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防伪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86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超限防伪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数码防伪技术(俗称电码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越印刷最窄线条极限的、不可复制的防伪码——超限码,也可称之为超限防伪(二维)码。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CN202563817U)授权了一种“动态彩码防伪标识”,它将10-21位防伪数码(相当于本发明所述编码)阿拉伯字符设计成随机变化的彩色字符(颜色特征),以期增加印刷复制造假难度。公众查询验证时,防伪数码完全相符,且每个字符的颜色(颜色特征)也与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中记录备案的字符颜色(颜色特征)相符,才能认定其防伪标识为真。

中国实用新型(CN2476070Y)授权了一种“密码图形防伪标识物”,它在防伪标识上加印了一些随机图形(图形特征),以期增加印刷复制造假难度。公众查询验证时,防伪数码完全相符,且每个图形(图形特征)也与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中记录备案的特征图形(图形特征)相符,才能认定防伪标识为真。

《中国青年报》2009年6月4日在<经济特刊>发表整版文章——全国性电码防伪推广行动无声落幕。文中指出了电码防伪技术的四大漏洞,其漏洞之三为批量盗码印刷复制造假:“获取密码的手法可以是多种的,例如,不能排除造假集团以金钱收买内部工作人员,获取电码造假的可能,或雇佣黑客高手从互联网上闯入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拷贝大量防伪数码进而大肆进行印刷复制伪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电码防伪是以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的绝对安全为前提的,一旦防伪数码泄密,防伪系统工程将全线崩溃。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安全,日益成为一个需要担心的问题。公司管理环节的疏忽、高科技透视仪器扫瞄获取密码等,也是可能的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现行各种数码防伪技术具有一个共同的技术漏洞——难防家贼。内部工作人员只要拷贝盗取到数据库中存储的防伪数码及其特征信息,就能轻易批量印刷复制造假,并且鉴别不出真伪。换言之,现行各种数码防伪技术的缺陷是“家贼”可以“拷贝防伪数码、(用于)印刷复制造假”。本发明人就曾亲历了几宗内部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拷贝倒卖防伪数码造假的案件调查与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超限防伪方法,以防止印刷复制伪造,堵住现行数码防伪“难防家贼”的技术漏洞。

本发明一种超限防伪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介绍一个印刷知识——印刷极限宽度,所述印刷极限宽度是指印刷机能够印刷出来的最窄线条的宽度W。现行国内外市面上,最精密的商用胶印印刷机、其印刷极限宽度W≥0.06mm,而且其线条是具有毛边的虚线。换言之,即便是采用现行市面上最精密的商用胶印印刷机、也无法印刷出宽度窄于0.06mm的超限点/线。以下是本发明人巧妙利用超限点/线无法印刷的特性、所创新的一种防伪与识别方法。

一种超限防伪方法,包括给每一个产品(1)编印至少一个具有唯一性的编码(2);将编码(2)存储备案到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④。

①给编码(2)设置一些随机分布的超细短绒(3)并(将其)固定;其中,超细短绒(3)的宽度W≤0.05mm或0.03mm或0.02mm或0.01mm,超细短绒(3)的长度L可任意设定,但最好不要超过0.8mm。

②对所设置的超细短绒(3)进行放大拍摄、以取得超细短绒(3)的特征照片(即档案照片)等特征信息(4);其中,拍摄放大倍率n、以档案照片(4′)下载到屏幕≥4英寸、屏幕分辨率≥1136×640像素的拍照手机(7)上显示时,能够看清超细短绒(3)为设定标准。

③将拍摄采集取得的超细短绒(3)的特征信息(4)、对应编码(2)存储到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作为防伪特征信息档案。

④查验真伪时,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7)、采用物距小于290mm的微距拍摄方式、拍摄编码(2)和超细短绒(3)、以取得超细短绒(3)的特征照片等待检(特征)信息(5);将待检(特征)信息(5)与编码(2)一起上传至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将待检(特征)信息(5)中超细短绒(3)的宽度W(最好是长宽比L/W)及分布特征、与防伪特征信息档案中记载的超细短绒(3)的宽度W(最好是长宽比L/W)及分布特征、进行匹配(鉴定);若匹配,则反馈鉴定结论为真的信息到拍照手机(7)上,若不匹配,则反馈鉴定结论为假的信息到拍照手机(7)上;

