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医院的指引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5119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用于医院的指引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引牌,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医院的指引牌。



背景技术:

对于城市中的很多医院,尤其是对于大型医院而言,医院建设物庞大且复杂,医院内诊疗科室众多,很多患者由于是初次到医院就诊,对各门诊位置和医院设施分布并不清楚,因此患者往往出现找不到路而到处敲门的情况,尤其是在晚间或在光线不好的地方,患者通常看不到头顶挂着的指引牌本体,到处敲门且找不到目的地,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到处敲门也影响了其他患者或医护人员的休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医院的指引牌,其智能化程度高,指引牌本体可根据光照强度而升降,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能下降到合适的位置,进而能引起患者的注意、减少了患者因看不到头顶挂着的指引牌本体而到处敲门的几率,方便患者选择正确的路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用于医院的指引牌,包括指引牌本体、可伸缩式连杆、动力电机、光照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动力电机连接控制可伸缩式连杆,所述指引牌本体的一端与可伸缩式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指引牌本体与可伸缩式连杆呈“L”型,所述动力电机、光照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相连。

所述光照传感器能实时监测该指引牌本体附近的光照强度,由于光照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相连,光照传感器能将监测到的光照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光照强度数据启动高度调节程序:启动动力电机,动力电机通过可伸缩式连杆将可伸缩式连杆下端连接的指引牌本体调整到控制器程序中设定的高度:在夜晚或光线较弱时,指引牌本体将降低至合适的位置(可以通过控制器将此时指引牌本体的离地高度设定为1.3-1.5m),白天或光线较强时,指引牌本体将升高至头顶以上(可以通过控制器将此时指引牌本体的离地高度设定为1.8-2.1m)。由于白天或光线较强时,指引牌本体升高至头顶以上,指引牌本体的存在不会影响患者或医护人员的行走。由于晚上或光线较暗时,指引牌本体降低至对患者稍有阻挡的位置,因此在晚上或光线较暗时患者很容易看到指引牌本体,并能根据指引牌本体的提示选择路径,不仅能减少患者因看不到头顶挂着的指引牌本体而到处敲门的几率、节约患者的时间,而且能减少因患者到处敲门而对其他患者或医护人员带来的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指引牌本体为弹性体材料,其优点是在患者不小心碰到指引牌本体时不会因冲击力太大而碰伤到患者。

优选地,所述指引牌本体的表面涂覆有一层荧光物质,其优点是方便患者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也能看到指引牌本体上印刷或展现的字体。

优选地,所述指引牌本体的前后两面均印刷有字体,以使患者从前后两个方向均能看到指引牌本体上的字体。

进一步地,所述指引牌本体上还可以设置有冲击力传感器,所述可用于医院的指引牌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冲击力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相连。当患者碰到指引牌本体上设置的冲击力传感器时,冲击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冲击力数据传递给与其相连的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冲击力传递过来的冲击力数据后启动照明灯(可以将照明灯开启的时间设置为1-2分钟,以方便患者看清附近的路况,且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式连杆的下端、靠近可伸缩式连杆与指引牌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医生呼叫器,所述医生呼叫器通过无线信号与医院的总服务台连接,其作用是利于患者与值班的医护人员交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程度高,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指引牌本体高度可以根据光照强度上下调整,白天或光线较强时,指引牌本体升高至头顶以上,指引牌本体的存在不会影响患者或医护人员的行走;晚上或光线较暗时,指引牌本体降低至对患者稍有阻挡的位置,因此在晚上或光线较暗时患者很容易看到指引牌本体,并能根据指引牌本体的提示选择路径,不仅能减少患者因看不到头顶挂着的指引牌本体而到处敲门的几率、节约患者的时间,而且能减少因患者到处敲门而对其他患者或医护人员带来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其中,1-指引牌本体;2-可伸缩式连杆;3-动力电机;4-光照传感器;5-控制器;6-冲击力传感器;7-照明灯;8-医生呼叫器;9-总服务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可用于医院的指引牌,包括指引牌本体1、可伸缩式连杆2、动力电机3、光照传感器4和控制器5,所述动力电机3连接控制可伸缩式连杆2,所述指引牌本体1的一端与可伸缩式连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指引牌本体1与可伸缩式连杆2呈“L”型,所述动力电机3、光照传感器4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5电相连。所述指引牌本体1为弹性体材料,指引牌本体1的表面涂覆有一层荧光物质,且指引牌本体1的前后两面均印刷字体。

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于医院的指引牌可以仅设置在医院的关键路口处,也可设置在每个路口或科室门前。本实用新型中,光照传感器4能实时监测该指引牌本体1附近的光照强度,由于光照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5电相连,光照传感器4能将监测到的光照信息传递给控制器5;控制器5根据接收到的光照强度数据启动高度调节程序:启动动力电机3,动力电机3通过可伸缩式连杆2将可伸缩式连杆下端连接的指引牌本体1调整到控制器程序中设定的高度,在夜晚或光线较弱时,指引牌本体1将降低至合适的位置(可以将此时指引牌本体的离地高度设定为1.3-1.5m),白天或光线较强时,指引牌本体1将升高至头顶以上(可以将此时指引牌本体的离地高度设定为1.8-2.1m)。由于白天或光线较强时,指引牌本体升高至头顶以上,指引牌本体的存在不会影响患者或医护人员的行走。由于晚上或光线较暗时,指引牌本体降低至对患者稍有阻挡的位置,因此在晚上或光线较暗时患者很容易看到指引牌本体,并能根据指引牌本体的提示选择路径,不仅能减少患者因看不到头顶挂着的指引牌本体而到处敲门的几率、节约患者的时间,而且能减少因患者到处敲门而对其他患者或医护人员带来的干扰。此外,由于所述指引牌本体1为弹性体材料,因此患者不小心碰到指引牌本体1时不会因冲击力太大而碰伤到患者。由于指引牌本体1的表面涂覆有一层荧光物质,患者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也能看到指引牌本体上印刷或展现的字体。由于指引牌本体1的前后两面印刷字体,患者从前后两个方向均能看到指引牌本体1上的字体。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改进:所述指引牌本体1上设置有冲击力传感器6,所述可用于医院的指引牌还包括照明灯7,所述照明灯7、冲击力传感器6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5电相连。当患者碰到指引牌本体1上设置的冲击力传感器6时,冲击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冲击力数据传递给与其相连的控制器5,控制器接收到冲击力传递过来的冲击力数据后启动照明灯(可以将照明灯开启的时间设置为1-2分钟,以方便患者看清附近的路况,且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改进:所述可伸缩式连杆2的下端、靠近可伸缩式连杆与指引牌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医生呼叫器8,所述医生呼叫器8通过无线信号与医院的总服务台9连接,其作用是利于患者与值班的医护人员交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