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黑板,具体涉及一种思想政治教具黑板,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利用投影仪进行投影的黑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教学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其中教学中的教具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其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在思想政治课上都能利用到投影仪进行投影教学,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当在投影的过程中由于光的反射从而会影响到学生的上课,并且在讲课的过程中粉笔的粉尘也会进一步的影响到老师的身体健康。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思想政治教具黑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思想政治教具黑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黑板的底部设置滑槽,从而能够在滑槽内设置滑动的滑块,在滑块上设置支撑架从而能够将投影仪连接在支撑架上,从而能够实现投影仪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不同位置的同学的观看视频,并且能够在第一支撑架上设置吸尘盒从而能够将黑板上的粉尘进行吸附,从而进一步的防止了粉尘的扩散,从而进一步的保证到老师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思想政治教具黑板,包括有一墙板,所述墙板上设有一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板底部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一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连接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一与所述黑板相对应的投影仪,所述投影仪上设有投影端头,所述支撑架上还连接有一与所述黑板相对应的吸尘盒。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一第一支撑架以及一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通过一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吸尘盒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还连接有一与所述黑板相对应的吸尘杆,所述吸尘杆内有一吸尘孔,所述吸尘盒内设有一与所述吸尘孔相对应连通的吸尘腔,所述吸尘腔内设有一电机驱动的排风扇,所述吸尘腔内还设有一与所述排风扇相对应的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呈T型设置,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黑板的底部设置滑槽,从而能够在滑槽内设置滑动的滑块,在滑块上设置支撑架从而能够将投影仪连接在支撑架上,从而能够实现投影仪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不同位置的同学的观看视频,并且能够在第一支撑架上设置吸尘盒从而能够将黑板上的粉尘进行吸附,从而进一步的防止了粉尘的扩散,从而进一步的保证到老师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思想政治教具黑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思想政治教具黑板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中:1墙板、2黑板、3滑槽、4滑块、5支撑架、6投影仪、7第一支撑架、8第二支撑架、9投影端头、10铰链、11吸尘盒、12吸尘杆、13吸尘孔、14吸尘腔、15电机、16排风扇、17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思想政治教具黑板,包括有一墙板1,所述墙板1上设有一黑板2,所述黑板2底部设有一滑槽3,所述滑槽3内设有一在所述滑槽3内滑动的滑块4,所述滑块4上连接有一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上连接有一与所述黑板2相对应的投影仪6,所述投影仪6上设有投影端头9,所述支撑架5上还连接有一与所述黑板2相对应的吸尘盒11。
在使用时,能够利用滑块4在滑槽3内滑动,从而能够带动支撑架5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投影仪6的滑动,从而能够实现在黑板2上进行滑动的投影,从而能够使不同位置的同学看到视频,从而进一步的方便教学。
参阅图2所示,所述支撑架5包括有一第一支撑架7以及一第二支撑架8,所述第一支撑架7通过铰链10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块4上,所述第一支撑架7与所述第二支撑架8通过一铰链10转动连接,所述吸尘盒11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7上,将支撑架5分成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两部分,并且分别利用铰链进行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架7在滑块4上转动,并且能够使第二支撑架8在第一支撑架7上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调整投影仪6的角度,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投影的效果。
参阅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7上还连接有一与所述黑板2相对应的吸尘杆12,所述吸尘杆12内有一吸尘孔13,所述吸尘盒11内设有一与所述吸尘孔13相对应连通的吸尘腔14,所述吸尘腔14内设有一电机15驱动的排风扇16,所述吸尘腔14内还设有一与所述排风扇16相对应的过滤网17,能够利用电机15驱动排风扇16的转动,从而能够产生风力,从而能够将粉尘从吸尘孔13吸入到吸尘腔14内,并且能够利用过滤网17进行过滤,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空气的清新,防止粉尘的散落到空气中,进一步的保证到身体健康。
参阅图2所示,所述滑槽3呈T型设置,且所述滑块4与所述滑槽3相对应,能够将滑槽3设置呈T型,从而防止滑块4滑脱处滑槽3内,从而保证到顺畅滑动。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