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用电路抢修安全提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7967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用电路抢修安全提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用电路抢修安全提醒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既是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当行人经过电力用电路时需要设置提醒装置,以保证路上行人的安全。

现有的提醒装置存在结构单一、提醒不到位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结构新颖、提醒到位的电力用电路抢修安全提醒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提醒装置存在结构单一、提醒不到位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提醒到位的电力用电路抢修安全提醒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电力用电路抢修安全提醒装置,包括有底板、从动轮、电动轮、拉线、直滑轨、滑块Ⅰ、支架Ⅰ、齿条、支架Ⅱ、固定杆Ⅰ、齿轮、小皮带轮、平皮带轮、固定杆Ⅱ、转盘、大皮带轮、橡胶锤、L型连杆、锣鼓、斜滑轨、滑块Ⅱ、导轨、连接杆、导套和警示牌,底板顶部左侧设有向左下方倾斜的斜滑轨,底板内从左往右依次设有从动轮、直滑轨和电动轮,从动轮与电动轮上绕有拉线,直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Ⅰ,滑块Ⅰ左右两侧与拉线连接,滑块Ⅰ顶部连接有支架Ⅰ,支架Ⅰ右侧上部设有齿条,支架Ⅰ左侧上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左端连接有导套,斜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Ⅱ,滑块Ⅱ顶部连接有导轨,导轨穿过导套设有警示牌,底板顶部右侧设有支架Ⅱ,支架Ⅱ左侧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固定杆Ⅰ、固定杆Ⅱ和L型连杆,固定杆Ⅰ左端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齿轮前侧设有小皮带轮,底板Ⅱ左端连接有大皮带轮,大皮带轮与小皮带轮之间连接有平皮带,大皮带轮后侧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橡胶锤,L型连杆底部连接有锣鼓。

优选地,还包括有行程开关,底板顶部右侧对称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在直滑轨的左右两端。

优选地,还包括有回型灯管,警示牌上设有回型灯管。

工作原理:电力工人控制电动轮顺时针旋转,带动拉线和从动轮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滑块Ⅰ在直滑轨上向右运动,从而带动支架Ⅰ向右运动,一方面支架Ⅰ带动齿条向右运动,进而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小皮带轮顺时针转动,小皮带轮通过平皮带带动大皮带轮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转盘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橡胶锤顺时针转动,使橡胶锤敲击锣鼓,另一方面,支架Ⅰ通过连接杆带动导套向右运动,进而带动滑块Ⅱ在斜滑轨上向右上方运动,从而带动导轨向右上方运动,导轨带动警示牌向右上方运动。当锣鼓响一声后,电力工人控制电动轮逆时针旋转,带动拉线和从动轮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滑块Ⅰ在直滑轨上向左运动,从而带动支架Ⅰ向左运动,一方面支架Ⅰ带动齿条向左运动,进而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小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小皮带轮通过平皮带带动大皮带轮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转盘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橡胶锤逆时针转动,使橡胶锤回到原来的位置,另一方面,支架Ⅰ通过连接杆带动导套向左运动,进而带动滑块Ⅱ在斜滑轨上向左下方运动,从而带动导轨向左下方运动,导轨带动警示牌向左下方运动。如此反复,可达到警示行人的作用。

因为还包括有行程开关,底板顶部右侧对称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在直滑轨的左右两端,当滑块Ⅰ在直滑轨上向右运动时,碰到行程开关,电动轮自动反转,滑块Ⅰ向左运动,当滑块Ⅰ在直滑轨上向左运动时,碰到行程开关,电动轮自动反转,滑块Ⅰ向右运动,使得装置操作更方便。

