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扑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578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国数学扑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育以及游戏领域等,亦即它是以阿拉伯“0、1、2、3、4、5、6、7、8、9”十个数字以及“+、_、X、+、=、([{、)]}”等7个数学符号共计17个,设计精制,接受了传统扑克的外形而成的。每个数字以及符号皆精制扑克8张,全副扑克共计136张。每张扑克皆又进行了精心设计,即在I张扑克两边的左上方写上“数字”或“符号”,扑克中间则印上
一些例式等等。
背景技术
中国算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很早就发明了珠算,他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方便。但近年来,随着计算器的普及盛行,珠算被摒弃了。很多儿童以及大人在口算、心算等的练习上也大大减少,这样口算、心算等计算能力也就随之减弱,这给实际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因为我们不可能将计算器随时带在身边,且少年儿童必要的口算、心算能力是应当具备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中国数学扑克”的设计发明则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且有些学生对于数学不太喜欢,但对扑克游戏却十分感兴趣。孩子们喜欢玩耍,他们能连续玩上好几个小时。他们好像不知疲倦,甚至听不到你喊“睡觉了”或者“吃饭了”,他们只顾玩自己的。许多孩子不喜欢作业,特别是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而许多孩子尤其不喜欢数学作业。他们认为数学很难,无法理解。他们很不情愿地在数学题上挣扎着,忍受着厌倦、困难和不快。因为常常不明白自己在做的是什么,他们变得气馁沮丧,并慢慢开始厌恶数学。然而,数学在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生要一直学很长时间。数学是一门“分级别的”科目——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不懂较低水平的数学或者不知道怎么做较低水平的数学题,那么你在升到高年级后,学习更高难度的数学就会有更大的困难。更而新课程标准也鼓励“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而“中国数学扑克”正基于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之下,精心设计发明的。

发明内容
“中国数学扑克”是以阿拉伯“0、1、2、3、4、5、6、7、8、9”十个数字以及“+、_、X、+、=、([{、)]} ”等7个数学符号合在一起设计精制而成的。每个数字以及每个符号皆分别精制扑克8张,全副扑克共计136张。每张扑克皆又进行了精心设计,即在I张扑克两边的左上方写有“数字”或“符号”,扑克中间则印上一些例式等等。游戏分2人至4人进行,亦即每人各轮流抓取扑克10张,然后进行“+、_、X、+ ”单式运算或四则混合运算等,从而组合成相应的“等式”,没法组合的扑克即打掉。下一位先对上一位打下的扑克根据自己手中扑克的等式实际情况进行审视,如果有用处,即取进进行组合,再打去手中无用的扑克一张;如果没有用处,即不能与手中扑克进行组合,那就在原来余下扑克堆里抓拿I张,如果有用
处,即取进进行组合,再打去手中无用的扑克一张,如果没有用处,即打掉......依此循环
类推,直到将手中扑克全部变成完整的一个混合等式或多个单式等式为止。先者为胜。由于组合等式的整个过程,即在做数学口算、心算等练习,因而也就把学数学练口算、心算,做数学题等完全寓化到了玩扑克游戏之中。亦即玩一遍数学扑克游戏就等于做了一次数学综合运算练习,这样不仅丰富了儿童以及大人的娱乐生活,更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在游戏中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水平,增长了才干。“中国数学扑克”与传统扑克结构,内容完全不同,它主要以阿拉伯“0、1、2、3、4、5、
6、7、8、9”十个数字以及“+、-、X、+、=、([{、)]} ”7个数学符号为基础,以“+、-、X、+”
四则运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为依据,以组成数学等式为目的和结果,接受传统扑克的外形及某些游戏方法而产生的。


该附图乃是“中国数学扑克”实际模型,是根据阿拉伯“0、1、2、3、4、5、6、7、8、9”十个数字以及“+、_、X、+、=、([{、)]} ”等7个数学符号设计精制叠加而成。全副扑克共有136张,每个数字及数学符号皆各精制8张,每张扑克长8. 6厘米,宽5. 5厘米,可以根据规则进行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专用扑克纸若干,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生产、实施,投入使用。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教育以及游戏领域等,其特征有“中国数学扑克”是以阿拉伯“0、1、2、·3、4、5、6、7、8、9”等10个数字以及“+、-、X、+、=、([{、)]} ”等7个数学符号合在一起共计17个,设计精制而成的。每个数字以及每个符号皆分别精制扑克8张,全副扑克共计136张。每张扑克皆又进行了精心设计,即在I张扑克两边的右上方写有“数字”或“符号”,扑克中间则印上一些例式等等。
2.游戏分2人至4人进行,亦即每人各轮流抓取扑克10张,然后进行“+、_、X、+”单式运算或四则混合运算等,从而组合成相应的“等式”,没法组合的扑克即打掉。下一位即对上一位打下的扑克根据自己手中扑克的等式实际情况进行审视,如果有用处,即取进进行组合,再打去手中无用的扑克一张;如果没有用处,即不能与手中扑克进行组合,那就在原来余下扑克堆里抓拿I张……依此循环类推,直到将手中扑克全部变成完整的单个等式或多个等式为止。先者为胜。由于组合完整的单个等式或多个等式的整个过程,即在做数学口算、心算等练习,须开动脑筋,才能完成。因而也就把学数学,练口算、心算,做数学题等完全寓化到了玩扑克游戏之中。亦即玩一遍数学扑克游戏就等于做了一次数学综合运算练习,这样不仅丰富了儿童以及大人的娱乐生活,更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在游戏中开动脑筋,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水平,增长了才干。
3.中国数学扑克与传统扑克结构,内容完全不同,它主要以阿拉伯“0、1、2、3、4、5、6、·7、8、9”十个数字以及“+、-、父、+、=、([{、)]}”7个数学符号为基础,以“+、-、父、+”四则运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等为依据,以组成数学等式为目的和结果,接受传统扑克的外形及某些游戏方法而产生的。
全文摘要
“中国数学扑克”涉及教育、游戏等领域,是以阿拉伯“0、1、2、3、4、5、6、7、8、9”十个数字以及“+、-、×、÷、=、([{、)]}”等7个数学符号一起设计精制而成。每个数字及符号皆精制扑克8张,全副扑克共136张。每张扑克皆进行了精心设计,即在两边左上方写上“数字”或“符号”,中间则印上一些例式等。游戏分2人至4人进行,每人各轮流抓取扑克10张,然后组合成相应的“+、-、×、÷”单式等式或四则混合运算等式等,没法组合的即打掉。下一位先对上一位打下的扑克进行审视,决定取舍……依此循环类推,直到将手中扑克全部变成完整的1个或多个等式为止,先者为胜。玩一遍数学扑克游戏就等于做了一次数学综合运算练习。
文档编号G09B19/22GK103028239SQ20111031135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日
发明者张容声 申请人:张容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