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135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是涉及进行中止驱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中,多个像素形成部形成为矩阵状。在各像素形成部设有:作为开关元件进行动作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称为“TFT”);以及通过该TFT与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像素电容。通过使该TFT导通/截止来将用于显示图像的数据信号作为数据电压写入像素形成部内的像素电容。该数据电压被施加到像素形成部的液晶层,使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朝与数据信号的电压值相应的方向变化。这样,液晶显示装置通过控制各像素形成部的液晶层的光透射率来使显示部显示图像。

在这种液晶显示装置被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等的情况下,希望与以往相比耗电减少。因此,提出了如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扫描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扫描信号线的栅极线来进行显示图像的刷新的扫描期间(也称为“刷新期间”)之后,设置将全部的栅极线设为非扫描状态来中止刷新的中止期间(也称为“非刷新期间”)。在该中止期间中,例如能不对作为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栅极驱动器和/或作为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源极驱动器提供控制用的信号等。由此,能中止栅极驱动器和/或源极驱动器的动作,因此能减少耗电。将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驱动方法那样通过在刷新期间后设置中止期间而进行的驱动例如称为“中止驱动”。此外,该中止驱动也称为“低频驱动”或者“间歇驱动”。这种中止驱动适用于静止图像显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08668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关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用的液晶显示装置,提供了用1个芯片来实现驱动液晶面板的显示部的源极驱动器等驱动电路和作为生成该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的显示控制电路的定时控制器(以下简称为“TCON”)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这种IC也被称为“单芯片驱动器”或者“系统驱动器”等。

另一方面,由于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用的显示装置中高分辨率化正在推进,因此仅用单芯片驱动器中包含的源极驱动器有时会无法驱动全部的源极线。在这种情况下,想到了使用多个如单芯片驱动器那样除了驱动电路以外还内置有TCON的驱动器IC来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高精细的显示。

但是,在这样使用多个驱动器IC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当在中止驱动中进行图像更新时,有时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由多个驱动器IC来驱动显示部(的数据信号线)的构成中,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图像更新时的显示偏差等异常。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方面是一种显示装置,基于从外部提供的输入数据来显示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部,其用于显示上述图像;

驱动控制部,其用于驱动上述显示部,使得基于上述输入数据而刷新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刷新期间和使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中止的非刷新期间交替出现;以及

数据路径,其用于从外部对上述驱动控制部提供上述输入数据,

上述驱动控制部包括与分割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区域而得到的多个子显示区域分别对应的多个驱动控制电路,

在各驱动控制电路中,

包括能改写的存储器,

当接受上述输入数据中的要提供给该驱动控制电路的数据时,将该接受的数据中的至少用于在与该驱动控制电路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上述存储器,

在从外部提供用于刷新上述显示部中的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上述输入数据的情况下,基于上述输入数据在该驱动控制电路内取得或者从其它上述驱动控制电路或外部取得与基于上述输入数据的刷新的开始定时相对应的刷新开始信息,

基于上述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驱动上述显示部,从而基于该取得的刷新开始信息,使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与其它上述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地开始。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上述数据路径包括与上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分别对应的多个子数据路径,

各驱动控制电路将上述输入数据中的用于在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子输入数据,通过与该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数据路径从外部接受上述子输入数据,将该接受的子输入数据作为上述驱动数据保存于上述存储器。

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各驱动控制电路通过上述数据路径从外部接受上述输入数据。

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上述显示部包括:多个数据信号线;与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交叉的多个扫描信号线;以及多个像素形成部,其沿着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和上述多个扫描信号线配置成矩阵状,

每个像素形成部与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之一连接,并且与上述多个扫描信号线之一连接,

上述驱动控制部驱动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和上述多个扫描信号线,从而基于上述输入数据利用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显示图像,

上述数据路径包括:

奇数子数据路径,其用于将上述输入数据中的奇数列数据从外部传输到各驱动控制电路,上述奇数列数据是构成要由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显示的图像的像素矩阵中的由沿着上述数据信号线排列的像素构成的第奇数号像素列所对应的数据;以及

偶数子数据路径,其用于将上述输入数据中的偶数列数据从外部传输到各驱动控制电路,上述偶数列数据是上述像素矩阵中的由沿着上述数据信号线排列的像素构成的第偶数号像素列所对应的数据,

各驱动控制电路通过上述奇数子数据路径从外部接受上述奇数列数据,并且通过上述偶数子数据路径从外部接受上述偶数列数据,由此每次按上述像素矩阵中的由沿着上述扫描信号线排列的像素构成的1个像素行所对应的1行数据从外部获得上述输入数据。

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上述显示部包括:多个数据信号线;与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交叉的多个扫描信号线;以及多个像素形成部,其沿着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和上述多个扫描信号线配置成矩阵状,

每个像素形成部与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之一连接并且与上述多个扫描信号线之一连接,

上述驱动控制部驱动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和上述多个扫描信号线,从而基于上述输入数据利用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显示图像,

上述数据路径包括:

奇数子数据路径,其用于将上述输入数据中的奇数行数据从外部传输到各驱动控制电路,上述奇数行数据是构成要由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显示的图像的像素矩阵中的由沿着上述扫描信号线排列的像素构成的第奇数号像素行所对应的数据;以及

偶数子数据路径,其用于将上述输入数据中的偶数行数据从外部传输到各驱动控制电路,上述偶数行数据是上述像素矩阵中的由沿着上述扫描信号线排列的像素构成的第偶数号像素行所对应的数据,

各驱动控制电路通过上述奇数子数据路径从外部接受上述奇数行数据,并且通过上述偶数子数据路径从外部接受上述偶数行数据,由此每次按上述像素矩阵中的由沿着上述数据信号线排列的像素构成的2个像素行所对应的2行数据从外部获得上述输入数据。

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3至第5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中,

各驱动控制电路在从外部接受上述输入数据时,将上述输入数据中的用于在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上述驱动数据保存于上述存储器。

本发明的第7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3至第5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中,

各驱动控制电路在从外部接受上述输入数据时,将上述输入数据作为上述驱动数据保存于上述存储器。

本发明的第8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2至第7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中,

各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刷新检测部,上述刷新检测部基于上述输入数据中的用于在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来检测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开始定时,

上述多个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看作主驱动控制电路的1个驱动控制电路和看作从属驱动控制电路的该主驱动控制电路以外的驱动控制电路,

在上述主驱动控制电路和上述从属驱动控制电路之间设有信号路径,

上述从属驱动控制电路在利用其刷新检测部检测出上述刷新的开始定时时,将表示该开始定时的刷新检测信号作为上述刷新开始信息发送到上述主驱动控制电路,

上述主驱动控制电路在利用其刷新检测部检测出上述刷新的开始定时,或者从上述从属驱动控制电路通过上述信号路径接受上述刷新检测信号时,将指示上述刷新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作为上述刷新开始信息通过上述信号路径发送到上述从属驱动控制电路,并且驱动上述显示部从而基于上述主驱动控制电路内的上述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

上述从属驱动控制电路在从上述主驱动控制电路通过上述信号路径接受上述刷新控制信号时,驱动上述显示部从而基于上述从属驱动控制电路内的上述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

本发明的第9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3至第7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中,

上述多个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看作主驱动控制电路的1个驱动控制电路和看作从属驱动控制电路的该主驱动控制电路以外的驱动控制电路,

在上述主驱动控制电路与上述从属驱动控制电路之间设有信号路径,

上述主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刷新检测部,上述刷新检测部用于基于上述输入数据来检测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开始定时,

上述主驱动控制电路在由上述刷新检测部检测出上述刷新的开始定时时,将指示上述刷新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作为上述刷新开始信息通过上述信号路径发送到上述从属驱动控制电路,并且驱动上述显示部从而基于上述主驱动控制电路内的上述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

上述从属驱动控制电路在从上述主驱动控制电路通过上述信号路径接受上述刷新控制信号时,驱动上述显示部从而基于上述从属驱动控制电路内的上述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

本发明的第10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2至第7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中,

还具备将上述多个驱动控制电路相互连接的信号路径,

各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刷新检测部,上述刷新检测部基于上述输入数据中的用于在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来检测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开始定时,

各驱动控制电路在由上述刷新检测部检测出上述刷新的开始定时时,将表示该开始定时的刷新检测信号作为上述刷新开始信息通过上述信号路径发送到其它上述驱动控制电路,并且驱动上述显示部从而基于该驱动控制电路内的上述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上述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

各驱动控制电路在从其它上述驱动控制电路中的任意一个通过上述信号路径接受上述刷新检测信号时,驱动上述显示部从而基于该驱动控制电路内的上述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上述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

本发明的第11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3至第7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中,

各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刷新检测部,上述刷新检测部用于基于上述输入数据来检测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开始定时,

