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8577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粘着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着标签(label)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粘着性的粘着标签广泛使用于食品等商品的POS(销售时的信息管理)用的条形码的显示、配送用的货签、或者显示瓶、罐等容纳的物品等。粘着标签的一般结构为在片状的支撑体的一个表面,依次层叠由感压性粘着剂构成的、使用时与物品抵接的粘着剂层,以及使用时揭下的剥离纸(隔离物);在支撑体的另一个表面,层叠加热时颜色变化的、 记录字符等的感热记录层或利用来自喷墨记录装置等的墨来进行记录的显像层等。当粘着标签使用时,用户将剥离纸揭下,将粘着标签粘贴到物品。因此,需要揭下剥离纸的操作,该情况造成操作效率性的低下。另外,剥离纸涂有硅等剥离剂,揭下的剥离纸不被循环利用为再生纸等而被废弃,造成资源的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点,提出不使用剥离纸的粘着标签。例如,有一种代替由感压性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而利用使用在常温下为非粘着性的、加热时显现粘着性的感热性粘着剂的感热性粘着剂层的粘着标签(例如,专利文献I)。具体而言,利用包含合成树脂、固体可塑剂和粘着赋予剂的组成的感热性粘着剂,加热时固体可塑剂熔融使合成树脂膨胀或软化,此外,利用粘着赋予剂显现大的粘着性。然而,感热性粘着剂的固体可塑剂主要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icyclohexyl phthalate)等熔点约60 V 80 V的结晶性化合物。在夏季那样的氛围温度较高的环境下, 存在着根据粘着标签的保存状态,氛围温度上升直到固体可塑剂的熔点附近,从而感热性粘着剂层显现粘着性的可能性。一般而言,粘着标签以卷起为筒状的状态保管,或收纳于粘着标签制作装置。因此,存在着如果在粘着标签卷起为筒状的状态下感热性粘着剂层显现粘着性,则感热性粘着剂层与感热记录层粘贴从而产生粘连(blocking)现象的可能性。为防止粘连现象,使固体可塑剂的熔点较高,则为使感热性粘着剂层显现粘着性而需要在感热性粘着剂层施加较大的热能。另外,为使感热性粘着剂层显现粘着性,粘着标签制作装置的加热单元,例如热头 (thermal head)抵接在感热性粘着剂层而加热,但在对感热性粘着剂层加热时或加热后, 存在着显现粘着性的感热性粘着剂层的一部分作为糊状垃圾附着在热头或支撑粘着标签的压纸棍(platen roller)的情况。在该糊状垃圾附着在热头的情况下,热头的热难以传导到感热性粘着剂层,如果该糊状垃圾附着在压纸辊或装置内的标签搬运路径,则妨碍粘着标签的搬运。因此,设计一种不使用感热性粘着剂、且不需要剥离纸等那样的废弃物的粘着标签。例如,有一种在感热记录层上设有由硅等构成的薄的非粘接层的粘着标签(例如,专利文献2)。该粘着标签的非粘接层与剥离纸不同,不是覆盖粘着剂层,而是作为膜设置在粘着剂层的相反面形成的感热记录层上,所以使用时不被丢弃。另外,设有该非粘接层的粘着标签,即使卷起为筒状,也是粘着标签的粘着剂层与由硅等构成的非粘接层相接,所以能够防止粘着剂层与非粘接层粘贴而导致的粘连现象。另外,还有一种在粘着剂层上设有树脂膜层即热反应层的粘着标签(例如专利文献3)。由于在常温下热反应层覆盖粘着剂层,所以未露出到外部的粘着剂层的粘着力不产生作用,即使卷起为筒状,也是粘着标签的粘着剂层与由树脂膜等构成的热反应层相接,防止粘连现象,并且热反应层在加热时熔融,例如利用热收缩在热反应层开孔,粘着剂层经由该孔露出到外部,所以能够发挥粘着力。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0-10396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实开昭59-46265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6-0787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一个例子的设有非粘接层的粘着标签的情况下,当粘着标签搬运到粘着标签制作装置内时,将粘着剂层从非粘着层揭下,在露出粘着剂层的状态下搬运,所以存在着粘着标签的粘着剂层的一部分粘贴在搬运路径内而产生卡纸或搬运不良的可能性。