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48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包括机架系统、传动系统、预紧系统、控制和动力系统和自动擦洗系统;机架系统提供整个机构的支撑和定位,传动系统提供动力且提供书写所用的黑板板面,预紧系统提供预紧黑板板面所需要的预紧力,控制和动力系统提供驱动机构的动力并且控制黑板板面的移动方向和速率,自动擦洗系统实现黑板的自动擦洗功能。所述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符合人体工程学提出要求;在占用同样大小的面积,其能提供两倍的书写面积;其还具有简单实用的自动擦洗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简单,设计优化,具有实用性强、整体性高、加工简单、造价便宜和便于推广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
【背景技术】
[0002]黑板是人们会经常接触到的物品,现有的用于教学的黑板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固定于墙面普通黑板,第二种由两块普通黑板组成的可相对上下移动的活动黑板。第一种黑板需要书写者调整自己的姿势去适应黑板位置,在黑板顶部和底部书写时极其不舒适;第二种需要书写者间断地用一只手去推拉,并且在书写过程中也需要一只手按住黑板,以防止其发生滑动。此外,这些黑板需要人工擦洗,费时费力,而且还会引起粉尘飞扬,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健康有较大影响。
[0003]随着人们使用黑板时对舒适性、环保性和书写面积要求的提高,目前使用的黑板难以满足如上要求。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自由操作黑板纵向移动、防止粉尘污染和有较大书写面积的多功能、环保、实用的黑板,一直是设计人员的追求。虽然现有的技术已经解决了小部分需求或个别功能,但是还没有出现一种能够充分解决上述问题并且结构简单优化的实用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设计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双滚筒式柔性黑板,并相应地设计了一套实用的自动擦洗装置,很好地满足了上述设计要求。该黑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便于推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包括黑板板面,还包括机架系统、传动系统、预紧系统、控制和动力系统和自动擦洗系统,机架系统提供整个机构的支撑、并且给予定位;传动系统把动力传遍整个机构,并且提供书写所用的黑板板面;预紧系统提供预紧黑板板面所需要的预紧力,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预紧螺母自由调节黑板板面张紧度;控制和动力系统提供驱动机构所需要的动力,并且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转速和转向,实现控制黑板板面的上下移动和移动速度快慢,自动擦洗系统实现黑板板面的自动擦洗功能,并且也对黑板板面起一定的预紧作用。
[0006]上述的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所述机架系统由依靠螺栓连接的钢和一块底板构成,整个机架可方便拆卸。机架上还开有定位上滚筒的孔、定位下滚筒的槽,供黑板板面预紧的孔、供自动擦洗系统安装和预紧的孔等。
[0007]上述的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所述传动系统由下滚筒、固连皮带轮的上滚筒、黑板板面、传动皮带和皮带轮构成。动力由置放在黑板板面后方的电机提供,传入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传动驱动上滚筒,从而带动黑板板面做纵向移动。采用皮带传动有利于噪音的减小。
[0008]上述的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所述预紧系统由一对预紧螺栓和预紧螺母构成。预紧螺栓一端包覆下滚筒,另一端穿过机架上的孔与机架下方的预紧螺母连接。通过调节预紧螺母,可拉动下滚筒沿槽向下移动,达到张紧黑板板面的目的。
[0009]上述的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所述控制和动力系统由电机、控制线和控制器构成。控制器有两个开关和一个旋钮,分别控制电源开关、电机正反转和电机转速大小,控制信号由控制器发出,经由控制线传输至电机,电机可以实现通断电、正反转和输出不同转速。
[0010]上述的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所述自动擦洗系统由自动擦洗构架,擦洗块和自动擦洗预紧弹簧构成。自动擦洗构架安装在机架上可以自由转动,擦洗块安装在自动擦洗机架上,预紧弹簧连接自动擦洗构架和机架,在该系统工作时提供合适的预紧力。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所述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提出要求,书写者能够依照自己的书写习惯选择最舒服的书写位置,书写时再无需弓腰踮足;所述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解决了一般黑板书写的延续性问题,在同一面积的黑板上,该滚筒式柔性黑板可以提供两倍的书写面积。所述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还具有简单实用,环保美观的自动擦洗系统,能够实现快速有效的擦洗;该设计除了适用于一般的教学活动,还适用于各种宣传活动场合。