各驱动控制电路在由上述刷新检测部检测出上述刷新的开始定时时,驱动上述显示部从而基于该驱动控制电路内的上述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

本发明的第1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2至第7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中,

还具备控制信号路径,上述控制信号路径用于从外部接受基于上述输入数据指示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作为上述刷新开始信息,

各驱动控制电路在通过上述控制信号路径从外部接受上述刷新控制信号时,驱动上述显示部从而基于该驱动控制电路内的上述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

本发明的第1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2至第7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中,

各驱动控制电路为单一的IC芯片。

本发明的第14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2至第7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中,

上述显示部包括薄膜晶体管,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层由氧化物半导体形成,上述薄膜晶体管是用于形成各像素的开关元件,上述各像素构成要显示的图像。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可根据与本发明的上述第1~第14方面和后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关的说明而明确,因此省略其说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在从外部提供用于刷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的情况下,各驱动控制电路基于该输入数据在该驱动控制电路内取得或者从其它驱动控制电路或外部取得与基于该输入数据的刷新的开始定时相对应的刷新开始信息。另外,各驱动控制电路在接受该输入数据中的要提供给该驱动控制电路的数据时,将该接受的数据中的至少用于在与该驱动控制电路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存储器,基于该存储器中保存的该驱动数据驱动显示部,从而基于上述取得的刷新开始信息,使得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与其它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地开始。由此,即使在仅有显示部的多个子显示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发生变更的情况、用于刷新该多个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数据传输等的定时相互有偏差的情况下,也能使各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与其它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地开始。因此,利用多个驱动控制电路来驱动显示部也不会发生图像更新时的显示偏差等异常。因此,能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显示装置中利用多个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显示部而良好地显示高精细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各驱动控制电路将输入数据中的用于在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子输入数据,通过与该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数据路径从外部接受该子输入数据,将该子输入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存储器。在此,在该输入数据是用于刷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情况下,各驱动控制电路基于该存储器中保存的该驱动数据来驱动显示部,使得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与其它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地开始。因此,本发明的第2方面能实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并且具有用于从外部对各驱动控制电路传输数据的动作频率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各驱动控制电路通过数据路径从外部接受输入数据,将该输入数据中的至少用于在与该驱动控制电路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存储器。在此,在该输入数据是用于刷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情况下,各驱动控制电路基于该存储器中保存的该驱动数据来驱动显示部,使得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与其它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地开始。由此,能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各驱动控制电路通过奇数子数据路径从外部接受输入数据中的奇数列数据,并且通过偶数子数据路径从外部接受输入数据中的偶数列数据,将所接受的数据中的至少用于在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存储器。在此,在该输入数据是用于刷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情况下,各驱动控制电路基于该存储器中保存的该驱动数据来驱动显示部,使得该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与其它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地开始。因此,本发明的第4方面能实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并且输入数据通过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奇数子数据路径和偶数子数据路径)传输到各驱动控制电路,因此具有用于该数据传输的动作频率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各驱动控制电路通过奇数子数据路径从外部接受输入数据中的奇数行数据,并且通过偶数子数据路径从外部接受输入数据中的偶数行数据,将所接受的数据中的至少用于在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存储器。在此,在该输入数据是用于刷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情况下,各驱动控制电路基于该存储器中保存的该驱动数据来驱动显示部,使得该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与其它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地开始。因此,本发明的第5方面能实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并且输入数据通过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奇数子数据路径和偶数子数据路径)传输到各驱动控制电路,因此具有用于该数据传输的动作频率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面,各驱动控制电路在从外部接受输入数据时,将该输入数据中的用于在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存储器。在此,在该输入数据是用于刷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情况下,各驱动控制电路基于该存储器中保存的该驱动数据来驱动显示部,使得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与其它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地开始。因此,本发明的第6方面能实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面,各驱动控制电路在从外部接受输入数据时,将该输入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存储器。在此,在该输入数据是用于刷新显示部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情况下,各驱动控制电路基于该存储器中保存的该驱动数据来驱动显示部,使得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与其它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地开始。因此,本发明的第7方面能实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面,各驱动控制电路在接受输入数据中的要提供给该驱动控制电路的数据时,将所接受的数据中的至少用于在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存储器。主驱动控制电路在由其刷新检测部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或者从从属驱动控制电路接受刷新检测信号时,将指示刷新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发送到从属驱动控制电路,并且驱动显示部从而基于该主驱动控制电路内的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另外,从属驱动控制电路在由其刷新检测部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时,将表示该开始定时的刷新检测信号发送到主驱动控制电路,当从主驱动控制电路接受刷新控制信号时,驱动显示部从而基于该从属驱动控制电路内的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由此,即使在仅有显示部的多个子显示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发生变更的情况、用于刷新该多个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数据传输等的定时相互有偏差的情况下,也能使各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与其它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地开始。因此,能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另外,各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开始定时实际上仅由主驱动电路控制,因此刷新的开始定时的同步化的精度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面,各驱动控制电路在接受输入数据时,将该输入数据中的至少用于在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存储器。主驱动控制电路在由其刷新检测部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时,将指示刷新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发送到从属驱动控制电路,并且驱动显示部从而基于该主驱动控制电路内的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另外,从属驱动控制电路从主驱动控制电路接受刷新控制信号时,驱动显示部从而基于该从属驱动控制电路内的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由此,能得到与本发明的第8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面,各驱动控制电路在接受输入数据中的要提供给该驱动控制电路的数据时,将所接受的数据中的至少用于在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存储器。另外,各驱动控制电路在由其刷新检测部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时,将表示该开始定时的刷新检测信号发送到其它驱动控制电路,并且驱动显示部从而基于其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另外,在从其它上述驱动控制电路中的任意一个接受刷新检测信号时,驱动显示部从而基于其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该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由此,即使在仅有显示部的多个子显示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发生变更的情况、用于刷新该多个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数据传输等的定时相互有偏差的情况下,也能使各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与其它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地开始。因此,能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面,各驱动控制电路在接受输入数据时,将该输入数据中的至少用于在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存储器。另外,各驱动控制电路在由其刷新检测部基于输入数据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时,驱动显示部从而基于其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由此,不用在多个驱动控制电路间交接刷新检测信号、刷新控制信号等信号就能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面,各驱动控制电路在接受输入数据中的要提供给该驱动控制电路的数据时,将所接受的数据中的至少用于在该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存储器。另外,各驱动控制电路在从外部接受刷新控制信号时,驱动显示部从而基于其存储器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来开始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由此,各驱动控制电路能使它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与其它驱动控制电路所对应的子显示区域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地开始。因此,能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另外,显示部的多个子显示区域中的刷新的同步化是基于来自外部的刷新控制信号的,因此不用在多个驱动控制电路之间交接刷新检测信号、刷新控制信号等信号,能可靠地进行该刷新的同步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13方面,能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能使用多个按单一的IC芯片来构成的驱动控制电路来驱动显示部,从而能良好地显示高精细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14方面,将由氧化物半导体形成沟道层的薄膜晶体管用作用于形成各像素的开关元件,上述各像素构成要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因此薄膜晶体管的截止泄漏电流大幅度减少,能良好地进行显示装置的中止驱动。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效果可以从本发明的上述第1~第14方面的效果和下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来得知,因此省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单芯片驱动器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使用2个驱动器IC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构成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使用2个驱动器IC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它构成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使用2个驱动器IC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图。

图6是示出使用3个驱动器IC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1构成例的框图。

图10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2构成例的框图。

图11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3构成例的框图。

图12是示出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上述第3构成例的情况下的用于同步化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顺序图。

图13是示出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上述第3构成例的情况下的用于同步化的动作的其它例的顺序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15是示出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1构成例的框图。

图16是示出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2构成例的框图。

图17是示出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3构成例的框图。

图18是示出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4构成例的框图。

图19是示出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5构成例的框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1是示出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1构成例的框图。

图22是示出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2构成例的框图。

图23是示出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3构成例的框图。

图24是示出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4构成例的框图。

图25是示出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5构成例的框图。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7是示出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1构成例的框图。

图28是示出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2构成例的框图。

图29是示出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3构成例的框图。

图30是示出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4构成例的框图。

图31是示出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5构成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关于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举出进行中止驱动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

<0.基本构成>

<0.1整体构成>

在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之前,首先说明各实施方式的基本构成(以下称为“基本构成”)。

图1是示出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2具备液晶显示面板10和背光源单元30。液晶显示面板10中设有与外部连接用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线路)。另外,在液晶显示面板10上设有显示部100、显示控制电路200、作为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源极驱动器310以及作为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栅极驱动器320。此外,源极驱动器310、栅极驱动器320和显示控制电路200构成本发明的驱动控制部,也可以将源极驱动器310和栅极驱动器320两方或者任意一方设置在显示控制电路200内。另外,也可以将源极驱动器310和栅极驱动器320两方或者任意一方与显示部100形成为一体。在液晶显示装置2的外部设有主要包括CPU的主机80(系统)。