另外,如果使从粘着标签制作装置排出的粘着标签彼此重叠粘贴,则一个粘着标签的非粘接层粘贴到另一个粘着标签的粘着剂层,所以另一个粘着标签不能附着到一个粘着标签从而不能进行粘贴。在现有技术的另一个例子的在粘着剂层上设有热反应层的粘着标签的情况下,用加热单元例如热头加热热反应层。关于热头,加热区域的中心处于加热温度的顶峰,在加热区域的端部加热温度变低,所以热反应层从加热温度较高的加热区域的中心向着周围引起热收缩,在加热区域的中心产生成为开口的裂缝。然后,热反应层的热收缩从该开口向着其周围发展,开口变大。然而,在加热区域的端部附近,加热温度比中心附近低,所以在加热区域的端部附近热收缩难以进行。另外,由于粘着剂层的对于热反应层的粘着力,在粘着剂层与热反应层的界面附近妨碍热反应层的热收缩。因此,对于靠近热头的加热区域,未形成期待的大小的开口,从热反应层的开口露出的粘着剂层较小,粘着标签的粘着性不充分。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上述问题点提供一种在未使用时保持非粘着性、且在使用时能够容易显现充分的粘着性的粘着标签及其制造方法。关于本发明的粘着标签,在支撑体的一个表面,设有由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以及位于粘着剂层的上方的、非粘着性的、且在加热到既定的温度以上时产生开口的热反应层。而且,在热反应层与粘着剂层之间设有非粘着性的、且能够在粘着剂层上移动的非粘着层。依据本发明,在未加热的常温环境下,粘着标签的表面由非粘着性的热反应层覆盖,所以保管时或运输时粘着标签彼此不互相粘着。而且,不需要剥离纸等,所以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较好,另外,能压低制造成本。再者,用于显现粘着性的能量效率较好,能够容易实现期望的粘着区域及粘着力。


图I是本发明涉及的粘着标签的第I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示出非粘着层的单元的形状与配置的一个例子的粘着标签的俯视图,(a) 是非粘着层的单元为正方形的例子,(b)是非粘着层的单元为圆形的例子,(C)是非粘着层的单元为菱形的例子,(d)是非粘着层的单元为六角形的例子。图3是本发明的粘着标签制作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结构图。图4是示出用热头加热时的本发明的粘着标签的变化情况的概略图,(a)示出刚加热后,(b)示出热反应层进行热收缩时,(C)示出热反应层与非粘着层进行热收缩时,(d) 示出形成孔部时。图5是示出加热粘着标签的一部分时的情况的概略图。图6是示出在现有技术的粘着标签中,用热头加热热反应层的情况的概略图,(a) 示出刚加热后,(b)示出热反应层开始热收缩时,(C)示出在热反应层形成孔时,(d)示出加热后。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粘着标签的第2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附图中有时对具有同一功能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I]图I是本发明涉及的粘着标签的第I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图。粘着标签I的结构为在由纸构成的片状的支撑体2的一个表面,按顺序层叠由感压性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5、非粘着层6、由烯烃类树脂构成的非粘着性的热反应层(树脂膜层)7 ;在支撑体2的另一个表面,层叠记录字符或条形码等的感热记录层3。也可使用利用来自喷墨记录装置等的墨进行记录的显像层等代替感热记录层3,只要是能记录的层即可。非粘着层6并不在整个粘着标签I上同样地设置,而是将分别互相独立的多个单元呈矩阵状或交错状(千鳥状)设置在粘着剂层5上。非粘着层6的单元的形状举出正方形(参照图2(a))、圆形(参照图2(b))、菱形(参照图2(c))或六角形(参照图2(d))等, 但并不限定于此。通过用低摩擦系数的材料,例如硅树脂或氟树脂等形成该非粘着层6,分别使非粘着层6与粘着剂层5之间的密合性,以及非粘着层6与热反应层7之间的密合性较小。但是,使非粘着层6与粘着剂层5之间的密合性较小非常重要,非粘着层6与热反应层7之间的密合性较小或较大都无妨。此外,这里所称的密合性,是利用摩擦力或其以外的物理上或化学上的附着力的总称。关于该粘着标签1,在图I所示的未使用时(未加热时),粘着剂层5被非粘着层 6与热反应层7覆盖,所以处于不能发挥粘着性的状态。