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62620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尤其涉及ー种能够补偿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开发出相比阴极射线管(CRT)来说重量轻且体积小的各种类型的平板显示装置。在各种类型的平板显示装置中,由于具有TFT (薄膜晶体管)背板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使用自发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ELD)来显示图像,通常具有响应时间短,使用低功耗进行驱动,相对更好的亮度和颜色纯度的特性,所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已经成为下一代显示装置的焦点。图1示意性示出了传统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0的电路图。其中,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0包括数据驱动器和扫描驱动器(图中未示出),数据驱动器用于控制横向排列的多条数据线DAl*“DAm,扫描驱动器用于控制纵向排列的多条扫描线SCl…SCn,其中多条数据线DAl-DAm和扫描线SCl-SCn的交叉区域形成多个像素电路110。參见图1,像素电路110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1、存储电容C11、开关晶体管Tll和驱动晶体管T12、第一电源ELVDDl和第二电源ELVSSl。其中,晶体管Tll和T12均为PMOS晶体管(P沟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其中,开关晶体管Tll的栅极连接至其中一条扫描线SC1,其源极连接至其中一条数据线DA1,其漏极连接至第二晶体管T12的栅极;驱动晶体管T12的漏极连接至高电压电源ELVDD1,其源极连接至发光二级管OLEDl的阳极;发光二极管OLEDl的阴极连接至低电压电源ELVSSl ;存储电容Cll的第一端子连接至第一电源ELVSS1,第二端子连接至第二晶体管T12的栅极。扫描驱动器依次序施加扫描信号至扫描线SCl到SCn,数据驱动器根据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经数据线DAl到DAm施加对应的数据信号。从而,位于其交叉区域内的像素电路100根据与其连接的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信号提供流过有机发光二级管的驱动电流。如图1所示的像素电路110为例,当扫描驱动器施加扫描信号到扫描线SCl时,开关晶体管Tll导通,且此时数据线DAl上的数据信号的电压通过开关晶体管Tll被存储到存储电容Cll中。驱动晶体管T12根据存储电容Cll所存储的电压提供驱动电流Imdi来驱动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l发出对应亮度的光。其中,驱动电流的公式如下所示
Ioled1- 1/2 U 12 X Cox12 X W12/L12 (VGS12_VTH12 )(式 1 )
其中,U 12为驱动晶体管T12的载流子迁移率,Cm12驱动晶体管T12的为单位面积控制端氧化层的电容,W12为驱动晶体管T12的沟道宽度,L12为驱动晶体管T12的沟道长度,Vffil2为驱动晶体管T12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Vth12为驱动晶体管T12的阈值电压。也就是说,根据来自数据线DAl上的数据电压的大小,可以控制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l的驱动电流以显示预定的灰度级。对于大型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由于其包括很多个像素电路,且每个像素电路都需要包含驱动晶体管,而不同的驱动晶体管之间的电气差异造成其上的阈值电压不同。因此根据上述公式I可知,当提供给像素电路110的数据电压相同时,被提供给有机发光二极管处的驱动电流因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这样,会造成多个像素电路显示的图像的质量均匀性和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新型的像素电路结构,可以补偿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的差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产生期望亮度的像素电路和使用所述像素电路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像素电路能够改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响应特性,显示具有均匀图像质量的图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源、 第二电源、有机发光二级管、第一电容、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其中,
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相结合;
所述第一电容结合在ー节点和所述第二电源之间;
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分别具有控制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晶体管,其控制端与所述节点相结合,其第一电极用于接收ー数据信号;
所述第二晶体管,其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一扫描信号;其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结合;其第二电极与所述节点相结合;
所述第三晶体管,其控制端与所述节点相结合;其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相结合,其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光二级管的阳极相结合;
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补偿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其中,
还包括第四晶体管;
所述第四晶体管,其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二扫描信号,其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结合,其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结合。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沟道宽度相近;且其在所述像素电路中近距离设置。其中,
所述像素电路被设置在TFT背板上;
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在TFT背板上对称设置。其中,
还包括第五晶体管及第三电源;
所述第五晶体管具有用于接收一第三扫描信号控制端、与所述节点相结合的第一电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相结合的第二电极。其中,
所述第三电源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的电压。其中,
还包括第六晶体管,具有接收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晶体ニ极管阳极相结合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源相结合的第二电极。其中,
还包括第二电容,结合在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节点之间。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是P沟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本发明进ー步提供了一种驱动像素电路的方法,其中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存储电容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像素电路通过来自数据线、扫描线上的信号被驱动,所述方法包括 将扫描信号施加至第一扫描线,用于导通所述第二晶体管,从而使得来自数据线的数据信号经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提供给ー节点,并且所述节点处的电压被存储在所述存储电容中;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子共同与所述节点相结合;
所述数据信号经所述第三晶体管提供给所述发光二极管;
所述发光二级管发出与所述数据信号相应亮度的光。其中,
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四晶体管;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扫描信号提供给ー第二扫描线,用于导通所述第四晶体管,从而将所述数据信号经所述第三晶体管提供给所述发光二极管。其中,
