旋力引发而形成,属于第三级“天体磁旋力”。以此推理,卫星磁旋力是在行星磁旋力运动的引发下生成的,属于第四级天体磁旋力。因此,“天体磁旋力”强度的大小排列顺序是由大到小银河系磁旋力大于太阳磁旋力、太阳磁旋力大于地球磁旋力、地球磁旋力大于卫星磁旋力、卫星磁旋力大于陨石磁旋力。还须修正“地球磁旋力测定仪”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最后推理”中说道“二,磁旋力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宇宙大爆炸,引起宇宙物质强烈运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大的小的涡旋,因而直接和间接形成了磁旋力,它后来以一种惯性运动状态存在于现实宇宙之中并使物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现在本人将其修改为天体磁旋力不是纯粹的惯性运动状态的作用力;其强度不是纯粹地由强变弱,而是呈现为生命史式的演变模式即开始阶段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而后来又会由强变弱、最终消亡的过程。比如说,“地球磁旋力”可能处于由弱变强时期而不是处于惯性运动状态时期,或者不是处于由强变弱的惯性运动状态时期。此外,从现实宇宙上看,实际上,太阳磁旋力正在由强变弱,其转动由快到慢;而地球的转动也正处于由快到慢但其磁旋力却正在由弱就强和体积由小变大的时期。地球的转动处于由快到慢的原因,可能与受到太阳磁旋力相互作用而出现地球自转动能的消耗而变慢的事件有关。另外须修正中国专利“一种测量重量自变的演示装置200810098425. 5”的说明书中记载道“这类螺线性的“基态液负压定向连续位移效应”的磁旋力作涡旋运动的螺线截面的面积呈现为非圆形的偏扁性的椭圆形皮带状,就象皮带作螺线形卷曲状卷成一团那样”,这句中的“螺线”,应该修改为涡旋线;“螺线截面的面积”改为“涡旋线截面呈无桥墩式拱桥状”。相邻的涡旋线主线呈现出层叠式地分布同一涡旋线盘面上、截面呈无桥墩式拱桥状。天体涡旋力运动时,各层涡旋线主线截面相对于天体表面而呈现出渐渐地“下沉”现象、 相对于天体表面而好象是呈现出轮流交替式演变状态。比如,太阳涡旋力运动过程中涡旋线主线截面相对于太阳表面而呈现出渐渐地“下沉”,在相邻的两个涡旋线主线区域中,一个涡旋线主线区截面与其相邻的涡旋线副线区域截面在太阳磁旋力运动中渐渐地“下沉” 式交替演变所形成的“周期”约为11年,而地球的这种演变周期则约为14-15天并在每年形成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规律。说明书中的“螺线截面的面积呈现为非圆形的偏扁性的椭圆形皮带状”这句子应该修改为涡旋线主线截面呈现为无桥墩式拱桥形。涡旋线主线区域截面及其相邻的涡旋线副线区域截面共同组成一个涡旋线主副线的“下沉周期”。天体涡旋力在完成一个“下沉周期”时所要经历的时间,称为“下沉周期时间”。太阳的“下沉周期时间”约为11年,但地球却约为14-15天。太阳的“下沉周期时间”约为11年的证据是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现象,实质上就是“太阳涡旋力”在完成一个“下沉周期”时所经历的时间周期的事实证据。太阳黑子现象实质上不是磁场现象而是“太阳涡旋力”运动所造成的、 是“太阳涡旋力”运动的表现之一。地球的“下沉周期时间”约为14-15天的证据是地球地面天气的气温每隔14-15天就会出现一次大风降温事件,造成了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的事实(注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古代中国人的一个关于天气方面的重大发现和成就)。由此推理,地球可能也存在着类似于太阳黑子现象的“地球黑子”现象(这是人们用肉眼或现成的科学仪器无法检测的),比如说,台风的形成可能就与“地球黑子”的周期性出现有密切关系。