在显示部100中形成有:多条(m条)作为数据信号线的源极线SL1~SLm、多条(n条)作为扫描信号线的栅极线GL1~GLn、以及与该m条源极线SL1~SLm和n条栅极线GL1~GLn的交叉点对应设置的多个(m×n个)像素形成部110。以下,在不区分m条源极线SL1~SLm的情况下将它们简称“源极线SL”,在不区分n条栅极线GL1~GLn的情况下将它们简称“栅极线GL”。m×n个像素形成部110沿着源极线SL和栅极线GL形成为矩阵状。各像素形成部110包括:作为开关元件的TFT111,其作为控制端子的栅极端子与通过对应的交叉点的栅极线GL连接,并且源极端子与通过该交叉点的源极线SL连接;像素电极112,其与该TFT111的漏极端子连接;共用电极113,其设为被m×n个像素形成部110共用;以及液晶层,其被夹持在像素电极112与共用电极113之间,设为被多个像素形成部110共用。并且,利用包括像素电极112和共用电极113的液晶电容来构成像素电容Cp。此外,典型方式是为了使像素电容Cp可靠地保持电压而与液晶电容并联地设有辅助电容,因此实际上像素电容Cp包括液晶电容和辅助电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TFT111例如采用将沟道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层的TFT(以下称为“氧化物TFT”。)。氧化物半导体层例如包括In-Ga-Zn-O系的半导体。在此,In-Ga-Zn-O系半导体是In(铟)、Ga(镓)、Zn(锌)的三元系氧化物,In、Ga和Zn的比例(组成比)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包括In:Ga:Zn=2:2:1、In:Ga:Zn=1:1:1、In:Ga:Zn=1:1:2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1:1:1的比例含有In、Ga和Zn的In-Ga-Zn-O系半导体膜。

具有In-Ga-Zn-O系半导体层的TFT具有高的迁移率(与沟道层采用非晶硅的TFT即a-SiTFT相比超过20倍)和低的漏电电流(与a-SiTFT相比不到百分之一),因此适用于驱动TFT和像素TFT。只要使用具有In-Ga-Zn-O系半导体层的TFT,就能大幅度减少显示装置的耗电。

In-Ga-Zn-O系半导体也可以是非晶体,也可以包括晶质部分,具有结晶性。晶质In-Ga-Zn-O系半导体优选c轴大体垂直于层面取向的晶质In-Ga-Zn-O系半导体。例如日本特开2012-134475号公报公开了这种In-Ga-Zn-O系半导体的结晶结构。为了参考而在本说明书中援引了日本特开2012-134475号公报的全部公开内容。

氧化物半导体层也可以包含代替In-Ga-Zn-O系半导体的其它氧化物半导体。例如也可以包含Zn-O系半导体(ZnO)、In-Zn-O系半导体(IZO(注册商标))、Zn-Ti-O系半导体(ZTO)、Cd-Ge-O系半导体、Cd-Pb-O系半导体、CdO(氧化镉)、Mg-Zn-O系半导体、In-Sn-Zn-O系半导体(例如In2O3-SnO2-ZnO)、In-Ga-Sn-O系半导体等。此外,使用作为TFT111的氧化物TFT只是一个例子,也可以代之以使用硅系的TFT等。

显示控制电路(以下也称为“TCON”)200通过FPC20从主机80按每1画面的量接收数据DAT,据此生成并输出信号线用控制信号SCT、扫描线用控制信号GCT和共用电位Vcom。信号线用控制信号SCT提供给源极驱动器310。扫描线用控制信号GCT提供给栅极驱动器320。共用电位Vcom提供给共用电极113。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显示控制电路200与外部的主机80之间的数据DAT的发送接收通过依照由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联盟提出的DSI(Display Serial Interface:显示串行接口)标准的接口进行。根据依照该DSI标准的接口,能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控制电路200与主机之间的数据发送接收在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但是,在本发明中用于进行显示装置与主机之间的数据、信号的发送接收的接口不限于依照DSI标准的接口,也可以代替地使用或者一并使用其它的适当接口,例如依照I2C(Inter Integrated Circuit:内部集成电路)标准或者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标准的接口。

源极驱动器310响应于信号线用控制信号SCT生成并输出要提供给源极线SL的数据信号。信号线用控制信号SCT包括:表示要显示的图像的数字视频信号、源极起始脉冲信号、源极时钟信号以及锁定选通信号等。源极驱动器310响应于源极起始脉冲信号、源极时钟信号和锁定选通信号而使其内部的未图示的移位寄存器和采样锁定电路等进行动作,将基于数字视频信号得到的数字信号用未图示的DA变换电路变换为模拟信号从而生成作为驱动用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

栅极驱动器320响应于扫描线用控制信号GCT而按规定周期反复将激活的扫描信号施加给栅极线GL。扫描线用控制信号GCT例如含有栅极时钟信号和栅极起始脉冲信号。栅极驱动器320响应于栅极时钟信号和栅极起始脉冲信号而使其内部的未图示的移位寄存器等进行动作,生成扫描信号。

背光源单元30设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背面侧,对液晶显示面板10的背面照射背光源的光。典型的背光源单元30包括多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单元30可以由显示控制电路200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控制。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10是反射型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背光源单元30。

如以上这样,对源极线SL施加数据信号,对栅极线GL施加扫描信号,驱动背光源单元30,由此使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部100显示与从主机80发送的数据相应的图像。此外,如上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中的图像显示需要对共用电极113施加电压或者驱动共用电极113,但是其构成和动作与本发明的特征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以下省略其说明。

<0.2驱动器IC及其使用方式>

如上所述,近年来,提供了能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单芯片驱动器。在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单芯片驱动器,就用1个IC实现了包括源极驱动器310、栅极驱动器320和显示控制电路200的电路300。在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单芯片驱动器例如能采用图2所示的构成的驱动器IC300。

图2所示的驱动器IC300除了分别相当于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源极驱动器310、栅极驱动器320和显示控制电路200的SD301、GD302和TCON304以外,还包括作为用于暂时保存从主机80接受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能改写的存储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306以及作为电源电路的PWR303,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控制电路而发挥功能。PWR303基于从外部提供的电源电压生成SD301、GD302、TCON304以及RAM306等的动作所需的电压。另外,该驱动器IC300也可以还包括后述的作为刷新检测部的REF305。

如上所述,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用的显示装置的高分辨率化,有时仅用1个驱动器IC300中包括的源极驱动器(SD301)无法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全部源极线,在这种情况下,会使用多个驱动器IC。

图3是示出使用2个驱动器IC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构成例的框图。但是在图3中基于公知的技术省略了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背光源单元、共用电极线及与其驱动有关的构成要素,以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与显示部100和驱动器IC有关的构成要素为中心进行展示(这一点在图4~图7、图14、图20、图26中也同样)。

在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液晶显示面板10中形成有显示部100,并且安装有构成驱动控制部的2个作为驱动控制电路的驱动器IC300L、300R。这2个驱动器IC300L、300R均包括SD(源极驱动器)、GD(栅极驱动器)、刷新检测部(REF)、TCON(定时控制器)、RAM以及PWR(电源电路)。液晶显示面板10中的形成显示部100的区域即有源区域(也将其表示为附图标记“100”)中的左半部分的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源极线与驱动器IC300L(以下称为“左驱动器IC300L”)内的SD连接,有源区域100中的右半部分的右有源区域100R的源极线与驱动器IC300R(以下称为“右驱动器IC300R”)内的SD连接。

在此,有源区域100中的各源极线(未图示)在图中的上下方向延伸配置(在后述的图4~图6的构成和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作为显示区域的有源区域100被沿着源极线的虚拟分割线分割为作为子显示区域的左有源区域100L和作为子显示区域的右有源区域100R(在后述的图4~图6的构成和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源极线被左驱动器IC300L内的SD驱动,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源极线被右驱动器IC300R内的SD驱动。

另外,有源区域100中的各栅极线(未图示)沿着图中的左右方向延伸配置(在后述的图4的构成例中也同样)。各栅极线的左端与左驱动器IC300L内的GD连接,各栅极线的右端与右驱动器IC300R内的GD连接,各栅极线由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驱动。但是,各栅极线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连接构成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各栅极线仅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中的一方的GD连接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是第奇数号栅极线与左驱动器IC300L内的GD连接,第偶数号栅极线与右驱动器IC300R内的GD连接。另外,也可以是全部栅极线仅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中的一方连接的构成。

