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55004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源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数据信号;栅极驱动器,用于根据削角电压以提供栅极信号;像素阵列,其电连接于所述源极驱动器和所述栅极驱动器之间,并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栅极信号来显示影像;削角电路,其电连接于所述栅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所述削角电压,其中,所述削角电路被配置为能够在设定时间内将接收到的直流电压降压至削角电压的电压值,以避免画面闪烁,保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均齐度一致。
【专利说明】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高速度、高效能、且轻薄的要求,各电子零件皆积极地朝体积小型化发展。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也已渐成主流。对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影像显示面板而言,具有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液晶显示面板,目前已被广为使用。
[0003]一般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和数据线,数据线通过源极驱动器来驱动,扫描线通过栅极驱动器来驱动。由于现有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中,从源极驱动器至液晶显示面板两端的信号线要比源极驱动器至面板中央的信号线要长,这样会使得面板中数据线的WOA(Wire on Array)走线在扇出(Fanout)区的阻值存在较大差异,而这样的电阻差异会导致面板的显示效果不佳,进而影响显示质量。
[0004]图1为现有一种使用三闸极(Tr1-Gate)驱动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示意图。请参照图1,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阵列排列的像素单元,其中每一像素单元P包括沿着列方向依序排列的子像素R、G、B (参照图2),子像素R、G、B分别通过对应的开关元件与对应的扫描线(例如图2中Gl?G6)以及数据线(例如图2中Dl?D5)电性连接。由于该种驱动架构,对应每个像素单元只有一条数据线和三条扫描线,也就是说,每个像素单元的数据信号通过一条数据线传送,通过三条扫描线依次传送开启每个子像素的开关元件的信号,进而实现每个像素单元的完整显示,从而节省了源极驱动器的数量,降低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成本。
[0005]然而,以图1为例,假设源极驱动器只有一个,这样会使得面板中的数据线的WOA走线在Fanout区的阻值存在较大差异。如图1所示,由于源极驱动器的输出到面板两端的WOA走线距离LI远大于源极驱动器输出到面板中央的距离L2,因此两侧的数据线的WOA走线的总阻值能够达到5ΚΩ?7ΚΩ,而中间数据线的WOA走线的阻值只有300?500Ω。这样,较大的WOA走线的阻值会使数据线在传输数据信号时会产生严重的RC延迟,液晶显示面板两端的像素的充电速度明显滞后面板中间的像素,面板各像素充电不均匀,会导致面板所显示的画面出现色偏现象,影响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或消除色偏现象的液晶显示面板。另外,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0007]I)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源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数据信号;栅极驱动器,用于根据削角电压以提供栅极信号;像素阵列,其电连接于所述源极驱动器和所述栅极驱动器之间,并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栅极信号来显示影像;削角电路,其电连接于所述栅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所述削角电压,其中,所述削角电路被配置为能够在设定时间内将接收到的直流电压降压至削角电压的电压值,以避免画面的闪烁,保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均齐度一致。
[0008]2)在本发明的第I)项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削角电路包括:直流电压输入端;削角电压输出端;第一开关电路,其连接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之间,以在第一时序信号的控制下选择性导通,并将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接收的直流电压选择性地传输至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第二开关电路,其以在第二时序信号控制下选择性导通,所述第二时序信号与所述第一时序信号互为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信号;放电电路,其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之间,以在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时,将传输至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的直流电压以设定的放电斜率进行降压,进而形成削角电压,其中,所述放电电路包括放电电阻,所述放电电阻的放电速率,能够在小于等于四分之一的子像素充电周期的时间内将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接收的直流电压降压至削角电压的电压值。
[0009]3)在本发明的第I)项或第2)项中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电电阻的阻值在500Ω以下。
[0010]4)在本发明的第I)至第3)项中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电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放电电阻,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
[0011]5)在本发明的第I)至第4)项中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序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N型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型薄膜晶体管或P型场效应晶体管。
[0012]6)在本发明的第I)至第5)项中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放电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所述第二时序信号,所述第三开关管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N型场效应晶体管。