如果说,这一推理成立,那么,所有行星都会存在着类似于太阳黑子现象和“地球黑子”现象的、在此称为“行星黑子”的黑子类现象。由于“地球黑子”或“行星黑子”无法被观测到或看到,因此在此就称之为“暗黑子”。6,如何解释磁铁与磁铁之间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这个问题呢?磁力线方向是在磁铁外围由北极到南极、在磁铁内部中心区则由南极到北极。①,当两个磁铁两极相互同向地放置并靠拢时,即两个磁铁的南极同时在同一端、北极同时在另一端,这时两个磁铁会互相排斥,原因是其“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即“椭圆环状纵向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内“宇宙基态液”作互为同向的高速运动所形成的正压运动线路,导致该区域的 “宇宙基态液”密度变大及其相对性的“堆积”,因此,两个磁铁的磁力线运动方向相同地运动便会形成在这一靠拢部位区域的正压态势及其正压增强的态势并形成各自的向外推力、 从而引发双方的“互相排斥”现象。②,当两个磁铁两极互相反向地放置并靠拢在一起时, 即一个磁铁的南极和另一个磁铁的北极同时在一端,这时两个磁铁会互相吸引,其原因是这两种磁力线实际上是其“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内“宇宙基态液”作互为反向高速运动所形成的负压运动线路,导致该区域的“宇宙基态液”密度变小,因此,两个磁铁的磁力线运动方向相反地运动便会在靠拢部位区域形成负压态势及其负压增强的态势、从而引发双方的“互相吸引”、并相互紧密地靠拢在一起,即显现出“相吸”现象;这是“异性相吸”的缘故。7,在此解说这样一个问题金、铜、铝等等金属块不能被磁铁吸引,为什么?从上述的“广义天体磁旋力”原理推理出的原因就是铁原子的形态是“双锥体联体式梭形”(参见中国专利冯建光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容易形成较强的铁块类的“群聚磁旋力”;相比之下,金铜铝等金属块的原子形态为圆球形,这些金铜铝等金属块的“群聚磁旋力”因无序而变得较为弱小,因此不足以与磁铁相互作用从而不能被磁铁吸引。(注“群聚磁旋力” 一词,参见中国专利冯建光的“地球磁旋力测定仪”的发明专利说明书)8,除此之外,须解说广义“天体磁旋力,,对地球的影响①从地球赤道区域与纬度 60度区域对人的高度相比较来看,地球赤道区域的人类的身高最矮小,纬度60度区域人类的高度最高大,这显然是因地球赤道区域的“地球磁旋力”强度或重力作用最大、而纬度60 度区域的“地球磁旋力”强度或重力作用较小所造成的缘故。古代恐龙高大的原因现在可以说,是当时的“地球磁旋力,,处于相对于现代的“地球磁旋力,,而言较弱的缘故。现代地球上生物,普遍地比恐龙小,证明了现代的“地球磁旋力”强度比远古时期地球的“地球磁旋力”有较大增强。也由此可以看出,“地球磁旋力”强度正在处于一个由弱变强的成长过程。同理,地球气温的下降,形成冰川,也是现代的“地球磁旋力”强度比远古时期地球的 “地球磁旋力”有较大增强所造成的。可见,生物的进化实质上与“地球磁旋力”强度的演变密切相关。②风力或风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太阳磁旋力、地球磁旋力、月球磁旋力共同作用于地球大气层的缘故。具体地说,地球磁旋力会导致西风;太阳磁旋力、月球磁旋力则导致东风。夏季因太阳距离地球最近则风力最大,冬季则因太阳与地球相距最远而风力最小;在台风季节太阳磁旋力与地球磁旋力同时作用于地球上同一区域的大气而产生大气涡旋运动、从而形成台风。然而,经典气象学理论对于风力或风的产生原因描述或揭示出现误区,或没有作出清楚并准确的论述,如大气对流、地球运动的惯性力、气压等因素引发形成风,没有人揭示太阳磁旋力、地球磁旋力、月球磁旋力对于地球大气的共同作用这实质性的事件。实际上,大气对流和气压的产生,也与太阳磁旋力、地球磁旋力、月球磁旋力的共同作用直接相关,不过太阳的辐射也参与其中的影响。③另一显著的证据,是“地球磁旋力”直接推动赤道上的海水作由西向东地流动,形成经典的“赤道逆流,,现象。