图4是示出使用2个驱动器IC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它构成例的框图。在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图3的构成例同样,在液晶显示面板10形成有显示部100,并且安装有2个作为驱动控制电路的驱动器IC300L、300R,但是除此以外,作为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栅极驱动器320与有源区域100形成为一体,这一点与图3的构成例不同。即,图4的构成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0是所谓栅极驱动器单片型的面板。另外,在图4的构成例中,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均包含GD(栅极驱动器)。此外,在图4的构成例中,由2个驱动器IC300L、300R和栅极驱动器320构成驱动控制部。

在图4的构成例中,与有源区域100形成为一体的栅极驱动器320与左驱动器IC300L内的TCON连接。有源区域100中的各栅极线在该TCON的控制下由栅极驱动器320驱动。图4的构成例中的其它部分的构成与图3的构成例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在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同样地使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它们的内部构成以及与其它要素的连接构成也可以是上述的图3的构成例和图4的构成例中的任意一种。以下不对两种构成进行区分,用图5所示的框图表示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构成。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面板的显示部(有源区域)100被2个驱动器IC驱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显示部(有源区域)100被3个以上的驱动器IC驱动的构成。例如图6所示,在由3个驱动器IC300L、300C、300R驱动显示部(有源区域)100的构成的情况下,用沿着源极线的虚拟分割线将有源区域100分割为左有源区域100L、中央有源区域100C和右有源区域100R这3个区域,左、中央和右有源区域100L、100C、100R中的源极线分别与左、中央和右驱动器IC300L、300C,300R(内的SD)连接,被左、中央和右驱动器IC300L、300C、300R(内的SD)分别驱动。

<1.第1实施方式>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该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面板10,在该液晶显示面板100中形成有显示部(有源区域)100,并且安装有作为左驱动器IC300L和右驱动器IC300R的2个驱动器IC。有源区域100被沿着源极线的虚拟分割线分割为左有源区域100L和右有源区域100R,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源极线被左驱动器IC300L驱动,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源极线被右驱动器IC300R驱动。

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中的TCON)均通过依照MIPI-DSI标准的接口等上述的适当接口与主机80连接。根据该接口,将用于使左有源区域100L显示图像的数据(以下称为“左半数据”)DaL传输到左驱动器IC300L,由此实现用于左半数据的从主机80到左驱动器IC300L的数据路径(以下称为“左子数据路径”)711。另外,根据该接口,将用于使右有源区域100R显示图像的数据(以下称为“右半数据”)DaR传输到右驱动器IC300R,由此实现用于右半数据DaR的从主机80到右驱动器IC300R的数据路径(以下称为“右子数据路径”)712。在此,左半数据DaL除了表示要使左有源区域100L显示的图像(以下称为“左半图像”)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左半图像数据”)以外,还包含显示该左半图像所需的定时信息(相当于同步信号、数据使能信号、时钟信号等的信息),右半数据DaR除了表示要使右有源区域100R显示的图像(以下称为“右半图像”)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右半图像数据”)以外,还包含显示该右半图像所需的定时信息(相当于同步信号、数据使能信号、时钟信号等的信息)。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为了便于说明,该图8将作为扫描信号线的栅极线的数量描绘为n=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部100中显示图像时,按规定的周期改写在显示部100中的各像素形成部110的像素电容Cp中保持的作为像素数据的像素电压(参照图1)。即,显示部100中的显示图像按规定的周期刷新。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刷新周期为3帧期间,在作为刷新期间的1帧期间之后接着是作为非刷新期间的2帧期间。在此,“1帧期间”是用于1画面量的刷新(数据电压的改写或者写入)的期间,“1帧期间”的长度设为刷新率为60Hz的普通显示装置的1帧期间的长度(16.67ms),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刷新周期只要是2帧期间以上即可,其具体值考虑要使显示部100显示的图像的变化频度等来决定(在后述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同样)。例如,能将包括作为刷新期间(以下也称为“RF期间”)的1帧期间和作为其后续的非刷新期间(以下也称为“NRF期间”)的59帧期间的60帧期间作为刷新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刷新率为1Hz。另外,刷新期间也可以是2帧期间以上的长度(在后述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各自的TCON生成在每1帧期间(1垂直期间)内仅规定期间为高电平的垂直同步信号VSY,将该垂直同步信号VSY作为扫描侧控制信号GCT之一提供给GD(栅极驱动器)(参照图2~图4)。

在与刷新期间相应的帧期间中的有效垂直扫描期间(即包括垂直同步信号为高电平的期间的除了垂直消隐期间以外的期间)中,分别施加给显示部100的栅极线GL1~GL4的扫描信号G1~G4依次激活(为高电平)。另外,在刷新期间中的有效垂直扫描期间中,将表示要显示的图像的数据信号S1~Sm分别施加给显示部100的源极线SL1~SLm。由此,将表示构成要显示的图像的各像素的像素电压作为像素数据写入像素形成部110(的像素电容Cp)。

在与非刷新期间相应的帧期间中,全部的扫描信号G1~G4为非激活(为低电平),显示部100中的栅极线GL1~GL4全部为非选择状态。因此,在非刷新期间,在其紧前的刷新期间写入显示部100的各像素形成部110的像素数据保持原样,由此,继续进行该紧前的刷新期间的结束时点的显示部100中的图像显示。在这种非刷新期间中,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中的SD(源极驱动器)和GD(栅极驱动器)对显示部100的驱动中止,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耗电大幅度减少。

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由多个驱动器IC(左驱动器IC300L和右驱动器IC300R)分担驱动显示部(有源区域)100中的源极线的构成并且进行如上所述的中止驱动的显示装置中,在非刷新期间强制地进行图像更新等的情况下,左驱动器IC300L进行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右驱动器IC300R进行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更具体地说,左驱动器IC300L根据为了进行该图像更新而从主机80接受的数据来驱动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源极线,由此将表示新的显示图像的左半边(左半图像)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写入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各像素形成部,右驱动器IC300R根据为了进行该图像更新而从主机80接受的数据来驱动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源极线,由此将表示新的显示图像的右半边(右半图像)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写入右有源区域100R的各像素形成部。此外,为了进行这种刷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中的任意一方或者两方也会驱动有源区域100中的各栅极线驱动(参照图3和图4),但是与栅极线的驱动有关的构成和动作与本发明的特征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基于公知技术在以下省略其详细说明。

当如上述这样多个驱动器IC(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左驱动器IC300L和右驱动器IC300R)分别对有源区域100中的所分担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左有源区域100L和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任意一个)进行刷新时,显示部(有源区域)中的显示图像有时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因此,本实施方式为了使左驱动器IC300L进行的刷新和右驱动器IC300R进行的刷新同步化而具有下述构成。

<1.1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1构成例>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刷新同步化的第1构成例的框图。在本构成例中,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均内置有SD(源极驱动器)和TCON(定时控制器),除此以外还内置有作为能改写的存储器的RAM,该RAM具有仅能保存用于显示半画面量图像的数据(在左驱动器IC300L中为左半数据DaL,在右驱动器IC300R中为右半数据DaR)的存储容量。以下,关于暂时保存从主机80接受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RAM,在明示具有这样仅能保存用于显示半画面量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容量的情况下记为“1/2RAM”,而与之对比,在明示具有能保存显示部100中要显示的图像整体即用于显示1画面量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容量的情况下记为“2/2RAM”。此外,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均不具有REF(刷新检测部)。

在本构成例中,形成有路径(以下称为“控制信号路径”)714,指示用于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RfC从主机80输出到控制信号路径714,控制信号路径714将该刷新控制信号RfC传递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该控制信号路径714可以通过在主机80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之间配设专用的信号线而实现,也可以取而代之,按照用于将主机80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连接的接口(例如依照I2C标准或者SPI标准的接口)从主机80向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传输刷新控制信号RfC来实现。

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数据(以下称为“刷新数据”)中的左半数据DaL从主机80传输到左驱动器IC300L,并且右半数据DaR从主机80传输到右驱动器IC300R,并且指示该刷新数据对有源区域100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RfC从主机80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TCON)。

在左驱动器IC300L中,TCON在接受上述左半数据DaL时,将该左半数据DaL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L。另外,该TCON在除了上述左半数据DaL以外还接受了上述刷新控制信号RfC时,根据1/2RAM306L中保存的作为上述左半数据DaL的驱动数据生成用于使SD进行动作的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将这些信号按基于刷新控制信号RfC的定时输出到SD。此外,在左驱动器IC300L中包含GD而用该GD驱动栅极线的情况下,TCON在接受上述刷新控制信号RfC时,根据1/2RAM306L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生成用于使该GD进行动作的控制信号,按基于刷新控制信号RfC的定时将该控制信号输出到GD。在这种情况下,该GD根据该控制信号驱动有源区域100中的栅极线。

