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插式分叉血管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221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插式分叉血管模型。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发生率高,占所有冠脉介入病例的20% 左右,治疗难度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脂、糖尿病等,都不能解释为何分叉弯曲处更易形成斑块,该现象被称为“粥样硬化的局部性”。为此,需要研究一种能够模拟分叉血管的模型,通过血液在模型内流动,来研究血液的流体动力学,进而来确定血管病变的机理,为治疗、预防建立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抽插式分叉血管模型,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抽插式分叉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和两根细管;所述主管下部设置有两个对称接口,两个接口连接处焊接有弧形增强板,且在弧形增强板上设置有螺纹通孔;两个接口向外延伸有弧形连接板,弧形连接板中部开有弧形插槽,弧形插槽大小与细管直径适配;所述细管包括金属半圆管和钢化玻璃半圆管,金属半圆管上开设有插槽,插槽内连接有钢化玻璃半圆管。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直径是细管直径的1.5-2倍。

进一步地,所述细管出口处设置有可拆卸堵塞球。

进一步地,所述细管金属半圆管端部设置螺纹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细管包括金属半管与玻璃半管,通过抽插的形式进行连接,便于直接观察介质流体在分叉管路的流通,为进一步模拟修改模型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善分叉血管的研究。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主管设置有弧形连接板,在连接时,仅需要将细管对准弧形连接板的插槽,防呆插管的形式使连接更简单,细管插入后,再将细管进行旋转,用弧形连接板遮住细管上的插槽接口痕迹,避免泄露和灰尘的进入,并通过底部的螺钉与弧形增强板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插式分叉血管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主管、2为接口、3为弧形增强板、4为弧形连接板、5为弧形插槽、6为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抽插式分叉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和两根细管6;所述主管1下部设置有两个对称接口2,两个接口2连接处焊接有弧形增强板3,且在弧形增强板3上设置有螺纹通孔;两个接口2向外延伸有弧形连接板4,弧形连接板4中部开有弧形插槽5,弧形插槽5大小与细管6直径适配;所述细管6包括金属半圆管和钢化玻璃半圆管,金属半圆管上开设有插槽,插槽内连接有钢化玻璃半圆管。所述主管1直径是细管6直径的1.5-2倍。所述细管6出口处设置有可拆卸堵塞球。所述细管6金属半圆管端部设置螺纹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细管6包括金属半管与玻璃半管,通过抽插的形式进行连接,便于直接观察介质流体在分叉管路的流通,为进一步模拟修改模型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善分叉血管的研究。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主管1设置有弧形连接板4,在连接时,仅需要将细管6对准弧形连接板4的插槽,防呆插管的形式使连接更简单,细管6插入后,再将细管6进行旋转,用弧形连接板4遮住细管6上的插槽接口2痕迹,避免泄露和灰尘的进入,并通过底部的螺钉与弧形增强板3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