经典理论的“地球惯性力”对此现象是无法解释的,因为按照经典理论推理,“地球惯性力”只能引发东风和海水作由东向西的移动(实际上,这也是经典理论的一个误区,因为,地球只有从静止状态突然间变成现有的自转状态时,才能引发出东风和海水作由东向西的移动的现象;而在勻速自转运动的现代地球,其“地球惯性力”是无法引发出东风和海水作由东向西的移动的现象的。“赤道逆流” 一词中的“逆流” 二字,说明了经典的“地球惯性力,,理论定义的一个方面是海水由东向西作为“顺”向流动的,相反的则称为“逆流”。根据“地球惯性力,,理论,“赤道逆流”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赤道逆流”存在,实际上证实了“地球惯性力”理论存在着较为人为猜测性而与地球的实际不相符)。9,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定律,诞生于适应当时人们对物质世界认识所出现的难题 (即物质在核反应后出现质量散失现象,散失的质量并没有被观测到转化成另一物质形式,也就是说,这种散失的质量失踪了,它跑到哪里去了呢?核反应中巨大能量不可能凭空而来!因为,人们断定,宇宙空间,除了原子粒子这种物质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形式的物质了, 也就是说,原子粒子这种物质不可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或其它物质形式)的追踪。它顺应了这一潮流,顺应了当时人们的关于这种难题解答的“胃口”或心理。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原理或定律,正好解答了这个难题,顺应了当时的包括后来人的“民心”。直到现今,冯建光先生发现了“宇宙基态液”这种宇宙中最基本的物质形式,爱因斯坦质能转换定律的误区才开始暴露无遗、真象大白。另一方面,从上述天体磁旋力和涡旋力的论述中,可以推理出原子具有“原子磁旋力”(参见中国专利“一种力的测定装置”和“地球磁旋力测定仪”)。实际上核爆炸是“原子磁旋力”在铀原子破裂后在“平衡趋势”作用下重新分布并以波的形式释放出一小部分受到损耗的“原子磁旋力”的结果,根本上不是质能转换的结果。或者说,是原子磁旋力受到撞击而损耗时,部分动能转换成为波动力并以波的形式释放出来而形成巨大核能或核动力,是由旋转力转换成波动式的力并以波动形式(包括震动、辐射,等)释放或传递的体现和过程。核爆炸后,实质上有一部分原子的质量转化成为“宇宙基态液”了。因此,核爆炸出现了两个方面的事件一是“原子磁旋力”的损耗、释放和转化,主要转化成为震动的动力; 二是原子质量的损耗和转化,即转化成为“宇宙基态液”。另外,爱因斯坦虽然把磁场的理念推广应用到宇宙的各个天体上,但是作为天体磁场的首创性的发现并不是他,因为在他之前人们已经熟知地球这颗行星存在地球磁场, 进而便可以推理得出太阳、行星等等天体也会存在磁场。在这方面,中国古代人发明了能够监测地球磁场的指南针,是有重大贡献的。10,值得提醒的是,中国科学家、厦门大学的陈淑瑄教授和江苏的李泰来教授等科学家,早已提出涡旋运动和涡旋体(或涡流体)的猜想或学说,对世界科学是有贡献的。不过,非常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揭示出“涡旋力”(准确的说,他们没有指出太阳、地球等等天体内存在着现今仍然正处于高速运动状态的“涡旋力”),特别是本人所阐明的“太阳磁旋力”、 “地球磁旋力”、“月球磁旋力,,等等“天体磁旋力”、“原子磁旋力,,和“宇宙基态液”。冯建光同志对于“地球磁旋力”的发现乃至对“天体磁旋力”的发现,与他们的学说毫无关系,因为本人只是在2007年学会电脑上网后才得知他们的相关学说。11,在此还应指出,从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中,可以知道,磁场具有光谱。这说明了什么?其实,科学家们对这一现象认识仍然处于迷茫状态。因为没有真正地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只是猜测它是“量子”现象的一种表现。