因此,即使将粘着标签I在卷起为筒状的状态下保管,也能够防止粘连现象。另外,在未加热状态下,由于能保持非粘着状态, 所以在粘着标签制作装置内,不会附着到各种部件,搬运性(通纸性)良好。再者,在使用该粘着标签I时,使用热头8等加热单元(参照图3)加热热反应层 7与非粘着层6。利用热头8的热在热反应层7产生热收缩,从而产生开口 7a(参照图4), 通过该热反应层7的开口 7a,位于下层的非粘着层6露出到外部。而且,非粘着层6也通过热头8的热产生热收缩,从而产生开口 6a (参照图4),形成孔部20 (参照图4),下层的粘着剂层5露出到外部,所以粘着标签I能够发挥粘着性。此外,与热反应层7及非粘着层6相比热容量较大的粘着剂层5,不因加热而开口,从而不影响粘着性。这样加热处理的粘着标签I能够粘贴到各种物品(被粘着物)。此外,可在热反应层7加热之前或之后,在粘着标签I的感热记录层3,通过利用加热热反应层7与非粘着层6的热头8,或者与加热热反应层7的热头同种但另外的热头 9(参照图3)进行加热,进行期望的字符、记号或图案等的记录。图3示出粘着标签I的制作装置。粘着标签的制作装置包含筒保管部10、切断部11、记录部12以及开口形成部13。在筒保管部10保持卷为筒状的粘着标签I。再者, 从该筒保管部10抽出的粘着标签1,利用设置在切断部11的搬运辊18被搬运,到达切割 (cutter)部件14的切断位置。在切割部件14的切断位置暂时停止的粘着标签1,利用切割部件14被切断为期望的长度。将切断的粘着标签I送到记录部12。在记录部12中,粘着标签I利用压纸辊15搬运的同时,通过位于压纸辊15的上侧的热头9加热任意的位置。 在该热头9加热的位置,感热记录层6显色,从而记录期望的字符、记号或图案等。然后,将粘着标签I送到开口形成部13。在感热记录层3施加记录的状态下搬运过来的粘着标签I,在开口形成部13,利用压纸辊16搬运的同时,通过位于压纸辊16下侧的热头8加热任意位置。在该热头8加热的位置,在热反应层7与非粘着层6分别形成开口 7a、6a,从而形成孔部20 (参照图4 (d))。利用图4具体说明热反应层7与非粘着层6之间的密合性较小的情况下的粘着标签I被加热时的情况。此外,在图4中,省略支撑体2与感热记录层3,在图4(b) (d)中, 省略热头8。如图4(a) (b)所示,热反应层7的与热头8相接的部分7b被加热而开始缓缓热收缩。此时,某种程度的热也传导到位于下层的非粘着层6。由于热反应层7与非粘着层6之间的密合性较小,所以树脂膜的热收缩不受非粘着层6妨碍,如图4(c)所示,在热反应层7形成开口 7a ;另外,由于热进一步传导到非粘着层6,所以非粘着层6也开始热收缩。 再者,由于非粘着层6与粘着剂层5之间的密合性较小,所以非粘着层6的热收缩不受粘着剂层5妨碍,如图4(d)所示,在非粘着层6也形成开口 6a,利用开口 7a与开口 6a形成孔部 20,露出粘着剂层5。此外,粘着剂层5由于热容量较大,所以没有变形(不产生开口)。通过将这样形成的粘着标签I按在食品包装等被粘着物,经由孔部20露出的粘着剂层5粘贴到被粘着物。图5示出加热粘着标签I的一部分时的情况。此外,图中的X范围为加热区域。加热粘着标签I时,如上所述,形成孔部20。在以矩阵状或交错状排列的非粘着层6的单元彼此之间,热反应层7与粘着剂层5直接相接,所以热反应层7的热收缩受到粘着剂层5的妨碍,其结果是,热收缩的热反应层7或非粘着层6的残渣物22停留在该部分。 该残渣物22在粘着剂层5上鼓起且固接,所以能够防止热头8直接接触粘着剂层5因而粘着剂层5的粘着剂会附着到热头8的情况。而且,残渣物22固接到粘着剂层5,所以能够防止残渣物22附着在粘着标签制作装置的粘着标签I的搬运路径内或热头8等情况。其结果是,热头8能够稳定地对粘着标签I加热,也能够防止在粘着标签制作装置的搬运路径内的卡纸。
上述的说明是热反应层7与非粘着层6之间的密合性较小的情况。因此,在热反应层7与非粘着层6之间的密合性设为较大的情况下,热反应层7在进行热收缩时,非粘着层6被以拉伸到热反应层7的方式撕裂,从而在非粘着层6产生开口 6a。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例子同样,由于非粘着层6与粘着剂层5之间的密合性较小,所以拉伸到热反应层7的非粘着层6能够不受粘着剂层5妨碍地产生开口 6a。此外,非粘着层6的厚度最好为I μ m 10 μ m左右。另外,矩阵状或交错状的非粘着层6的一个单元的面积最好为Imm2 IOOmm2左右。而且,非粘着层6的面积的合计相对于粘着标签I的表面积最好为约50% (弱粘性的情况) 95% (强粘性的情况)。接下来,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粘着剂层5与热反应层7之间设有的非粘着层6的技术上的意义进行说明。