[0013]7)在本发明的第I)至第6)项中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电电路产生的削角电压的电压值能够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闪烁度小于等于一定阈值,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均齐度一致。
[0014]8)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在每个充电周期中,向削角电路的直流电压输入端输入直流电压;向所述削角电路的第一开关电路输入第一时序信号,使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进而使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接收的直流电压传输至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向所述削角电路的第二开关电路输入第二时序信号,使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所述第二时序信号与所述第一时序信号互为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信号;利用所述放电电路在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时,将传输至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的直流电压以设定的放电斜率进行降压,进而形成削角电压,其中,所述放电电路中的放电电阻被设置为:所述放电电阻的放电速率,能够在小于等于四分之一的子像素充电周期的时间内将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接收的直流电压降压至削角电压的电压值。
[0015]9)在本发明的第I)项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电电路削角电压的电压值被配置为: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闪烁度小于等于一定阈值,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均齐度一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7]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在不改变栅极开态最后关闭点电压VGH(Off)的电位的情况下,减小削角电路中放电电阻的阻值,并调整削角电路的输入脉冲的占空比来减少放电时间,进而增大削角电路的放电速率、提高子像素的充电能力,使显示面板两侧区域的像素在有效充电时间内也能被充电至目标电压值或接近目标电压值,避免面板闪烁并提高面板各个区域的均齐度,从而使面板中间区域与面板两侧区域的显示画面趋于一致,改善了三闸极驱动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0018]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和/或流程来实现和获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或现有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表达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0]图1为现有的一种使用三闸极驱动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21]图2为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0022]图3 (a)和图3 (b)分别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低灰阶混色画面时,数据线Dn/2和数据线Dn的电压波形图;
[002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削角电路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削角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示例图;
[0026]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数据线Dn的电压波形图;
[0027]图8为开关元件的转移特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9]图3 (a)和图3 (b)分别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低灰阶混色画面时数据线Dn/2(位于面板中央的数据线)和数据线Dn(位于面板某侧的数据线)的电压波形图。此处,采用128灰阶的黄色画面作为低灰阶混色画面的一个例子,红R、绿G、蓝B各色相区域的灰阶值分别为128、128和O。
[0030]请参照图3(a), VGH表示栅极开态电压,VGH (off)表示栅极开态最后关闭点电压(称为削角电压),其为栅极开态电压的某一特殊电压,灰阶128表示显示灰阶值128的电压。由于位于面板中央的数据线Dn/2的WOA走线的阻值最小,因此可以将对应该条数据线的子像素的充电状态视为理想状态,即R子像素和G子像素的充电电压未发生任何变化。而且,R子像素和G子像素的充电时间相同,均为T2。这样,与这些子像素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区域会显示所期望的黄色画面,不会出现色偏现象。
[0031]而在图3(b)中,90% *灰阶128表示显示灰阶值128的有效电压,其是显示灰阶值128的电压值的90%,当然,选择90%以上的电压值作为有效电压可以。由于位于面板一侧的数据线Dn的WOA走线的阻值很大,产生的RC延迟也较大,因此导致R子像素和G子像素的充电电压发生变化,尤其是对于R子像素来说,由于RC延迟效应,R子像素的充电时间也大大减小(如图3(b)中的有效充电时间Tl),这样会导致R子像素未达到所要求的充电电量,因此,对应的显示面板区域所显示的画面会偏绿,进而出现色偏现象。
[0032]综上,在采用现有的驱动方法来显示低灰阶混色画面时,例如显示128灰阶的黄色画面,液晶显示面板的两端易出现偏红或者偏绿的色偏现象。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显示面板设计完成后,某个子像素的有效充电时间Tl是不会变化的,为了能够在固定的有效充电时间内将子像素的电压值充电至目标电压或接近目标电压,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得出如下实施例,以提高子像素的充电能力。