然而,实质上,磁场具有光谱现象,是磁场中存在着一定密度层次的“宇宙基态液”,起到了透镜功能所造成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量子” 现缘。12,特别说明本人之所以要在专利说明书中公开许多具有科学重大意义的发现, 是因为本人曾在大学二年级时即1979年12月至1980年元月期间,发现一条教育学方面的基本规律(这一发现使中国的体育在短短的20年间突飞猛进、攀升到世界体育“前三强”, 2008年夺得世界体育团体第一名;而在1980年之前数十年间包括旧中国和台湾的中国体育,极其落后,夺得世界冠军的人数没有超过五人。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因此作出重大的改革,大量地把高深的知识逐级地下放到中小学,即把原来即以1980年为时间界线的属于大学内容的课程下放到中学,原来中学知识下放到小学;因为过去中国人一直认为中国的中小学生难以适应来自西方的科学知识,以为相对于中国人的大脑素质来说它们太高深了、 太难以接受了。),然而,1982年至1984年间,本人把有关该发现写成论文(比如写有《广义教育论》等论文)并投稿到《教育研究》期刊后,不但没有得到发表,反而被剽窃;因此,本人不得已而选择了门槛低又几乎能够无条件地公开文稿的专利公开方式,以防止有关重大发现再次被剽窃事件的发生。在此,请各位谅解。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一目了然地让学生理解“广义天体磁旋力”的定义或概念和原理,包括广义“天体磁旋力”的各级作用力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同时,填补了已有物理学原理及其教学模型上的相应的空白。适用于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学和科普宣传,甚至于物理学理论的研究乃至其它科学的研究。
四,


图1,是本发明的涡旋力与天体球体配合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简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简图;图3,是“天体磁旋力”中的第一、第二级作用力与天体球体配合的实施例立体示意简图;图4,是图3的侧视示意简图;图5,是“天体磁旋力”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级作用力与天体球体配合的实施例侧视示意简图;图6,是图5的俯视示意简图;图7,是土星与齿轮状冠体配合的示意简图;图8,是大涡旋力与次级涡旋力关系的俯视示意简图;图9,教学模型中重力直杆线与天体球体配合的局部示意简图;图10,是一小段涡旋线管体式线体的示意简图;图11,是图9的A-A剖面示意简图;图12,是太阳表面与磁力圈和磁力线分布关系的局部示意简图;图13,是磁旋线主线区截面的示意简图;图14,是图13的的局部立体示意简图。下面结合上述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 五,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具体结构是,由一个球体1、一组涡旋线2、若干条直杆线3、若干条环状线4互相配合地组成。球体1开有若干条向心式的小孔道11,方向是由球面直线式地穿过球体1而达到球体1的中心区、与球面的水平面互相垂直。各条直杆线3穿置于小孔道11 内。环状线4纵向地即与涡旋线2盘面互相垂直地穿过球体1的中心区,从球体1两极穿出、向外延伸延长并弯曲包围着球体1,形成封闭的椭圆式环状线4 ;若干条环状线4组合形成包壳体5,把球体1包围式地包裹着。球体1由棕色半透明的塑料或玻璃制成;涡旋线2、 直杆线3和环状线4可用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均呈白色;包壳体5由透明的塑料或玻璃与若干条环状线4组合而制成,其中的透明的塑料或玻璃部分则代表由“宇宙基态液”组成的部分。