或/和

查验真伪时,用拍照手机(7)扫描二维编码(2)、依据二维编码 (2)从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档案照片(4′);再将镜头分辨率≥800万象素的拍照手机(7)、置于距离超细短绒(3)290mm以内的位置、拍摄至少一张待检照片(5′);放大待检照片(5′)、从待检照片(5′)上观察超细短绒(3)的宽度W(最好是长宽比L/W)及分布特征、与档案照片(4′)上记载的超细短绒(3)的宽度W(最好是长宽比L/W)及分布特征、相同与否,(从而)做出真假判断。

本发明上述关于超细短绒(3)宽度的参数选用以及拍照手机(7)分辨率参数的选用,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关联。若拍摄放大倍率n太小,则从拍照手机(7)上无法看清超细短绒(3),若拍摄放大倍率n太大,则浪费数据库存储空间、也浪费手机数据流量,造成没有必要的浪费;研究显示:拍摄放大倍率n以所拍摄取得的档案照片(4′),下载到屏幕≥4英寸、屏幕分辨率≥1136×640像素的拍照手机(7)(例如苹果5s等主流拍照手机(7)上显示时,能够看清宽度W≤0.05mm的超细短绒(3)的形状为设定标准、较为适宜。为了提高清晰度,所述平均每平方毫米的超细短绒(3)至少用10×10个像素点、或者23×23个像素点、或者30×30个像素点、或者45×45、或者70×70、或者145×145个像素点的分辨率来拍摄呈现,才会将更加清晰;换言之,所述超细短绒(3)至少用100/mm2或225/mm2或529/mm2或900/mm2或2025/mm2或4900/mm2或10000/mm2个像素点的分辨率来进行拍摄放大、才合适。

为了生产制造更加简单方便,为了更加方便地使用拍照手机(7)来拍摄识别超细短绒(3),可取的是,本发明所述超限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下列①~⑥中的一种(最好是下列多种技术方案的组合应用)。

①查验真伪时,用镜头分辨率≥12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7)扫描拍摄二维编码(2)和超细短绒(3),以获取二维编码(2)信息和超细短绒(3)的待检照片(5′);再依据扫描获取的二维编码(2)信息从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档案照片(4′);将待检照片(5′)与档案照片(4′)同屏显示到拍照手机(7)屏幕上(即一眼可看见两张照片);然后,用肉眼观察待检照片(5′)上的超细短绒(3)是否与档案照片(4′)上记载的超细短绒(3)的宽度W及分布特征相同,从而做出真假判断。

②所述放大倍率n,以肉眼能够从所拍到的档案照片(4′)上看清单条超细短绒(3)为设定标准。

③所述超细短绒(3)至少用225/mm2或529/mm2或900/mm2或2025/mm2或4900/mm2或10000/mm2个像素点的分辨率来放大拍摄。

④由于公众所拥有的拍照手机(7)千差万别、拍摄水平高低有别、拍摄环境光线各不相同,因此,查验真伪时所拍摄的关于超细短绒(3)的待检照片(5′),质量也会千差万别,总有一些待检照片(5′)不符合质量要求,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难以将其自动识别,为解决此难题,本发明设计了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所述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接收到拍照手机(7)上传来的待检照片(5′)及其编码(2)后,依据编码(2)调出数据库中对应的档案照片(4′);将待检照片(5′)与档案照片(4′)同屏显示到辅助鉴定人员的工作电脑上;然后,由辅助鉴定人员观察待检照片(5′)上的超细短绒(3)是否与档案照片(4′)上记载的超细短绒(3)的宽度W及分布特征相同,从而人工做出真假结论,并将结论信息通过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反馈到拍照手机(7)上。

⑤从拍摄取得的待检照片(4′)上选取一个局部区域,将该局部区域照片与编码(2)一起上传至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由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将局部区域照片上超细短绒(3)的宽度W及分布特征、与数据库中档案照片(4′)上记载的超细短绒(3)的宽度W及分布特征、进行比对鉴定,反馈鉴定结果到拍照手机(7)上;

⑥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接收到拍照手机(7)上传来的待检照片(5′)及编码(2)后,将待检照片(5′)与数据库中编码(2)所对应的档案照片(4′)合拼成一张合成照片(6)、发送到拍照手机(7)上。

印刷行业普通技术人员都知道,现行市面上最精密的商用胶印印刷机及其胶印工艺,也无法印刷出宽度窄于0.06mm的超限点/线,更不可能印刷出宽度窄于0.01mm的超限点/线。为了防止造假者用油墨印刷仿制,本发明选用了超过印刷极限宽度的超细短绒(3),本发明也因此在名中冠以“超限”字样。本发明人研究发现:所述超细短绒(3)宽度W≤0.05mm时,印刷复制造假、就不可能了。