在右驱动器IC300R中,TCON在接受上述右半数据DaR时,将该右半数据DaR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R。另外,该TCON在除了上述右半数据DaR以外还接受了上述刷新控制信号RfC时,根据1/2RAM306R中保存的作为上述右半数据DaR的驱动数据生成用于使SD进行动作的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将这些信号按基于刷新控制信号RfC的定时输出到SD。此外,在右驱动器IC300R中包含GD而用该GD驱动栅极线的情况下,TCON在接受上述刷新控制信号RfC时,根据1/2RAM306R中保存的上述驱动数据生成用于使该GD进行动作的控制信号,按基于刷新控制信号RfC的定时将该控制信号输出到GD。在这种情况下,该GD根据该控制信号驱动有源区域100中的栅极线。

这样,左驱动器IC300L驱动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源极线从而刷新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显示图像,并且右驱动器IC300R驱动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源极线从而刷新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显示图像。此外,这些刷新的前提是有源区域100中的栅极线采用如上所述的驱动,但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了与栅极线的驱动有关的说明(在后述的其它构成例和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从上述说明可知,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均根据主机80的刷新控制信号RfC来驱动源极线,因此由左驱动器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和由右驱动器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因此,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来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因此,能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而良好地显示高精细的图像。

此外,本构成例需要用于从主机80对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传输刷新控制信号RfC的构成,但是与后述的其它构成例相比,具有能使刷新动作可靠地同步化,不需要在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间进行用于同步化的信号的交接的优点。

<1.2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2构成例>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2构成例的框图。在本构成例中,不从主机80输出指示开始用于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刷新控制信号RfC。

与上述第1构成例同样,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刷新数据中的左半数据DaL从主机80传输到左驱动器IC300L,并且右半数据DaR从主机80传输到右驱动器IC300R。

在本构成例中,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均除了SD(源极驱动器)、TCON(定时控制器)以及1/2RAM以外还内置有REF(刷新检测部)。该REF根据表示1画面的量的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的一半图像数据来判断显示图像是否更新等,由此检测刷新的开始定时,生成表示所检测出的开始定时的刷新检测信号RfD(以下,将这样根据1画面的量的图像数据的一半图像数据来生成表示刷新的开始定时的刷新检测信号的刷新检测部称为“REF(Half)”)。此外,在该REF中检测刷新的开始定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检测刷新的开始定时的方法例如能采用如下方法:基于当前时点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一半图像数据)与从主机新接受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一半图像数据)的每个像素的比较的方法、基于两图像的灰度级值之和的比较的方法、基于两图像的直方图的比较的方法、基于两图像的校验和(Checksum)数据的比较的方法、基于各图像的数据中附加的特定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在TCON内部根据帧计数器生成刷新的定时的方法、或者基于利用CABC(Content Adaptive Brightness Control:内容自适应亮度控制)技术等的图像处理的方法等。这一点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更具体地说,如图10所示,左驱动器IC300L内置有REF(Half)305L,其根据从主机80接受的左半数据DaL判断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是否变更等,由此生成刷新检测信号RfDl。另外,右驱动器IC300R内置有REF(Half)305R,其根据从主机80接受的右半数据DaR判断右有源区域100R的显示图像是否变更等,由此生成刷新检测信号RfDr。

另外,在本构成例中,形成有用于将由右驱动器IC300R的REF(Half)305R生成的刷新检测信号RfDr传递到左驱动器IC300L的信号路径(以下称为“第1信号路径”)715,并且形成有用于将由左驱动器IC300L的REF(Half)305L生成的刷新检测信号RfDl传递到右驱动器IC300R的信号路径(以下称为“第2信号路径”)716。该第1和第2信号路径715、716能通过在左驱动器IC300L与右驱动器IC300R之间配设专用的信号线来实现。另外,也可以代替该信号线而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用例如依照I2C标准或者SPI标准的接口(双向串行总线)连接左驱动器IC300L和右驱动器IC300R,通过该接口将刷新检测信号RfDr从右驱动器IC300R传输到左驱动器IC300L,并且将刷新检测信号RfDl从左驱动器IC300L传输到右驱动器IC300R。

在本构成例中,左驱动器IC300L的TCON在从主机80接受上述左半数据DaL时,将该左半数据DaL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L,右驱动器IC300R的TCON在从主机80接受上述右半数据DaR时,将该右半数据DaR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R。

另外,在本构成例中,左驱动器IC300L在由REF(Half)305L根据上述左半数据DaL检测出用于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时,将表示该开始定时的刷新检测信号RfDl发送到右驱动器IC300R,并且基于该开始定时来开始刷新动作(基于1/2RAM306L中保存的上述左半数据DaL驱动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源极线)。右驱动器IC300R在由REF(Half)305R根据上述右半数据DaR检测出用于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时,将表示该开始定时的刷新检测信号RfDr发送到左驱动器IC300L,并且根据该开始定时来开始刷新动作(基于1/2RAM306R中保存的上述右半数据DaR驱动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源极线)。另外,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均在从另一方接受刷新检测信号RfDl或者RfDr时开始刷新动作。但是,在接受了刷新检测信号RfDl或者RfDr的右或者左驱动器IC300R、300L已经由其内部的REF(Half)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而开始了刷新动作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该已经开始的刷新动作,忽略从另一方接受的刷新检测信号RfDl或者RfDr。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在仅由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中的一方的刷新检测部(REF(Half))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的情况下,例如在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显示图像与从主机传输的左半数据DaL所示的图像相同,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显示图像与从主机传输的右半数据DaR所示的图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同步进行左驱动器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和右驱动器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因此,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来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因此,能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而良好地显示高精细的图像。

<1.3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3构成例>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3构成例的框图。本构成例按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将用于有源区域100的驱动的多个驱动器IC中的1个设为主IC,将其它驱动器IC设为从属IC,主IC控制从属IC进行刷新的开始定时。如图11所示,在本构成例中,将左驱动器IC300L设为主IC,将右驱动器IC300R设为从属IC。

与上述第1构成例同样,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将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刷新数据中的左半数据DaL从主机80传输到左驱动器IC300L,并且将右半数据DaR从主机80传输到右驱动器IC300R。

在本构成例中,与第1构成例同样,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也分别具备REF(Half)305L和REF(Half)305R。

另外,在本构成例中,形成有用于将由从属IC(右驱动器IC)300R的REF(Half)305R生成的刷新检测信号RfD传递到左驱动器IC300L的信号路径(第1信号路径)715,并且形成有用于将指示刷新动作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RfC从主IC(左驱动器IC)300L传递到从属IC300R的信号路径(以下称为“第3信号路径”)717。该第1和第3信号路径715、717的实现方法与第2构成例是同样的。

而且,在本构成例中,主IC300L内置有M/S检测同步电路308L。在由主IC300L生成了刷新控制信号RfC的情况下,向该M/S检测同步电路308L输入该刷新控制信号RfC,另外,在由从属IC300R生成了刷新检测信号RfD的情况下,通过第1信号路径715输入该刷新检测信号RfD。M/S检测同步电路308L在输入了上述刷新控制信号RfC和刷新检测信号RfD中的任意一方时,使SD开始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在此,也可以在输入了刷新控制信号RfC的情况和输入了刷新检测信号RfD的情况下调整使SD开始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定时,使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刷新动作与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刷新动作高精度地同步。

除上述以外的构成与第2构成例是同样的,因此对于相同或者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本构成例中,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也将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刷新数据中的左半数据DaL从主机80传输到主IC(左驱动器IC)300L,并且将右半数据DaR从主机80传输到从属IC(右驱动器IC)300R。主IC300L的TCON在从主机80接受上述左半数据DaL时,将该左半数据DaL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L,从属IC300R的TCON在从主机80接受上述右半数据DaR时,将该右半数据DaR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R。另外,在本构成例中,主IC300L的REF(Half)305L根据上述左半数据DaL检测用于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从属IC300R的REF(Half)305R根据上述右半数据DaR检测用于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

图12是示出在从属IC300R利用其REF(Hlaf)305R比主IC300L先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的情况下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动作例的顺序图(仅有从属IC300R的REF(Hlaf)305R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的情况下也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从属IC300R在由其REF(Hlaf)305R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时,将表示该开始定时的刷新检测信号RfD发送到主IC300L。主IC300L在接受该刷新检测信号RfD时,生成指示刷新动作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RfC发送到从属IC300R,并且将该刷新检测信号RfD提供给M/S检测同步电路308L。主IC300L在来自从属IC300R的刷新检测信号RfD这样输入到M/S检测同步电路308L时,开始对显示部100的左有源区域100L的刷新动作(基于1/2RAM306L中保存的上述左半数据DaL驱动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源极线)。从属IC300R在从主IC300L接受刷新控制信号RfC时,开始对显示部100的右有源区域100R的刷新动作(基于1/2RAM306R中保存的上述右半数据DaR驱动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源极线)。这样,主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和从属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