[0034]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在不改变栅极开态最后关闭点电压VGH(Off)的电位的情况下,减小削角电路中放电电阻的阻值,调整削角电路的输入脉冲GVON的时间起点和占空t匕,进而增大削角电路的放电速率、提高子像素的充电能力,使显示面板两侧区域的像素在有效充电时间内也能被充电至目标电压值或接近目标电压值,避免面板闪烁并提高面板各个区域的均齐度,从而使面板中间区域与面板两侧区域的显示画面趋于一致,改善了三闸极驱动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0035]下面,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具有多个像素PX的像素阵列单元100、源极驱动器104、栅极驱动器106以及削角电路120。其中,源极驱动器104用来提供数据信号至像素阵列单元100。栅极驱动器106用来根据削角电路120提供的削角电压VGH(off)以提供栅极信号至像素阵列单元100,而像素阵列单元100根据数据信号和栅极信号来显示影像。削角电路120电连接于栅极驱动器106,肖IJ角电路120被配置为能够在设定时间内将接收到的直流电压降压至削角电压的电压值,以避免画面的闪烁,保持液晶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均齐度。其中,均齐度(Uniformity)表示面板亮度一致性和各点间差异值,其具体表达式为:最暗点的亮度/最亮点的亮度。
[0037]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削角电路120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削角电路120包括直流电压输入端VGHP、削角电压输出端VGH、第一开关电路1201、第二开关电路1203、放电电路1205。其中,第一开关电路1201连接于直流电压输入端VGHP与削角电压输出端VGH之间,以在的第一时序信号GVOFF的控制下选择性导通,并将直流电压输入端VGHP接收的直流电压选择性地传输至削角电压输出端VGH。
[0038]第二开关电路1203与放电电路1205连接,以在第二时序信号GVON的控制下选择性导通。
[0039]放电电路1205连接于第二开关电路1203和削角电压输出端VGH之间,以在第二开关电路1203导通时,将传输至削角电压输出端VGH的直流电压经该放电电路1205以设定的放电斜率进行降压,进而形成削角电压。
[0040]具体地,第一开关电路1201包括开关管A、开关管Q1、电阻Rl和电阻R2。其中,开关管Ql的第一端1-S与直流电压输入端VGHP连接,开关管Ql的第二端1-D与削角电压输出端VGH连接,电阻Rl和电阻R2串联于直流电压输入端VGHP和开关管A的第一端A-D之间,开关管Ql的控制端1-G连接于电阻Rl和电阻R2之间。开关管A的控制端A-G用于接收第一时序信号GVOFF,开关管A的第二端A-S接地。
[0041]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管Ql为P型薄膜晶体管或P型场效应管,且其第一端1-S、第二端1-D和控制端1-G分别为P型开关管的源极、漏极和栅极。开关管A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N型场效应管,且其第一端A-D、第二端A-S和控制端A-G分别为N型开关管的漏极、源极和栅极。
[0042]第二开关电路1203包括开关管B。该开关管B的第一端B-D与放电电路1205的一端连接,该开关管B的第二端B-S接地,该开关管B的控制端B-G接收第二时序信号GV0N。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管B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N型场效应管,开关管B的第一端B-D、第二端B-S和控制端B-G分别为N型开关管的漏极、源极和栅极。
[004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序信号GVOFF和第二时序信号GVON互为反向信号且均为电压信号,可以通过时序控制器和反相器来产生这两种信号。具体地,时序控制器产生第一时序信号GV0FF,第一时序信号GVOFF经由反相器产生第二时序信号GV0N。除了上述方法以夕卜,还可以米用其他的方法来产生第一时序信号GVOFF和第二时序信号GV0N。
[0044]请再次参照图5,放电电路1205包括串联的放电电阻R3。该放电电阻的放电速率,能够在小于等于四分之一的充电周期的时间内将直流电压输入端VGHP接收的直流电压VGHP降压至削角电压VGH的电压值。当然,上述的放电时间仅为一个优选的例子,在某些情况下,本领域的发明人可以选择其他的放电时间。
[0045]容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开关作用的简单元器件进行电路设计,例如三极管、可控硅、继电器等,并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的P/N型开关管。
[0046]另外,放电电路1205还可以包括稳压二极管ZDl以进行稳压作用,稳压二极管ZDl的阳极与开关管B的第一端B-D连接,稳压二极管ZDl的阴极与放电电阻R3连接。图5中所示的电容C是各扫描线在面板中的寄生电容。
[004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削角电路120的电路结构仅为一个例子,例如还可以通过切换电路来切换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动作进而实现削角电路的功能,因此其他任何能够在设定时间内将接收到的直流电压降压至削角电压的电压值,以消除色偏现象的削角电路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4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削角电路的输入信号(包括直流电压VGHP、第一时序信号GVOFF和第二时序信号GV0N)和输出信号的波形示例,下面结合图6对本申请的削角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49]如图6所不,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例子,时序控制器将第二时序信号GVON的占空比(负向)由现有的23%增大到80%,将第一时序信号GVOFF的占空比(负向)由77%减小至20%。当然,还可以将时序信号的占空比设置为其他百分比,只要放电时间为小于等于四分之一的子像素充电周期的时间即可。
[0050]如图5所不,在每个充电周期内,向直流电压输入端VGHP输入直流电压,向第一开关电路1201的开关管A的控制端A-G输入第一时序信号GV0FF,向第二开关电路1203的开关管B的控制端B-G输入第二时序信号GV0N。
[0051]当第一时序信号GVOFF处于高电平状态时,开关管A和开关管Ql导通,此时第二时序信号GVON处于低电平状态,开关管B截止,此时削角电压输出端VGH输出的电压与直流电压输入端VGHP的电压一致。当第二时序信号GVON处于高电平状态时,开关管B导通,第一时序信号GVOFF处于低电平状态,开关管A和开关管Ql截止,此时经放电电阻R3降压形成削角电压并输出至削角电压输出端VGH。当然也可以不设置放电电阻R3,通过控制第一时序信号GVOFF和第二时序信号GVON的对应关系也能产生削角电压。
[005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放电电阻R3的阻值优选为小于等于500 Ω,在一个例子中,放电电阻R3的阻值为336 Ω。这样,由于放电电阻R3的阻值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放电电阻的阻值(一般为1.5ΚΩ以上)要小得多,因此能够大大增加削角电路的放电速率,进而能够在20%的充电周期的时间内完成降压,达到预设的削角电压。