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五晶体管;
在施加第一扫描信号之前施加第三扫描信号,用于导通所述第五晶体管,从而初始化所述节点。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沟道宽度相近,且其在像素电路中近距离设置。其中,
所述像素电路设置在TFT背板上;
且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在TFT背板上对称设置。其中,
扫描驱动器,用于向扫描线施加扫描信号;
数据驱动器,用于向数据线施加数据信号;
像素电路,被连接在所述数据线和扫描线之间;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有机发光二级管、第一电容、
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阳极和阴极,其阴极连接至所述第ニ电源;
所述第一电容,结合在ー节点和所述第二电源之间;
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分别具有控制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晶体管,其控制端与所述节点相结合,其第一电极与所述数据线相结合;所述第二晶体管,其控制端与一第一扫描线相结合;其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结合;其第二电极与所述节点相结合;
所述第三晶体管,其控制端与所述节点相结合;其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相结合,其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光二级管的阳极相结合;
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补偿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其中,
还包括第四晶体管,其控制端与一第二扫描线相结合,其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结合,其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结合。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沟道宽度相近,且其在所述像素电路中近距离设置。其中,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TFT背板,所述像素电路被设置在所述TFT背板上;
第一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在TFT背板上对称设置。其中,
还包括第五晶体管及第三电源;
所述第五晶体管具有与一第三扫描线相结合的控制端、与所述节点相结合的第一电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相结合的第二电极。其中,
所述第三电源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的电压。其中,
还包括第六晶体管,具有共同与所述第三扫描线相结合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晶体ニ极管阳极相结合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源相结合的第二电极。其中,
还包括第二电容,结合在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节点之间。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是P沟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图1为传统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像素电路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示意 图3为根据图2所示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的信号时序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示意 图5为根据图4所示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的信号时序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示意 图7为根据图6所示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的信号时序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示意 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称的“结合”,包括元件与元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包括元件与元件之间通过其他元器件相连接。为了方便说明,将结合图2和图3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电路200的示意图。
參照图2,像素电路200包括第一晶体管Tl、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电容Cl、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其中,晶体管Tl至T3均包括控制端、第一电极I和第二电极2。晶体管Tl的第一电极结合至数据线Dm,控制端结合至ー节点NI,第二电极结合至晶体管T2的第一电极;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结合至第一扫描线Snl,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扫描线Snl的第一扫描信号,其第一电极与晶体管Tl的第二电极相结合;其第二电极结合至节点NI ;电容Cl的第一端子ー节点NI,第二端子结合至第二电源ELVSS ;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结合至节点NI,其第一电极结合至第一电源ELVDD,第二电极结合至发光二级管OLED的阳极;发光二级管OLED的阴极结合至第二电源ELVSS。优选地,控制端可以是晶体管T1-T3的栅极,第一电极可以为晶体管T1-T3的漏极,第二电极可以为晶体管T1-T3的源扱。同理,如下述的晶体管T4、T5、T6。图3所示为根据图2所示的像素电路200的驱动方法的信号时序图。其中,图3所示的信号时序图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tl为写数据阶段,第二阶段t2为正常发光阶段。由于图2所示的像素电路200中的晶体管T1-T3均以PMOS晶体管为例,因此在其控制端施加为低电平信号时晶体管导通。如图3所示,在第一阶段,即将扫描信号施加到扫描线Snl的时间段tl期间,第一晶体管Tl和第二晶体管T2响应于低电平的扫描信号Snl而导通。因此,经第一晶体管Tl和第二晶体管T2将来自数据线Dm的数据信号Vdata提供给节点NI。可以理解,此时,节点NI处的电压值为数据信号Vdata和第一晶体管Tl的阈值电压之间的差值相应的电压,即Vdata-1 Vthi I,即等于Vdata+VTH1。并且节点NI处的电压也被存储在电容Cl中。也就是说,数据线Dm上的数据信号Vdata被读入到像素电路200中。在第二阶段t2,也就是第一扫描线Snl的电压跃迁到高电平后,发光二级管OLED进入正常发光阶段。此时,第一电源ELVDD的电流经过第三晶体管T3流入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 其中,流入OLED的驱动电流为下式所示
I0LED=l/2 U3XCox3 XW3Zl3X (Vgs3-Vth3 ) 2 (式 2)。其中,y 3为第三晶体管T3的载流子迁移率;Cm3为第三晶体管T3的単位面积控制端氧化层的电容,W3第三晶体管T3的为沟道宽度,L3为第三晶体管T3的沟道长度。V㈣为第三晶体管栅源极电压差,Vth3为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此时,由于的第三晶体管导通,因此其栅源极电压V□为节点NI处的电压(SPVdata+VTH1),与第一电源电压Vdd之间的差,即Vdata+VTH1_Vdd。因此,上式可以通过计算进
一步得出
I0LED=l/2 U3XCox3 XW3Zl3 X (Vdata + V 皿-Vdd -Vra3) 2 (式 3)。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合适电气特性的晶体管Tl以减小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对OLED的驱动电流的影响。
优选地,如果设置电气特性尽可能相近的晶体管Tl和T3,则可以将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抵消为几乎为零,从而流入OLED的驱动电流可以不受到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的影响。即,其电流值如下所示
