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41727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光电效应实验装置中的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解决光电效应实验中频繁在光源处盖上挡光盖而容易忘记该操作的问题。它主要包括操作杆(1)、转动板(2)和挡光片(4)。操作杆(1)、操作杆限位片(7)、挡光片(4)和挡光限位片(10)分别固定在转动板(2)上,转动板(2)安装在螺钉(9)上并可绕螺钉(9)转动,螺母(3)连接在螺钉(9)上,磁块(8)固定在螺钉(9)的凹坑内,便于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在底座(11)上面固定和调整位置。
【专利说明】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在ZKY-GD-3型光电效应实验仪中用来遮挡光源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使用ZKY-GD-3型光电效应实验仪进行的光电效应实验中,更换光阑或滤色片时必须在光源处盖上挡光盖,而且这个操作需要多次重复,比较繁琐,因而经常有人忘了盖上挡光盖,对实验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光电效应实验中遮挡光源的烦琐操作和避免忘盖挡光盖的错误操作的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操作杆、操作杆限位片、挡光片和挡光限位片分别固定在转动板上,转动板安装在螺钉上并可绕螺钉转动,螺母连接在螺钉上,磁块固定在螺钉的凹坑内,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依靠磁块在底座上固定和调整位置。在安装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时,通过移动螺钉和磁块使操作杆限位片贴住底座边缘时,操作杆处于滤色片和光阑边缘,使操作者不能更换光阑和滤色片,当转动转动板让挡光限位片贴住底座边缘时,挡光片刚好全部挡住光源射出的光。在实验中需要更换滤光片和光阑时,向后拨开操作杆,挡光片就会挡住光源,更换结束后,向前拉回操作杆,挡光片就会向后转动,光线就会照射到光阑处。
[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杆和挡光片通过转动板联动,只有在挡光片不挡光时,实验才能进行,但此时操作杆挡在光阑前,操作者不能更换滤色片和光阑,要想更换滤色片和光阑,必须拨开操作杆,而此时挡光片必然会挡住光源,这就完全避免了操作者的误操作。同时还简化了取下和装上挡光盖的繁琐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的主视示意图。
[0007]图2是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的俯视示意图。
[0008]图中:1:操作杆2:转动板3:螺母4:挡光片5:光源6:滤色片+光阑7:操作杆限位片8:磁块9:螺钉10:挡光限位片1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图1中,操作杆(I)、操作杆限位片(7)、挡光片(4)和挡光限位片(10)分别固定在转动板(2)上,转动板(2)安装在螺钉(9)上并可绕螺钉(9)转动,螺母(3)连接在螺钉
(9)上,磁块(8)固定在螺钉(9)的凹坑内,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依靠磁块(8)在底座(11)上固定和调整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主要包括操作杆(I)、转动板(2)和挡光片(4),其特征在于:操作杆(I)、操作杆限位片(7)、挡光片(4)和挡光限位片(10)分别固定在转动板(2)上,转动板(2)安装在螺钉(9)上并可绕螺钉(9)转动,螺母(3)连接在螺钉(9)上,磁块(8)固定在螺钉(9)的凹坑内,光电效应实验挡光器依靠磁块(8)在底座(11)上固定和调整位置。
【文档编号】G09B23/22GK203376913SQ201320449928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汪仕元, 朱俊, 李春秀, 张礼元, 王轶, 何明松, 蒋在成, 李一鳴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