[0053]而且,如图7所示,放电电路120在每个周期开始进行放电的启动时间从Ta时刻推迟到Tb时刻,这样能够延长VGH高电压(此时等于直流电压输出端的直流电压VGHP)的时间,进而能够增强子像素的充电能力。这是因为,对于与子像素连接的开关元件来说,开关元件的栅极对应扫描线,开关元件的源极对应数据线,开关元件的漏极对应像素电极。在栅极的控制下,源极的数据线通过开关元件向漏极的像素实施充放电。而且,栅极的功能就是控制开关元件的导电程度,需要对像素充放电的时候,开关元件工作在大电流的开态,不需要对像素充放电的时候,开关元件工作在小电流的关态。而且,开态的大电流承担着充放电的功能,电流越大,充放电越快越充分。
[0054]通过对一些不同类型的开关元件进行测试,得到如图8所示结果。正如图8所示,随着削角电压VGH逐渐增加,连接像素的开关元件的开态电流越大,因此,为了提高充电能力,将会选择较高的VGH电压。这样的话,由于提高了充电能力,因此在固定的子像素的有效充电时间Tl内,能够在将子像素充电至目标电压值或接近目标电压值,在显示低灰阶混色画面时,例如显示128灰阶的黄色画面,液晶显示面板的两端不会出现偏红或者偏绿的色偏现象,提闻了显不品质。
[0055]另外,对于削角电压(栅极关态电压)的选择,优选地被配置为:使液晶显示面板的闪烁度小于等于一定阈值,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均齐度一致,其中,闪烁度通过如下表达式得到:(最大亮度-最小亮度)/平均亮度。以32tri_gate为例,闪烁度阈值为5,使得面板的均齐度大于80%。
[0056]在本实施例中,最佳的VGH(off)等于20V,这样能够避免面板中TFT开关关闭时因VGH(off)过高而导致的画面闪烁现象或者过低而引起的不期望的颜色或杂讯等。
[00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案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规范内,对本发明的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源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数据信号; 栅极驱动器,用于根据削角电压以提供栅极信号; 像素阵列,其电连接于所述源极驱动器和所述栅极驱动器之间,并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栅极信号来显示影像; 削角电路,其电连接于所述栅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所述削角电压, 其中,所述削角电路被配置为能够在设定时间内将接收到的直流电压降压至削角电压的电压值,以避免画面的闪烁,保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均齐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削角电路包括: 直流电压输入端; 削角电压输出端; 第一开关电路,其连接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之间,以在第一时序信号的控制下选择性导通,并将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接收的直流电压选择性地传输至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 第二开关电路,其以在第二时序信号控制下选择性导通,所述第二时序信号与所述第一时序信号互为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信号; 放电电路,其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之间,以在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时,将传输至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的直流电压以设定的放电斜率进行降压,进而形成削角电压, 其中,所述放电电路包括放电电阻,所述放电电阻的放电速率,能够在小于等于四分之一的子像素充电周期的时间内将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接收的直流电压降压至削角电压的电压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电阻的阻值在500 Ω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放电电阻,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序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N型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型薄膜晶体管或P型场效应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放电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所述第二时序信号,所述第三开关管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N型场效应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电路产生的削角电压的电压值能够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闪烁度小于等于一定阈值,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均齐度一致。
8.—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在每个充电周期中, 向削角电路的直流电压输入端输入直流电压; 向所述削角电路的第一开关电路输入第一时序信号,使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进而使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接收的直流电压传输至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 向所述削角电路的第二开关电路输入第二时序信号,使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所述第二时序信号与所述第一时序信号互为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信号; 在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时,利用削角电路中的放电电路将传输至所述削角电压输出端的直流电压以设定的放电斜率进行降压,进而形成削角电压, 其中,所述放电电路中的放电电阻被设置为:所述放电电阻的放电速率,能够在小于等于四分之一的子像素充电周期的时间内将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接收的直流电压降压至削角电压的电压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电路削角电压的电压值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闪烁度小于等于一定阈值,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均齐度一致。
【文档编号】G09G3/36GK104332148SQ201410667208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0日
【发明者】曾德康, 郭东胜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