图13示出了主IC300L在利用其REF(Hlaf)305L比从属IC300R先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的情况下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动作例的顺序图(仅有主IC300L的REF(Hlaf)305L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的情况也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主IC300L在由其REF(Hlaf)305L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时,生成指示刷新动作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RfC,将该刷新控制信号RfC发送到从属IC300R,并且提供给M/S检测同步电路308L。主IC300L在刷新控制信号RfC这样输入到M/S检测同步电路308L时,开始对显示部100的左有源区域100L的刷新动作(基于1/2RAM306L中保存的上述左半数据DaL驱动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源极线)。从属IC300R在从主IC300L接受刷新控制信号RfC时,开始对显示部100的右有源区域100R的刷新动作(基于1/2RAM306R中保存的上述右半数据DaR驱动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源极线)。这样,主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和从属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构成例,即使在上述图像更新时主IC300L和从属IC300R中的某一个先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或者仅有主IC300L和从属IC300R中的某一个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也能同步执行主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刷新动作和从属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刷新动作。因此,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因此,能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而良好地显示高精细的图像。

另外,在本构成例中,主IC300L的刷新动作和从属IC300R的刷新动作两者的开始定时由主IC300L控制,因此与上述的第2构成例相比,两个刷新的同步化的精度高。另一方面,在本构成例中,在由从属IC300R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的情况下,接受了从从属IC300R发送的刷新检测信号RfD的主IC将刷新控制信号RfC发送到从属IC300R之后,开始主IC300L和从属IC300R中的刷新动作。因此,在从发生了需要进行刷新的现象到开始显示图像的刷新为止的时间即关于刷新的响应性这一点,上述第2构成例比本构成例更有利。

<1.4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述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左驱动器IC(主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刷新动作和右驱动器IC(从属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刷新动作同步执行,因此即使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来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因此,能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而良好地显示高精细的图像。

另外,各驱动器IC300L、300R将从主机80接受的显示图像的数据(1画面量数据Da)中的用于在对应的子显示区域(左有源区域100L或者右有源区域100R)中显示图像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该驱动器内的1/2RAM,在生成刷新控制信号RfC作为刷新开始信息或者接受刷新控制信号RfC或刷新检测信号RfD作为刷新开始信息时,驱动显示部100从而根据该1/2RAM中保存的该驱动数据在上述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这样,根据在能改写的存储器(1/2RAM)中保存的驱动数据驱动显示部100,从而能得到如下效果。即,即使不从主机80提供表示显示定时的控制信号,也能在各驱动器IC内生成这种控制信号。另外,即使在为了仅更新显示图像的一部分而仅从主机80提供1画面量数据Da的一部分作为刷新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驱动器IC300L和300R对显示部100的整体(左有源区域100L和右有源区域100R双方)进行刷新动作。例如,即使在要由左和右有源区域100L、100R中的某一方显示的图像的数据仅被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中的该一方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有源区域100整体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不从主机80向左和右有源区域100L、100R中的另一方传输用于刷新的图像数据传输,因此从主机80向显示装置的输入数据减少,用于从主机80向显示装置的数据传输的接口的耗电也会减少。

<2.第2实施方式>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该液晶显示装置除了关于与主机80的连接的构成以外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因此,对相同或者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本实施方式中的详细说明,以下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也构成为能进行中止驱动(参照图8)。

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中的TCON)也通过依照MIPI-DSI标准的接口等上述的适当接口与主机80连接。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将与要使显示部(有源区域)100显示的图像整体即1画面的量的图像对应的数据(以下也称为“1画面量数据”)Da通过上述接口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由此实现了将1画面量数据Da从主机80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的数据路径720。此外,1画面数据Da中除了表示要使有源区域100显示的图像的输入图像数据以外,还包含为了显示该图像所需的定时信息(同步信号、数据使能信号、时钟信号等)。

本实施方式为了使左驱动器IC300L的刷新和右驱动器IC300R的刷新同步化而具有下述的构成。

<2.1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1构成例>

图1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1构成例的框图。本构成例除了用于从主机80将1画面量数据Da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的数据路径720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构成例(图9)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Da的刷新数据被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并且,指示该刷新数据对有源区域100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RfC从主机80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方(的TCON)从主机80接受1画面量数据Da,并且接受刷新控制信号RfC。

在左驱动器IC300L中,TCON在接受上述1画面量数据Da时,将其中的用于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数据即左半数据DaL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L。另外,该TCON在除了上述1画面量数据Da以外还接受上述刷新控制信号RfC时,根据1/2RAM306L中保存的上述左半数据DaL,生成用于使SD进行动作的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将这些信号按基于上述刷新控制信号RfC的定时输出到SD。该SD根据这些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将表示要显示于左有源区域100L的图像(左半图像)的数据信号分别施加到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源极线,由此驱动这些源极线。

在右驱动器IC300R中,TCON在接受上述1画面量数据Da时,将其中的用于右有源区域100R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数据即右半数据DaR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R。另外,该TCON在除了上述1画面量数据Da以外还接受上述刷新控制信号RfC时,根据1/2RAM306R中保存的上述右半数据DaR生成用于使SD进行动作的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将这些信号按基于上述刷新控制信号RfC的定时输出到SD。该SD根据这些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将表示要显示于右有源区域100R的图像(左半图像)的数据信号分别施加到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源极线,由此驱动这些源极线。

上述以外的本构成例的动作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构成例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

从上述内容可知,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均根据主机80的刷新控制信号RfC驱动源极线,因此,左驱动器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和右驱动器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因此,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这样,根据本构成例,实现了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构成例同样的效果。

<2.2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2构成例>

图1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2构成例的框图。本构成例除了形成有从主机80将1画面量数据Da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的数据路径720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2构成例(图10)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本构成例中,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Da的刷新数据被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

左驱动器IC300L的TCON在接受上述1画面量数据Da时,将其中的用于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数据即左半数据DaL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L。另外,左驱动器IC300L的REF(Half)305L根据该左半数据DaL检测用于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在由REF(Half)305L检测出该开始定时时,左驱动器IC300L将表示该开始定时的刷新检测信号RfDl发送到右驱动器IC300R,并且根据该开始定时开始刷新动作(基于1/2RAM306L中保存的上述左半数据DaL驱动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源极线)。

右驱动器IC300R的TCON在接受上述1画面量数据Da时,将其中的用于右有源区域100R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数据即右半数据DaR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R。另外,右驱动器IC300R的REF(Half)305R根据该右半数据DaR检测用于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在由REF(Half)305R检测出该开始定时时,右驱动器IC300R将表示该开始定时的刷新检测信号RfDr发送到左驱动器IC300L,并且根据该开始定时开始刷新动作(基于1/2RAM306R中保存的上述右半数据DaR驱动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源极线)。

另外,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均在从另一方接受刷新检测信号RfDl或者RfDr时开始刷新动作。但是,在接受了刷新检测信号RfDl或者RfDr的右或者左驱动器IC300R、300L已经由其内部的REF(Half)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而开始了刷新动作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该已经开始的刷新动作。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构成例同样的效果,左驱动器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和右驱动器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因此,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2.3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3构成例>

图1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3构成例的框图。在本构成例中,除了形成有用于从主机80将1画面量数据Da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的数据路径720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3构成例(图11)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3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此外,如图17所示,在本构成例中,以左驱动器IC300L为主IC,以右驱动器IC300R为从属IC。

在本构成例中,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Da的刷新数据被传输到主IC(左驱动器IC)300L和从属IC(右驱动器IC)300R。主IC300L的TCON在接受上述1画面量数据Da时,将其中的左半数据DaL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L,从属IC300R的TCON在接受上述1画面量数据Da时,将其中的右半数据DaR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R。另外,主IC300L的REF(Half)305L根据上述1画面量数据Da中的左半数据DaL来检测用于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从属IC300R的REF(Half)305R根据上述1画面量数据Da中的右半数据DaR来检测用于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

本构成例中的上述以外的动作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3构成例的动作是同样的(参照图12和图13)。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3构成例同样的效果,左驱动器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和右驱动器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因此,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来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2.4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4构成例>

图1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4构成例的框图。本构成例可以说是上述第3构成例(图17)的变形例,主IC(左驱动器IC)300L内置有REF(All)305La作为刷新检测部来代替REF(Half)305L,在从属IC(右驱动器IC)300R中不内置刷新检测部(REF(Half)),不设置用于传递刷新检测信号的信号路径。本构成例的其它的部分具有与上述第3构成例(图17)同样的构成。

