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显示装置及电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4172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透明显示装置及电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具有该透明显示装置的电视机,所述透明显示装置包括后壳、前壳、位于后壳与前壳之间的光源和位于光源与前壳之间的胶框,所述胶框和后壳之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光源光线入射至所述前壳的遮光件。本实用新型降低了透明显示装置生产制造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透明显示装置及电视机【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电视机。【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透明设计的显示设备内部光线通常在显示屏显示时,同时不可避免的需要在显示设备整机内部发光,光线将会通过整机外观的透明部分和半透明部分透出,出现透光问题。而显示设备外观除显示屏外不允许有明显透光,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透光,通常在前壳上喷涂黑色1-2次,然后再喷涂需要的彩色1-2次,由于整个工艺非常复杂,因此使得显示设备的生产难度较高,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旨在降低透明显示装置生产制造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所述透明显示装置包括后壳、前壳、位于后壳与前壳之间的光源和位于光源与前壳之间的胶框,所述胶框和后壳之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光源光线入射至所述前壳的遮光件。
[0005]优选地,所述遮光件与所述后壳一体连接,包括由所述后壳向所述胶框延伸的第一环形凸条,所述第一环形凸条与所述胶框贴合。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凸条与胶框之间设有第一弹性遮光层,所述第一弹性遮光层的厚度大于第一环形凸条与胶框之间的间隙。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遮光层为海绵条,且与所述胶框粘合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遮光件与所述后壳一体连接,包括由所述后壳向所述胶框延伸的第二环形凸条;所述胶框设有一与所述第二环形凸条适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凸条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内。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环形凸条与所述环形凹槽底面之间的间隙小于3mm。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环形凸条与所述环形凹槽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性遮光层,所述第二弹性遮光层的厚度大于第二环形凸条与所述环形凹槽底面之间的间隙。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遮光层为海绵条,且与所述环形凹槽底面粘合固定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视机,所述电视机包括透明显示装置,所述透明显示装置包括后壳、前壳、位于后壳与前壳之间的光源和位于光源与前壳之间的胶框,所述胶框和后壳之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光源光线入射至所述前壳的遮光件。
[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遮光件与胶框配合,以遮挡光源发出的光线入射至前壳上,因此可有效防止前壳透光。此外相对与现有技术无需在前壳上涂设黑色遮光层,只需在前壳的正面喷涂一次非透明颜色即可,从而可减少前壳的制造工艺,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降低了生产制造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工业生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透明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0018]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透明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明显不装置包括后壳10、前壳20、位于后壳10与前壳20之间的光源30和位于光源30与前壳20之间的胶框40,所述胶框40和后壳10之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光源30光线入射至所述前壳20的遮光件50。
[0019]本实施例中,上述前壳20由透明材料制成。上述遮光件50与后壳10连接的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透明显示装置的组装生产难度,可将遮光件50与后壳10设置为一体连接。例如上述遮光件50可以为一密闭环形的凸条,设置于后壳10上。组装完成时,遮光件50与胶框40配合遮挡光源30发出的光线入射至前壳20上。
[00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遮光件50与胶框40配合,以遮挡光源30发出的光线入射至前壳20上,因此可有效防止前壳20透光。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在前壳20上涂设黑色遮光层,只需在前壳20的正面喷涂一次非透明颜色即可,从而可减少前壳20的制造工艺,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降低了生产制造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工业生产。
[0021]具体地,上述遮光件50与所述后壳10 —体连接,包括由所述后壳10向所述胶框40延伸的第一环形凸条51,所述第一环形凸条51与所述胶框40贴合。
[0022]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凸条51的形成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进一步地限定,例如可设置成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一环形凸条51,且第一环形凸条51的首尾相接形成密闭圆环或方形环。