本发明所述的编码(2),泛指各种编码,例如序列号、一维条码、二维码、生产日期、防伪电码、防窜货编码、商品溯源码,最好是具有唯一性的、随机性的、包含查询链接网址的、非加密二维码。

本发明所述的拍照手机(7)亦称智能手机。

本发明所述的特征信息(4)包括特征照片(4′)以及从其照片上提取的超细短绒(3)的特征信息。本发明所述特征照片(4′)包括3D照片以及短视频。

本发明所述的待检(特征)信息(5)包括待检照片(5′)以及从其照片上提取的超细短绒(3)的特征信息。本发明所述待检照片(5′)包括3D照片以及短视频。

本发明按照国际惯例,长度用字母L表示、宽度用字母W表示、摄影放大倍率用字母n表示。本发明所述超细短绒(3)的宽度W是相对于印刷线条或编码(2)等印刷参照物尺寸的相对宽度,还可以是超细短绒(3)的长宽比值L/W。

本发明所述放大拍摄,是通常所述的微距摄影,是指照相机通过镜头的光学能力拍摄与实际物体更大或稍小的图像。本发明所述放大倍率n,是指物体通过透镜在胶片面上的成像大小与物体实际大小的比值。微距摄影的放大倍率n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超细短绒(3),泛指普通肉眼看不清的绒毛、细粉、气泡、金葱粉等宽度窄于0.06mm的超限点/线实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其一、超限点/线、超限特征:实验显示,细微绒毛、细微金葱粉、细微粉末等肉眼看不清(即不清晰)的点状或线状实物,可添加在现行光油(油墨)或(烫印)转移层中、用现行设备与工艺印(涂)或转移到产品(1)上去,从而形成与编码(2)对应的超限点/线。这样一来,就把一种超越印刷极限宽度W、无法印出的细线(含点),通过非印刷的方法制造了出来,变成了编码(2)的一种超限特征——超越印刷极限印刷无法复制。

其二、手机查看、易于识别:第一步,公众可使用现行拍照手机(7)中的二维码扫描软件,例如微信扫一扫、百度扫一扫、淘宝扫一扫等,扫描二维编码(2)调出(下载)产品(1)上的一张档案照片(4′)。第二步,公众可再使用手机照相功能,采用微距模式拍摄一张产品(1)上的超细短绒(3)的照片——即待检照片(5′)。第三步,公众可将自拍的待检照片(5′)放大、观察其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及宽度W,是否与档案照片(4′)上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及宽度W相符,从而鉴别真伪。

尤其重要的区别是:印刷复制的超限细线(墨迹)放大看是虚线且是具有锯齿的毛边,而超细短绒(3) 则是实线,且是无毛光滑边,鉴别真伪时,公众可据此辨别,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也可据此自动做出验证。

由此可见,本发明易于公众用现行拍照手机(7)放大查看超细短绒(3)、辨别真伪,无需下载专用软件、无需配备其它专业显微镜等工具。

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能够看清超细短绒(3)所需的放大镜功能,现行拍照手机(7)里就有现成的,无需公众专门购置放大镜等实物工具。广大人民群众都可借助拍照手机(7)及其照片放大浏览功能,查看超细短绒(3)是否相符、鉴别真伪。换言之,本发明巧妙地借用了超细短绒(3)和现行拍照手机(7)里的拍照及其照片浏览放大功能,给编码(2)设置了既能让公众用拍照手机(7)识别,又能让造假者无法印刷复制的超限点/线,从而使编码(2)具有了无法印刷复制的神奇防伪效果。

其三、公众下载安装专用防伪查询APP后,可以用拍照手机(7)扫描编码(2)和超细短绒(3),自动验证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和宽度W、自动鉴别真伪。克服了背景技术所述的“拷贝防伪数码、印刷复制造假”的缺陷,堵住了现行数码防伪技术“难防家贼”的技术漏洞。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综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超限(防伪二维)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B位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超限(防伪二维)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D位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档案照片与待检照片同屏显示在拍照手机屏幕上的示意图。

图6为合成照片显示在拍照手机屏幕上的示意图。

图7为又一种超限(局部区域有短绒)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产品(图中仅显示局部)、2-编码、3-超细短绒、4-特征信息、4′-档案照片、5-待检信息、5′-待检照片、6-合成照片、7-拍照手机、8-透明光油层、9-转移层。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用80g/m2的铜版不干胶纸来印刷洗发水产品(1)标签。