I0LED=l/2u 3XCox3 Xff3/L3 X (Vdata -Vdd ) 2 (式 4)。其中,设置电气特性尽可能相近的第一晶体管Tl和第三晶体管T3可以通过设置沟道宽度和长度尽可能相近的两个晶体管,且将其近距离设置在像素电路200中。优选地,还可以在将像素电路200设置在TFT背板上时,将第一晶体管Tl和第三晶体管T3对称地设置,以使得其阈值电压尽可能地接近。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像素电路300的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像素电路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歩包括第四晶体管T4,其控制端结合至第二扫描线Sn2,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扫描线Sn2的第二扫描信号;其第一电极结合至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电极,其第二电极结合至发光二级管OLED的阳极。图5所示为驱动图4所示的像素电路300的驱动方法的信号时序图。与图3所示的信号时序图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阶段t2,将扫描信号提供给第二扫描线Sn2。这时,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共同导通,从而将数据信号通过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提供给发光二级管OLED。进而,发光二级管OLED进入正常发光阶段。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像素电路300中设置了第四晶体管T4,就可以通过第二扫描线Sn2控制第四晶体管T4的导通和关断的时间,从而通过第三晶体管T3控制可以控制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光的时间。即,在晶体管T4关断时,发光二级管OLED不发光;在晶体管T4导通时,发光二级管OLED发光。而图2所示的像素电路200中的发光二级管OLED因第三晶体管T3持续导通一直处于发光状态。因此,像素电路300的发光效果变得更稳定。 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像素电路400的示意图。与图4所示的像素电路300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歩包括第五晶体管T5,其控制端结合至第三扫描线Sn3,用于接收来自第三扫描线Sn3的第三扫描信号;其第一电极结合至节点NI,其第二电极结合至第三电源。其中,第三电源的电压Vinit〈=VEWSS。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Vinit的值等于Vewss时,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可以结合至第二电源ELVSS。图7所示为驱动图6所示的像素电路400的信号时序图。其进ー步包括在第一阶段之前的初始化阶段。在初始化阶段,即将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线Sn3的t0时间段期间,第五晶体管T5导通,从而将第三电源Vinit的电压提供给节点NI和OLED的阳极。S卩,第五晶体管T5初始化时间段期间向节点NI和OLED的阳极提供恒定的电压。从而,节点NI和电容Cl的电压被初始化为Vinit。优选地,可以将初始化电压Vinit设置为第二电源ELVSS的电压相同。
图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电路500的示意图。其与图6所示的电路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歩包括第六晶体管T6。第六晶体管T6结合在OLED的阳极和第二电源ELVSS之间。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和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端共同结合至扫描线Sn3,用于接收第三扫描信号;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OLED的阳极和阴极相结合。在将低电平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线Sn3的时间段,第六晶体管T6导通。由于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OLED的阳极和阴极相结合,因此可以防止驱动电流被提供给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图9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素电路600的示意图。其与图7所示电路的不同之处在于,进ー步包括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结合在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和节点NI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在扫描线Snl的扫描信号从低电平跃迁到高电平的时间段,由于Vdata已经被存储在节点NI中,因此当扫描线Snl电压变成高电平后,该电压通过第ニ电容C2的耦合作用将节点NI的电位提高,相应地提高了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端电压Vdata+VTH1,且相应的电压被存储在第二电容器C2中。由于Vdata〈Vdd,因此由式4可知,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端电压值的提高使得其与Vdd之间的差值减小。这样当读入到像素电路600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很小吋,即发光灰度级很低吋,就使得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驱动电流进ー步减小,从而提高了像素电路不同灰度级之间的对比度。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的像素电路中的第一晶体管Tl、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均以P沟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为例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像素电路中的晶体管T1-T6还可以采用N沟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实现。图10所示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600。參见图10,显示装置700包括第一电源ELVDD、第二电源ELVSS、扫描驱动器702、数据驱动器703以及位于以矩阵形式布置在扫描线Snl、Sn2和Sn3、以及数据线Dl至Dm的交叉区域的多个像素电路701。其中,第一电源ELVDD和第二电源ELVSS通过相应的行线(n条)和列线(m条)向多个像素电路701提供相应的电源电压。每个像素电路701分别结合到相应的扫描线(例如,Sn2、Sn2和Sn3)和数据线。例如,将位于第i行和第j列的像素电路701结合到第i行的扫描线Sil、Si2和Si3以及第j行数据线Dj。扫描驱动器702产生与外部提供(例如,从一定时控制单兀提供)的扫描信号相应的扫描信号。将由扫描控制器702产生的扫描信号分别通过扫描线Sil至Sin顺序地提供给像素电路701。数据驱动器703产生与外部提供(例如,从一定时控制単元提供)的数据和数据控制信号相应的数据信号。将由数据驱动器703产生的数据信号通过数据线Dl至Dm与扫描信号同步地提供给像素电路701。其中,像素电路701可为上述任何一个实施例所示的像素电路。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像素电路的实施例的不同,各行扫描线的数量也可以相应地不同设置。