见图 1、2、3、4、5、6、9。包壳体5,在教学意义上包含有磁力线和“磁场包壳”的结构部分,构成“磁场体” 或通常据说的磁场,其形状呈苹果果肉形状式。其中磁场包壳的物理学原理本质上是指由某一密度层次的“宇宙基态液”组成的结构部分,但教学模型上由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制成。教学模型上,图10中,涡旋线2实际上由许许多多的细线13组合成“束状”,被包裹在其管状体12内。细线13代表“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或“宇宙基态液”高速流动线路;管状体12代表“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相对稀疏区(即指其“宇宙基态液”的密度比细线13的密度小)。实际的涡旋中,管状体12的形状是随机变化的,不规则的或不是规则的多边形形状的。工作情况是,在教学意义上的解说是这样的球体1,既是一个球体状的固定架, 代表天体,比如恒星或行星。涡旋线2代表涡旋力,即表示教学意义上是“广义天体磁旋力” 中的第一级作用力,其旋转中心位于天体的核心;是代表天体涡旋力。直杆线3代表天体的重力或引力,即表示教学意义上是“广义天体磁旋力”中的第二级作用力。环状线4,代表天体磁场力或磁力线,即表示教学意义上是“广义天体磁旋力”中的第三级作用力;或者说,在表示教学意义上是代表天体磁场力。包壳体5代表磁力线和“磁场包壳”的结构部分,或者代表“磁场体”或磁场。最后,须解说,在现有的天体上和过去的或历史上的天体的体内,均存在着这类“广义天体磁旋力”;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有些人认为过去曾经通过涡旋运动形成天体之后,这些力就在现今消失或不存在了,天体仅仅具有“惯性力”,即天体表现出“被动式”的惯性运动或转动)。应该强调,现实的天体自转运动,不是“惯性力”造成的,而是“广义天体磁旋力”中的“天体涡旋力”主动式驱动作用(即驱动物质式天体的球体)而呈现出来的。在教学上,还须说明,理论上或起源上说,先有“广义天体磁旋力”中的第一级作用力即“天体涡旋力”,而后才有球体式的物质性的天体。另外,图7中,齿轮状冠体6包裹着土星7,冠体6上有“齿峰”和“齿谷”。“宇宙基态液”主要是从“齿谷”部位进入土星7内部的,也有从“齿峰”部位进入土星7内部的。一个“齿峰”和一个“齿谷”实际上构成“米粒组织”的一个“米粒单元”。图8是大涡旋力与次级涡旋力关系的俯视示意简图。大涡旋力的涡旋线2中有涡旋线主线8,在相邻的涡旋线主线8(或17、18)之间有涡旋线副线10。由于涡旋线主线8区域中的“宇宙基态液”流速大于涡旋线副线10,从而在涡旋线副线10区域内产生湍流并产生次级涡旋及其次级涡旋力,以形成次级涡旋线9来表示,相对于大涡旋力来说,它是较小一级的涡旋或涡旋力。教学模型上,次级涡旋线9的涡旋线主线固定式地连接于大涡旋线2 的涡旋线主线8的内侧并分布于同一平面或涡旋线2的同一盘面上,涡旋线2与次级涡旋线9的旋转方向相同。宇宙实例大的涡旋线2,在实际中,有银河系涡旋力的涡旋线,分出有涡旋线主线区和涡旋线副线区,在它的涡旋线副线区里生成了太阳涡旋力这类“次级涡旋力”,这时,在教学意义上以涡旋线2代表“银河系涡旋力”、“次级涡旋线9”来表示“太阳涡旋力”。生成次级涡旋力的原因是银河系涡旋力的涡旋线主线区和涡旋线副线区中存在着“宇宙基态液”作涡旋线式向心流动的速度差异,即在涡旋线主线区内的流动速度远远大于涡旋线副线区,从而使涡旋线主线区与涡旋线副线区之间形成湍流,进而在涡旋线副线区生成较小一级的涡旋或涡旋力,在此称其为“次级涡旋力”。
18
