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2925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文件夹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件夹板。



背景技术:

文件夹板是人们常用的办公用品,现有的文件夹板一般由板体和其上部连接的夹子组成,夹子位于板体的正面。书写内容时,用户需要通过板体正面上的夹子把纸质文件夹住固定在板体的正面,然后再在纸质文件上书写。

然而,现有的文件夹板结构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纸质文件被夹子固定在板体正面以后,用户如果希望在板体背面上书写内容时,只能在板体背面上考虑额外增设用来固定纸质文件的结构,这样虽然能够满足在板体背面纸质文件上书写内容的要求,但是由于板体背面额外增加的结构会导致板体表面出现凹凸不平,这样不方便用户在板体正反面的纸质文件上进行书写,从而降低了用户使用文件夹板书写内容的乐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在放置好纸质文件后,能够方便用户在正反面的纸质文件上轻松地进行书写的文件夹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文件夹板,用于固定纸质文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以及与第一板体紧固配合的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紧固配合以满足所述纸质文件能够被固定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具有用以显露所述纸质文件的开孔。其中,作为实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紧固配合的方式,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通过可拆卸结构实现紧固配合;或者,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采用一体式结构实现紧固配合;或者,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实现紧固配合。

在纸质文件被固定在文件夹板中以后,为了方便随时利用笔在文件夹板的开孔所显露的纸质文件上书写,并且不至于书写完毕后弄丢笔,改进地,所述第一板体或/和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固定笔用的第一固定结构。例如,可以单独在第一板体上设置第一固定结构,也可以单独在第二板体上设置第一固定结构,当然,还可以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均设置第一固定结构。这样,书写完毕后,笔可以由第一固定结构进行固定,从而不会移动文件夹板过程中造成笔的丢失。

为了既方便携带文件夹板,又可以避免笔的丢失,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至少设置在第一板体的正面或背面或第一板体四周侧壁的其中一个位置上。其中,第一固定结构可以优先选择设置在第一板体的正面,例如设置在第一板体正面的上部位置或者第一板体正面的边沿位置处。

为了取放以及固定笔的方便需要,改进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对笔具有夹持效果的夹紧结构。例如,夹紧结构为两片具有弹性效果的弹性片做成,从而当笔被固定在夹紧结构内时,利用弹性片的夹紧效果来固定住笔。当然,根据需要,第一固定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具有内腔的筒状结构,内腔能够满足笔杆的插入,从而通过将笔插入到筒状结构的内腔内以实现固定笔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适应人们在使用中固定多个纸张的需要,再改进,所述第一板体的正面设置有能够固定纸张的第二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上具有放置笔的第一凹槽以及固定笔用的固定部件,固定部件位于第一凹槽内。例如,可以在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一板体的正面之间设置着弹性片,通过弹性片的弹性力对第二固定结构施加力,从而使得第二固定结构用力的压住所需固定的多个纸张。其中,第一凹槽内的固定部件优选对笔具有夹持效果的夹紧结构。此处的夹紧结构仍旧可以为两片具有弹性效果的弹性片做成,从而当笔被固定在夹紧结构内时,利用弹性片的夹紧效果来固定住笔。

为进一步方便取放以及固定笔的需要,再改进,所述第一板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具有能够用来固定笔的第三固定结构。其中,此处的第三固定结构优选为对笔具有夹持效果的夹紧结构。夹紧结构可采用同第一凹槽内固定部件相同的结构。

作为实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可拆卸紧固配合的结构,进而满足纸质文件能够被固定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改进地,所述第一板体的背面设置有卡扣部,第二板体上具有配合卡扣部的卡接槽,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通过卡扣配合的卡扣部、卡接槽实现可拆卸地紧固配合;或者,

所述第一板体的背面设置有卡接槽,第二板体上具有配合卡接槽的卡扣部,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通过卡扣配合的卡接槽、卡扣部实现可拆卸地紧固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文件夹板通过两个紧固配合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可以将需要书写的纸质文件固定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避免了诸如风吹等外部因素对纸质文件的不利影响,并且不需要在文件夹板的背面额外增加固定纸质文件的结构,这样使得文件夹板表面整体上不会出现凹凸不平,便于书写;由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均具有能够显露纸质文件的开孔,用户可以在文件夹板的正面,也就是通过第一板体的开孔所显露的纸质文件进行书写,用户还可以将文件夹板翻转过来,在第二板体的开孔所显露的纸质文件上进行书写;另外,文件夹板上针对笔的固定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笔在使用完毕后的丢失;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实现紧固配合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方便地随时更换需要书写的纸质文件,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使用文件夹板书写时的体验乐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文件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文件夹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文件夹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文件夹板的侧视图;

图5为图1所示文件夹板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6(a)为图1中第二固定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b)为图6(a)所示第二固定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文件夹板中第一板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文件夹板中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文件夹板中固定有纸质文件时的正面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文件夹板中固定有纸质文件时的背面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文件夹板,用于固定纸质文件7,包括第一板体1以及与第一板体1紧固配合的第二板体2,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紧固配合以满足所述纸质文件能够被固定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均具有用以显露所述纸质文件的开孔。第一板体1上的开孔31以及第二板体2上的开孔32情况具体参见图3中所示,第一板体1上的开孔31与第二板体2上的开孔32以两个开孔尺寸相同为最佳。其中,固定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的纸质文件既可以是单张纸质文件,也可以是多张纸质文件,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的纸质文件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纸质文件的厚度以及两个板体之间的空隙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图9和图10中给出了文件夹板固定有单张纸质文件时的示意图。作为实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紧固配合的方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实现两者的紧固配合:方式一,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通过可拆卸结构实现紧固配合;方式二,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采用一体式结构实现紧固配合,如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将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焊接在一起;方式三,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实现紧固配合,例如,第一板体1的一端与第二板体2的一端对应活动连接,第一板体1的其他部分与第二板体2的其他部分采用扣合结构实现两者的紧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实现紧固配合。