尽管结合特定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发明意在覆盖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和范围内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參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有机发光二级管、第一电容、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相结合;所述第一电容结合在一节点和所述第二电源之间;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分别具有控制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晶体管,其控制端与所述节点相结合,其第一电极用于接收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其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一扫描信号;其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结合;其第二电极与所述节点相结合;所述第三晶体管,其控制端与所述节点相结合;其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相结合,其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光二级管的阳极相结合;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补偿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其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二扫描信号,其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结合,其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沟道宽度相近;且其在所述像素电路中近距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被设置在TFT背板上;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在TFT背板上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晶体管及第三电源;所述第五晶体管具有用于接收一第三扫描信号控制端、与所述节点相结合的第一电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相结合的第二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源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的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晶体管,具有接收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晶体二极管阳极相结合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源相结合的第二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结合在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节点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是P 沟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10.一种驱动像素电路的方法,其中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存储电容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像素电路通过来自数据线、扫描线上的信号被驱动,所述方法包括将扫描信号施加至第一扫描线,用于导通所述第二晶体管,从而使得来自数据线的数据信号经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提供给一节点,并且所述节点处的电压被存储在所述存储电容中;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子共同与所述节点相结合;所述数据信号经所述第三晶体管提供给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级管发出与所述数据信号相应亮度的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扫描信号提供给一第二扫描线,用于导通所述第四晶体管,从而将所述数据信号经所述第三晶体管提供给所述发光二极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五晶体管;在施加第一扫描信号之前施加第三扫描信号,用于导通所述第五晶体管,从而初始化所述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沟道宽度相近,且其在像素电路中近距离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设置在TFT背板上;且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在TFT背板上对称设置。
1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扫描驱动器,用于向扫描线施加扫描信号;数据驱动器,用于向数据线施加数据信号;像素电路,被连接在所述数据线和扫描线之间;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有机发光二级管、第一电容、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阳极和阴极,其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容,结合在一节点和所述第二电源之间;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分别具有控制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晶体管,其控制端与所述节点相结合,其第一电极与所述数据线相结合;所述第二晶体管,其控制端与一第一扫描线相结合;其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结合;其第二电极与所述节点相结合;所述第三晶体管,其控制端与所述节点相结合;其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相结合,其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光二级管的阳极相结合;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补偿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晶体管,其控制端与一第二扫描线相结合,其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结合,其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结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沟道宽度相近,且其在所述像素电路中近距离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TFT背板,所述像素电路被设置在所述TFT背板上;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在TFT背板上对称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晶体管及第三电源;所述第五晶体管具有与一第三扫描线相结合的控制端、与所述节点相结合的第一电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相结合的第二电极。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源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的电压。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晶体管,具有共同与所述第三扫描线相结合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晶体二极管阳极相结合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源相结合的第二电极。
22.根据权利要求16或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结合在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节点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5-21之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是P 沟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全文摘要
一种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有机发光二级管、第一电容、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补偿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所述像素电路驱动方法通过依次在扫描线上施加扫描信号到所述像素电路上以驱动所述像素电路发光。所述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能够改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响应特性,显示具有均匀图像质量的图像。
文档编号G09G3/32GK103021339SQ2012105879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朱晖, 邱勇, 黄秀颀, 高孝裕, 胡思明, 韩珍珍 申请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