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

文档序号:2550183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首先根据车辆运动得到车辆具体位置和坐标,利用后视镜相机捕捉后视镜场景得到需要绘制的后视镜顶点坐标,将顶点按顺序连接形成后视镜面,即后视镜纹理,最后将后视镜纹理贴到后视镜模型上;仿真驾驶时,需要预先绑定一个初始纹理,通过创建的指针函数,将新纹理与旧纹理实时替换,最后实现了整个后视镜的仿真。本发明创造性地将后视镜效果立体显示在车辆模型上,避免了占用主视角所带来的麻烦,降低了系统刷新率,提高了整个驾驶仿真的逼真性,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根 据驾驶操纵需要,人为控制并能在显示器(或显示屏)上动态仿真车辆的后视镜效果。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车辆模拟驾驶系统中,其中后视镜仿真的研究较少,目前只有通过多窗口 显示技术,在驾驶员视角中增加一个后视镜通道,这样虽然能够做到后视镜仿真,但是占用 前方视角,而且,如果窗口过小,后视镜图像不清晰;窗口过大,遮住了前方视线。
[0003] 实际驾驶时,后视镜对于驾驶员是很关键的安全部件。由于整个仿真系统是模拟 驾驶,驾驶员在操纵实车或控制虚拟车辆时,要有较强的立体感和沉浸感,后视镜仿真不仅 是驾驶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整个驾驶系统逼真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0004] 沈阳理工大学的杨秀杰在文献《OpenGL技术在车辆后视镜成像中的应用》中较为 详细的剖析了在车辆模拟驾驶中虚拟仿真后视镜的原理和主要过程,其利用OpenGL成像 机理,对后视镜成像受限制做了较大改进,但仍有不足。其产生的后视镜仿真占用驾驶员主 视角,且没有立体感,只是一个窗口。设计的后视镜成像需经过六大变换才能得到,过程较 为繁琐;而且根据仿真效果图,两个辅视口占用了主视口,遮挡了前方建筑物的视线,因此 这种后视镜效果不是很理想。
[0005] 根据上述文献的缺点并结合实际后视镜情况,需要实现的后视镜仿真要有立体感 和较强的逼真性,并且与实际后视镜相符合。而且不能占用驾驶员前方视角,包括车窗和前 方的景物;综上所述,必须独立地设计一种这样的后视镜仿真方法,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0006]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 的后视镜仿真方法。
[0007]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 -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后视镜图像采用纹理状态,通过 实时动态替换纹理实现后视镜效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9] 1)、获取车辆驾驶时的场景坐标,利用车辆动力学模型获得车辆在三维坐标系 x,y,z中的坐标,以及车辆运行姿态三维角度a,0Y,设置仿真步长T;车辆的基本运动 可分为直线和转弯:被控车辆能够在程序中进行任何工况下的驾驶,包括前进直行,转向驾 驶以及刹车和倒车,通过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来实现;
[0010] 2)、利用后视镜相对于车身的静止性,得到后视镜相机坐标,其中后视镜相机为可 旋转的,便于捕捉车辆后方的场景;设置旋转矩阵,结合车辆位置的坐标和车辆运行姿态三 维角度a,0,Y,对后视镜相机进行调整;
[0011] 3)、将场景读入帧缓存并创建后视镜纹理,结合实际后视镜形状大体为矩形,建立 一个矩形初始纹理并将其绑定,绑定前需将其内存值清空,定义初始纹理是真值,并将初始 纹理设置为动态,当车辆运动时,将创建的后视镜纹理实时替换;
[0012] 4)、将新生成的纹理进行截取与转换,将后视镜四个顶点的坐标值进行代数计算 得到后视镜纹理大小;为了能让后视镜纹理正确地显示后视镜场景,并符合真实的视觉,人 的视觉应该是近者大,远者小,通过设置视锥体并进行投影变换,设置投影变换矩阵,将投 影变换矩阵与旋转矩阵左乘便进行了投影变换;
[0013] 5)、增加后视镜纹理坐标与屏幕坐标之间的转换,保证生成的纹理与实际后视镜 场景相吻合,
[0014] 6)、将纹理坐标映射到后视镜模型上,最后渲染整个场景;为了防止出现车辆突变 运动产生的后视镜图像滞留的现象,设置指针函数解决此问题;将指针指向的初始纹理,和 实时替换纹理的整个过程封装为一个R函数,通过反复条用该函数实现了循环交替输出后 视镜效果的目的。
[0015]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被控车辆能够在程序中进行任何工况下的驾驶,包括 前进直行,转向驾驶以及刹车和倒车,通过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来实现"是指:
[0016]la)、直线模型采用欧拉法仿真得到车辆的瞬时速度和坐标;假设车辆的加速度在 一个仿真步长T内保持不变,则车辆的行驶速度变化离散模型为: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后视镜图像采用纹理状态,通过实 时动态替换纹理实现后视镜效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获取车辆驾驶时的场景坐标,利用车辆动力学模型获得车辆在三维坐标系X,y,Z 中的坐标,以及车辆运行姿态三维角度a,0Y,设置仿真步长T;车辆的基本运动可分为 直线和转弯:被控车辆能够在程序中进行任何工况下的驾驶,包括前进直行,转向驾驶以及 刹车和倒车,通过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来实现; 2) 、利用后视镜相对于车身的静止性,得到后视镜相机坐标,其中后视镜相机为可旋转 的,便于捕捉车辆后方的场景;设置旋转矩阵,结合车辆位置的坐标和车辆运行姿态三维角 度a,0,Y,对后视镜相机进行调整; 3) 、将场景读入帧缓存并创建后视镜纹理,结合实际后视镜形状大体为矩形,建立一个 矩形初始纹理并将其绑定,绑定前需将其内存值清空,定义初始纹理是真值,并将初始纹理 设置为动态,当车辆运动时,将创建的后视镜纹理实时替换; 4) 、将新生成的纹理进行截取与转换,将后视镜四个顶点的坐标值进行代数计算得到 后视镜纹理大小;为了能让后视镜纹理正确地显示后视镜场景,并符合真实的视觉,人的视 觉应该是近者大,远者小,通过设置视锥体并进行投影变换,设置投影变换矩阵,将投影变 换矩阵与旋转矩阵左乘便进行了投影变换; 5) 、增加后视镜纹理坐标与屏幕坐标之间的转换,保证生成的纹理与实际后视镜场景 相吻合, 6) 、将纹理坐标映射到后视镜模型上,最后渲染整个场景;为了防止出现车辆突变运动 产生的后视镜图像滞留的现象,设置指针函数解决此问题;将指针指向的初始纹理,和实时 替换纹理的整个过程封装为一个R函数,通过反复条用该函数实现了循环交替输出后视镜 效果的目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1)中"被控车辆能够在程序中进行任何工况下的驾驶,包括前进直行,转向驾驶以 及刹车和倒车,通过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来实现"是指: la) 、直线模型采用欧拉法仿真得到车辆的瞬时速度和坐标;假设车辆的加速度在一个 仿真步长T内保持不变,则车辆的行驶速度变化离散模型为:
其中,v(t+l),v(t)为车辆在t+l、t时刻的瞬时速度;T为仿真步长;S为汽车旋转质 量系数;m为汽车装备质量;Ft为汽车驱动力;Fb为汽车加速阻力;Ff为汽车滚动阻力;FiS 汽车坡度阻力;FW为汽车空气阻力; 根据t时刻车辆坐标和速度的代数计算便可得到t+1时刻车辆的具体坐标; lb) 、车辆发生转弯时,利用转向角0得到转弯的角度以及车辆所处的具体位置的坐 标;假设某时刻汽车行驶速度为v(t),前轮转角转动S'角度,则有:
K为稳定性因数;L为汽车轴距;为稳态横摆角速度; 经过时间dt后汽车在初始方向上转过d0,则汽车转向数学模型为:
再次整理得:
通过角度e便可计算出车辆转弯后的坐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2)中"设置旋转矩阵,结合车辆位置的坐标和车辆运行姿态三维角度a,0,Y, 对后视镜相机进行调整"具体是指: 以车身方向为x轴,水平垂直于车身方向为y轴,立体垂直于地面方向为z轴建立三维 直角坐标系;假如地面坐标系XYZ为{A},后视镜相机坐标系xyz(或车身坐标系)为{B}, 那么后视镜相机坐标系{B}中任意一点PB在地面坐标系{A}中的坐标PA可以通过如下关 系来计算:
其中M(z,a)为后视镜相机绕z轴旋转a角的旋转矩阵,M(y, 0)为相机绕y轴旋转 3角的旋转矩阵,M(x,Y)为相机绕x轴旋转Y角的旋转矩阵;当车辆位姿发生改变时,相 机也同步作出相应的变化,计算后视镜面4个顶点的坐标后依次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4)中投影变换矩阵如下:
t,b,l,r为后视镜面到上、下、左、右顶端的垂直距离;n为视点到视锥体近平面的距 离;f?为视点到视锥体远平面的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5)中后视镜纹理坐标和屏幕坐标之间的转换采用如下方式 :
其中,Ax为纹理坐标的横向坐标,Ay为纹理坐标的纵向坐标,Bx、By分别为屏幕坐标横 向坐标和纵向坐标,Width为后视镜模型的长,Height为后视镜模型的宽。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其特征在 于:后视镜效果立体显示在车辆后视镜模型上;本次后视镜仿真不占用主视角,即驾驶员 视角;当寻找到车辆后视镜模型并符合相关要求时,程序作出判断进行映射,否则继续重复 步骤1)-步骤6)的动作。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模拟驾驶系统的后视镜仿真方法,其特征在 于:视景仿真刷新率不能低于24hz,整个仿真不影响主线路进程,即不影响实时性;将指针 指向初始纹理,和实时替换纹理的整个过程封装为一个R函数,通过反复条用R函数实现循 环交替输出后视镜效果的目的,同时也不影响系统帧率。
【文档编号】G09B9/04GK104408989SQ201410707114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郭新, 李春广, 冯新颖, 马忠明, 许网俊, 周仁旭 申请人: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