因为还包括有回型灯管,警示牌内设有回型灯管,当夜晚降临时,电力工人可开启回型灯管,使行人可以清楚的看见警示牌的内容,防止危险状况发生。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结构新颖、提醒到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从动轮,3-电动轮,4-拉线,5-直滑轨,6-滑块Ⅰ,7-支架Ⅰ,8-齿条,9-支架Ⅱ,10-固定杆Ⅰ,11-齿轮,12-小皮带轮,13-平皮带轮,14-固定杆Ⅱ,15-转盘,16-大皮带轮,17-橡胶锤,18-L型连杆,19-锣鼓,20-斜滑轨,21-滑块Ⅱ,22-导轨,23-连接杆,24-导套,25-警示牌,26-行程开关,27-回型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力用电路抢修安全提醒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板1、从动轮2、电动轮3、拉线4、直滑轨5、滑块Ⅰ6、支架Ⅰ7、齿条8、支架Ⅱ9、固定杆Ⅰ10、齿轮11、小皮带轮12、平皮带轮13、固定杆Ⅱ14、转盘15、大皮带轮16、橡胶锤17、L型连杆18、锣鼓19、斜滑轨20、滑块Ⅱ21、导轨22、连接杆23、导套24和警示牌25,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向左下方倾斜的斜滑轨20,底板1内从左往右依次设有从动轮2、直滑轨5和电动轮3,从动轮2与电动轮3上绕有拉线4,直滑轨5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Ⅰ6,滑块Ⅰ6左右两侧与拉线4连接,滑块Ⅰ6顶部连接有支架Ⅰ7,支架Ⅰ7右侧上部设有齿条8,支架Ⅰ7左侧上部连接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左端连接有导套24,斜滑轨20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Ⅱ21,滑块Ⅱ21顶部连接有导轨22,导轨22穿过导套24设有警示牌25,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支架Ⅱ9,支架Ⅱ9左侧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固定杆Ⅰ10、固定杆Ⅱ14和L型连杆18,固定杆Ⅰ10左端设有齿轮11,齿轮11与齿条8啮合,齿轮11前侧设有小皮带轮12,底板1Ⅱ左端连接有大皮带轮16,大皮带轮16与小皮带轮12之间连接有平皮带,大皮带轮16后侧设有转盘15,转盘15上设有橡胶锤17,L型连杆18底部连接有锣鼓19。

还包括有行程开关26,底板1顶部右侧对称设有行程开关26,行程开关26在直滑轨5的左右两端。

还包括有回型灯管27,警示牌25上设有回型灯管27。

工作原理:电力工人控制电动轮3顺时针旋转,带动拉线4和从动轮2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滑块Ⅰ6在直滑轨5上向右运动,从而带动支架Ⅰ7向右运动,一方面支架Ⅰ7带动齿条8向右运动,进而带动齿轮11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小皮带轮12顺时针转动,小皮带轮12通过平皮带带动大皮带轮16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转盘15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橡胶锤17顺时针转动,使橡胶锤17敲击锣鼓19,另一方面,支架Ⅰ7通过连接杆23带动导套24向右运动,进而带动滑块Ⅱ21在斜滑轨20上向右上方运动,从而带动导轨22向右上方运动,导轨22带动警示牌25向右上方运动。当锣鼓19响一声后,电力工人控制电动轮3逆时针旋转,带动拉线4和从动轮2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滑块Ⅰ6在直滑轨5上向左运动,从而带动支架Ⅰ7向左运动,一方面支架Ⅰ7带动齿条8向左运动,进而带动齿轮11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小皮带轮12逆时针转动,小皮带轮12通过平皮带带动大皮带轮16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转盘15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橡胶锤17逆时针转动,使橡胶锤17回到原来的位置,另一方面,支架Ⅰ7通过连接杆23带动导套24向左运动,进而带动滑块Ⅱ21在斜滑轨20上向左下方运动,从而带动导轨22向左下方运动,导轨22带动警示牌25向左下方运动。如此反复,可达到警示行人的作用。

因为还包括有行程开关26,底板1顶部右侧对称设有行程开关26,行程开关26在直滑轨5的左右两端,当滑块Ⅰ6在直滑轨5上向右运动时,碰到行程开关26,电动轮3自动反转,滑块Ⅰ6向左运动,当滑块Ⅰ6在直滑轨5上向左运动时,碰到行程开关26,电动轮3自动反转,滑块Ⅰ6向右运动,使得装置操作更方便。

因为还包括有回型灯管27,警示牌25内设有回型灯管27,当夜晚降临时,电力工人可开启回型灯管27,使行人可以清楚的看见警示牌25的内容,防止危险状况发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