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379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台,其特征在于:由实验台支撑部分、导向部分、测量部分和控制部分(3)组成;

所述的实验台支撑部分包括实验台底座(2)和实验台垫块(22),实验台垫块(22)位于与实验台底座(2)上,实验台垫块(22)通过螺钉与实验台底座(2)连接;实验台底座(2)前端有两个阶梯孔分别用于安装第一导柱(9)和第二导柱(13),实验台底座(2)后端有四个螺纹通孔,用于安装实验台垫块(22);

所述的导向部分是由X向导向装置和Z向导向装置构成;导向部分包括第一导柱(9)、第二导柱(13)、第三导柱(6)、第四导柱(8)、滑座(5)、第一直线轴承(14)、第二直线轴承(15)、第一挡头(12)和第二挡头(7);所述的X向导向装置由滑座(5)、第二直线轴承(15)、第三导柱(6)、第四导柱(8)、第二挡头(7)组成,滑座(5)为两侧半圆的实体件,中间X向开有两个通孔,孔内装有第二直线轴承(15),第二直线轴承(15)与滑座(5)是过盈配合安装;两个第二直线轴承(15)中分别安装第三导柱(6)和第四导柱(8),第三导柱(6)和第四导柱(8)沿第二直线轴承(15)X向移动。第三导柱(6)和第四导柱(8)一端通过螺钉与固定块(16)连接;在第三导柱(6)和第四导柱(8)另一端安装第一挡头(7);所述的Z向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导柱(9)、第二导柱(13)、弹簧(10)、滑座(5)、第一直线轴承(14)和第一挡头(12);滑座(5)中间Z向也开有两个通孔,孔内装有第一直线轴承(14),第一直线轴承(14)与滑座(5)是过盈配合安装,两个第一直线轴承(14)中分别安装第一导柱(9)和第二导柱(13),第一导柱(9)和第二导柱(13)一端通过两个螺钉与实验台底座(2)连接,第一导柱(9)和第二导柱(13)另一端安装第一挡头(12),滑座(5)带动X向导向装置沿第一导柱(9)和第二导柱(13)实现Z向上下移动;第一挡头(12)和滑座(5)之间安装有弹簧(10),弹簧(10)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第一挡头(12)和滑座(5)上;

所述的测量部分包括角度传感器(18)、固定块(16)、第一齿形带轮17、齿形带(19)、第二齿形带轮(20)、第二轴(21)、测试片(4)和限位块(22);固定块(16)偏上侧有一通孔,通孔中安装角度传感器轴(23),角度传感器轴(23)与角度传感器(18)自带轴承实现过盈配合;第一齿形带轮17用顶丝固定在角度传感器轴(23)上,第二齿形带轮(20)用顶丝固定在第二轴(21)上,第一齿形带轮17和第二齿形带轮(20)上套齿形带(19),第二轴(21)与角度传感器轴(23)平行,第二轴(21)通过带挡边的轴承与固定块(16)相连接;第二轴(21)的一端侧面削成半圆槽,用于测量主偏角、副偏角时做测试面用;第二轴(21)的同一端面底部也削成半圆槽,用于测量刃倾角时,做测试面用;第二轴(21)的另一端用螺钉连接测试片(4),测试片(4)的测量端开成倒L形,用于同时测量前角和后角;

测试片(4)侧边安装限位块(1),限位块(1)通过螺钉与实验台底座(2)连接;

控制部分(3)包括模数转化模块和LED显示器,模数转化模块包括单片机和测量模块,角度传感器(18)输出的模拟量通过模数转化模块转化成数字量,最终测得的数字量值通过LED显示器显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