图12中,磁力圈15突起于太阳14的表面,由若干条拱线16组成。实际上,磁力圈15上的拱线16,如果其分布方向或排列与太阳自转方向相同的,就是代表太阳涡旋力的涡旋线主线区中的“束状”细线13和管状体12,属于太阳涡旋力的涡旋线主线中的细线; 如果拱线16分布或排列方向与太阳自转方向相互垂直的,则是太阳磁场力的磁力线组成的细线。教学时,教师须指明教学意义上,磁力圈15模型的结构是由若干条拱线16(即代表拱线16或涡旋线2中的“束状”细线13)和一个球体1组成;每一拱线16又由若干条细丝式拱线组合而成;每一拱线分出有两端,拱线的两端同时连接球体的表面。制作上,对于 “细丝式拱线”,可用光导纤维或尼龙细丝制成。图13中和图14中,截面呈无桥墩式拱桥状的涡旋线主线17、18,内部存在着“宇宙基态液”通道式的管道19、23,实际上就是其“基态液涡旋线向心式负压定向连续位移传递效应通道”所形成的较大直径的极强吸引力式的管道。它在太阳表面呈现出管口状,即 “太阳黑子”状,“宇宙基态液”从太阳表面的“太阳黑子”处高速地进入该类管道19、23的, 沿着涡旋线向心式定向地高速地连续位移式地流动、最终到达该涡旋力的旋转中心。从图13中和图14上看,相邻的涡旋线主线17、18之间有涡旋线副线10,在天体涡旋力运动过程中,从涡旋线主线17、18横的截面上看,会出现渐渐“下沉”或位移现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交替的“周期”现象,即从下线21位置“下沉”,即涡旋线主线17、18 和涡旋线副线10的向心式“下沉”或位移,渐渐位移地到上线20位置,这样就形成一个“周期”;随后又重复出现类似的“下沉”现象;因此,在此称其为一个“下沉周期”或“主线区下沉周期”,在此也可称谓为“主线区向心式位移周期”。太阳的“下沉周期”时间约为11年, 但地球的“下沉周期”却约为14-15天,即表示经过一次由下线21到上线20的距离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中线22为天体的赤道的对称中线。图中表示,位于相邻涡旋线主线17和 18之间有涡旋线副线10 ;位于涡旋线主线17呈拱桥状截面的中线22区域处有管道19,表示“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构成的管道的分布较少或稀疏,而位于涡旋线主线17、18呈拱桥状截面的两侧,分布的管道23,表示“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构成的管道的分布较多或较密集。须指出,管道19、23等等“管道”,在涡旋线主线17区域内的形成和分布上、以及在随着时间的演变过程中均会表现出随机性,即没有固定的方位和形状的特性。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它们在出现的最大值时可能处于太阳涡旋力的涡旋线主线17、18横截面的两侧与中线22之间的中部或偏向两侧地区域处,比如位于太阳纬度约15度区域上,换句话说,上述“管道”(如管道23)的密度在该区域上最大。地球涡旋力的涡旋线主线与“地球黑子”或“暗黑子”形成和分布和演变的关系也类似于太阳的涡旋线主线17、18与太阳黑子的关系。“地球黑子”出现的最大值(或其管道23密度的最大值),可能在地球纬度约20度与30度之间的区域上。地面上台风的生成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冬天一般是不会形成台风的,因为太阳远离地球,这说明,台风的生成必然存在着太阳某一作用力的参与,而实质上,太阳磁旋力中的第一级作用力即太阳涡旋力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台风的生成实质上是太阳涡旋力与地球涡旋力共同地互为反向地作用于地球大气所造成的。台风生成的的方位,可能与“地球黑子”或“暗黑子”密切相关,因为“地球黑子”或 “暗黑子”是地球涡旋力的表现方式之一。台风的生成,除了太阳涡旋力的作用之外(条件须是太阳在夏季等时间或与地球较为接近之时),还有地球涡旋力的“地球黑子”在起作用, 这是由于它对局部区域的大气和海水均起到了最强力作用的缘故,从而导致了台风的生成和“海水涡旋”的生成(比如说,在“百慕大三角”处生成过“海水涡旋”,历史记载上曾经使一些船只“无缘无故”地失踪,导致人们的无限猜测而形成一大谜团、难以破解)。此外, 2007年,中国的武汉市地区冬季突然出现百年不遇的寒冷天气并造成当地严重灾害,极大的可能是“地球黑子”所为了 ;2008年,中国的华中和华南地区大范围的持续时间长的“冰灾”,属于天气上百年不遇的结冰现象,这也可能是“地球黑子”的“管口 ”活动正好位于这些地区所造成的。对于这些地球的气象事件的出现和难题的解答,在过去的气象学及其研究上一直没有记载和突破。由此可见,未来,除了对太阳黑子影响地球气象方面需要研究外, 还需作出对“地球黑子”影响地球气象的相关探讨及其深入的研究。
