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23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笔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笔,包括笔杆和笔杆前盖,所述的笔杆前盖与笔杆的前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传动结构和按压块,所述的按压块有三个,均匀分布在笔杆近前端的侧面上;所述的传动结构位于笔杆的前端和笔杆前盖的内部,该传动结构有三个传动杆,三个传动杆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按压块一一对应并相互抵住,三个传动杆的另一端抵住弹簧的一端;所述三个传动杆抵住按压块一端相互之间的距离大于三个传动杆抵住弹簧一端相互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合理,笔头在使用者不用时会自动收回到笔杆前盖中,解决了生活中因笔头暴露在外导致笔头摔坏或在物品上留下墨迹的问题,使用方便;此外,笔杆前圆后方的设计使笔不易滚落。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笔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笔,属于一种文具。
【背景技术】
[0002]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具。一般的笔配有笔盖,书写时将笔盖取下后即可书写,但笔盖不连接笔管、易丢失;也有内置弹簧的自动笔,按动按钮即可弹出和收回笔头,但是这两种笔在不使用时都不能自动收回笔头或套住笔头加以保护。在忘记盖笔盖或忘记按钮收回笔头使笔头暴露在外的情况下,笔掉到地上容易导致笔头损坏、不能书写,需要更换新的笔芯,造成了浪费;将笔随意放置且笔头暴露在外时,笔头的墨水还会不小心沾到身上或者衣服等其他物品上,清洗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笔头能自动收回、使用方便的自动笔。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笔包括笔杆和笔杆前盖,所述的笔杆前盖与笔杆的前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传动结构和按压块,所述的按压块有三个,均匀分布在笔杆近前端的侧面上;所述的传动结构位于笔杆的前端和笔杆前盖的内部,该传动结构有三个传动杆,三个传动杆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按压块一一对应并相互抵住,三个传动杆的另一端抵住弹簧的一端;所述三个传动杆抵住按压块一端相互之间的距离大于三个传动杆抵住弹簧一端相互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弹簧位于笔杆前盖的内部。按照书写习惯,一般是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这三个手指握住笔杆的近前端写字,所以按压块和传动杆设置了三个且按压块设置在笔杆近前端的侧面上,手握舒适,按压方便;三个传动杆抵住按压块一端相互之间的距离大于三个传动杆抵住弹簧一端相互之间的距离,按压块挤压传动杆的一端时会将另一端向前顶,压缩前面的弹簧,带动笔芯前进,进而使笔头伸出,可以书写;松开手指,笔芯在弹簧复位的作用力下会自动后退,进而笔头弹回,得到及时的保护。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三个传动杆抵住按压块的一端相互连接,三个传动杆抵住弹簧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相互连接的部分可为三角形或圆形的环状结构。三个传动杆的端部相互连接使传动机构结构更牢固,抵住按压块和弹簧更稳固,传动效果更好。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杆分为笔杆前部和笔杆后部,其中笔杆前部为圆柱体结构,笔杆后部为方柱体结构。笔杆前圆后方的设计使笔不易滚落。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簧、传动结构和笔杆前盖均为金属制。金属制的弹簧、传动结构弹性好、不易变形,坚固耐用;金属制的笔杆前盖跌落时不易受损,能更好地保护笔头。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笔还包括卡钩,所述的卡钩连接在笔杆近后端的侧面。卡钩的设计使笔能够夹在本子等物品上,不易掉落。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更合理,笔头在使用者不用时会自动收回到笔杆前盖中,解决了生活中因笔头暴露在外导致笔头摔坏或在物品上留下墨迹的问题,使用方便;此外,笔杆前圆后方的设计使笔不易滚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不含有笔芯的爆炸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有笔芯且按压块弹起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有笔芯且按压块按下的示意图。
[0013]图中:笔杆1、笔杆前部11、笔杆后部12,笔杆前盖2,卡钩3,弹簧4,传动结构5、传动杆51,按压块6,笔头7。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包括笔杆1、笔杆前盖2、卡钩3、弹簧4、传动结构5和按压块6,所述的卡钩3连接在笔杆I近后端的侧面,所述的笔杆前盖2与笔杆I的前端采用螺纹连接,笔杆前盖2的前端有孔,笔头7可伸出;所述的按压块6 —共有三个,均匀分布在笔杆I近前端的侧面上;所述的传动结构5位于笔杆I的前端和笔杆前盖2的内部,该传动结构5有三个传动杆51,三个传动杆51的一端分开并相互连接且分别与三个按压块6 —一对应、相互抵住,三个传动杆51的另一端聚拢并相互连接抵住弹簧4的一端,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笔芯;所述的弹簧4位于笔杆前盖2的内部。
[00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笔杆I分为笔杆前部11和笔杆后部12,其中笔杆前部11为圆柱体结构,笔杆后部12为方柱体结构。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个传动杆51抵住按压块6的一端,即朝向笔杆I后部的一端向外分开并相互连接构成一个三角形环状结构;所述三个传动杆51抵住弹簧4的一端,即朝向笔杆前盖2的一端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圆形环状结构;所述三角形环状结构的外径大于圆形环状结构的外径。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4、传动结构5和笔杆前盖2为金属制,其余部分均为塑料制。
[0019]本实用新型弹簧4连接驱动笔芯的相应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照书写习惯,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这三个手指分别按住三个按压块6,三个按压块6会挤压作用于传动结构5的三个传动杆51,带动传动结构5压缩弹簧4,迫使笔芯前进,进而笔头7伸出,可以书写;使用结束后,松开手指,笔芯会自动后退,进而笔头7弹回笔杆前盖2内,使笔头7及时得到保护,不需要担心笔掉到地上导致笔头7损坏,也不需要担心不小心被笔头7划过而留下墨迹。
[0021 ] 通过上述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
[0022]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但是这些描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即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及描述。凡依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述的构造、形状及特征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笔,包括笔杆和笔杆前盖,所述的笔杆前盖与笔杆的前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传动结构和按压块,所述的按压块有三个,均匀分布在笔杆近前端的侧面上;所述的传动结构位于笔杆的前端和笔杆前盖的内部,该传动结构有三个传动杆,三个传动杆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按压块 对应并相互抵住,三个传动杆的另一端抵住弹簧的一端;所述三个传动杆抵住按压块一端相互之间的距离大于三个传动杆抵住弹簧一端相互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弹簧位于笔杆前盖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传动杆抵住按压块的一端相互连接,三个传动杆抵住弹簧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相互连接的部分可为三角形或圆形的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杆分为笔杆前部和笔杆后部,其中笔杆前部为圆柱体结构,笔杆后部为方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传动结构和笔杆前盖均为金属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自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笔还包括卡钩,所述的卡钩连接在笔杆近后端的侧面。
【文档编号】B43K7/12GK203528131SQ201320603059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施仲义 申请人:中国计量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