准备9.9kg透明浆料,往透明浆料内加入0.1kg宽度为0.025mm、厚度为12μm、长度为0.05mm的金色长条(俗称金葱粉),将其充分搅匀、配制成粘度为6000厘泊的含有金色长条的透明浆料。

采用现行涂布机,将透明浆料涂布到22μm厚的、PET薄膜的离型剂层上、制成含有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的转移层(9),继而制成冷烫膜备用。

在印刷生产线上,采用domino高速UV喷码机,在线喷印二维编码(2),赋予每一张标签一个具有顺序性、唯一性的黑色二维编码(2)。

采用冷烫工艺及其设备,利用所喷印的黑色二维编码(2)电子油墨兼做冷烫胶水,将上一步准备好的冷烫膜上的含有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的转移层(9)、冷烫转移到黑色二维编码(2)上面,从而给黑色二维编码(2)表面粘结一些随机分布的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即超限点/线。

试验证明:现行喷墨印刷、数字印刷所使用的电子油墨里,是不能够参入超细短绒(3)来喷印的,所以这里采用冷烫转移法将超细短绒(3)设置到二维编码(2)上去。当然也可乘电子油墨未干之时,将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筛撒上去,再用负压风吸除未被粘住的(即未接触到电子油墨的金色长条)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从而给黑色二维编码(2)表面粘结一些随机分布的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

总而言之,所述超细短绒(3)层,可以是夹杂有超细短绒(3)的转移层、或(局部)光油层、或覆膜层。

为了便于公众对焦与拍摄,所述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最好设置在黑色二维编码(2)中心位置的局部区域,参见图7所示。

准备一个工业级光学微距镜头及数码照相机,将黑色二维编码(2)及其上的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进行放大拍摄,以获取其档案照片(4′),放大倍率n以肉眼能够从档案照片(4′)上看清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为设定标准;其中50≥n≥8或16或32较好;然后将拍摄取得的档案照片(4′)、对应一维编码(2)一起存储到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作为鉴别真伪的依据,以备公众查验真伪。

公众欲鉴别洗发水产品(1)真伪,可先关注微信公众帐号或下载为此专门开发的防伪查询APP,然后用屏幕≥4英寸、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7)作为放大照相机,近距离(例如小于65mm)放大拍摄一张洗发水标签上的二维编码(2)及其上的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以获取放大照片——待检照片(5′),将待检照片(5′)及其二维编码(2)信息一起上传(包括使用短信或彩信发送)至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由计算机防伪查验系统将待检照片(5′)上的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及长宽比L/W(0.05/0.025=2)、与数据库中档案照片(4′)上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及长宽比L/W(0.05/0.025=2)、进行匹配(鉴定);若匹配(即金色长条分布特征相符且长宽比相等),则反馈鉴定结论为真的信息到拍照手机(7)上,若不匹配(即金色长条分布特征不相符或长宽比不相等),则反馈鉴定结论为假的信息到拍照手机(7)上。

如果是印刷复制造假的产品(1),则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的宽度必然超过印刷极限宽度W,达到0.06mm以上,计算机防伪查验系统将待检照片(5′)上的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及长宽比L/W(0.05/0.06=0.83)、与数据库中档案照片(4′)上金色长条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及长宽比L/W(0.05/0.025=2)、进行匹配(鉴定)时;就会发现长宽比L/W不匹配,即印刷复制的金色长条超宽,就会发出假冒警告。

实施例二。

采用本发明给某品牌的香烟产品(1)印制防伪烟盒。

如图3、图4所示,购买一些直径(即宽度)0.02mm、长度0.4mm的蓝色超细短绒(3),例如蓝色静电植绒绒毛,将其按照1-3%的比例参入凹印透明光油等油墨里搅匀备用。为了便于肉眼也可识别,也可在透明光油里再混入一些肉眼清晰可见的稍大尺寸的绒毛。

采用现行凹印机,用上述备好的参有蓝色超细短绒(3)的透明光油、往每一个白色卡纸烟盒上印刷一个10mm×10mm的透明光油层(8),从而使透明光油层(8)内随机分布的蓝色超细短绒(3)形成一条条随机分布的超限点/线。由于超细短绒(3)很细很小,实验显示,该超细短绒(3)可以参进透明光油里用现行凹印机直接印刷,无需改造印刷设备。当然,需要注意的技术细节是版辊网穴的直径须大于超细短绒(3)的长度0.4mm。