该设计结构原理简单,设计优化。具有实用性强、整体性高、加工简单、造价便宜和便于推广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架系统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紧系统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和动力系统示意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擦洗系统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上滚筒;3.下滚筒;4.黑板板面;5.传动皮带;6.皮带轮;7.驱动电机;8.预紧螺栓;9.预紧螺母;10.控制线;11.控制器;12.自动擦洗构架;13.擦洗块;14.自动擦洗预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一所示,一种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包括机架系统、传动系统、预紧系统、控制和动力系统和自动擦洗系统。机架系统提供整个机构的支撑、并且给予定位;传动系统把动力传遍整个机构,并且提供书写所用的黑板板面;预紧系统提供预紧黑板板面所需要的预紧力,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预紧螺母自由调节黑板板面张紧度;控制和动力系统提供驱动机构所需要的动力,并且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转速和转向,实现控制黑板板面的上下移动和移动速度快慢。自动擦洗系统实现黑板的自动擦洗功能,并且也对黑板板面起一定的预紧作用。下面就各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将分别参照图2、图3、图4、图5、图6逐个讲解。
[0020]如图2所示,机架系统由依靠螺栓连接的钢和一块底板构成,整个机架I可方便拆卸。机架I上还开有定位上滚筒2的孔、定位下滚筒3的槽,供黑板板面4预紧的孔、供自动擦洗系统安装和预紧的孔等。[0021]如图3所示,传动系统由下滚筒3、固连皮带轮的上滚筒2、黑板板面4、传动皮带5和皮带轮构成6,动力由置放在黑板板面后方的电机7提供,传入皮带轮6,通过传动皮带5传动驱动下滚筒3,从而带动黑板板面4做纵向移动。
[0022]如图4所示,预紧系统由一对预紧螺栓8和预紧螺母9构成。预紧螺栓8 一端包覆下滚筒4,一端穿过机架I上的孔与机架下方的预紧螺母9连接。通过调节预紧螺母9,可拉动下滚筒4沿槽向下移动,达到张紧黑板板面4的目的。
[0023]如图5所示,控制和动力系统由电机7、控制线10和控制器11构成。控制器11有两个开关和一个旋钮,分别控制电源开关、电机7正反转和电机7转速大小,控制信号由控制器11发出,经由控制线11传输至电机7,电机7可以实现通断电、正反转和输出不同转速。
[0024]如图5所示,自动擦洗系统由自动擦洗构架12,擦洗块13和自动擦洗预紧弹簧14构成。自动擦洗构架12安装在机架上可以自由转动,擦洗块13安装在自动擦洗机架12上,预紧弹簧14连接自动擦洗构架12和机架1,在该系统工作时提供合适的预紧力。
[002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滚筒式柔性多功能黑板,包括黑板板面(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系统、传动系统、预紧系统、控制和动力系统和自动擦洗系统,机架系统提供整个机构的支撑、并且给予定位;传动系统把动力传遍整个机构,并且提供书写所用的黑板板面(4);预紧系统提供预紧黑板板面(4)所需要的预紧力,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预紧螺母(9)自由调节黑板板面(4)张紧度;控制和动力系统提供驱动机构所需要的动力,并且通过控制器(11)控制驱动电机(7)转速和转向,实现控制黑板板面(4)的上下移动和移动速度快慢,自动擦洗系统实现黑板板面(4)的自动擦洗功能,并且也对黑板板面(4)起一定的预紧作用; 所述机架系统由依靠螺栓连接的机架(I)和一块底板构成,所述机架(I)上开有上滚筒(2)的定位孔、下滚筒(3)的定位槽、供黑板板面(4)预紧的孔、供自动擦洗系统(12)安装和预紧的孔; 所述自动擦洗构架(12)上装有翼形旋钮,当需要使用自动擦洗功能的时候,可以通过旋转此旋钮使擦洗块(13)与黑板板面4接触; 所述黑板板面(4)采用0.5mm厚的黑色的PVC膜对该材料施加足够的预紧力之后它可以保持张紧; 所述传动系统由下滚筒(3)、固连皮带轮的上滚筒(2)、黑板板面(4)、传动皮带(5)和皮带轮(6)构成,动力由置放在黑板板面(4)后方的驱动电机(7)提供,动力传入皮带轮(6),通过传动皮带(5)驱动上滚筒(2),从而带动黑板板面(4)做纵向移动; 所述预紧系统由一对预紧螺栓(8)和预紧螺母(9)构成,预紧螺(8) —端包覆下滚筒(3),另一端穿过机架(I)上的孔与机架(I)下方的预紧螺母(9)连接,通过调节预紧螺(8),可拉动下滚筒(3)沿槽向下移动; 所述控制和动力系统由驱动电机(7)、控制线(10)和控制器(11)构成,控制器(11)有两个开关和一个旋钮,分别控制电源开关、驱动电机(7)正反转和转速大小,控制信号由控制器(11)发出,经由控制线(10)传输至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可以实现通断电、正反转和输出不同转速。
【文档编号】B43L21/00GK203580436SQ20132063220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4日
【发明者】陈松茂, 罗杰, 郭振宇, 林晓周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