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54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静电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实验演示装置,特别是一种滴水起电物理实验静电演示仪。
背景技术
滴水起电是借助被感应的带电水滴转移并累积电荷的,现有技术中的滴水起电物理实验静电演示仪包括滴水装置、盛水容器和感应圈,滴水装置形成单个水滴流,感应圈由金属材料制成柱状,盛水容器整体由铝质材料制成,当外部环境变得潮湿时,空气中携带的大量正负离子将导致感应电荷的快速流失,这时传统的滴水起电机起电效果不明显,甚至不能起电。因此,静电演示实验一般要求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下,才能产生较为明显的静电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起电快、能防止电荷流失的静电演示仪。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静电演示仪,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安装在支架上的滴水装置、2个感应圈、2个盛水容器和I个静电计,所述滴水装置包括储水槽,储水槽下端通过出水管路连接有两个滴水器,感应圈和盛水容器依次位于滴水器的正下方,其特点是所述的滴水器分别设有4个滴水管;所述的感应圈是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圆形线圈;所述的盛水容器为绝缘盛水容器,盛水容器内的底部分别设有铝片;每个感应圈导线的端部分别连接在与其交叉的盛水容器的铝片上,其中一个铝片通过导线与静电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较快的电荷积累速度,同时降低电荷流失带来的影响,适用于在各种环境下进行实验,即使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静电,并能够产生较高的静电电压,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I,一种滴水起电静电演示仪,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安装在支架上的滴水装置、2个感应圈3、2个盛水容器4和I个静电计,所述滴水装置包括储水槽1,储水槽I下端通过出水管路连接有两个滴水器2,出水管路上设有水流控制阀,感应圈3和盛水容器4依次位于滴水器2的正下方,所述的滴水器2分别设有4个滴水管;所述的感应圈3、是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圆形线圈;所述的盛水容器4为绝缘盛水容器4,盛水容器4内的底部分别设有铝片5 ;每个感应圈3导线的端部分别连接在与其交叉的盛水容器4的铝片5上,其中一个铝片5通过导线与静电计连接。实验时,滴水装置的储水槽I上连接有两个滴水器2,打开储水槽I和滴水器2之间的水流控制阀,使滴水器2形成不连续的水滴流,水从滴水管尖端往下滴落,水滴分别穿过感应圈3后 落入盛水容器4中,其中感应圈3的导线端部均连接在与其交叉的盛水容器4底部的铝片5上,水滴可以偶然地把极微量的电荷带给盛水容器4,造成某个盛水容器4带有微量的电荷。假设其中一个盛水容器4获得了一个小的正电荷,则与其相连的感应圈3也会带有一定的正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作用,感应圈3上的正电荷,会吸引负电荷到与其对应的滴水器2的水滴中。滴水器2的水滴将携带负电荷滴入盛水容器4内,使盛水容器4所带负电荷积累增加,这样又会使另一个感应圈3带上一定的负电荷,从而吸引正电荷到与其对应的滴水器2的水滴中。滴水器2的水滴落入盛水容器4内,使盛水容器4所带正电荷积累增加。这个过程使各个感应圈3和盛水容器4获得更多的电荷,形成更强的静电感应,因此两盛水容器4所带的电荷不断增多,随时间呈指数增长,所产生的静电压也不断增大,甚至能达到上万伏。将其中一个盛水容器4内的铝片5与静电计相连,可以看到产生静电后的效果。将一根金属针插入其中一个盛水容器4内,则可以观察尖端放电现象。随着电压的不断增大,电荷的流失速度也会不可避免的增加,当电荷的积累与电荷的流失达到平衡后,之间的电压将不再增大。
权利要求1.一种静电演示仪,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安装在支架上的滴水装置、2个感应圈、2个盛水容器和I个静电计,所述滴水装置包括储水槽,储水槽下端通过出水管路连接有两个滴水器,感应圈和盛水容器依次位于滴水器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水器分别设有4个滴水管;所述的感应圈是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圆形线圈;所述的盛水容器为绝缘盛水容器,盛水容器内的底部分别设有铝片;每个感应圈导线的端部分别连接在与其交叉的盛水容器的铝片上,其中一个铝片通过导线与静电计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静电演示仪,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安装在支架上的滴水装置、感应圈、盛水容器和静电计,所述滴水装置包括储水槽,储水槽下端连接有两个滴水器,感应圈和盛水容器依次位于滴水器的正下方,滴水器分别设有4个滴水管;感应圈是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圆形线圈;盛水容器为绝缘盛水容器,盛水容器内的底部分别设有铝片;每个感应圈导线的端部分别连接在与其交叉的盛水容器的铝片上,其中一个铝片通过导线与静电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较快的电荷积累速度,同时降低电荷流失带来的影响,适用于在各种环境下进行实验,即使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静电,并能够产生较高的静电电压,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
文档编号G09B23/18GK202362990SQ20112045987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唐小村 申请人:淮海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