在本构成例中,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Da的刷新数据被传输到主IC(左驱动器IC)300L和从属IC(右驱动器IC)300R。主IC300L的TCON在接受上述1画面量数据Da时,将其中的左半数据DaL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L,从属IC300R的TCON在接受上述1画面量数据Da时,将其中的右半数据DaR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R。另外,主IC300L的REF(All)305L根据上述1画面量数据Da来检测用于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因此,除了要显示于左有源区域100L的图像的变更以外,要显示于右有源区域100R的图像的变更也能由主IC300L进行判断来检测刷新的开始定时,不需要从属IC300R对刷新的开始定时的检测。

主IC300L在根据来自主机80的1画面数据Da检测出刷新的开始定时时,将指示刷新动作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RfC发送到从属IC300R,并且根据该开始定时开始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刷新动作(基于1/2RAM306L中保存的上述左半数据DaL驱动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源极线)。从属IC300R在接受该刷新控制信号RfC时,开始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刷新动作(基于1/2RAM306R中保存的上述右半数据DaR驱动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源极线)。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本实施方式的第3构成例(图17)同样的效果,左驱动器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和右驱动器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因此,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此外,在本构成例中,不仅是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的控制,该开始定时的检测也仅由主IC300L进行,因此在与刷新有关的响应性这一点比本实施方式的第3构成例更有利。

<2.5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5构成例>

图1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5构成例的框图。在本构成例中,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分别内置有1/2RAM306L、306R作为用于暂时保存从主机80接受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能改写的存储器,并且分别内置有作为刷新检测部的REF(All)305La和REF(All)305Ra,未设置用于传递刷新检测信号的信号路径和用于传递刷新控制信号的信号路径。

在本构成例中,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Da作为刷新数据被传输到左驱动器IC300L和右驱动器IC300R。左驱动器IC300L的TCON在接受该1画面量数据Da时,将其中的左半数据DaL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L,右驱动器IC300R的TCON在接受该1画面量数据Da时,将其中的右半数据DaR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1/2RAM306R。另外,左驱动器IC300L的REF(All)305La和右驱动器IC300R的REF(All)305Ra均根据该1画面量数据Da检测用于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因此,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都能判断要显示于左有源区域100L的图像的变更和要显示于右有源区域100R的图像的变更,能根据其判断结果检测刷新的开始定时。

左驱动器IC300L在由其REF(All)305La根据来自主机80的1画面量数据Da检测出用于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时,开始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刷新动作(基于1/2RAM306L中保存的上述左半数据DaL驱动左有源区域100L中的源极线)。右驱动器IC300R在由其REF(All)305Ra根据来自主机80的上述1画面量数据Da检测出用于上述图像更新的刷新动作的开始定时时,开始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刷新动作(基于1/2RAM306R中保存的上述右半数据DaR驱动右有源区域100R中的源极线)。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在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中,根据来自主机80的相同的1画面量数据Da检测刷新的开始定时,因此,左驱动器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和右驱动器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显示图像的刷新同步。因此,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来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此外,本构成例不需要在驱动器IC间或者驱动器IC与主机80之间设置用于刷新检测信号或者刷新控制信号的信号路径,因此在信号路径的简化这一点比其它构成例更有利。

<2.6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述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左驱动器IC(主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刷新动作和右驱动器IC(从属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刷新动作同步执行,因此,即使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来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因此,能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而良好地显示高精细的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根据在能改写的存储器(1/2RAM)中保存的驱动数据来驱动显示部100,因此也能得到如下效果。即,即使不从主机80提供表示显示定时的控制信号,也能在各驱动器IC内生成这种控制信号。另外,即使在为了仅更新显示图像的一部分而仅从主机80提供1画面量数据Da的一部分作为刷新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驱动器IC300L和300R对显示部100的整体进行刷新动作。

<3.第3实施方式>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该液晶显示装置除了关于与主机80的连接的构成以外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因此,对相同或者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本实施方式中的详细说明,以下以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也构成为能进行中止驱动(参照图8)。

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中的TCON)也通过依照MIPI-DSI标准的接口等上述的适当接口与主机80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将与要显示于显示部(有源区域)100的图像整体即1画面的量的图像对应的1画面量数据通过上述接口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上述接口形成有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该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用于将1画面量数据分为2个而分别将半画面的量的数据从主机80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该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中的一方是用于传输奇数列数据DodH的数据路径(以下称为“奇数子数据路径”)731,另一方是用于传输偶数列数据DevH的数据路径(以下称为“偶数子数据路径”)732,奇数列数据DodH和偶数列数据DevH对应于将1画面的量的图像在水平方向按奇数和偶数分为两份得到的2个图像。在此,“奇数列数据DodH”对应于构成1画面的量的图像的像素矩阵中的由第奇数号像素列构成的图像,“偶数列数据DevH”对应于该像素矩阵中的由第偶数号像素列构成的图像。另外,“像素列”是指由在垂直方向即源极线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像素构成的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驱动器IC300L、300R通过奇数子数据路径731接受奇数列数据DodH,并且通过偶数子数据路径732接受偶数列数据DevH,由此每次按在上述像素矩阵中沿着栅极线排列的1个像素行所对应的1行数据从外部获得输入数据。

如上述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1画面量数据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这一点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但是1画面量数据的传输中使用了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731、732,因此具有用于数据传输的动作频率低的优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左驱动器IC300L的刷新和右驱动器IC300R的刷新同步化而具有下述的构成。

<3.1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1构成例>

图2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1构成例的框图。本构成例除了在主机80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之间形成有上述的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即奇数子数据路径73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32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1构成例(图15)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1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的刷新数据被分割为奇数列数据DodH和偶数列数据DevH,通过奇数子数据路径73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32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并且,指示该刷新数据对有源区域100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RfC从主机80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包括该奇数列数据DodH和偶数列数据DevH的1画面量数据,并且接受该刷新控制信号RfC。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1画面量数据这一点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此后本构成例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动作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1构成例(图15)是同样的。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1构成例同样的效果,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3.2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2构成例>

图2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2构成例的框图。在本构成例中,除了在主机80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之间形成有上述的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即奇数子数据路径73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32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2构成例(图16)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2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的刷新数据被分割为奇数列数据DodH和偶数列数据DevH,通过奇数子数据路径73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32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包括该奇数列数据DodH和偶数列数据DevH的1画面量数据。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1画面量数据这一点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此后本构成例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动作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2构成例(图16)是同样的。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2构成例同样的效果,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3.3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3构成例>

图2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3构成例的框图。在本构成例中,除了在主机80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之间形成有上述的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即奇数子数据路径73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32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3构成例(图17)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3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的刷新数据被分割为奇数列数据DodH和偶数列数据DevH,通过奇数子数据路径73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32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包括该奇数列数据DodH和偶数列数据DevH的1画面量数据。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1画面量数据这一点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此后本构成例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动作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3构成例(图17)是同样的。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3构成例同样的效果,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3.4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4构成例>

图2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4构成例的框图。在本构成例中,除了在主机80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之间形成有上述的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即奇数子数据路径73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32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4构成例(图18)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4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的刷新数据被分割为奇数列数据DodH和偶数列数据DevH,通过奇数子数据路径73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32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包括该奇数列数据DodH和偶数列数据DevH的1画面量数据。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1画面量数据这一点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此后本构成例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动作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4构成例(图18)是同样的。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4构成例同样的效果,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3.5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5构成例>

图2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5构成例的框图。在本构成例中,除为了将1画面量数据分割为奇数列数据DodH和偶数列数据DevH并从主机80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而形成有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即奇数子数据路径73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32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5构成例(图19)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5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的刷新数据被分割为奇数列数据DodH和偶数列数据DevH,通过奇数子数据路径73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32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包括该奇数列数据DodH和偶数列数据DevH的1画面量数据。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1画面量数据这一点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此后本构成例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动作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5构成例(图19)是同样的。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5构成例同样的效果,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3.6第3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述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左驱动器IC(主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刷新动作和右驱动器IC(从属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刷新动作同步执行,因此,即使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因此,能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而良好地显示高精细的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根据能改写的存储器(1/2RAM)中保存的驱动数据来驱动显示部100,因此也能得到如下效果。即,即使不从主机80提供表示显示定时的控制信号,也能在各驱动器IC内生成这种控制信号。另外,即使在为了仅更新显示图像的一部分而仅从主机80提供1画面量数据Da的一部分作为刷新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驱动器IC300L和300R对显示部100的整体进行刷新动作。

<4.第4实施方式>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该液晶显示装置除了关于与主机80的连接的构成以外,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因此,对相同或者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本实施方式中的详细说明,以下以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也与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构成为能进行中止驱动(参照图8)。