首先,本申请人对构思本发明的原因进行说明。图6示出现有技术(专利文献3) 的粘着标签的热反应层的开口情况。此外,在图6中,省略粘着标签31的支撑体与感热记录层,在图6(b) (d)中,省略热头38。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专利文献3)中,难以在热反应层37精度较好地形成期望大小及形状的孔。本申请人认为其理由之一为由于热反应层37重叠在具有较高粘着性的粘着剂层35上,所以热反应层37粘贴且固定到粘着剂层35。S卩,如图6(a)所示,当用热头 38加热热反应层37时,热反应层37如图6(b)所示那样热收缩。然后,如图6(c)所示,在热反应层37形成孔40,粘着剂层35露出。然而,如图6(d)所示,在热反应层37的与粘着剂层35的界面附近,即使热反应层37被加热而想要热收缩,但由于固接到其下层的粘着剂层35,所以热反应层37未从粘着剂层35拉开而残留下来(图6 (d)的A范围),作为在热反应层37形成的孔40的开口 37a,比用热头38加热的区域小。另外,开口 37a的大小受粘着剂层35的粘着力的影响,所以难以使开口 37a的大小均匀。其结果是,粘着标签31的粘着性存在偏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热反应层7与粘着剂层5之间设有非粘着层6。非粘着层6是使非粘着层6与粘着剂层5之间的密合性变小那样的低摩擦系数的层。但是,如上所述,热反应层7与非粘着层6之间的密合性较大或较小都无妨。因而,在热反应层7与非粘着层6之间的密合性较小的情况下,当热反应层7热收缩时,以在非粘着层6上滑动的方式移动,非粘着层6不受粘着剂层5的粘着力的妨碍地进行热收缩。另外,在热反应层7与非粘着层6之间的密合性较大的情况下,当热反应层7热收缩时,拉伸非粘着层6,由于非粘着层6与粘着剂层5之间的密合性较小,所以非粘着层6不受粘着剂层5的妨碍地被热反应层7拉伸而撕裂,产生开口 6a。因而,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作为使粘着剂层5露出的开口的孔部20较大,另外,能抑制作为开口的孔部20的大小的偏差的发生。另外,如图 2所示,通过改变粘着剂层6的形状,能够形成各种任意形状的孔部20。[实施方式2]对本发明涉及的粘着标签I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的第I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省略其说明。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粘着标签I’的第2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图。粘着标签I’的结构为在由纸等构成的片状的支撑体2的一个表面,依次层叠由感压性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5 ;非粘着层6 ;由烯烃类树脂构成的非粘着性的热反应层(树脂膜层)7 ;以及由与非粘着层6相同材料或低摩擦系数的材料构成的滑动层21 ;在支撑体2的另一个表面,层叠记录字符或条形码等的感热记录层3。本实施方式的粘着标签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装置与第I实施方式实质相同,因而省略说明。为减少能量,而使热反应层7在低温进行热收缩,则在不能调节热头8的加热温度的粘着标签制作装置的情况下,存在着通过热头8的加热,在比期望的区域大的区域产生热反应层7的热收缩,从而产生树脂膜会粘贴到搬运路径内的某些部件等搬运稳定性的问题的可能性。因此,在热反应层7上,设有由与非粘着层6相同的材料或者开始热收缩的温度比热反应层7高且摩擦系数与热反应层7相等或在其以下的材料构成的薄膜的滑动层 21。通过这样的方式,即使在使用开始热收缩的温度较低的热反应层7的情况下,由于滑动层21覆盖在热反应层7上,所以也能够防止热反应层7进行比期望的区域大的热收缩的情况。此外,该滑动层21最好为I μ m 3 μ m左右。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粘着标签I’也与第I实施方式的粘着标签I同样,在未使用时 (未加热时)处于不能发挥粘着性的状态,能够防止粘连现象,且搬运性(通纸性)较好。