在纸质文件被固定在文件夹板中以后,为了方便随时利用笔在文件夹板的开孔所显露的纸质文件上书写,并且不至于书写完毕后弄丢笔,改进地,第一板体1或/和第二板体2上设置有固定笔用的第一固定结构4。例如,可以单独在第一板体1上设置第一固定结构,也可以单独在第二板体2上设置第一固定结构,当然,还可以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上均设置第一固定结构。这样,书写完毕后,笔可以由第一固定结构4进行固定,从而不会移动文件夹板过程中造成笔的丢失。

为了既方便携带文件夹板,又可以避免笔的丢失,再改进,第一固定结构4至少设置在第一板体1的正面或背面或第一板体四周侧壁的其中一个位置上。其中,第一固定结构4可以优先选择设置在第一板体1的正面,例如设置在第一板体1正面的上部位置或者第一板体正面的边沿位置处。

为了取放以及固定笔的方便需要,改进地,第一固定结构4为对笔具有夹持效果的夹紧结构。例如,夹紧结构为两片具有弹性效果的弹性片做成,从而当笔被固定在夹紧结构内时,利用弹性片的夹紧效果来固定住笔。当然,根据需要,第一固定结构4也可以设置成具有内腔的筒状结构,内腔能够满足笔杆的插入,从而通过将笔插入到筒状结构的内腔内以实现固定笔的效果;第一固定结构4可以设置成套状结构或者挂钩状的结构。

为了进一步适应人们在使用中固定多个纸张的需要,再改进,第一板体1的正面设置有能够固定纸张的第二固定结构5,第二固定结构5上具有放置笔的第一凹槽50以及固定笔用的固定部件51,固定部件51位于第一凹槽50内。第二固定结构5参见图6(a)和图6(b)中所示。关于第二固定结构,例如,可以在第二固定结构5与第一板体1的正面之间设置着弹性片,通过弹性片的弹性力对第二固定结构5施加力,从而使得第二固定结构5用力的压住所需固定的多个纸张。其中,第一凹槽50内的固定部件51优选对笔具有夹持效果的夹紧结构。此处的夹紧结构仍旧可以为两片具有弹性效果的弹性片做成,从而当笔被固定在夹紧结构内时,利用弹性片的夹紧效果来固定住笔。在利用第二固定结构5固定纸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手指与第二固定结构5之间的滑动,在第二固定结构5上还可以增加设置有防滑结构52。防滑结构52既可以是凸棱、防滑垫,也可以是多个突起形成的防滑层。

为进一步方便取放以及固定笔的需要,再改进,第一板体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凹槽10,第二凹槽10内具有能够用来固定笔的第三固定结构6。其中,此处的第三固定结构6优选为对笔具有夹持效果的夹紧结构。夹紧结构可采用同第一凹槽50内固定部件51相同的结构,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为进一步方便取放以及固定笔的需要,再改进,在第一板体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凹槽10,第二凹槽10内具有能够用来固定笔的第三固定结构6。其中,此处的第三固定结构6优选为对笔具有夹持效果的夹紧结构。夹紧结构可采用同第一凹槽50内固定部件相同的结构。

作为实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可拆卸紧固配合的结构,进而满足纸质文件能够被固定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板体1的背面设置有卡扣部11,第二板体2上具有配合卡扣部11的卡接槽20,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通过卡扣配合的卡扣部11、卡接槽20实现可拆卸地紧固配合;或者,

第一板体1的背面设置有卡接槽,第二板体2上具有配合卡接槽的卡扣部,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通过卡扣配合的卡接槽、卡扣部实现可拆卸地紧固配合。当然,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方式,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拆卸紧固配合。

为了方便用户将文件夹板悬挂在墙上或者其他位置,改进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板体1上还设置有供悬挂用的挂孔12。

参见图9和图10中所示,用户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文件夹板时,将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拆卸分离,并把纸质文件放置在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之间,然后将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紧固配合,以使纸质文件固定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需要书写内容时,由于第一板体1上的开孔31、以及第二板体2上的开孔32均能够显露出纸质文件,用户可以在文件夹板的正面,也就是通过第一板体1的开孔31所显露的纸质文件进行书写,用户还可以将文件夹板翻转过来,通过第二板体2的开孔32所显露的纸质文件上进行书写。书写完毕后,用户可以将笔固定在第一固定结构4或固定部件51或第三固定结构6处,以方便笔的随时使用。可见,本实施例中的文件夹板通过两个可拆卸紧固配合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方便了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更换需要书写的纸质文件,并且文件夹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可以供用户进行书写,文件夹板上针对笔的固定结构也避免了笔在使用完毕后的丢失,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使用文件夹板书写时的体验乐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