[0023]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环形凸条51与胶框40的硬度较强,因此第一环形凸条51与所述胶框40之间将存在一定的间隙。
[0024]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光源30的光线从第一环形凸条51与所述胶框40之间的间隙透射至前壳20上,本实施例中,还可在所述第一环形凸条51与胶框40之间设置第一弹性遮光层60,所述第一弹性遮光层60的厚度大于第一环形凸条51与胶框40之间的间隙。
[0025]安装时,首先将第一弹性遮光层60粘合固定在胶框40上,然后将后壳10与前壳20配合使得第一环形凸条51与第一弹性遮光层60接触,并在外力作用下,第一环形凸条51挤压第一弹性遮光层60,使得第一弹性遮光层60弹性形变,第一弹性遮光层60在弹性恢复作用力下,与第一环形凸条51和胶框40紧密贴合,从而进一步防止第一环形凸条51与胶框40之间存在透光现象。
[0026]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弹性遮光层60可以为任一具有弹性且不透光的材料制成。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弹性遮光层60为海绵条,且与所述胶框40粘合固定连接。[0027]进一步地,另一实施例中,遮光件50与所述后壳10 —体连接,遮光件50可包括由所述后壳10向所述胶框40延伸的第二环形凸条52 ;所述胶框40设有一与所述第二环形凸条52适配的环形凹槽41,所述第二环形凸条52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41内。
[0028]本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凸条52的形成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进一步地限定,例如可设置成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二环形凸条52,且第二环形凸条52的首尾相接形成密闭圆环或方形环。上述环形凹槽41对应第二环形凸条52设置。
[0029]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环形凸条52深入环形凹槽41的深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优选地,上述第二环形凸条52与所述环形凹槽41底面之间的间隙小于3mm。
[0030]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光源30的光线从第二环形凸条52与所述环形凹槽41底面之间的间隙透射至前壳20上,本实施例中,还可在所述第二环形凸条52与所述环形凹槽41底面之间设置第二弹性遮光层70,所述第二弹性遮光层70的厚度大于第二环形凸条52与所述环形凹槽41底面之间的间隙。
[0031]安装时,首先将第二弹性遮光层70粘合固定在环形凹槽41底面上,然后将后壳10与前壳20配合使得第二环形凸条52与第二弹性遮光层70接触,并在外力作用下,第二环形凸条52挤压第二弹性遮光层70,使得第二弹性遮光层70弹性形变,第二弹性遮光层70在弹性恢复作用力下,与第二环形凸条52和环形凹槽41底面紧密贴合,从而进一步防止第二环形凸条52与环形凹槽41底面之间存在透光现象。
[0032]应当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遮光件50可同时包括上述第一环形凸条51和第二环形凸条52,其具体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环形凸条51和第二环形凸条5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进一步地限定。
[0033]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弹性遮光层70可以为任一具有弹性且不透光的材料制成。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弹性遮光层70为海绵条,且与所述环形凹槽41底面粘合固定连接。
[003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视机,该电视机包括透明显示装置,该透明显示装置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电视机采用了上述透明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因此该电视机具有上述透明显示装置所有的有益效果。
[00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透明显不装置,包括后壳、前壳、位于后壳与前壳之间的光源和位于光源与前壳之间的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和后壳之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光源光线入射至所述前壳的遮光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与所述后壳一体连接,包括由所述后壳向所述胶框延伸的第一环形凸条,所述第一环形凸条与所述胶框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条与胶框之间设有第一弹性遮光层,所述第一弹性遮光层的厚度大于第一环形凸条与胶框之间的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遮光层为海绵条,且与所述胶框粘合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与所述后壳一体连接,包括由所述后壳向所述胶框延伸的第二环形凸条;所述胶框设有一与所述第二环形凸条适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凸条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凸条与所述环形凹槽底面之间的间隙小于3_。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凸条与所述环形凹槽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性遮光层,所述第二弹性遮光层的厚度大于第二环形凸条与所述环形凹槽底面之间的间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遮光层为海绵条,且与所述环形凹槽底面粘合固定连接。
9.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9F9/00GK203444709SQ20132044956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殷维正, 刘礼发, 赵林炳, 付三华, 吴时锋 申请人: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