[粘着标签的制造方法]在厚度为Ιμ 10 μ m左右的热反应层7的一个表面,在用电晕放电处理、底涂料(primer)处理、或等离子体放电处理等实施表面处理之后,通过使用凹版涂敷(gravure coating)技术的装置,例如凹版涂敷机、模缝涂敷机(slot die coater)、R&R(Rising & Rising)涂敷机等装置涂敷非粘着层6。然后,将在一个表面设置由感压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5且在另一个表面设有以无色或淡色的浅色(leuco)染料与显色剂为主成分的感热记录层3的支撑体2的设有粘着剂层5的一个表面,与涂敷有热反应层7的非粘着层6的一个表面贴合。粘贴时,以在各层不产生皱纹或褶皱的方式进行,另外,注意不要混入气泡或垃圾等。在制造设有滑动层21的粘着标签I’的情况下,在热反应层7预先涂敷滑动层21, 或最后进行涂敷。另外,作为其他的制造方法,在一个表面设有由感压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5且在另一个表面设有以无色或淡色的浅色染料与显色剂为主成分的感热记录层3的支撑体2的设有粘着剂层5的一个表面一侧,即在粘着剂层5上,用凹版涂敷机、模缝涂敷机、 R&R (Rising &Rising)涂敷机等涂敷非粘着层6。接下来,对于非粘着层6进行底涂料处理、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表面重整(改質)。在希望热反应层7与非粘着层6之间的密合性较大的情况下,在非粘着层6上涂敷或涂抹比非粘着层6或粘着剂层5薄的、粘着力足够强的强粘着剂层。然后,在这些处理之后,再次用凹版涂敷机、模缝涂敷机、R&R(Rising& Rising) 涂敷机等涂敷热反应层7。在制造设有滑动层21的粘着标签I’的情况下,接着在热反应层 7涂敷滑动层21。以下对在上述第I及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各层材料的具体例进行说明。热反应层7由下列材料构成层叠作为通用树脂用于多种用途的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等烯烃类树脂,这些树脂膜(例如PE膜与PP膜)的多层聚烯烃 (PO)膜;层叠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S膜与PET膜的混合膜;由乙烯/醋酸乙烯聚合(EVA)类树脂、聚乙烯醇(PVA)类树脂、作为植物类原料的聚乳酸(PLA) 类树脂等构成的树脂膜。热反应层7的熔融温度最好是比常温(粘着标签保管时或运送时的温度)高,且用普通的热头等加热单元能够熔融的温度。
非粘着层6最好为硅树脂或氟树脂等摩擦系数低的材料。粘着剂层5由即使不用水、溶剂、热等,在常温下仅短时间施加少许压力即能够粘接的感压型粘着剂构成。再者,该感压型粘着剂最好是具有凝聚力与弹性、具有高的粘着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从硬的平滑面剥离。粘着剂层5—般由下列材料构成天然橡胶、丁苯橡胶(SBR)、聚异丁烯橡胶等橡胶类粘着剂,或含有玻化温度较低的单体与交联剂的交联类的丙烯类粘着剂,或聚合玻化温度较低的单体与较高的单体的非交联类的丙烯类粘着剂, 或由闻集聚力的娃与闻粘着力的娃树脂构成的娃类粘着剂。另外,粘着剂层5最好由与热反应层7或非粘着层6的热容的差较大的材料构成。附图标记说明I粘着标签;2支撑体;3感热记录层;5粘着剂层;6非粘着层;6a开口 ;7热反应层;7a 开口部;8、9热头;10筒保管部;11切断部;12记录部;13开口形成部;14切割部件;15、16压纸辊;18搬运辊;20孔部;21滑动层;22残渣物。
权利要求
1.一种粘着标签,具有由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其形成在支撑体的一个表面;非粘着性的热反应层,其位于所述粘着剂层的上方,且加热到既定温度以上时产生开口 ;以及非粘着性的非粘着层,其位于所述热反应层与所述粘着剂层之间,且能够在所述粘着剂层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所述热反应层与所述非粘着层之间的密合性比所述粘着剂层与所述非粘着层之间的密合性大。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所述非粘着层由配置为分别独立的矩阵状或交错状的多个单元构成,各个所述单元的形状为正方形、圆形、菱形或六角形的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配置为矩阵状或交错状的所述非粘着层的一个所述单兀的面积为1_2 100mm2。