在凹印生产线上,采用UV喷码机,往一个个10mm×10mm的透明光油层(8)上、再喷印一个个12mm×12mm的稍大一点的黑色二维编码(2),从而赋予每一个烟盒一个包含数据库链接网址和顺序号的二维编码(2)。

采购一个工业级光学微距镜头数码照相机及其存储系统,将干燥固化后的透明光油层(8)及二维编码(2)进行放大拍照,放大倍数n以肉眼能够从所拍照片即档案照片(4′)上看清一条条蓝色超细短绒(3)为设定标准;其中50≥n≥4或8或16或32或49较好;然后将拍摄取得的档案照片(4′)、对应二维编码(2)信息一起存储到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作为鉴别真伪的依据,以备公众查验真伪。

公众欲鉴别香烟产品(1)真伪时,用屏幕≥4英寸、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7),先关注接入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的微信公众帐号、或下载为此专门开发的防伪查询APP。然后,从公众帐号里打开照相功能,近距离(例如小于65mm)放大拍摄一张香烟产品(1)上(即烟盒上)的黑色二维编码(2)及其蓝色超细短绒(3)的放大照片——待检照片(5′),将待检照片(5′)及其黑色二维编码(2)信息一起上传(包括使用短信或彩信发送)至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由计算机防伪查验系统将待检照片(5′)上蓝色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及长宽比L/W(0.4/0.02=20)、与数据库中档案照片(4′)上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及长宽比L/W(0.4/0.02=20)、进行匹配(鉴定);若匹配(即短绒分布特征相符且长宽比相等),则反馈鉴定结论为真的信息到拍照手机(7)上,若不匹配(即短绒分布特征不相符或长宽比不相等),则反馈鉴定结论为假的信息到拍照手机(7)上。

公众鉴别真伪时或者消费者购物时,也可用拍照手机(7)扫描黑色二维编码(2)、依据黑色二维编码 (2)从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档案照片(4′);再将镜头分辨率≥800万象素的拍照手机(7)、置于距离蓝色超细短绒(3)小于290mm的位置、拍摄一张待检照片(5′);参见图5,放大待检照片(5′)、从待检照片(5′)上观察蓝色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及长宽比L/W(0.4/0.02=20)、与档案照片((4′))上蓝色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及长宽比L/W(0.4/0.02=20)、相同与否,从而自我做出真假判断。

公众还可下载专用防伪APP,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7)扫描拍摄烟盒上的二维编码(2),从而获取编码(2)信息和蓝色超细短绒(3)的待检照片(5′);再依据扫描获取的黑色二维编码(2)信息从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中、调出蓝色超细短绒(3)的档案照片(4′);参见图6,将待检照片(5′)与档案照片(4′)合成拼接成一张合成照片(6)显示到手机屏幕上,以方便用公众肉眼观察待检照片(5′)上的蓝色超细短绒(3)是否与档案照片(4′)上的蓝色超细短绒(3)相同,从而做出真假判断。

由于公众所拥有的拍照手机(7)千差万别、拍摄水平高低有别、拍摄环境光线各不相同,因此,鉴定商品真伪时所拍摄的蓝色超细短绒(3)的待检照片(5′),质量也会千差万别,总有一些待检照片(5′)不符合质量要求,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难以将其自动识别,为解决此难题,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接收到(公众)拍照手机(7)上传来的待检照片(5′)及其黑色二维编码(2)后(系统软件如果不能完成自动识别),可依据黑色二维编码(2)调出数据库中(存储的)对应的档案照片(4′);再将待检照片(5′)与档案照片(4′)一并显示到辅助鉴定人员的工作电脑显示屏上;然后,由辅助鉴定人员人工观察鉴定待检照片(5′)上的蓝色超细短绒(3)是否与档案照片(4′)上的蓝色超细短绒(3)、分布特征和长宽比L/W(0.4/0.02=20)都相同,从而人工做出真假结论,并将鉴定结论信息通过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反馈到(公众)拍照手机(7)上。

如果是印刷复制造假的产品(1),则蓝色超细短绒(3)的宽度必然超过印刷极限宽度W,达到0.06mm以上,计算机防伪查验系统将待检照片(5′)上的蓝色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及长宽比L/W(0.4/0.06=6.67)、与数据库中档案照片(4′)上蓝色超细短绒(3)的分布特征及长宽比L/W(0.4/0.02=20)、进行匹配(鉴定)时;就会发现长宽比L/W不匹配,即印刷复制的蓝色超细短绒(3)严重超宽,就会向查询者拍照手机(7)发出假冒警告。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