另外,须指出,已有的涡旋星系理论中所记载的“旋臂”的定义,实质上是本文所说的“涡旋线副线10”,即指涡旋星系中那些在天文望远镜观测中的可见部分,而不是指截面呈拱桥状的涡旋线主线8。已有的涡旋星系理论中,关于“涡旋线主线”的理论或描述,均呈空白状态。“涡旋线主线”则是指涡旋星系中在天文望远镜观测中是那些不可见的、空洞的部分。
权利要求
1.用于物理学教学的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其特征是,结构由一个在教学意义上代表天体的球体、一条在教学意义上代表天体涡旋力的涡旋线、若干条在教学意义上代表天体引力的直杆线、若干条在教学意义上代表天体磁力线的环状线组成;球体开有若干小孔道, 每一小孔道与一根直杆线配合;球体分别与涡旋线、直杆线和环状线配合,即涡旋线的中心区配合于球体的核心区,同时涡旋线向球体外周围延伸出来;直杆线与球体表面的水平面互相垂直、内心地连接球体的核心区,并向球体外延伸出来;环状线与涡旋线盘面互相垂直、并纵向地配合于球体的核心区,并由球体两极穿出弯曲地围绕着地配合于球体外围。
2.用于物理学教学的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其特征是,结构由一个球体、一条涡旋线、 若干条直杆线、若干条环状线组成;球体开有若干小孔道,每一小孔道与一根直杆线配合; 球体分别与涡旋线、直杆线和环状线配合,即,涡旋线的中心区配合于球体的核心区,同时涡旋线向球体外周围延伸出来;直杆线与球体表面的水平面互相垂直、内心地连接球体的核心区,并向球体外延伸出来;环状线与涡旋线盘面互相垂直、并纵向地配合于球体的核心区,并由球体两极穿出弯曲地围绕着地配合于球体外围,形成在教学意义上代表天体磁场的包壳体;包壳体由若干条环状线与在教学意义上代表“宇宙基态液”的透明的塑料或玻璃配合地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其特征是,包壳体可以是这样由若干条环状线与透明的塑料或玻璃配合地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其特征是,涡旋线主线横截面呈无桥墩式的拱桥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其特征是,涡旋线中分出有涡旋线主线区和涡旋线副线区,位于涡旋线副线区的次级涡旋线的涡旋线主线连接于大涡旋线的涡旋线主线并处于同一平面上。
6.与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相关的磁力圈模型,其特征是,结构由若干条拱线和一个球体组成;每一拱线又由若干条细丝式拱线组合而成;每一拱线分出有两端,该两端同时连接球体的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物理学和物理学教学模型技术,特别是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其主要结构是由教学意义上代表天体的球体、由教学意义上代表涡旋力的涡旋线、由教学意义上代表重力的辐射式的直杆线、由教学意义上代表磁力线的环状线互相配合地组成。填补了世界物理学和物理学教学模型技术的相关空白。适用于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学和科普宣传,甚至于物理学理论研究乃至其它科学研究。
文档编号G09B23/06GK102314796SQ20101029027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3日
发明者冯建光 申请人:冯建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