5.如权利要求I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所述非粘着层在加热到所述既定温度以上时产生开口。
6.如权利要求I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对所述热反应层或所述非粘着层实施用于抑制所述热反应层在所述非粘着层上的滑动的表面处理。
7.如权利要求I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所述非粘着层用硅树脂或氟树脂构成。
8.如权利要求I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所述非粘着层的厚度为Iμ m 10 μ m0
9.如权利要求I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所述非粘着层的面积合计为所述粘着标签的表面积的50% 95%。
10.如权利要求I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在所述热反应层上设有滑动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所述滑动层用与所述非粘着层相同的材料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所述滑动层的厚度为Iym 3μπι。
13.如权利要求I至12的任一项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在所述支撑体的另一个表面形成有感热记录层。
14.如权利要求I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粘着标签,其中,所述热反应层由烯烃类树脂构成。
15.一种粘着标签的制造方法,具有对非粘着性的、且加热到既定温度以上时产生开口的热反应层的涂敷有非粘着层的一侧表面进行表面处理的工序;在所述热反应层的实施表面处理的表面上,涂敷非粘着性的、且能够在所述粘着剂层上移动的非粘着层的工序;以及使在支撑体的一个表面形成的粘着剂层与所述热反应层上的所述非粘着层贴合的工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粘着标签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表面处理是底涂料处理或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粘着标签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使用凹版涂敷技术的装置将非粘着层涂敷到所述热反应层。
18.一种粘着标签的制造方法,具有在支撑体的一个表面形成的、由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上,涂敷非粘着性的、且能够在所述粘着剂层上移动的非粘着层的工序;对所述非粘着层的表面进行表面重整或者在所述非粘着层上涂敷强粘着剂层的工序;以及以覆盖所述粘着剂层与在其上形成的所述非粘着层及所述强粘着剂层的方式,涂敷非粘着性的、且在加热到既定温度以上时产生开口的热反应层的工序。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粘着标签的制造方法,其中,用底涂料处理或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来对非粘着层进行表面重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未使用时保持非粘着性,并且在使用时容易显现充分的粘着性的粘着标签与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粘着标签(1)具有由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5),其形成在支撑体(2)的一个表面;非粘着性的热反应层(7),其位于粘着剂层(5)的上方且在加热到既定温度以上时产生开口;以及非粘着性的非粘着层(6),其位于热反应层(7)与粘着剂层(5)之间,且能够在粘着剂层(5)上移动。
文档编号G09F3/10GK102592502SQ20111030965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5日
发明者三本木法光, 佐藤义则, 谷和夫 申请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