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中的TCON)也通过依照MIPI-DSI标准的接口等上述的适当接口与主机80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将与要显示于显示部(有源区域)100的图像整体即1画面的量的图像对应的1画面量数据通过上述接口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上述形成接口形成有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该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用于将1画面量数据分为2个而分别将半画面的量的数据从主机80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该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中的一方是用于传输奇数行数据DodV的数据路径(以下称为“奇数子数据路径”)741,另一方是用于传输偶数行数据DevV的数据路径(以下称为“偶数子数据路径”)742,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对应于将1画面的量的图像在垂直方向按奇数和偶数分为两份得到的2个图像。在此,“奇数行数据DodV”对应于构成1画面的量的图像的像素矩阵中的由第奇数号像素行构成的图像,“偶数行数据DevV”对应于该像素矩阵中的由第偶数号像素行构成的图像。另外,“像素行”是指由在水平方向即栅极线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像素构成的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驱动器IC300L、300R通过奇数子数据路径741接受奇数行数据DodV,并且通过偶数子数据路径742接受偶数行数据DevV,由此每次按在上述像素矩阵中沿着栅极线排列的2个像素行所对应的2行数据从外部获得输入数据。

如上述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垂直方向分割的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分别通过奇数子数据路径74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42传输。即,第奇数号像素行所对应的数据和第偶数号像素行所对应的数据通过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并行地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本实施方式中的各驱动器IC300L、300R与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同样,内置有1/2RAM作为暂时保存从主机80接受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器,因此,通过上述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并行传输的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中的构成左半数据DaL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左驱动器IC300L的1/2RAM,构成右半数据DaR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保存于右驱动器IC300R的1/2RAM。

如上述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将1画面量数据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这一点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但是1画面量数据的传输中使用了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731、732,因此具有用于数据传输的动作频率低的优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左驱动器IC300L的刷新与右驱动器IC300R的刷新同步化而具有下述的构成。

<4.1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1构成例>

图2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1构成例的框图。在本构成例中,在主机80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之间形成有上述的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即奇数子数据路径74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42。本构成例除了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1构成例(图15)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1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的刷新数据被分割为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通过奇数子数据路径74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42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并且,指示该刷新数据对有源区域100中的显示图像的刷新的开始的刷新控制信号RfC从主机80传输到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包括该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的1画面量数据,并且接受该刷新控制信号RfC。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1画面量数据这一点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此后本构成例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动作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1构成例(图15)基本上是同样的。此外,在本构成例中,通过基于垂直方向分割的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并行传输的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的接受与有源区域100中的源极线的驱动之间的定时调整是必须的,通过分别设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1/2RAM306L、306R来进行该定时调整。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其它构成例中也同样。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1构成例同样的效果,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4.2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2构成例>

图2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2构成例的框图。本构成例除了在主机80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之间形成有上述的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即奇数子数据路径74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42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2构成例(图16)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2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接受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该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构成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的刷新数据。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1画面量数据这一点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此后本构成例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动作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2构成例(图16)是同样的。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2构成例同样的效果,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4.3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3构成例>

图2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3构成例的框图。在本构成例中,除了在主机80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之间形成有上述的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即奇数子数据路径74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42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3构成例(图17)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3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接受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该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构成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的刷新数据。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1画面量数据这一点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此后本构成例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动作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3构成例(图17)是同样的。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3构成例同样的效果,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4.4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4构成例>

图3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4构成例的框图。在本构成例中,除了在主机80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之间形成有上述的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即奇数子数据路径74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42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4构成例(图18)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4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接受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该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构成作为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的刷新数据。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1画面量数据这一点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此后本构成例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动作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4构成例(图18)是同样的。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4构成例同样的效果,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4.5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5构成例>

图3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刷新的同步化的第5构成例的框图。在本构成例中,除了在主机80与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之间形成有上述的2个系统的数据路径即奇数子数据路径741和偶数子数据路径742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5构成例(图19)同样的构成。因此,对本构成例中的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5构成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在进行上述图像更新的情况下,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接受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该奇数行数据DodV和偶数行数据DevV构成用于通过上述图像更新来显示新的图像的1画面量数据的刷新数据。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两者接受1画面量数据这一点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此后本构成例中的左和右驱动器IC300L、300R的动作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5构成例(图19)是同样的。

根据这样的本构成例,能实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第5构成例同样的效果,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

<4.6第4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述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左驱动器IC(主IC)300L对左有源区域100L的刷新动作和右驱动器IC(从属IC)300R对右有源区域100R的刷新动作同步执行,因此即使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来驱动显示部100,也不会发生显示偏差等异常。因此,能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利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驱动显示部100而良好地显示高精细的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基于能改写的存储器(1/2RAM)中保存的驱动数据来驱动显示部100,因此也能得到如下效果。即,即使从主机80提供表示显示定时的控制信号,也能在各驱动器IC内生成这种控制信号。另外,即使在为了仅更新显示图像的一部分而仅从主机80提供1画面量数据Da的一部分作为刷新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驱动器IC300L和300R对显示部100的整体进行刷新动作。

<5.变形例>

对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以进行中止驱动为前提,关注在非刷新期间中进行强制的图像更新的情况下的显示图像的刷新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应用于这种刷新以外的刷新。例如本发明也能应用于在刷新期间的中途为了显示新的图像而进行的强制刷新,另外,也能应用于定期的刷新。在定期的刷新中由于某种原因而驱动显示部的例如2个驱动器IC(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是左驱动器IC300L和右驱动器IC300R)之间该刷新的定时出现偏差的情况(例如用于刷新的数据传输的定时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也不是只有一方驱动器IC进行刷新,而必定是两个驱动器IC按相同的定时开始刷新。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用2个驱动器IC300L、300R来驱动显示部(有源区域)100,但是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说明可知,本发明也能应用于用3个以上的驱动器IC来驱动显示部的情况(参照图6)。此外,在驱动显示部的驱动器IC由看作主IC和从属IC的两种构成的构成例(参照图11、图17、图23、图29)中使用3个以上驱动器IC的情况下,也能构成为将该3个以上的驱动器IC中的1个IC设为主IC,将其它IC全部设为从属IC。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4所示,是由多个驱动器IC分担地驱动显示部(有源区域中的源极线)的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多个驱动器IC的驱动。只要是具备分担地驱动显示部的数据信号线(源极线)的多个驱动控制电路,在各驱动控制电路中包括生成要施加于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的驱动电路(SD:源极驱动器)和生成对其进行控制的信号的控制电路(TCON:定时控制器)的显示装置,都能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各驱动器IC300L、300R内置有作为用于暂时保存从主机80接受的显示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器的1/2RAM(具有能保存用于显示半画面量的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容量的RAM),但是在上述第2至第4实施方式中,从主机80向各驱动器IC300L、300R传输1画面量的数据(参照图14、图20、图26等)。因此,上述在第2至第4实施方式中,各驱动器IC300L、300R也可以构成为内置2/2RAM(具有能保存用于显示1画面量的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容量的RAM)来代替1/2RAM,在从主机80接受1画面量数据时,将该1画面量数据暂时保存于2/2RAM。根据这种构成,能将该2/2RAM利用于上述第2至第4实施方式的第4和第5构成例中的REF(All)进行的刷新开始定时的检测,由此能高精度地检测该开始定时。另外,根据这种构成,能利用上述的CABC(Content Adaptive Brightness Control:内容对应背光控制技术)技术等进行图像处理,能将基于该图像处理的方法用作检测刷新的开始定时的方法。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进行中止驱动的显示装置即可,也能应用于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装置等其它显示装置。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应用于使用多个驱动器IC进行中止驱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晶显示面板

80:主机

100:显示部(有源区域)

100L:左有源区域(子显示区域)

100R:右有源区域(子显示区域)

300L:左驱动器IC(主IC)

300R:右驱动器IC(从属IC)

305L、305R:对半画面的刷新检测部(REF(Half))

305La、305Ra:对1画面的刷新检测部(REF(All))

306L、306R:1/2RAM(存储器)

308L:M/S检测同步电路

711:左子数据路径

712:右子数据路径

714:控制信号路径

715:第1信号路径

716:第2信号路径

717:第3信号路径

720:数据路径

731、741:奇数子数据路径

732、742:偶数子数据路径

Da:1画面量数据

DaL:左半数据

DaR:右半数据

DodH:(基于水平方向分割的)奇数列数据

DevH:(基于水平方向分割的)偶数列数据

DodV:(基于垂直方向分割的)奇数行数据

DevV:(基于垂直方向分割的)偶数行数据

RfC:刷新控制信号(刷新开始信息)

RfD、RfDl、RfDr:刷新检测信号(刷新开始信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